第121章 太他娘的有才了
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 作者:迎風八萬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完母後一番話,李承乾已經無話可說了,若是父皇開口多好啊,最起碼還可以反駁一下,爭取利益最大化,沒辦法在母後麵前,李承乾隻能接受這樣一個結局和事實,更何況,母後如此也是真心實意的為他考慮和著想。
“父皇母後,貞觀五年起,兒臣開始正式上朝。”
李承乾話音落地,李世民和長孫皇後滿臉盡是欣喜之色。
“善,大善……承乾真是父皇母後的好孩子。”
這一夜李承乾和李泰連同長樂公主李麗質一起,陪父皇母後一起守夜,他們三個都開始長大了,要按照大人的要求和標準來,盡管下半夜長樂腦袋點的跟小雞啄米似的,長孫皇後依然沒有讓她回寢宮休息。
當長安縣衙和萬年縣衙的晨鍾響起,貞觀五年的第一次朝會,也就是大朝會即將開始。
李承乾返回東宮剛剛洗漱完畢,內侍總管王德便駕駛天子座駕來接他了。
天子座駕抵達立政殿前,一身黃色龍袍的李世民,攜手一身鳳袍的長孫皇後登上天子座駕。
天子座駕在顯徳殿前停下,文臣武將們早已各就各位,所有身在長安城的大小官員也悉數前來,今日所有官員無論官職大小,都是身穿嶄新的官服,頭戴嶄新的冠冕,寓意著新年要有新氣象!
“陛下皇後駕到……太子殿下駕到……”
內侍總管王德高呼一聲,眾官員在宰相房玄齡和杜如晦的帶領下,行跪拜大禮!
“臣等參見陛下皇後,參見太子殿下……”
李世民龍顏大悅的開口說道:“眾卿免禮平身!”
“朕武德八年登基稱帝,至今已經過去五個年頭,即日起,太子上朝議政。”
“蘇亶之女蘇婉兒,賢德淑良,聰慧敏捷,賜太子妃,布告天下……”
李世民話音落地,百官一片恭賀之聲。
“臣等,恭喜陛下皇後,恭喜太子殿下……”
李世民龍顏大悅的點點頭,說道:“賞……”然後轉身帶領長孫皇後和太子李承乾離去。
兩位內侍手持托盤而來,和往年每個托盤百枚金幣不同的是,今年每個托盤兩百枚金幣,也就是文武百官們人均可得金幣四枚。
“房相,杜相……陛下皇後口諭,今年百官每人四枚金幣,另外兩枚乃是太子和太子妃賞賜的……”
李承乾隨父皇母後返回立政殿內,好家夥,真是一個好家夥,滿殿的皇子和公主已經二十多個了,用不了幾年就有一個排。
“兒臣,給父皇母後磕頭……”
“善,大善……統統有賞!”
李世民心裏美啊,美不勝收的美,皇家子嗣延綿不斷,乃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吃過團圓飯後,後宮妃嬪帶著各自的皇子公主們便施禮告退。
嫡庶之別,在這個時代非常之大,長樂和青雀在父皇母後身邊一天的時間,可能抵得上其他皇子和公主的一年。
“承乾,說說吧,對於海東道的管理,具體有什麽設想和解決方案。”雖然今日乃是正元日,也就是大年初一,李世民身為大唐天子,一旦閑下來,關心的自然是國事政務,更何況休沐結束後,首先要解決的,便是海東道的事情,必須要派官員過去接管,如此薛仁貴方才可以返回長安。
“父皇,兒臣以為最好的辦法就是遷徙。”
“哦,承乾的意思是從大唐遷徙百姓過去?”
“父皇聖明,正是如此。”
“遷徙何地?”
“遷徙貧困之地,如此不會引起百姓怨言,畢竟他們過去可是會過上好日子的。”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雙眼齊齊一亮:“承乾,海東道當真能過上好日子?”
“能,那太能了,都城儲存的糧食夠十萬人吃十年的,更何況那裏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房子都不用自己建……”
李承乾話說到這裏,李世民心裏就有底了,若果真如此,大唐還真有許多偏遠地區的百姓願意遷徙。
“承乾,遷徙費用從何而來?”
“自然是國庫出啊,一路上包吃包住,包車馬和船隻接送,不僅僅如此,百姓的房屋和田地以及帶不走的財產,還要給予補償……”
李世民差點滿地打滾:“承乾,如此一來,豈不是虧麻了?”
鼠目寸光,屬實鼠目寸光啊!
李承乾注視著父皇,微笑著開口說道:“短期看屬實是虧麻了,長遠來看,這把贏麻了!”
“哦,承乾請細說,父皇被你搞糊塗了!”
長孫皇後莞爾一笑,將小兕子抱在懷裏,聽他們父子對話。
“父皇,這些偏遠地區每年上繳多少賦稅?”
“他們那裏有錢上繳賦稅,朝廷每年都要下撥糧食給偏遠地區,否則百姓會餓死的!”
“這不就完了嗎?留在大唐他們也是拖後腿,每年還得吃救濟糧,一旦去了海東道,給他們三年的免稅期,三年以後,整船整船的糧食運過來,兒臣擔心沒有三五個月運不完,根本就運不完……”
“所以嗎,這才是真正雙贏的局麵,眼下花點小錢,既能解決海東道無人的局麵,又能讓偏遠地區的百姓過上好日子,三年後還能收取海量的糧食和物資……有問題嗎?”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人麻了,他們的好大兒,真他娘的太有才了!
李世民欣喜的無以複加,承乾三言兩語解決了困擾李世民多日的難題。
“承乾,當地官員如何安置?”
“自然也是一同遷徙,偏遠地帶大多有他們自己的方言,有些人甚至一輩子沒走出過大山,這就需要他們自己人來暫時管理。”
“海東道麵積可大著呢,大小島嶼有八千之多……咱們目前主打的就是一個肥沃之地,先把沃土解決了,總不能一年年的光種草吧?”
李世民鄭重的點點頭,說道:“善,大善,父皇一切按照承乾所言去做。”
“還有一個最為關鍵也是最為重要的問題,何人去管轄海東道?畢竟那裏可是有海量銀礦的。”
對於這個問題,李承乾早就有人選了,即便父皇不問,到時候他也要極力促成此事,眼下父皇既然開口提及,正合李承乾心意…………
“父皇母後,貞觀五年起,兒臣開始正式上朝。”
李承乾話音落地,李世民和長孫皇後滿臉盡是欣喜之色。
“善,大善……承乾真是父皇母後的好孩子。”
這一夜李承乾和李泰連同長樂公主李麗質一起,陪父皇母後一起守夜,他們三個都開始長大了,要按照大人的要求和標準來,盡管下半夜長樂腦袋點的跟小雞啄米似的,長孫皇後依然沒有讓她回寢宮休息。
當長安縣衙和萬年縣衙的晨鍾響起,貞觀五年的第一次朝會,也就是大朝會即將開始。
李承乾返回東宮剛剛洗漱完畢,內侍總管王德便駕駛天子座駕來接他了。
天子座駕抵達立政殿前,一身黃色龍袍的李世民,攜手一身鳳袍的長孫皇後登上天子座駕。
天子座駕在顯徳殿前停下,文臣武將們早已各就各位,所有身在長安城的大小官員也悉數前來,今日所有官員無論官職大小,都是身穿嶄新的官服,頭戴嶄新的冠冕,寓意著新年要有新氣象!
“陛下皇後駕到……太子殿下駕到……”
內侍總管王德高呼一聲,眾官員在宰相房玄齡和杜如晦的帶領下,行跪拜大禮!
“臣等參見陛下皇後,參見太子殿下……”
李世民龍顏大悅的開口說道:“眾卿免禮平身!”
“朕武德八年登基稱帝,至今已經過去五個年頭,即日起,太子上朝議政。”
“蘇亶之女蘇婉兒,賢德淑良,聰慧敏捷,賜太子妃,布告天下……”
李世民話音落地,百官一片恭賀之聲。
“臣等,恭喜陛下皇後,恭喜太子殿下……”
李世民龍顏大悅的點點頭,說道:“賞……”然後轉身帶領長孫皇後和太子李承乾離去。
兩位內侍手持托盤而來,和往年每個托盤百枚金幣不同的是,今年每個托盤兩百枚金幣,也就是文武百官們人均可得金幣四枚。
“房相,杜相……陛下皇後口諭,今年百官每人四枚金幣,另外兩枚乃是太子和太子妃賞賜的……”
李承乾隨父皇母後返回立政殿內,好家夥,真是一個好家夥,滿殿的皇子和公主已經二十多個了,用不了幾年就有一個排。
“兒臣,給父皇母後磕頭……”
“善,大善……統統有賞!”
李世民心裏美啊,美不勝收的美,皇家子嗣延綿不斷,乃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吃過團圓飯後,後宮妃嬪帶著各自的皇子公主們便施禮告退。
嫡庶之別,在這個時代非常之大,長樂和青雀在父皇母後身邊一天的時間,可能抵得上其他皇子和公主的一年。
“承乾,說說吧,對於海東道的管理,具體有什麽設想和解決方案。”雖然今日乃是正元日,也就是大年初一,李世民身為大唐天子,一旦閑下來,關心的自然是國事政務,更何況休沐結束後,首先要解決的,便是海東道的事情,必須要派官員過去接管,如此薛仁貴方才可以返回長安。
“父皇,兒臣以為最好的辦法就是遷徙。”
“哦,承乾的意思是從大唐遷徙百姓過去?”
“父皇聖明,正是如此。”
“遷徙何地?”
“遷徙貧困之地,如此不會引起百姓怨言,畢竟他們過去可是會過上好日子的。”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雙眼齊齊一亮:“承乾,海東道當真能過上好日子?”
“能,那太能了,都城儲存的糧食夠十萬人吃十年的,更何況那裏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房子都不用自己建……”
李承乾話說到這裏,李世民心裏就有底了,若果真如此,大唐還真有許多偏遠地區的百姓願意遷徙。
“承乾,遷徙費用從何而來?”
“自然是國庫出啊,一路上包吃包住,包車馬和船隻接送,不僅僅如此,百姓的房屋和田地以及帶不走的財產,還要給予補償……”
李世民差點滿地打滾:“承乾,如此一來,豈不是虧麻了?”
鼠目寸光,屬實鼠目寸光啊!
李承乾注視著父皇,微笑著開口說道:“短期看屬實是虧麻了,長遠來看,這把贏麻了!”
“哦,承乾請細說,父皇被你搞糊塗了!”
長孫皇後莞爾一笑,將小兕子抱在懷裏,聽他們父子對話。
“父皇,這些偏遠地區每年上繳多少賦稅?”
“他們那裏有錢上繳賦稅,朝廷每年都要下撥糧食給偏遠地區,否則百姓會餓死的!”
“這不就完了嗎?留在大唐他們也是拖後腿,每年還得吃救濟糧,一旦去了海東道,給他們三年的免稅期,三年以後,整船整船的糧食運過來,兒臣擔心沒有三五個月運不完,根本就運不完……”
“所以嗎,這才是真正雙贏的局麵,眼下花點小錢,既能解決海東道無人的局麵,又能讓偏遠地區的百姓過上好日子,三年後還能收取海量的糧食和物資……有問題嗎?”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人麻了,他們的好大兒,真他娘的太有才了!
李世民欣喜的無以複加,承乾三言兩語解決了困擾李世民多日的難題。
“承乾,當地官員如何安置?”
“自然也是一同遷徙,偏遠地帶大多有他們自己的方言,有些人甚至一輩子沒走出過大山,這就需要他們自己人來暫時管理。”
“海東道麵積可大著呢,大小島嶼有八千之多……咱們目前主打的就是一個肥沃之地,先把沃土解決了,總不能一年年的光種草吧?”
李世民鄭重的點點頭,說道:“善,大善,父皇一切按照承乾所言去做。”
“還有一個最為關鍵也是最為重要的問題,何人去管轄海東道?畢竟那裏可是有海量銀礦的。”
對於這個問題,李承乾早就有人選了,即便父皇不問,到時候他也要極力促成此事,眼下父皇既然開口提及,正合李承乾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