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連夜出征
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 作者:迎風八萬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父皇莫要生氣,可別氣壞了身子,小小吐穀渾而已,滅了它便是。”
“嗯,承乾所言,甚合朕心,父皇也是此意,若不是父皇眼下立足於大唐休養生息,早就派兵攻打吐穀渾了,這幫家夥,百餘年來,就沒有安分過。”
父子二人說話間,三省六部主政官員,紛至遝來。
“眾卿,坐下議事。”
“諾!”
群臣施禮坐下後,李世民環顧一圈,開口說道:“剛剛得到急報,吐穀渾偷襲涼州,涼州鹽礦損失慘重,數萬斤食鹽被吐穀渾搶走。”
李世民話音剛落程咬金和尉遲恭就坐不住了,彈地而起道:“陛下,末將請命,領兵出征,滅了狗日的吐穀渾……”
李世民鄭重的點點頭,說道:“知節,敬德……稍安勿躁,此事待仔細商議後再做決斷。”
程咬金和尉遲恭瞪大倆眼珠子,施禮坐下。
一番仔細商議後,在座所有人都是主戰,李世民欣慰的點點頭,說道:“眾卿,既然如此,立即商議領兵人選,朕封他為兵馬大元帥。”
“承乾,你先說說,由何人領兵最為合適?”
李世民話音剛落,李承乾起身說道:“啟奏父皇,兒臣以為,討伐大元帥非兒臣莫屬也!”
李承乾話音落地,整座禦書房落針可聞,宰相房玄齡嘴角使勁抽搐一下,心疼的不要不要的,殿下,你才剛剛大婚三日,就不能好好疼疼遺珠嗎!
李世民注視著李承乾,開口說道:“承乾,你就不要去了,你剛剛大婚三日,不宜出征。”
李世民的話,讓房玄齡長舒一口氣,不曾想剛剛舒了一半又緊急吸了回去。
“父皇,兒臣乃是大唐太子,兒臣不出征誰人出征,別說是已經大婚了三日,就是今晚入洞房,該出征也得出征……事情緊急?不能再耽擱了,趁吐穀渾以為我們年前不會出兵,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李承乾話音落地,群臣都沉默了,太子說的沒錯,大唐最看重節日,特別是除夕這樣的節日,吐穀渾肯定抓住了這點,掐著時間偷襲的涼州鹽礦,今日乃是十二月十二,距離除夕隻剩下十八天的時間,吐穀渾自以為完全有時間做好防禦。
“承乾,可是眼下乃是數九寒冬,吐穀渾更是比長安城還要嚴寒許多,將士們眼下出征,戰馬能受得住,怕是將士們受不了嚴寒之苦啊!更何況,兵法雲: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眼下大唐有的是糧草,可是運送糧草輜重的車馬,怎麽能跑得過大唐鐵騎。”
李世民話音落地,群臣紛紛附和道:“太子殿下,陛下所言極是啊!”
李承乾鄭重的點點頭,說道:“嚴寒確實是個大問題,不過,好在我們眼下有了棉帽三件套,將棉紡廠所有棉帽三件套給出征將士配備上,再加上原有的冬衣,可解決嚴寒之苦,至於糧草輜重的問題,由安西都護府運送至涼州,父皇隨後將糧草為安西都護府補上……”
李承乾話音落地,李世民和三省六部主政官員齊齊啞口無言。
李世民注視李承乾,已經找不到任何可以反駁的借口了,眼下想想,當初承乾通過妙計,大破突厥十萬大軍的意義實在是太大了,正是因為有了安西都護府的存在,方才發現了棉花這個物種,更加難得可貴的是,當今日遇到難題的時候,安西都護府的存在,可以為此難題破局。
能在這麽短時間內,想到如此完美解決問題的辦法,李世民對自己的太子屬實非常放心了,李世民拍拍李承乾的肩膀,開口說道:“還是父皇去吧,你留在長安監國。”
吐穀渾天寒地凍,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那裏物產資源匱乏,即便一路勢如破竹,也沒有什麽好肉好酒供將士們享用,李世民不想自己的太子過去受苦啊!
李承乾聞言,開口說道:“父皇,您還是別去了,母後年後就要分娩了,身邊不能沒有人照顧,再說了,此去吐穀渾天寒地凍的,父皇多年行軍打仗積累不少暗傷,兒臣已經長大了,行軍打仗這種事,以後讓我來……”
李世民眼眶一紅,內心滿滿的都是欣慰和感動,有子如此,老子何求!
“承乾,父皇給你五萬兵馬,給父皇狠狠的打!”
“用不了那麽多,兩萬兵馬足矣,更何況庫存的棉帽三件套也沒有五萬那麽多。”
李承乾話音剛落,宰相房玄齡開口說道:“殿下,不可,萬萬不可輕敵,兩萬兵馬屬實有些少了,吐穀渾占據天時地利人和,千萬莫要輕敵啊殿下。”
李承乾微笑著開口說道:“房相盡管放心,咱們距離涼州不遠處,不是還有萬名天節軍將士嗎,加上他們,三萬鐵騎,足矣蕩平吐穀渾……”
李世民聞言眉頭一皺,良久之後方才開口說道:“善,大善……朝堂之上的大將,承乾任意挑選。”
“殿下,您可得帶上俺啊……”程咬金和尉遲恭齊齊站起身來。這二人,沒有別的愛好,除了喝酒吃肉,最大的愛好,莫過於打仗了!
李承乾微笑著點點頭,說道:“那就讓兩位將軍同行,再加上李靖,秦叔寶和侯君集吧!五位將軍各領騎兵四千,我去知會棉紡廠一聲,將兩萬棉帽三件套送入皇宮,今晚大軍連夜出征!”
安排好一切後,李承乾返回東宮,握緊遺珠的手,說道:“遺珠,我掛帥出征,東宮的事務就暫且由你打理,你我剛剛大婚,就要離你而去,委屈你了!”
“殿下言重了,此去路途遙遠,吐穀渾又是苦寒之地,殿下要好生照顧自己,妾身會日夜為殿下祈福的。”
“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的,再說了,還有處默、寶林和守約呢,有他們三人在,我吃不了苦頭,對了,有一事,你要仔細牢記在心,切莫誤了大事……”
李承乾話音落地,房遺珠鄭重的點點頭,說道:“殿下盡管交代妾身,妾身一定會牢記在心的……”
“嗯,承乾所言,甚合朕心,父皇也是此意,若不是父皇眼下立足於大唐休養生息,早就派兵攻打吐穀渾了,這幫家夥,百餘年來,就沒有安分過。”
父子二人說話間,三省六部主政官員,紛至遝來。
“眾卿,坐下議事。”
“諾!”
群臣施禮坐下後,李世民環顧一圈,開口說道:“剛剛得到急報,吐穀渾偷襲涼州,涼州鹽礦損失慘重,數萬斤食鹽被吐穀渾搶走。”
李世民話音剛落程咬金和尉遲恭就坐不住了,彈地而起道:“陛下,末將請命,領兵出征,滅了狗日的吐穀渾……”
李世民鄭重的點點頭,說道:“知節,敬德……稍安勿躁,此事待仔細商議後再做決斷。”
程咬金和尉遲恭瞪大倆眼珠子,施禮坐下。
一番仔細商議後,在座所有人都是主戰,李世民欣慰的點點頭,說道:“眾卿,既然如此,立即商議領兵人選,朕封他為兵馬大元帥。”
“承乾,你先說說,由何人領兵最為合適?”
李世民話音剛落,李承乾起身說道:“啟奏父皇,兒臣以為,討伐大元帥非兒臣莫屬也!”
李承乾話音落地,整座禦書房落針可聞,宰相房玄齡嘴角使勁抽搐一下,心疼的不要不要的,殿下,你才剛剛大婚三日,就不能好好疼疼遺珠嗎!
李世民注視著李承乾,開口說道:“承乾,你就不要去了,你剛剛大婚三日,不宜出征。”
李世民的話,讓房玄齡長舒一口氣,不曾想剛剛舒了一半又緊急吸了回去。
“父皇,兒臣乃是大唐太子,兒臣不出征誰人出征,別說是已經大婚了三日,就是今晚入洞房,該出征也得出征……事情緊急?不能再耽擱了,趁吐穀渾以為我們年前不會出兵,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李承乾話音落地,群臣都沉默了,太子說的沒錯,大唐最看重節日,特別是除夕這樣的節日,吐穀渾肯定抓住了這點,掐著時間偷襲的涼州鹽礦,今日乃是十二月十二,距離除夕隻剩下十八天的時間,吐穀渾自以為完全有時間做好防禦。
“承乾,可是眼下乃是數九寒冬,吐穀渾更是比長安城還要嚴寒許多,將士們眼下出征,戰馬能受得住,怕是將士們受不了嚴寒之苦啊!更何況,兵法雲: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眼下大唐有的是糧草,可是運送糧草輜重的車馬,怎麽能跑得過大唐鐵騎。”
李世民話音落地,群臣紛紛附和道:“太子殿下,陛下所言極是啊!”
李承乾鄭重的點點頭,說道:“嚴寒確實是個大問題,不過,好在我們眼下有了棉帽三件套,將棉紡廠所有棉帽三件套給出征將士配備上,再加上原有的冬衣,可解決嚴寒之苦,至於糧草輜重的問題,由安西都護府運送至涼州,父皇隨後將糧草為安西都護府補上……”
李承乾話音落地,李世民和三省六部主政官員齊齊啞口無言。
李世民注視李承乾,已經找不到任何可以反駁的借口了,眼下想想,當初承乾通過妙計,大破突厥十萬大軍的意義實在是太大了,正是因為有了安西都護府的存在,方才發現了棉花這個物種,更加難得可貴的是,當今日遇到難題的時候,安西都護府的存在,可以為此難題破局。
能在這麽短時間內,想到如此完美解決問題的辦法,李世民對自己的太子屬實非常放心了,李世民拍拍李承乾的肩膀,開口說道:“還是父皇去吧,你留在長安監國。”
吐穀渾天寒地凍,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那裏物產資源匱乏,即便一路勢如破竹,也沒有什麽好肉好酒供將士們享用,李世民不想自己的太子過去受苦啊!
李承乾聞言,開口說道:“父皇,您還是別去了,母後年後就要分娩了,身邊不能沒有人照顧,再說了,此去吐穀渾天寒地凍的,父皇多年行軍打仗積累不少暗傷,兒臣已經長大了,行軍打仗這種事,以後讓我來……”
李世民眼眶一紅,內心滿滿的都是欣慰和感動,有子如此,老子何求!
“承乾,父皇給你五萬兵馬,給父皇狠狠的打!”
“用不了那麽多,兩萬兵馬足矣,更何況庫存的棉帽三件套也沒有五萬那麽多。”
李承乾話音剛落,宰相房玄齡開口說道:“殿下,不可,萬萬不可輕敵,兩萬兵馬屬實有些少了,吐穀渾占據天時地利人和,千萬莫要輕敵啊殿下。”
李承乾微笑著開口說道:“房相盡管放心,咱們距離涼州不遠處,不是還有萬名天節軍將士嗎,加上他們,三萬鐵騎,足矣蕩平吐穀渾……”
李世民聞言眉頭一皺,良久之後方才開口說道:“善,大善……朝堂之上的大將,承乾任意挑選。”
“殿下,您可得帶上俺啊……”程咬金和尉遲恭齊齊站起身來。這二人,沒有別的愛好,除了喝酒吃肉,最大的愛好,莫過於打仗了!
李承乾微笑著點點頭,說道:“那就讓兩位將軍同行,再加上李靖,秦叔寶和侯君集吧!五位將軍各領騎兵四千,我去知會棉紡廠一聲,將兩萬棉帽三件套送入皇宮,今晚大軍連夜出征!”
安排好一切後,李承乾返回東宮,握緊遺珠的手,說道:“遺珠,我掛帥出征,東宮的事務就暫且由你打理,你我剛剛大婚,就要離你而去,委屈你了!”
“殿下言重了,此去路途遙遠,吐穀渾又是苦寒之地,殿下要好生照顧自己,妾身會日夜為殿下祈福的。”
“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的,再說了,還有處默、寶林和守約呢,有他們三人在,我吃不了苦頭,對了,有一事,你要仔細牢記在心,切莫誤了大事……”
李承乾話音落地,房遺珠鄭重的點點頭,說道:“殿下盡管交代妾身,妾身一定會牢記在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