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四年正月十五,經過十二天的水上跋涉,太史慈帶著他的第六軍團兩萬士卒在青州東萊郡的黃縣登陸。
看著這熟悉的地方,太史慈感慨萬千,離開家鄉已經好幾年了。
自己以前一直在江東待著,甚至太史慈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一直都認為,他再也回不到這個他生長的地方了。
以前,在孫策麾下的時候,盡管太史慈也認為孫策是英明神武的,太史慈還是不認為孫策能夠打到青州來。
現在自己戰敗被俘,居然被現在的新主公任命為一個軍團的軍團長。
要知道,到目前為止,軍團仍然是劉辟軍最大的軍事單位。
現在,自己居然帶著大軍返回了自己的故鄉。
說自己不感動,那是騙人的。
太史慈那是非常感動。
部隊很快就來到黃縣。
在城外安營紮寨之後,太史慈就帶著夫人孩子進了黃縣。
沒錯,這次太史慈是帶著家眷來這裏的。
按照規定,這些外出駐紮將領的家眷是要在主城的。
但是,劉辟根本就不管這些。
太史慈就要帶著部隊開拔的時候,還是劉辟要求太史慈帶上家眷的。
太史慈還記得劉辟當時是這麽說的,子義啊,你此次去青州,估計怎麽也要待上幾年,你的孩子還小,成長過程中沒有父親的陪伴,也是一個遺憾,你把他們都帶上吧,祭拜一下老夫人。
當時把太史慈那個激動得,恨不得都跪下了。
太史慈也跟了不少的主公,像劉辟這樣體恤屬下的還是第一次碰到。
懷著忐忑的心情,太史慈帶著夫人和孩子漫步走進了黃縣。
“父親,這裏就是我們的老家嗎?”
太史亨天真的聲音打斷了太史慈的回憶。
“是的,父親啊以前就是在這裏長大的。”
“太史將軍,您的房子已經修繕一新了,隨時可以入住的。”
這個時候黃縣縣令跑了過來。
得知太史慈要帶著部隊回黃縣駐紮,黃縣縣令那叫一個積極主動,立馬就把太史慈家的老宅贖了過來,然後一通維修。
黃縣縣令黃寶是個見過世麵的人,也是一個變通靈活的。
“黃縣令,還真是你,我聽說黃縣的縣令叫黃寶,我還以為是同名呢,沒想到是同一個人啊!”
太史慈也很驚訝,他之前在黃縣的時候,黃寶就是黃縣的縣令。
這個家夥經曆了孔融,袁紹等多貼多人統治青州,他卻一直幹著黃縣縣令的活厲害啊!
“為桑梓辦點事,圓滑了點,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黃寶尷尬地賠笑道。
如今的太史慈可不是他惹得起的。
手握三萬大軍,在東萊郡那是有生殺大權的。
而且,如今太史慈還代理著東萊郡郡守之職,那是妥妥的他黃寶的上官。
不過,以黃寶對太史慈的見解,這個上官應該好相處。
以前,太史慈還在他手下當過差,是個武藝高強,有遠大抱負的有誌青年。
因此,黃寶對太史慈也是相當了解的。
“將軍啊,你能來東萊郡駐軍,對東萊郡的百姓來說,可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啊!”
黃寶繼續說道:“這黃縣附近的小夥子們聽說您要來黃縣駐軍,那叫一個激動,紛紛表示要加入你的隊伍。”
“暫時野戰部隊是不會找人啊的,不過各地需要招募守備營。守備營也是歸我管轄的。”
太史慈微笑著說道。
“黃縣令,你忙你的去吧,黃縣我可是很熟悉的。我打算帶著家人走一走。”
“太史將軍,那你們就先轉著,我那邊還有點事,就先忙去了。您要是有什麽事需要我黃寶的,叫一個衛兵通知一聲就成。”
黃寶也很有眼色,該出現的時候出現,該消失的時候消失。
沒有多久太史慈一行人就來到了太史慈的老家。
太史府這幾個大字一看就是新弄上去沒有多久。
不用說,這肯定是黃寶那個家夥搞出來的事情。
無論怎麽說,這個人情算是欠下了。
“夫君,我們這一走就是六七年了,我以為再也回不來了。”
太史慈的夫人這也很是感慨。
“夫君,我們這是要搬回來住嘛?”
“搬回來住吧,住在兵營裏也不方便。”
太史慈輕輕地說道。
“明天,我們就搬回來老家裏住吧。”
推門進入自己的老家,看到熟悉的場景太史慈不禁放慢了腳步,觸景生情之下想起了自己已經逝世的雙親,淚水慢慢打濕眼眶。
太史慈的老家並不怎麽大,這是黃縣一個普通的院落。
離開自己的老家,太史慈帶著夫人和孩子繼續在熟悉的街道上逛著。
“子義,真的是你嗎?”
街道邊一個聲音突然響起。
太史慈尋聲看去,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太史慈的視野。
“子義,真的是你!”
一個三十多歲的漢子很是激動地看著太史慈。
“從黃縣令那裏打聽到你要回來,一直都不敢相信。”
“安國兄,別來無恙啊!”
太史慈也走了過去,兩人緊緊擁抱著。
作為曾經並肩作戰的戰友,武安國和太史慈關係很是要好。
武安國以前也有弱一流武將的水準,隻不過被呂布砍斷了一個手腕,這個弱一流武將也就廢了。
“子義,為兄以後隻有在後麵為你加油了。”
武安國很是無奈地說道。
如果他的手沒有廢了,說不定就會和太史慈一起外出闖蕩江湖。
“安國兄,你的手腕受傷了,上陣衝殺的確很受影響,但是這並不影響你在城裏坐鎮指揮。”
太史慈居然打出來邀請。
“過來幫兄弟吧。”
“不嫌棄為兄現在廢了?”
“我坐鎮指揮,又不讓你衝陣廝殺,廢過屁。”
“子義不嫌棄為兄廢了,那為兄就厚顏應下了。”
太史慈怎麽也沒有想到,到黃縣的第一天,就能找到一個優秀的守將。
次日,第六軍團三萬餘人,以分成三四千人的部隊,分別在東萊郡的幾個重要縣城駐紮。
同時,他們還要在春耕來臨之前,開出足夠的耕地,今年秋收之後,他們就要用收獲的糧食養活他們自己了。
看著這熟悉的地方,太史慈感慨萬千,離開家鄉已經好幾年了。
自己以前一直在江東待著,甚至太史慈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一直都認為,他再也回不到這個他生長的地方了。
以前,在孫策麾下的時候,盡管太史慈也認為孫策是英明神武的,太史慈還是不認為孫策能夠打到青州來。
現在自己戰敗被俘,居然被現在的新主公任命為一個軍團的軍團長。
要知道,到目前為止,軍團仍然是劉辟軍最大的軍事單位。
現在,自己居然帶著大軍返回了自己的故鄉。
說自己不感動,那是騙人的。
太史慈那是非常感動。
部隊很快就來到黃縣。
在城外安營紮寨之後,太史慈就帶著夫人孩子進了黃縣。
沒錯,這次太史慈是帶著家眷來這裏的。
按照規定,這些外出駐紮將領的家眷是要在主城的。
但是,劉辟根本就不管這些。
太史慈就要帶著部隊開拔的時候,還是劉辟要求太史慈帶上家眷的。
太史慈還記得劉辟當時是這麽說的,子義啊,你此次去青州,估計怎麽也要待上幾年,你的孩子還小,成長過程中沒有父親的陪伴,也是一個遺憾,你把他們都帶上吧,祭拜一下老夫人。
當時把太史慈那個激動得,恨不得都跪下了。
太史慈也跟了不少的主公,像劉辟這樣體恤屬下的還是第一次碰到。
懷著忐忑的心情,太史慈帶著夫人和孩子漫步走進了黃縣。
“父親,這裏就是我們的老家嗎?”
太史亨天真的聲音打斷了太史慈的回憶。
“是的,父親啊以前就是在這裏長大的。”
“太史將軍,您的房子已經修繕一新了,隨時可以入住的。”
這個時候黃縣縣令跑了過來。
得知太史慈要帶著部隊回黃縣駐紮,黃縣縣令那叫一個積極主動,立馬就把太史慈家的老宅贖了過來,然後一通維修。
黃縣縣令黃寶是個見過世麵的人,也是一個變通靈活的。
“黃縣令,還真是你,我聽說黃縣的縣令叫黃寶,我還以為是同名呢,沒想到是同一個人啊!”
太史慈也很驚訝,他之前在黃縣的時候,黃寶就是黃縣的縣令。
這個家夥經曆了孔融,袁紹等多貼多人統治青州,他卻一直幹著黃縣縣令的活厲害啊!
“為桑梓辦點事,圓滑了點,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黃寶尷尬地賠笑道。
如今的太史慈可不是他惹得起的。
手握三萬大軍,在東萊郡那是有生殺大權的。
而且,如今太史慈還代理著東萊郡郡守之職,那是妥妥的他黃寶的上官。
不過,以黃寶對太史慈的見解,這個上官應該好相處。
以前,太史慈還在他手下當過差,是個武藝高強,有遠大抱負的有誌青年。
因此,黃寶對太史慈也是相當了解的。
“將軍啊,你能來東萊郡駐軍,對東萊郡的百姓來說,可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啊!”
黃寶繼續說道:“這黃縣附近的小夥子們聽說您要來黃縣駐軍,那叫一個激動,紛紛表示要加入你的隊伍。”
“暫時野戰部隊是不會找人啊的,不過各地需要招募守備營。守備營也是歸我管轄的。”
太史慈微笑著說道。
“黃縣令,你忙你的去吧,黃縣我可是很熟悉的。我打算帶著家人走一走。”
“太史將軍,那你們就先轉著,我那邊還有點事,就先忙去了。您要是有什麽事需要我黃寶的,叫一個衛兵通知一聲就成。”
黃寶也很有眼色,該出現的時候出現,該消失的時候消失。
沒有多久太史慈一行人就來到了太史慈的老家。
太史府這幾個大字一看就是新弄上去沒有多久。
不用說,這肯定是黃寶那個家夥搞出來的事情。
無論怎麽說,這個人情算是欠下了。
“夫君,我們這一走就是六七年了,我以為再也回不來了。”
太史慈的夫人這也很是感慨。
“夫君,我們這是要搬回來住嘛?”
“搬回來住吧,住在兵營裏也不方便。”
太史慈輕輕地說道。
“明天,我們就搬回來老家裏住吧。”
推門進入自己的老家,看到熟悉的場景太史慈不禁放慢了腳步,觸景生情之下想起了自己已經逝世的雙親,淚水慢慢打濕眼眶。
太史慈的老家並不怎麽大,這是黃縣一個普通的院落。
離開自己的老家,太史慈帶著夫人和孩子繼續在熟悉的街道上逛著。
“子義,真的是你嗎?”
街道邊一個聲音突然響起。
太史慈尋聲看去,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太史慈的視野。
“子義,真的是你!”
一個三十多歲的漢子很是激動地看著太史慈。
“從黃縣令那裏打聽到你要回來,一直都不敢相信。”
“安國兄,別來無恙啊!”
太史慈也走了過去,兩人緊緊擁抱著。
作為曾經並肩作戰的戰友,武安國和太史慈關係很是要好。
武安國以前也有弱一流武將的水準,隻不過被呂布砍斷了一個手腕,這個弱一流武將也就廢了。
“子義,為兄以後隻有在後麵為你加油了。”
武安國很是無奈地說道。
如果他的手沒有廢了,說不定就會和太史慈一起外出闖蕩江湖。
“安國兄,你的手腕受傷了,上陣衝殺的確很受影響,但是這並不影響你在城裏坐鎮指揮。”
太史慈居然打出來邀請。
“過來幫兄弟吧。”
“不嫌棄為兄現在廢了?”
“我坐鎮指揮,又不讓你衝陣廝殺,廢過屁。”
“子義不嫌棄為兄廢了,那為兄就厚顏應下了。”
太史慈怎麽也沒有想到,到黃縣的第一天,就能找到一個優秀的守將。
次日,第六軍團三萬餘人,以分成三四千人的部隊,分別在東萊郡的幾個重要縣城駐紮。
同時,他們還要在春耕來臨之前,開出足夠的耕地,今年秋收之後,他們就要用收獲的糧食養活他們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