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生於1103年3月24日,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南宋初期主戰派官員、著名的抗金名將,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嶽飛出生於一個普通農家,雖然家境貧寒,但他自幼頗有氣節和抱負,喜好讀書,尤其擅長《左氏春秋》《孫子兵法》《吳起兵法》等。


    他曾向武術家周侗學習射箭,能夠左右開弓。


    宣和四年(1122年),嶽飛在真定宣撫使劉韐處應征入伍,曾率二百兵士在相州擊潰盜賊,並活捉賊首陶俊和賈進和。


    趙構到達相州時,嶽飛得以進見,並奉命討伐遊寇吉倩成功,晉升承信郎。


    此後,他在李固渡率騎兵誘敵擊敗金兵,又在滑州以南與金兵相持時獨自陣前殺敵,擊退金兵,因功遷升為秉義郎,隸屬於東京留守宗澤。


    宗澤教授其作戰陣圖,嶽飛則認為作戰應靈活多變,宗澤深以為然。


    南宋建立後,康王趙構即位,即宋高宗。


    嶽飛上書千字,力勸高宗趁金兵未能在中原立足根基之時,率軍北渡,收複失地,但未被采納,還以越職罪被剝奪官位,趕出軍中。


    嶽飛離開軍中後投奔河北招討使張所,任修武郎、中軍統領。


    他勸張所憑借河北穩固開封,張所任其為武經郎。


    嶽飛隨從都統製王彥渡河,在王彥停兵不前時獨自率部與金兵鏖戰,先後在新鄉、侯兆川等地擊退金兵,受傷多處。


    糧餉用盡後,王彥不予支援,嶽飛率兵北上,俘虜金將拓跋耶烏、刺死金將黑風大王,後因與王彥不和,轉投宗澤,任留守司統製。


    宗澤去世後,嶽飛跟隨杜充。!建炎二年(1128年),他在黑龍潭、竹蘆渡等地擊退金兵。


    次年因多次擊敗賊寇,活捉賊首杜叔五、孫海等,累遷至真州刺史。


    杜充準備率軍南撤建康時,嶽飛認為中原之地不可丟,但杜充執意南撤。


    途中嶽飛與賊寇張用、李成交戰皆獲勝。


    杜充守衛建康時閉門不出,金軍渡江後嶽飛苦戰,後杜充叛變降金。


    嶽飛在廣德六次戰勝金兵,俘虜金將王權等四十餘人,且不允許士兵向百姓索要糧食,許多漢民前來歸附。


    建炎四年(1130年),完顏宗弼進逼常州,嶽飛率部屯駐境內,降伏盜賊郭吉等人,獲百姓稱讚並被為其畫像立祠。


    後嶽飛率部與完顏宗弼交戰獲四戰四勝,並在鎮江東、清水亭追擊金軍全勝,還用計夜襲金營,又率騎軍進攻龍灣,大敗完顏宗弼,迫使他逃亡淮西,成功收複建康。


    在討伐賊寇戚方時,嶽飛也屢戰屢勝,張俊向宰相範宗尹誇讚嶽飛,朝廷任命其為通州、泰鎮撫使兼知泰州,但嶽飛主動請求鎮守淮南東路,以收複各州郡及淪陷地區。


    金軍進攻楚州時,嶽飛支援獲三戰三勝,殺死金將高太保並俘虜七十多人。


    劉光世畏敵不前,嶽飛孤守通州、泰州,後因泰州失守請求處分。


    紹興元年(1131年),嶽飛自請作為先鋒平定張俊與李成部將馬進在洪州的對峙,渡江作戰在玉隆觀大敗馬進,迫使其竄入筠州,後將反擊的馬進徹底擊敗,李成增援失敗奔亡齊地。


    嶽飛因首功被任命為神武右軍副統製,留守洪州,授予親衛大夫、建州觀察使官銜。


    次年,曹成率部十餘萬占領道州、賀州,嶽飛奉命招安,請求剿滅曹成,獲宋高宗允準。


    他製造假象迷惑間諜,大破曹成並使其逃亡連州,隻誅殺首領並招撫部眾。


    此後,嶽飛又陸續平定了馬友、劉忠、李宗亮等人的叛亂。


    紹興三年(1133年)春,嶽飛因擔心寇亂複發未成行臨安。


    虔州、吉州盜賊橫行並掠奪多地,嶽飛奉命前去平定,在虔州大敗賊寇,又命人招降殘餘賊寇。


    宋高宗密令屠盡虔州城民眾,嶽飛再三懇求隻誅殺首惡,獲高宗同意,百姓感激並供奉其像。


    同年,嶽飛入朝覲見宋高宗,得高宗親筆書寫“精忠嶽飛”旗幟,並被接連升遷,官至神武後軍都統製,保留製置使職務。


    紹興四年(1134年),劉豫建齊,與金兵聯合攻破襄陽等六郡,並與洞庭湖寇賊楊麽勾結企圖南下。


    嶽飛認為襄陽六郡是北圖中原的根本,上書請求率先攻取,獲宋高宗任命為黃州、複州、漢陽軍、德安府製置使。


    他率部渡江後收複郢州城,守將京超投崖自殺,又派張憲、徐慶收複隨州,自己進軍襄陽擊敗李成,接連收複鄧州、唐州、信陽軍。


    事後嶽飛請求辭去製置使,未得朝廷同意,隨州、郢州、唐州、鄧州、信陽軍被並合為襄陽府路隸屬於嶽飛。


    嶽飛移駐鄂州,被授予清遠軍節度使,湖北路、荊、襄、潭州製置使,封爵武昌縣開國子。


    完顏宗弼與劉豫合圍廬州,嶽飛受高宗之命前往救援,金兵見“嶽”字旗和“精忠”旗潰敗。


    廬州平定後,嶽飛請求免除民眾以前拖欠債務並酌情量貸,以考核各地官員招撫流民的數量。


    紹興五年(1135年),嶽飛母親被封為國夫人,他被授予鎮寧、崇信軍節度使,湖北路、荊襄潭州製置使,進封爵位為武昌郡開國侯,又任荊湖南北、襄陽路製置使,神武後軍都統製,負責招捕楊麽。


    楊麽黨羽黃佐主動招降,嶽飛讓其返回洞庭湖對付楊麽,黃佐感激並屢立戰功,還招降楊欽等人。


    嶽飛多次命人進攻楊麽外圍營寨,降伏數萬人。


    張浚認為楊麽水寨難以攻破,嶽飛保證八日捕獲賊眾。


    到達鼎州後,他一麵利用受降部眾招降,一麵置寨列艦準備進攻。


    楊麽重要部下接連被招降,其據險而守不肯降伏,駕駛車船逃入湖中。


    嶽飛命人製作木筏堵塞湖汊港灣,用腐木亂草投放上流,又讓人謾罵激怒楊麽使其追擊,最終因水道受阻被斬殺。


    此戰嶽飛斬獲千餘艘戰船,極大擴充了鄂州水軍,得以進爵為公,除荊湖南北、襄陽路招討使。


    紹興六年(1136年),嶽飛奉命移軍京西,改任武勝、定國軍節度使,並任宣撫副使,於襄陽設宣撫司以圖收複中原。


    期間因母親去世居家守喪,宋高宗多次詔令其前往武昌調動軍隊,嶽飛不得已回軍。


    紹興十一年(1141年),南宋朝廷與金國達成“紹興和議”,嶽飛堅決反對這一屈辱性的和議,主張繼續抗金,卻遭秦檜等奸臣誣陷。


    同年,他被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嶽雲、部將張憲一同遇害,享年三十九歲。


    嶽飛去世後,秦檜死後,朝廷欲為他平反,直至宋孝宗時才恢複嶽飛官職,追諡“武穆”,並予以改葬於臨安棲霞嶺(今杭州棲霞嶺),在鄂州建“忠烈廟”。


    宋寧宗嘉定四年(1211年),追封嶽飛為鄂王。


    【後世評價】:


    民族精神的象征。


    南宋周端朝讚“誌還故疆,為名將第一”


    朱熹讚他“純忠純孝,大武大文,豈其孫(武)吳(起)之侶,抑亦伊(尹)呂(尚)之倫。遺憾千秋,未返北巡二帝駕,曠觀百代,克紹尼山一聖人”;


    文天祥評價他“嶽先生,我宋之呂尚也。


    建功樹績,載在史冊,千百世後,如見其生”“惟中興之初,先武穆王手扶天戈,忠義與日月爭光,名在旗常,功在社稷,天報勳勞,克昌厥後,雖百世可知也”;


    元編著《宋史》的史官稱其“西漢而下,若韓、彭、絳、灌之為將,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並施如宋嶽飛者,一代豈多見哉”;


    明太祖朱元璋評價他“純正不曲,書如其人”;


    明神宗朱翊鈞加封其帝號特封為“三界靖魔大帝”,保劫昌運嶽武王;


    明徐珵讚其“始終以恢複為己任,才與誌副,名與實副,南渡以來,一人而已”;


    清康熙題匾嶽飛廟“名垂宇宙”;


    清乾隆題匾“偉列純忠”,讚其“惟爾公忠秉性,智勇超倫”;


    清慈禧太後題匾“忠靈未泯”;


    清光緒題匾“百戰神威”。


    《功績》:


    - 軍事才能出眾:他所率領的“嶽家軍”戰鬥力強,金人讚歎“撼山易,撼嶽家軍難”。明代名將戚繼光亦以嶽飛為榜樣,練就了抗倭勁旅“戚家軍”。


    - 抗擊金兵:多次率領嶽家軍北伐,收複襄陽六郡,鄭州、洛陽、郾陽等中原失地,取得了諸多戰役的勝利,給金兵以沉重打擊。


    《過錯》:


    口號問題:


    嶽家軍的口號曾是“收複失地,迎回二聖”。


    不聽調遣:


    嶽飛作為軍事統帥,曾有擅自撤離河南地區、在淮西之戰時未及時支援等違背宋高宗心意的行為。


    幹涉立儲:


    在宋高宗沒有兒子且正為此事發愁時,嶽飛隔三差五催促皇帝立儲。


    嶽飛之死更多的是因為南宋朝廷的複雜,真正害死嶽飛的是宋高宗趙構,趙構擔心武將擁兵自重、功高蓋主,威脅到自己的皇位;而秦檜則迎合趙構的心思,充當了殺害嶽飛的劊子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書開局盤點十大武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a李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a李明並收藏新書開局盤點十大武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