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謙生於1398年5月13日,卒於1457年2月16日,享年60歲。


    於謙,字廷益,號節庵,官至少保,世稱於少保,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杭州市上城區)人,祖籍考城(今民權縣程莊鎮於莊村),諡號忠肅。


    於謙出生於一個世代為官的家族,其祖父忠誠守信、清廉正直的情操深深影響著他。


    於謙自幼聰慧,苦讀經書,和老師作對聯來使自己免受體罰,十歲時曾因才智得到巡按的賞識。


    他十七歲參加鄉試未中,但並未氣餒,更加努力學習,終於在24歲時考中進士,正式開啟官員生涯。


    宣德元年(1426年),於謙被任命為禦史。


    同年,朱高煦起兵造反,明宣宗親征,於謙隨行。


    朱高煦投降後,於謙嚴詞責備其罪行,得到皇帝賞賜。


    他在外出巡按江西時,為數百個被冤枉的囚犯平反,還上奏彈劾了陝西官校欺壓百姓的罪行,並要求派遣禦史將其抓捕問罪。


    宣德五年(1430年),於謙任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


    他到任後走訪了解民情,考察應興辦或革新的事務並上疏提出對應政策。


    當地出現水旱災情時,他會及時上報,一年多次。


    正統六年(1441年),他上疏提出給貧困戶發放穀物和地方官員升遷新標準的政策,獲皇帝同意。


    於謙下令加厚黃河防護堤並設置官員督促檢查,還在大路兩旁種樹打井。


    他又上奏請求朝廷另外設置禦史管理大同,把管轄區域內鎮守將領私自開墾的田收為官屯以資助邊防經費。


    於謙在職九年,威望恩德遍布晉豫各地,後升任左侍郎,享二品官俸祿。


    明英宗即位之初,楊士奇、楊榮、楊溥主持朝政,重視於謙意見,其白天遞的奏折夜晚就會被批準。


    “三楊”去世後,權力轉移到太監王振手中,王振誤將於謙當成曾頂撞過他的禦史。


    正統六年(1441年),於謙推薦參政王來、孫原貞代替自己,王振指使通政使李錫彈劾於謙,於謙被判處死刑,關在牢房三個月。


    後來王振發現是自己誤會,於謙才得以免死,被降職為大理寺少卿。


    於謙降職後,許多人希望他留任,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上書請求,周王、晉王等藩王也進言,於謙再次被任命為巡撫。


    正統十二年(1447年),山東、陝西產生大量流民到河南求食,於謙請求發放河南、懷慶兩府積儲的粟米救濟,並上書請求派遣布政使年富安撫流民,給他們田、牛和種子,設置裏老監督管理。


    次年,於謙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


    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也先大舉進犯,王振引導明英宗親征,於謙和兵部尚書鄺野極力勸諫未果。


    鄺野隨帝出征,於謙留京主持兵部工作。


    明英宗被俘的消息傳回後,朝野人心浮動,郕王朱祁鈺監國並召集大臣討論方略。


    侍講徐珵主張遷都南京,於謙堅決反對,認為應吸取宋朝南遷教訓,主張保衛京城,其意見得到郕王肯定,朝廷確定守衛京師的決策。


    土木堡之戰使明軍實力大損,京師隻剩不到十萬士兵,於謙上書奏請郕王調派多地軍隊赴京,並進行一係列策劃部署,使人心稍安,他也因此被提拔為兵部尚書。


    郕王暫代皇帝處理政務時,廷臣請求誅殺王振九族,王振黨羽馬順出來斥責,激怒朝臣,給事中王竑帶頭毆打馬順致其死亡,朝堂大亂,郕王欲離座,於謙推開眾人扶住郕王並請求他宣布大臣們無罪。


    事後,吏部尚書王直表示自己比不上於謙,國家因於謙才得以穩定。由於太子年幼,於謙、王直等大臣聯名請求皇太後立郕王朱祁鈺為皇帝,朱祁鈺推辭數次後同意。


    於謙進去回答皇上問話,情緒激昂地提出意見,皇帝全部接納。


    景泰元年(1450年)十月,明景帝命令於謙負責全部軍馬調動。


    也先部隊挾持明英宗攻下紫荊關,直逼京師。


    石亨提議堅守不出使敵軍疲憊,於謙不讚同,認為對方輕視我方,不應先示弱,他選擇出城迎戰,調遣各將領和二十二萬名士兵在九門外列陣,將兵部事務交給侍郎吳寧,關閉各城門後親自督戰,下令退卻者格殺勿論。


    戰役結束後,副總兵高禮、毛福壽俘虜敵方一個頭目。


    明景帝很高興,下令讓於謙組建聽從自己調動的軍隊,並安排太監興安、李永昌協助他管理軍務。


    也先深入時原以為攻占京城易如反掌,但看到明朝軍隊並非想象中那麽低迷,於是感到泄氣。


    叛徒宦官喜寧教唆也先以明英宗為人質,要求明朝大臣用黃金和絲織品迎接,後又要求於謙及王直、胡濙等人出城談判,但這些要求均被明朝拒絕。


    也先部隊偷襲德勝門後,於謙指揮騎兵引誘敵軍至西直門,支撐到京師援軍趕來,也先部隊撤退,其前鋒部隊也在彰義門被擊退。


    也先又攻打京城北土城,居民爬上屋頂投擲磚石與軍隊合力作戰,最終擊退敵軍。


    然而,天順元年(1457年),明英宗發動奪門之變成功複辟後,於謙被權臣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以謀反罪名逮捕並處死,家屬被充軍邊境。


    成化初年(1465年),明憲宗將於冕赦免回來,他上疏申訴於謙的冤屈,於謙的官職得以恢複,皇帝還為他賜下了祭文。


    弘治時,於謙被追諡肅湣,萬曆時,改諡號為忠肅。


    【後世評價】:


    -《明史》稱讚他“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 他與嶽飛、張煌言被世人稱為“西湖三傑”。


    - 他的詩作《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 於謙在政治、軍事等多個方麵都作出了巨大貢獻。在土木堡之變後,他力挽狂瀾,拯救了明王朝,避免了國家走向滅亡,盡顯民族英雄的擔當,名垂千古。


    他力主抗戰,反對遷都;另立新君,重建領導核心;組織北京保衛戰並取得勝利,保衛了岌岌可危的大明朝。


    《稱號》:


    “於少保”“忠肅公”。


    《功績》:


    - 巡按江西時,為數百個被冤枉的囚犯平反,彈劾陝西官校欺壓百姓的罪行。


    - 巡撫晉豫期間,走訪了解民情,考察應興辦或革新的事務並上疏提出對應政策。他下令加厚黃河防護堤並設置官員督促檢查,還在大路兩旁種樹打井;


    上奏請求朝廷另外設置禦史管理大同,把管轄區域內鎮守將領私自開墾的田收為官屯以資助邊防經費;


    在當地出現水旱災情時,及時上報,並采取發放穀物、低價出售官倉糧食等措施救濟災民,還將災民安置在新立的鄉郡中,為他們提供田地、耕牛以恢複生產。


    - 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兵敗被俘,他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升任兵部尚書。


    - 明代宗即位後,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抵禦瓦剌大軍。


    也先挾英宗逼和,他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


    也先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


    《過錯》:


    【我也不知道曆史有沒有,但如果有,用網友的話來說,那應該就是,對得起天下,唯獨對不起朱祁鈺。


    因為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發動了“奪門之變”,擁立朱祁鎮複位。


    於謙明明知道這一密謀,但他選擇了按兵不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書開局盤點十大武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a李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a李明並收藏新書開局盤點十大武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