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的過程,比想象中還要順利,崔文淵倒是沒有再笑容可掬,反而還有點嚴肅。
不過他是在盡量緊繃著別讓自己笑出聲來。
和南北兩朝的協議,陛下早有定奪,說是談判,不過實質上和讓日本人跪下乖乖接旨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協議的核心一共有五條:
其一,南北兩朝共同承認,日本成為大明之保護國,一旦日本本土遭受入侵或是發生內亂,可向大明尋求軍事保護以維護其本土之安定,大明也可視情況之危急程度決定是否主動介入。
當然,這個危急程度的解釋權,都在大明手中。
同時,在大明之國家利益受到損害時,必要情況下,也可要求日本提供必要幫助亦或者直接出兵。
這一條,也是兩朝使臣最不能接受的地方,不過在商貿巨大利益的誘惑下,也不得不接受,況且,除了接受之外,他們也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隻是大明要求日本提供必要幫助,是不是說明,大明對日本的實力也予以認可,否則為何會加上這麽一條呢?
其二,日本和大明其餘各番邦之國之交往,須事先向大明報備,同時必須以大明之番邦名義與各國之互通。
關於這一條,雖然有些憋屈,但比起第一條來,也不是不能接受。
其三,便是大明與日本之間市場全麵開放,互通有無,大明商品可無阻礙進入日本,而日本商品亦然。
這一條,便是日本使臣們最期待的了,這也是他們此行的主要目的,獲得和大明的通商資格!
雖然大明在這一條上,還附加了幾個在他們看來,有些無關緊要的條款。
即隻有大明有權決定,何種商品能夠出售給日本,而大明也有權決定讓何種日本商品進入大明市場。
在兩朝的使臣看來,想和大明做買賣,自然得聽大明的安排,這一條加得實在有些莫名其妙。
他們隻要保證能毫無阻礙的買到大明的白酒、霜糖、絲綢和布匹等夢寐以求的貨物就行。
至於最後一條,便是日本無論是和大明貿易,還是和琉球、安南等大明朝貢藩國貿易,均隻能使用大明的貨幣——寶鈔,同時日本欲想獲得寶鈔,可用金銀等物和大明兌換之。
對於這一條,兩朝均沒有什麽異議,為了盡快獲得和大明的通商權,很快便同意了。
看著日本的使臣如此痛快就答應了,楊思義心中冷笑連連,這幫家夥,還以為自己占了多大便宜似的。
小小的貨幣,在他們心中,恐怕也隻是用於買賣而已,但他堂堂尚書大人,可是清楚知道貨幣是具有何種恐怖威力的。
屆時當大明的商品充斥整個日本市場,寶鈔也會進入日本之流通,屆時則會將日本套牢,那麽大明可隨時用寶鈔對這個島國進行無情的收割!
這一條的重點並不在於日本要用金銀或者其他具有價值的物品和大明兌換寶鈔,當然這也是日本最關心的點,而是他們根本就不懂,商品和寶鈔的綁定。
他楊思義可是完整的跟陛下學了這一套貨幣理論的,日本用大明的貨幣進行貿易,意味著日本自行將寶鈔和商品進行了無形的綁定,隻要想做買賣,便離不開寶鈔。
這更意味著,日本的鑄幣權,將完全掌握在大明的手中!
而大明隻需印一些名為寶鈔的紙張,不費一兵一卒,便可對全日本列島的所有資產進行隨意控製。
這便是金融的力量!
簽完了協議,蓋上使臣大印,隻要待回去後,蓋上幕府和天皇的印章,那麽便意味著,大明和日本的朝貢通商體係,正式建立了!
菅原忠次和斯波義將還有些不敢相信,仿佛在做夢一樣,隻是有一點讓他們覺得有些遺憾是,便是大明的皇帝陛下,是將整個日本納入了大明的朝貢和貿易體係,但並未提及天皇冊封一事。
但又想到皇帝陛下也沒有冊封對方的天皇,便覺得心中一陣爽利,自己得不到的,對方也別想得到!
不過南北雙方同時又在心中慶幸,這一次正式談判時,大明並沒有提倭寇的事情,他們也很默契的自己沒有提出來。
他們的心思,被崔文淵和楊思義等人看在眼裏,不過看破不說破。
本來陛下是準備將倭寇一事列入議事章程,但卻被道衍和尚給阻止了。
起初陛下還有些不理解,不過當道衍和尚說出他的理由後,所有人都釋然了,甚至還感受到了一絲恐懼!
這個禿驢,還真是天生為混亂而生啊,怪不得陛下當初命錦衣衛大張旗鼓的把他抓入詔獄了,一開始,文武百官還以為這和尚是做了什麽十惡不赦的事情,頗有些不能理解。
但現在看來,陛下抓得好啊,把這和尚留在大明,那純純就是一禍害!
還是送到日本去禍害他們比較好。
道衍的理由很簡單,如果沒了倭寇,大明又怎麽找借口隨時出兵日本進行武裝幹涉呢?
萬事都得講個師出有名不是?
這便有了協議的第一條,“在大明之國家利益受到損害時,可要求日本提供必要幫助,必要情況下也可直接出兵”!
這個必要情況,當然是大明自己說了算了。
協商談判的流程很順利的便完成了,朱元璋也很給麵子的舉行了盛大的宴會款待使臣,這一次,兩朝的使臣們,終於見到了大明的皇帝陛下。
宴會上,兩朝使臣均表達了對大明的忠誠之意,君臣相談甚歡,不過菅原忠次和小野英世等南朝的使臣,總覺得為何斯波義將等人,顯得更為興奮,似乎有些欣喜若狂了。
由於他們是在文華殿和大明的官員進行談判,而北朝的人是在武英殿,因此他們並不清楚北朝的人和大明達成了何種具體的協議。
斯波義將之所以如此興奮,是因為大明皇帝陛下聽聞後小鬆天皇喜好研習佛法,將派遣高僧道衍大師,前往北朝所在之大阪,與後小鬆天皇閣下,一同探討佛法。
屆時,還會拜訪足利義滿將軍,為將軍祈福。
在斯波義將等人看來,這意味著,大明似乎更傾向於他們北朝室町幕府所尊的後小鬆天皇,才是日本之正統啊!
否則,怎會派遣高僧和他們一同返回大阪呢?
不過他是在盡量緊繃著別讓自己笑出聲來。
和南北兩朝的協議,陛下早有定奪,說是談判,不過實質上和讓日本人跪下乖乖接旨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協議的核心一共有五條:
其一,南北兩朝共同承認,日本成為大明之保護國,一旦日本本土遭受入侵或是發生內亂,可向大明尋求軍事保護以維護其本土之安定,大明也可視情況之危急程度決定是否主動介入。
當然,這個危急程度的解釋權,都在大明手中。
同時,在大明之國家利益受到損害時,必要情況下,也可要求日本提供必要幫助亦或者直接出兵。
這一條,也是兩朝使臣最不能接受的地方,不過在商貿巨大利益的誘惑下,也不得不接受,況且,除了接受之外,他們也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隻是大明要求日本提供必要幫助,是不是說明,大明對日本的實力也予以認可,否則為何會加上這麽一條呢?
其二,日本和大明其餘各番邦之國之交往,須事先向大明報備,同時必須以大明之番邦名義與各國之互通。
關於這一條,雖然有些憋屈,但比起第一條來,也不是不能接受。
其三,便是大明與日本之間市場全麵開放,互通有無,大明商品可無阻礙進入日本,而日本商品亦然。
這一條,便是日本使臣們最期待的了,這也是他們此行的主要目的,獲得和大明的通商資格!
雖然大明在這一條上,還附加了幾個在他們看來,有些無關緊要的條款。
即隻有大明有權決定,何種商品能夠出售給日本,而大明也有權決定讓何種日本商品進入大明市場。
在兩朝的使臣看來,想和大明做買賣,自然得聽大明的安排,這一條加得實在有些莫名其妙。
他們隻要保證能毫無阻礙的買到大明的白酒、霜糖、絲綢和布匹等夢寐以求的貨物就行。
至於最後一條,便是日本無論是和大明貿易,還是和琉球、安南等大明朝貢藩國貿易,均隻能使用大明的貨幣——寶鈔,同時日本欲想獲得寶鈔,可用金銀等物和大明兌換之。
對於這一條,兩朝均沒有什麽異議,為了盡快獲得和大明的通商權,很快便同意了。
看著日本的使臣如此痛快就答應了,楊思義心中冷笑連連,這幫家夥,還以為自己占了多大便宜似的。
小小的貨幣,在他們心中,恐怕也隻是用於買賣而已,但他堂堂尚書大人,可是清楚知道貨幣是具有何種恐怖威力的。
屆時當大明的商品充斥整個日本市場,寶鈔也會進入日本之流通,屆時則會將日本套牢,那麽大明可隨時用寶鈔對這個島國進行無情的收割!
這一條的重點並不在於日本要用金銀或者其他具有價值的物品和大明兌換寶鈔,當然這也是日本最關心的點,而是他們根本就不懂,商品和寶鈔的綁定。
他楊思義可是完整的跟陛下學了這一套貨幣理論的,日本用大明的貨幣進行貿易,意味著日本自行將寶鈔和商品進行了無形的綁定,隻要想做買賣,便離不開寶鈔。
這更意味著,日本的鑄幣權,將完全掌握在大明的手中!
而大明隻需印一些名為寶鈔的紙張,不費一兵一卒,便可對全日本列島的所有資產進行隨意控製。
這便是金融的力量!
簽完了協議,蓋上使臣大印,隻要待回去後,蓋上幕府和天皇的印章,那麽便意味著,大明和日本的朝貢通商體係,正式建立了!
菅原忠次和斯波義將還有些不敢相信,仿佛在做夢一樣,隻是有一點讓他們覺得有些遺憾是,便是大明的皇帝陛下,是將整個日本納入了大明的朝貢和貿易體係,但並未提及天皇冊封一事。
但又想到皇帝陛下也沒有冊封對方的天皇,便覺得心中一陣爽利,自己得不到的,對方也別想得到!
不過南北雙方同時又在心中慶幸,這一次正式談判時,大明並沒有提倭寇的事情,他們也很默契的自己沒有提出來。
他們的心思,被崔文淵和楊思義等人看在眼裏,不過看破不說破。
本來陛下是準備將倭寇一事列入議事章程,但卻被道衍和尚給阻止了。
起初陛下還有些不理解,不過當道衍和尚說出他的理由後,所有人都釋然了,甚至還感受到了一絲恐懼!
這個禿驢,還真是天生為混亂而生啊,怪不得陛下當初命錦衣衛大張旗鼓的把他抓入詔獄了,一開始,文武百官還以為這和尚是做了什麽十惡不赦的事情,頗有些不能理解。
但現在看來,陛下抓得好啊,把這和尚留在大明,那純純就是一禍害!
還是送到日本去禍害他們比較好。
道衍的理由很簡單,如果沒了倭寇,大明又怎麽找借口隨時出兵日本進行武裝幹涉呢?
萬事都得講個師出有名不是?
這便有了協議的第一條,“在大明之國家利益受到損害時,可要求日本提供必要幫助,必要情況下也可直接出兵”!
這個必要情況,當然是大明自己說了算了。
協商談判的流程很順利的便完成了,朱元璋也很給麵子的舉行了盛大的宴會款待使臣,這一次,兩朝的使臣們,終於見到了大明的皇帝陛下。
宴會上,兩朝使臣均表達了對大明的忠誠之意,君臣相談甚歡,不過菅原忠次和小野英世等南朝的使臣,總覺得為何斯波義將等人,顯得更為興奮,似乎有些欣喜若狂了。
由於他們是在文華殿和大明的官員進行談判,而北朝的人是在武英殿,因此他們並不清楚北朝的人和大明達成了何種具體的協議。
斯波義將之所以如此興奮,是因為大明皇帝陛下聽聞後小鬆天皇喜好研習佛法,將派遣高僧道衍大師,前往北朝所在之大阪,與後小鬆天皇閣下,一同探討佛法。
屆時,還會拜訪足利義滿將軍,為將軍祈福。
在斯波義將等人看來,這意味著,大明似乎更傾向於他們北朝室町幕府所尊的後小鬆天皇,才是日本之正統啊!
否則,怎會派遣高僧和他們一同返回大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