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按照幾位愛卿的意思,這鐵路第一段,應該從哪裏開始修為好?”朱元璋道。


    “應天府至馬嶺鐵礦!”


    李敏、楊思義和魏左謙三人異口同聲道。


    說完後,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又看了看朱元璋,最後幾人不約而同的哈哈大笑起來。


    “正所謂英雄所見略同,咱以為,大明主要鋼鐵廠就在應天府,而應天府的鐵礦來源,主要來自於馬嶺鐵礦,因此這第一條鐵路,應從應天府至馬嶺鐵礦為妙!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陛下之所言,正是臣心中之所想啊!”魏左謙連忙道。


    “魏侍郎所言甚是,且馬嶺至應天府,大約一百餘裏左右,按照楊尚書的說法,鐵路造價應該在五十萬貫上下,大明財稅收入加上海貿股份公司的收入,負擔起來也不會太過吃力。”


    李敏也學著楊思義的思路開始思考起來。


    “不光如此,馬嶺一帶,自古以來便是東西交通的要衝,南下北上的咽喉,襟江帶湖,接壤金陵,地近揚州,物產豐饒,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因此第一條鐵路,從應天府到馬嶺鐵礦,應視為首選。”


    “李尚書說得沒錯,微臣認為,除此之外,馬嶺一帶的工商業也較為發達,一旦鐵路開通後,和應天府之間的商貿往來也會頻繁增加,屆時,光是運費,不出幾年便能收回成本了!


    況且,以設計圖來看,鐵路運輸的難點在於鐵軌材料和蒸汽機車頭的製造,但是鋪設的話,技術含量相對而言低了許多,因此鋪設鐵軌並不需要專業的技術工人。”


    說到這裏,楊思義臉上露出了耐人尋味的笑容,讓人很難不懷疑他在打著什麽鬼點子。


    “陛下,這一次南征,魏國公不是帶了一大批俘虜回來了麽,總數應該有個近十萬人左右吧,用這些人來修鐵路,這就省得再去征用民夫了,這可以省下不少銀子啊!”


    好嘛,朱元璋不由再次感慨,看來自己說楊思義是大明第一賬房先生還真沒說錯。


    這個家夥的小算盤打得,那簡直精到家了。


    很快,修建鐵路一事,便這麽決定下來,由李敏總領蒸汽機車和鐵路的製造的各項事務,魏左謙則具體負責督造,至於楊思義嘛,便是負責預算和掏錢了。


    雖然事情這麽定下來後,不過還需要走一遭朝會的程序,自然便由李敏負責提起奏折,然後放到朝會上去討論了。


    鐵路修建一事商議了罷,李敏又趁機提出,“陛下,微臣還有一事須稟報陛下。”


    朱元璋一愣,說道:“李愛卿有事還請直言。”


    李敏便將自己在家寫的奏折,提煉了一番後,便詳細的說了出來。


    聽罷,朱元璋等人卻是沉默了,建新學是好事,而且將技術型書院分為幾個檔次,確實也能夠為大明工業甄選出不同檔次,不同類型的人才出來。


    但是,李敏所提到的,在目前各地的書院中,加入工業技術的學習,甚至在私塾幼兒啟蒙階段,便開始技術型學習,這阻力,將大到任何人都無法想象的地步啊!


    雖然朱元璋非常想這麽做,立刻就著手開始改革教育體係,甚至是在科舉中加入科學技術方麵的內容,但是……


    這麽做的話,那就真是在挖文壇的根腳了,甚至很有可能會將整個文壇給逼到對立麵去。


    雖然在論學大會之後,大明工業黨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讓整個文壇閉了嘴,也爭取到了部分文人的支持,甚至像是吳道行、藍智這些當世大儒們,也開始進行科學這一學科的研究。


    但這並不等於,儒生文人們,會眼睜睜的看著讓科學之道,插足他們堅守了一輩子的儒學之道。


    而且如今雖說工業發展如火如荼,但在暗地裏,依然有不少文人儒士對京師匠造書院是持反對意見的,隻是迫於大趨勢而不敢說出來公然和朝廷叫板而已。


    李敏自然也知道其中的困難到底有多大,不過他管不了那麽多了,反正先提出來,至於行不行,那就交給陛下定奪吧。


    朱元璋思量片刻,覺得教育改革還是勢在必行,畢竟隨著工業的發展,需要的技術型人才隻會越來越多,可不能因為人才的缺乏而成為工業發展的桎梏啊!


    隻是如何改,才能將文壇的影響降到最低,還不能急於一時。


    楊思義也是冥思苦想,從某種程度而言,他比李敏更急迫工人問題的解決,因為越多的技術工人,意味著能生產更多的商品,也意味著,財稅將有更多的進賬啊!


    突然間,楊思義靈機一動,小心翼翼的說道:“陛下,微臣有個想法,不知該講不該講。”


    朱元璋一聽就急了,“哎呦楊大尚書啊,有什麽好法子你就說嘛,在咱麵前你有啥好藏著掖著的?”


    楊思義清了清嗓子道:“陛下,微臣的想法是,要不去問問奇人,自論學大會以來,臣便覺得,要對付那些整天隻會吊書袋子的儒生文人,他是最有辦法的!”


    對啊,真是一席話驚醒夢中人,朱元璋瞬間大喜,以老李那般經天緯地的才能,對付文壇,那還不是手拿把掐的?


    一聽到楊思義提出去問問奇人的意見,李敏頓時也放下心來,在他的眼中,奇人那是真的無所不能,不信的話,且看如今之大明發生的變化,這都是他帶來的啊!


    很快,三人便告辭了,他們得抓緊時間為鐵路的建造做好準備。


    在出宮的路上,魏左謙有些好奇的問道:“兩位大人,那奇人,真的有辦法對付文壇?”


    在前任工部侍郎因為年紀太大而致仕之後,魏左謙因為在船廠表現出色,而被升為新的工部侍郎。


    雖然從一開始便參與了大明工業化的進程,不過當時並未身處高位,而對報紙、論學大會等的一些辛秘並不了解,因此才發出如此疑問。


    “嗬嗬,魏侍郎,看來你對奇人還真是不了解啊!”


    楊思義笑眯眯道:“知道論學大會吧?”


    “楊大人,論學大會那麽大的事情我自然知道,便是奇人給出熱氣球,飛升到那天空之中,讓所有人都大開眼界啊,如今也是記憶猶新。


    當時我在現場,看著洪文昌那些人的嘴臉,由得意到震驚再到沮喪,還真是令人心曠神怡啊!”


    “哈哈哈哈,魏侍郎你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啊。”李敏哈哈大笑道。


    “還請李大人解惑!”魏左謙恭敬說道。


    “那你可知,在論學大會之前,利用報紙造勢這一妙計,又是誰想出來的?”李敏問道。


    魏左謙怔上一怔,然後便恍然大悟,一臉不可思議道:


    “原來如此啊,看來要對付文壇,還真得依靠奇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傳信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咖啡就大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咖啡就大蒜並收藏傳信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