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放下信件,揉了揉有些酸痛的眼睛,李晗在信中所講述的內容,實在令他過於振奮,大腦消耗有些過度了。
而且,就這麽看信的話,眼睛實在太累了。
命人將佛案上所有的東西都搬回了寢宮,回到寢宮後,戴上眼鏡,嗯,一切都變得豁然開朗起來。
雖然老李送來的寶貝有很多,不過朱元璋認為,僅就他個人而言,收到的最好的禮物,就是眼鏡了。
如今的大明,戴眼鏡早已成為一股風潮,不光是文官,不少武將比如徐達、李文忠之流也喜歡戴個眼鏡裝斯文,就連大街上的小商販,都會在鼻梁上架個銅架子裝眼鏡,好像顯得很上檔次似的。
或許,朱元璋琢磨著,將製造眼鏡的工藝從老李那搞來,這又是一門好買賣呢。
他笑了笑,接著定了定心神,將那些有的沒的給拍出腦外,繼續思考著。
當李晗以燒鵝為例,提到市場需求的增加和縮減時,其實他腦海中還冒出了另一個想法,既然市場需求減少了,那為何不開拓市場呢?
他記得以前老李在給自己講解海貿時,就專門提到過,英吉利國殖民海外,就是一個不斷開拓新市場和尋找原材料產地的過程,同理,大明在國內市場需求飽和甚至萎縮的情況下,可以繼續開拓海外市場啊!
這其實也是要打造一支強大海軍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保證大明的海外市場不斷擴大,這樣就不會出現市場需求減少的情況了。
不過當看到產業鏈這一概念時,朱元璋的大腦仿佛被什麽猛的擊中了一般,一瞬間所有的思路都打開了,他開悟了!
按照老李所舉的例子,然後加上自己的理解,他認為所謂產業鏈,便是從原材料到半成品到成品的一條完整的生產鏈條,事實上,任何商品的製造和售賣,都存在一條從材料到產品的完整產業鏈。
其實產業鏈一直都存在,自從人這種東西開始出現收買售賣的行為開始,產業鏈就已經出現了。
不過以前的所謂產業鏈,相當簡單粗陋罷了。
他的大腦轉得飛快,所謂產業鏈的形成,其最基礎的邏輯,就是老李以前所講的需要和交換,這也促使了貿易的形成和發展。
明白了什麽是產業鏈,朱元璋此時才意識到,李晗的野心,到底有多大,這也不禁讓他怦然心動,一旦實現,那江南將變成什麽樣子,無人能預料!
而他也似乎更能理解什麽叫資源配置整合,確保區域均衡發展了。
那麽按照老李的說法,便是要將整個江南地區,用產業鏈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可以互補的整體,而不是各自為戰。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朝廷具體應該如何調控,如何發展產業鏈條,確保區域均衡發展?
朱元璋腦海中似乎閃過一絲靈光,但就是突破不了,他冥思苦想,卻是絲毫而不得。
得得得,還是看老李如何說吧,想不通的問題就去老李那尋求答案,誰讓他才是大明工業化的引路人呢?
“那麽問題來了,如何利用產業鏈條,來確保區域均衡發展呢?
這裏有一個關鍵詞,也是江南地區能否成功發展的關鍵,叫做區域優勢互補!
即各地發展其優勢產業,和其他區域相互協調,達到互補的目的。
比如,紹興盛產黃酒,這是紹興的優勢,而常州盛產絲綢,那麽兩地之間,是不是就能互相交易黃酒和絲綢,達到優勢互補的目的。
當然,還有更進階的方法,即將產業鏈條融合進去,常州盛產絲綢,而紹興養蠶業發達,也盛產生絲,那麽將紹興的生絲運到常州進行生產,這樣便避免了常州自己產生絲而造成的成本上漲了。
采用紹興的生絲,常州絲綢的生產成本也能降下來,這便是我一開口所說的,資源的重新配置和優化整合。”
區域優勢互補?
朱元璋猛的一拍腦袋,對對對,老李,不不,大師,這一次,咱老朱真的悟了啊!
同理,大明同樣也能和海外的市場,將海外市場納入大明產業鏈條,形成產業鏈條的優勢互補!
不過,朱元璋意識到一個嚴重的問題,即在重新配置譬如生絲、絲綢的過程中,肯定會觸碰到當地士族集團的利益。
比如采用紹興的生絲,那麽常州生絲集團的利益肯定會受損,如此一來的話,想要在江南形成區域優勢互補,遇到的阻力肯定會不少。
雖然在修建鐵路之初,自己就已經想著用鐵路來加強對江南的控製,但當時的自己,可遠遠沒有現在考慮得深遠。
“當然,資源的重新整合配置,意味著會將以往形成的利益集團的資源分配權,給打個粉碎,這個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阻力,在老朱你不想大開殺戒的情況下,如何用更為懷柔的手段來處理利益集團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一開始我們說到的鐵路網給江南地區帶來的第二個變化了。”
好嘛,老李沒想到你在這兒等著咱呢,朱元璋一邊笑罵著,一邊又深深佩服,李晗的邏輯,真是一環套一環的,讓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鐵路網帶來的第二個變化,有兩個方麵的影響,其一,江南區域內的人員流動頻率,會極速增長,這帶來的後果是,原本以血緣關係為紐帶而形成的士族宗族勢力,會因為家族人口的減少、外來人口的增多,而受到毀滅性的衝擊。
更有可能,原有的士族體係,會以你意想不到的形式被衝破,這樣一來,原本把持基層控製權的士族利益集團,將一步一步失去對基層的控製。
這樣一來所形成的權力真空,難道老朱你不心動嗎?
恐怕屆時,皇權不下鄉的古老傳統,會隨著鐵路的建設而一一被打破吧。”
噝~~~
看到這裏,朱元璋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老李所說的這些,他卻是從未去思考過。
怪不得老李一開始說,要有格局,現在看來,自己的格局,實在是太小家子氣了。
原有的士族權力體係被衝擊後,而形成的權力真空,自己何止有興趣,那簡直是欲罷不能!
整個大明,有資格填補這個權力真空的,除了自己之外,還有誰?
感謝老李的饋贈!
作為一國之君,自己應該做到高瞻遠矚,更要有前瞻性啊!
而且,就這麽看信的話,眼睛實在太累了。
命人將佛案上所有的東西都搬回了寢宮,回到寢宮後,戴上眼鏡,嗯,一切都變得豁然開朗起來。
雖然老李送來的寶貝有很多,不過朱元璋認為,僅就他個人而言,收到的最好的禮物,就是眼鏡了。
如今的大明,戴眼鏡早已成為一股風潮,不光是文官,不少武將比如徐達、李文忠之流也喜歡戴個眼鏡裝斯文,就連大街上的小商販,都會在鼻梁上架個銅架子裝眼鏡,好像顯得很上檔次似的。
或許,朱元璋琢磨著,將製造眼鏡的工藝從老李那搞來,這又是一門好買賣呢。
他笑了笑,接著定了定心神,將那些有的沒的給拍出腦外,繼續思考著。
當李晗以燒鵝為例,提到市場需求的增加和縮減時,其實他腦海中還冒出了另一個想法,既然市場需求減少了,那為何不開拓市場呢?
他記得以前老李在給自己講解海貿時,就專門提到過,英吉利國殖民海外,就是一個不斷開拓新市場和尋找原材料產地的過程,同理,大明在國內市場需求飽和甚至萎縮的情況下,可以繼續開拓海外市場啊!
這其實也是要打造一支強大海軍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保證大明的海外市場不斷擴大,這樣就不會出現市場需求減少的情況了。
不過當看到產業鏈這一概念時,朱元璋的大腦仿佛被什麽猛的擊中了一般,一瞬間所有的思路都打開了,他開悟了!
按照老李所舉的例子,然後加上自己的理解,他認為所謂產業鏈,便是從原材料到半成品到成品的一條完整的生產鏈條,事實上,任何商品的製造和售賣,都存在一條從材料到產品的完整產業鏈。
其實產業鏈一直都存在,自從人這種東西開始出現收買售賣的行為開始,產業鏈就已經出現了。
不過以前的所謂產業鏈,相當簡單粗陋罷了。
他的大腦轉得飛快,所謂產業鏈的形成,其最基礎的邏輯,就是老李以前所講的需要和交換,這也促使了貿易的形成和發展。
明白了什麽是產業鏈,朱元璋此時才意識到,李晗的野心,到底有多大,這也不禁讓他怦然心動,一旦實現,那江南將變成什麽樣子,無人能預料!
而他也似乎更能理解什麽叫資源配置整合,確保區域均衡發展了。
那麽按照老李的說法,便是要將整個江南地區,用產業鏈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可以互補的整體,而不是各自為戰。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朝廷具體應該如何調控,如何發展產業鏈條,確保區域均衡發展?
朱元璋腦海中似乎閃過一絲靈光,但就是突破不了,他冥思苦想,卻是絲毫而不得。
得得得,還是看老李如何說吧,想不通的問題就去老李那尋求答案,誰讓他才是大明工業化的引路人呢?
“那麽問題來了,如何利用產業鏈條,來確保區域均衡發展呢?
這裏有一個關鍵詞,也是江南地區能否成功發展的關鍵,叫做區域優勢互補!
即各地發展其優勢產業,和其他區域相互協調,達到互補的目的。
比如,紹興盛產黃酒,這是紹興的優勢,而常州盛產絲綢,那麽兩地之間,是不是就能互相交易黃酒和絲綢,達到優勢互補的目的。
當然,還有更進階的方法,即將產業鏈條融合進去,常州盛產絲綢,而紹興養蠶業發達,也盛產生絲,那麽將紹興的生絲運到常州進行生產,這樣便避免了常州自己產生絲而造成的成本上漲了。
采用紹興的生絲,常州絲綢的生產成本也能降下來,這便是我一開口所說的,資源的重新配置和優化整合。”
區域優勢互補?
朱元璋猛的一拍腦袋,對對對,老李,不不,大師,這一次,咱老朱真的悟了啊!
同理,大明同樣也能和海外的市場,將海外市場納入大明產業鏈條,形成產業鏈條的優勢互補!
不過,朱元璋意識到一個嚴重的問題,即在重新配置譬如生絲、絲綢的過程中,肯定會觸碰到當地士族集團的利益。
比如采用紹興的生絲,那麽常州生絲集團的利益肯定會受損,如此一來的話,想要在江南形成區域優勢互補,遇到的阻力肯定會不少。
雖然在修建鐵路之初,自己就已經想著用鐵路來加強對江南的控製,但當時的自己,可遠遠沒有現在考慮得深遠。
“當然,資源的重新整合配置,意味著會將以往形成的利益集團的資源分配權,給打個粉碎,這個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阻力,在老朱你不想大開殺戒的情況下,如何用更為懷柔的手段來處理利益集團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一開始我們說到的鐵路網給江南地區帶來的第二個變化了。”
好嘛,老李沒想到你在這兒等著咱呢,朱元璋一邊笑罵著,一邊又深深佩服,李晗的邏輯,真是一環套一環的,讓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鐵路網帶來的第二個變化,有兩個方麵的影響,其一,江南區域內的人員流動頻率,會極速增長,這帶來的後果是,原本以血緣關係為紐帶而形成的士族宗族勢力,會因為家族人口的減少、外來人口的增多,而受到毀滅性的衝擊。
更有可能,原有的士族體係,會以你意想不到的形式被衝破,這樣一來,原本把持基層控製權的士族利益集團,將一步一步失去對基層的控製。
這樣一來所形成的權力真空,難道老朱你不心動嗎?
恐怕屆時,皇權不下鄉的古老傳統,會隨著鐵路的建設而一一被打破吧。”
噝~~~
看到這裏,朱元璋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老李所說的這些,他卻是從未去思考過。
怪不得老李一開始說,要有格局,現在看來,自己的格局,實在是太小家子氣了。
原有的士族權力體係被衝擊後,而形成的權力真空,自己何止有興趣,那簡直是欲罷不能!
整個大明,有資格填補這個權力真空的,除了自己之外,還有誰?
感謝老李的饋贈!
作為一國之君,自己應該做到高瞻遠矚,更要有前瞻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