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麽說,你還做了激烈的思想鬥爭啊。”林海笑著道。


    “思想鬥爭談不上,本來呢,我不該多說話,但聽小秋講了您的事之後,挺受感動的,這年頭,這麽古道熱腸的人可不多了,所以,思來想去,還是決定提醒您幾句,免得被姓羅的給算計了。”老陳一本正經的說道。


    “要這麽說,我還得先謝謝你。”林海笑著道。


    老陳嗬嗬一笑,侃侃而談。林海默默的聽著,卻不禁皺起了眉頭。


    一九九二年,羅昆山從部隊轉業,被安置到曙光區政府的機關車隊,是通勤車的專職司機,每天早出晚歸,很是辛苦。


    別看是個駕駛員,但他模樣斯文,再加上能說會道,天生就討女人喜歡,到機關工作後不久,便娶了一個漂亮的媳婦兒。


    女人叫周紅,身材高挑,容貌俊俏,很是風騷,她比羅昆山大四歲,之前曾經結過婚,離婚後自己在區政府對麵開了家禮品店,專門售賣各種高檔煙酒,雖說不是什麽大買賣,但日子過得也算滋潤。


    羅昆山的家裏是鄉下的,從部隊轉業回來,說是兩手攥空拳也差不多,周紅雖然是個二婚,但對他而言,也算是高攀了。


    懂行的人都知道,煙酒禮品店的主要客戶是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尤其是逢年過節,業務量很大,利潤也相當可觀。但這是需要一定的社會關係,周紅在這方麵遜色一些,雖然也使出渾身解數四處招攬生意,但始終沒什麽大的成效,生意做得不溫不火。


    九十年代的時候,私家車還很少,區裏的很多中層領導都是坐通勤車上下班,這就為羅昆山提供了機會。很快,他就跟當時的區政府接待科科長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哥們。


    有了這麽個哥們,周紅的煙酒禮品店便成了區委和區政府的指定商店,銷售量直線攀升,店麵也越來越氣派,一度成為曙光人購買高端禮品的首選之地。


    煙酒這類東西利潤雖然還可以,但價格相對透明,羅昆山敏銳的意識到,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茶葉將在逢年過節送禮中占有一席之地。


    茶,對東北人來說倒也不算陌生,但真正能說出個一二三的卻寥寥無幾,市場的操作空間非常大。


    兩口子利用春節假期去了趟南方,在幾個茶葉主產地轉了圈,便發現了無限商機,假期結束之後,羅昆山獨自返回東遼,而周紅則留在了福建開始學習茶葉相關的知識和茶道。


    半年後,曙光區第一家茶樓在震耳欲聾鞭炮聲中開業了,據說,也是整個東遼市的第一家。


    此時的羅昆山已經是機關車隊的隊長了,不過,他也迎來了事業的瓶頸期。由於學曆的原因,車隊隊長幾乎是他的極限了,再想往上走,除了補足學曆的短板之外,必須得有貴人相助。


    一年後,他的貴人出現了。


    李世路被任命為曙光區的一把手。當時的李書記四十出頭,身材高大,相貌堂堂,講起話來出口成章、頭頭是道,大家私底下盛傳,再過幾年,世路同誌的職務還會繼續攀升,將來沒準成為省裏的大員。


    可惜的是,李書記趕上了當年東遼官場大地震,雖然躲過一劫,但政治生命就此中斷,所幸的是,曙光這地方向來不怎麽被待見,這反而成全了他,從此之後,便踏踏實實的在區委書記的位置上一幹就是十多年,直到退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官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