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下來,幾乎所有小組都遭遇了吃閉門羹的現象,而林海這一組尤為嚴重。


    按照事先劃分的區域,全鎮核心區域的一百多戶居民都在林海小組的工作區域內,這片區域的居民絕大多數都在鎮子裏有生意,家境相對較好,也是反對建設垃圾處理廠呼聲最高,態度最堅決的。鎮中學副校長王強的家和黃立川的家都在其中。


    在走訪之前,林海和兩個小夥子商量了下,決定采取先難後易的策略,可連著去了幾家,別說叫不開門,甚至遭到了暴力驅趕,如果不是林海及時製止,雙方險些發生肢體衝突。


    沒辦法,隻能重新研究方案了。


    三個人決定換個思路,放棄先難後易,而改為先易後難,從外圍開始,待取得一定成果後,在與那些態度強硬的住戶接觸。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林海與周碩和吳南輝是分頭行動的,三個人各自選中了一戶人家。


    林海選的是一戶在鎮子裏做種子生意的,該居民的店鋪位於鎮西北角,位置相對比較偏,門麵不大,而且也不是黃王兩個大家族的。


    這家人姓孫,登記資料顯示是個六十多歲的男人,老婆早年病故,目前家裏還有個老娘,已是將近九十歲高齡,種子商店的生意一般,每年能有個三四萬塊錢的收入,勉強可以維持生活。


    他到了老孫家門口,卻見卷簾門落著,抬頭朝二樓看了下,兩個窗戶也被窗簾擋得嚴嚴實實。


    他走過去,輕輕敲了幾下門。


    與之前吃閉門羹不同,這次卷簾門緩緩打開了,但隻升起一半便停了下,一個滿臉皺紋的老漢探出頭來,冷冷的問道:“幹嘛?”


    林海笑了下:“大爺,我是區政府的工作人員,想和您聊幾句,可以嗎?”


    老漢哼了聲:“沒必要的,我沒參與鬧事,你找別人吧。”


    “這和參與鬧事沒關係,我這次來,是想了解下,您對在盤峪口建設垃圾處理廠有什麽看法和建議。”


    “我沒看法,更沒建議。建不建的隨便。”老漢的態度依舊冷淡。


    林海想了想:“大爺,我能進去說幾句嘛?”


    “不能。”老漢直接拒絕了:“有什麽話,就在這裏說吧。”


    林海也不惱,他彎腰往屋子裏看了看,笑著問道:“您經銷什麽品牌的種子呀?”


    老漢沒想到他會突然問這麽不著邊際的話,也沒多想,便將經銷的品牌如實說了,其實,這種農村賣種子的小店,一般經銷的品牌很雜亂,什麽都有。


    要說起種子,林海也算是半個行家。


    由於父親早亡,他自小就擔起了家中的很多農活,即便參加工作之後,每年的春耕和秋收,都要回家幫忙,說起來,也就是今年因為工作調動的緣故,才沒幹活。


    這還不算,他剛入職的時候,按照規定是要在基層鍛煉一年的,正好被派到縣種子管理站,負責種子的推廣和監管。雖然時隔多年,但談起種子的優劣和選擇,相比一般人,還是在行得多。


    “您銷售的這幾樣都不行啊,產量差不說,而且,抗病蟲害的能力也差,盤峪口主要種植的經濟作物,糧食和蔬菜的種植量本來就很少,你得賣點精品種子,搞這些大路貨,怎麽能賺到錢呢!”


    一番話頓時引起了老漢的興趣,他想了想,把卷簾門又升起了些,用懷疑的目光上下打量著林海,試探著問道:“精品?啥叫精品?”


    林海隨口說了幾個品牌,都是國內比較知名的大型種子繁育中心的產品。


    老漢聽罷,搖了搖頭道:“那些都太貴了,我小門小戶的,拿的貨少,享受不了批發價,沒什麽利潤。”


    “這好辦啊,我給你聯係下,保證最低價。”林海笑著道。


    老漢的臉上掠過一絲驚喜,但明顯將信將疑,林海見狀,拿出手機,當著老漢的麵撥打了黃嶺種子管理站站長的電話。


    雖然和站長沒什麽交情,也多年沒聯係過了,但聽了林海的要求後,站長還是非常爽快的答應了,並且拍著胸脯保證,一切他來搞定,到時候和幾個大的經銷商打個招呼,讓他們把價格讓到比批發還要略低些。


    “海兒,當初你在種子站的時候,我就知道你將來肯定有大出息,如今發達了,可別忘記咱們這些階級兄弟呀!”站長討好的說道。


    林海哈哈大笑:“好說,等機會你來東遼找我,一切我來安排。”


    站長受寵若驚,略微思忖片刻,說道:“這樣吧,我跟經銷商說一聲,反正你那邊用量也少,壓不了多少貨,讓你家親戚直接來找我,不用給錢,先賒著再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官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