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東遼在土地開發利用上,也並非什麽都沒做,隻是步子較小而已。東遼市委所在的坪山區就是將原有的工業企業遷出之後,逐步變成生活區的,曆經二十餘年的建設,已經初具規模,其繁華程度,基本可以比肩老城區了。


    如今還沒有遷出城區的企業,大多集中在大興地區和曙光區,這些企業基本處於停工狀態,但由於種種原因,仍舊占據著大量的土地。


    見他若有所思,陳思遠微笑著問道:“我想,現在你能理解李市長的良苦用心了呀?”


    林海恍然大悟。


    他一直認為,去曙光的機會是他自己爭取過來的,聽了陳思遠的這番話後才猛然意識到,原來這一切都是李慧早就計劃好的。


    而且最高明之處在於,李慧在已經搞的土地整合方案中,並沒涉及到曙光區,即便是現在,也沒有走漏半點風聲,看來,這肯定是她故意隱瞞的,畢竟,方案隻要公布,立刻會引起眾多人的關注,那時候,這個常務副區長的位置,就不那麽容易落到他的頭上了。


    “這麽說,遠方打算開發曙光?”他問。


    “是的,未來的曙光區,將成為東遼最繁華的生活區和商業區。那時候,恐怕就要叫曙光新區比較合適了。”陳思遠說道。


    林海既驚訝又高興,連忙問道:“您這是要動大手筆啊。”


    陳思遠微笑著說道:“曙光距離主城區三十公裏,大興橋交通樞紐工程建成之後,預計會縮短至二十公裏左右,如果再建設一條全封閉的快速幹道,也就十多分鍾的車程了,所有這些,未來三年之內,都會變成現實。”


    林海感覺自己渾身的血液都要沸騰了。


    曙光區之所以孤懸於東遼之外,交通不便是主要原因,目前的這條路時常擁堵,趕上高峰時段,走上個把小時是常事,市裏曾經多次有過動議,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但研究來研究去,最後都認為投資回報率太低,而不了了之了。


    但這次則不然,有了遠方集團的介入,曙光很快就會熱鬧起來,給東遼帶來巨大的收益,如此一來,交通問題便很快會被徹底解決。


    陳思遠繼續說道:“目前曙光區還有三家大工廠,廠區和家屬區加在一起,總占地麵積達三百多萬平方米,而且都是最好的地段,光是這些,賺個幾十個億就不成問題,明年初,具體的規劃方案就能正式出台了,到時候,曙光就煥然一新了。怎麽樣,區長同誌,是否想過,在你的任期內,曙光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意味著什麽呢?”


    林海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麽,不過激動之餘,他首先想到是眼下的麻煩。


    說的這麽熱鬧,但盤峪口鎮的糾紛如果不能順利解決,自己沒準很快就灰溜溜的打鋪蓋卷滾蛋了,藍圖再壯觀也沒用呀。


    這樣想著,於是輕輕歎了口氣道:“陳先生,你可能還不知道我現在的處境吧?”


    陳思遠確實不清楚林海的境遇,聽他這麽說,不由得微微一愣:“莫非是工作開展的不順利?”


    林海把事情說了,陳思遠聽罷,皺著眉頭說道:“你說的這個情況,我還真不清楚,今天幸虧多聊了幾句,否則,還被李慧市長給打埋伏了。如果從我的角度上看,這個項目當然是不利於地產開發的,這樣吧,我可以和李市長建議下,最好是緩建或者不建。”


    “難度挺大的。”林海斟酌著說道。


    “不會吧,據我所知,焚燒發電項目優點和缺點同樣突出,有關部門前幾年確實大力推廣過,但最近已經不那麽積極了。”陳思遠說道:“這種事,她應該很清楚的,沒必要為了這麽可有可無的項目,搞得民怨沸騰呀。”


    林海沉吟片刻,小心翼翼的說道:“據說,經銷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設備的公司是大公子的,所以......”


    陳思遠眉頭緊鎖,思忖片刻,說道:“越說越複雜了,現在搞地產是真難啊,指不定就能蹦出個什麽棘手的問題來,你等一下,我給吳斌打個電話問問。”說完,起身出了房間。


    大公子叫吳斌,是吳慎之的獨生子。


    等了十多分鍾的樣子,陳思遠再次推門走了進來,林海迫不及待的問道:“怎麽樣?”


    陳思遠也不吱聲,入座之後,拿起茶盞喝了口,這才慢條斯理的說道:“你說得沒錯,這家公司確實是大公子的,不過,本月初就已經轉手賣給別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官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