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早餐時,鍾育林瞧著龔小雅笑了起來。


    他說:“小雅啊,你的性子我是知道的。”


    “你要辦一件事,肯定是要辦成,辦好的。”


    “你這個學術研討會,你可是召喚了這麽多人來參加,甚至還把我左哥請來了,你竟然說,這個學術研討會可能失敗,是什麽意思啊?”


    龔小雅盯了鍾育林一眼,她撇嘴一笑:“還是你鍾育林最了解我。”


    “那我也就直說了吧。”


    隨後,她看向正在吃早餐的所有人,都是她邀請來參加研討會的人。


    她說:“諸位,先說一件事。”


    “這次的學術研討會,我定下的名稱是‘大學生與政治的距離’,這個名稱遭到了學院教授的反對。”


    “我問原因,但學院的教授並不說明原因,隻是告訴我,如果用這個主題來開這場研討會,這個研討會注定是失敗的。”


    “他甚至會站出來證明我這個研討會有多麽失敗。”


    眾人聽到這話,皆是一頓。


    還有這事兒?


    就連鍾育林也是滿臉疑惑,他說道:“龔小雅,啥意思啊,你們教授不允許你召開這個研討會嗎?”


    “你們學院的教授都不允許,你是打算強行開這個研討會嘍?”


    龔小雅盯著鍾育林,說:“沒錯。”


    鍾育林搖了搖頭:“那你這有些固執了。”


    “沒有教授支持,我也覺得這個研討會會失敗。”


    “隻是,我就不明白了,為什麽你們學院的教授不允許舉行這個研討會啊,總得給一個理由吧。”


    龔小雅白了鍾育林一眼,說:“若是他給了我合適的理由,我也就換主題了。”


    “正是因為他不給我理由,還斷定我的研討會會失敗,所以我才更要舉辦。”


    鍾育林聽到龔小雅這個回答,他一時間也找不到反駁龔小雅的理由。


    看來這個學術研討會是非辦不可的。


    鍾育林也就起身,對眾人說道:“諸位,那我也來說兩句。”


    龔小雅盯著鍾育林。


    鍾育林便說:“小雅請我們來參加這個研討會,是覺得我們可以給到她助力。”


    “大家都是小雅的朋友,我們也就齊心協力,幫著小雅辦好這個學術研討會,怎麽樣?”


    眾人一聽,皆是點頭,說:“小雅,放心,我們支持你。”


    鍾育林嘿嘿一笑,就看著左開宇,說:“左哥,你也講兩句吧。”


    左開宇搖了搖頭:“我不講。”


    “你們不是都講明白了嗎,要幫龔小姐辦好這個研討會呢。”


    聽到這話,鍾育林又高聲吼起來:“左書記說了,這次研討會,他打頭陣,我們緊隨其後,一定能舉辦成功。”


    眾人一聽,皆是齊聲鼓掌。


    左開宇也不由看著鍾育林,這鍾育林跟條泥鰍一樣油滑,和他父親鍾鼎完全是兩個性子。


    在左開宇的記憶裏,鍾鼎做事都是穩而紮實。


    這鍾育林,則有些隨性與想當然的樂觀。


    他這個性子,若是將來主政一方,必然犯大錯啊。


    隨後,龔小雅又給眾人介紹一下今天上午研討會的參會人,有幾十名大四的畢業生,還有幾個學院教授。


    其他人,便是他們這群在體製內已經混跡多年,或者才剛剛進入體製內不久的公職人員。


    九點,學術研討會正式開始。


    龔小雅站在多功能會議廳的前台,先講了開場語,歡迎一眾人的到來。


    這時候,從會議廳的側門,走進來了一個男子,自然是龔小雅的父親龔勝雷。


    龔勝雷此番是偷偷前來的,因為這件事龔小雅並未告訴他,他還是從尤文君口中得知這件事。


    這是他女兒單獨主辦的一場研討會,他自然要到場。


    他還隨身攜帶了一個數碼攝像機,要將他女兒的這次研討會記錄下來。


    隨著龔小雅的開場白講完,龔小雅將話題轉到了這次研討會的主題。


    “各位來賓,各位教授,各位同學,我們今天的主題是‘大學生與政治的距離’。”


    “當我決定用這個名稱作為今天的議題時,我承受著很大的壓力。”


    “但本著學術研討會的是要研討的宗旨,我覺得承受壓力,將這個研討會舉辦下去。”


    “所以,我現在先給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麽研討會要用這個主題。”


    “大學生與政治其實兩個毫不相關的話題,但被我強行扭在了一起。”


    “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熱衷於考公,走向仕途,我由此引發了深思,大學生畢業後熱衷考公是為什麽……”


    “從狹義的角度的去講,自然是圖穩定,隻要考公成功,那一輩子的飯碗就有著落了,也叫鐵飯碗。”


    “但從廣義的角度去看,其實是政治年輕化的表現。”


    “因此,才有今天這個主題。”


    “我也邀請了許多體製內的公職人員朋友到場,進行他們的‘政治’分享,希望對諸位畢業生有幫助,有啟發。”


    隨後,龔小雅邀請在座的公職人員上台分享他們的政治生活。


    率先上台的是龔小雅的大學同學,去年考公成功,在某地級市的民政局某科室任四級主任科員。


    他上台後,笑著說:“小雅邀請我來分享‘政治’,但其實,我到現在為止,都不知道什麽是政治。”


    “因為我在單位裏每天的工作都是送文件,不是送文件,就是寫文件,哪有機會接觸到政治啊,嗬嗬。”


    “可現在我已經站在台上,我想,我總得分享一點什麽。”


    “就說說政治在我身上的體現吧,在我看來,政治在我身上的體現就是每天送文件與寫文件。”


    這話說出來,全場哄堂大笑。


    台上的人也不尷尬,也是一笑:“你們都在笑我,但這就是事實,這就是我的政治生活,可能與你們所幻想的書生意氣,揮斥方遒不一樣。”


    “是沒有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那種豪邁的。”


    “更多的瑣碎,所以,我的政治是瑣碎的。”


    這位剛步入體製內的小年輕分享結束,下了台,全場鼓掌,皆是說說笑笑,會場的氛圍很是輕鬆。


    就在第二個人要上台繼續分享的時候,一位教授站了起來,叫住了上台分享的人,說:“我說兩句吧。”


    坐在左開宇身旁的龔小雅臉色一白,她瞪大眼來,盯著那教授。


    那教授戴著金絲邊眼鏡,他先扶了扶鏡框,而後輕輕一哼,說:“先做個自我介紹,鄙人盧耀輝,樂西大學文學院的副教授。”


    “剛剛聽完分享發言,鄙人也是按捺不住,想略抒拙見。”


    “多有怠慢,還請勿怪。”


    隨後,這盧耀輝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關於今天這個研討會的主題,我是反對的。”


    “大學生就是大學生,為什麽要把大學生與政治牽扯在一起呢?”


    “龔小雅說,大學生熱衷於考公,便是政治年輕化,可諸位也都聽到了,剛剛那位年輕幹部說了,他進入體製內後,就是寫文件,送文件,這是政治年輕化的表現嗎?”


    “顯然不是。”


    “因此,鄙人覺得這個研討會沒有必要再進行下去,可以到此為止,因為太失敗了。”


    “不僅是鄙人不能接受,我相信,很多人都無法接受把還未畢業的大學生與政治牽扯到一起,這是一個謬論,天大的謬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巔峰青雲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登封造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登封造極並收藏巔峰青雲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