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投靠官軍?
從土匪開始的軍閥之路 作者:暗香襲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利州有四大郡,利州的四大軍閥一人一郡,將其牢牢控製在手裏。
分別是陽安郡的馮國勝,廣元郡的張鬆,雲江郡的秦光遠以及城廣郡宋正和。四人都是手握數萬人馬,可謂實力強大,稱霸一方的大佬。
這些年來也正是因為他們之間戰事不斷,才搞得利州民生疲敝,百姓窮困不堪。
而四個郡中,又以城廣郡的地域麵積最大,人口最多,也最為繁華。而利州的州城平州,就在城廣郡,也正是現在名義上的的利州都督,宋正和都督府的所在地。
平州能成為州城,自然是整個利州商業最為發達的地方。在這裏,隻要你有錢,基本上是什麽都買得到。而且從鬆縣過去州城,回到龍王嶺的路程也比較近。
隻是羅永昌考慮的是,自己就算能在州城買到這些設備,又怎麽樣才能安全的運回來呢!
無論是旁邊陽安郡的第四軍馮國勝,州城都督宋正和的第一軍,和雲江郡第五軍的秦光遠,哪一方可都是實力強大的正規軍。
買下來容易,但是自己想要將這些軍工設備從他們的眼皮子底下運出來,怕是就不太容易了啊!萬一被他們發現,隻怕最後落得錢財兩空的下場都是輕的。
你在山裏當個土匪人家可能還懶得管你,但是你要是想著造槍造炮,那人家可能就不一定容得下你了。
而且萬一要是引起他們的注意,真要來個剿匪什麽的,那自己龍王嶺這小胳膊小腿的可經不起他們折騰。
正兒八經的正規軍發起威來,那可遠遠不是白成虎那樣的地方保衛團能比的。
人家不光有火槍,火炮,那兵員素養,軍事裝備,戰鬥意誌以及後勤保障那都是羅永昌遠遠不敢想象的。
這樣的龐然大物,對於目前一窮二白的羅永昌來說,那是萬萬惹不起的。
如果自己還是以前的羅永昌,隻想安心的當個山大王,在大山裏自娛自樂,那也就不必說了。
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穿越客,羅永昌自然是不甘心一直窩在山裏當個土匪的。這樣東躲西藏,朝不保夕的日子,他早就不想再繼續了。
他還想著有一天自己也能成為一方霸主,體驗一把醒掌殺人權,醉臥美人膝的感覺呢!
然而想要實現自己這個想法,那就不能一直在大山裏窩著了。
想要發展就必須走出去,必須有自己的地盤,有足夠的人口,否則一切都是空談,空想。
人的欲望一旦覺醒,那就再也無法熄滅。羅永昌也是這樣,整整一個晚上他都沒有睡著,腦子裏一直胡思亂想著自己的各種計劃。
第二天上午,各排訓練結束之後,羅永昌就把一幹心腹之人召集了起來。
將自己想要走出大山,徐圖發展的想法說了出來,希望大家集思廣益,能夠有什麽好的建議。
俗話說得好,一人計短,大家一合計,說不定這些家夥能有什麽更好的辦法呢!
當然最重要的是,羅永昌也想聽聽自己這幫兄弟們心裏到底怎麽想的,會不會支持自己的想法。
當然就算最後決定隊伍要下山,龍王嶺這個風水寶地羅永昌也不能放棄,完全可以當做自己的老巢,大本營來經營。
“永昌,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投靠官軍,或者幹脆是直接弄個官來當當呢?”
黃興業到底不愧是山上最年長,經曆最多的人,見多識廣不說,心思也是比較活泛。
一下子就說中了龍王嶺如今的短板所在,要不人們總常說薑還是老的辣呢!
“投靠官軍?三叔公,你是說讓我們成為和那些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官軍一樣的人麽?我不同意!”
劉黑子率先反對,對於這個建議他有些不能接受。要知道,他和羅永昌的家人就是喪生於官軍之手,正是因為這樣,他們兩人才聚眾上山,落草為寇。
如今三叔公卻說要投靠官軍,讓他們成為那樣的惡徒,幫凶,說實話,劉黑子心裏還是相當有些抵觸,更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雖然大家現在也是土匪,流賊,不過山上的這幾個兄弟本性都不壞,曾經都是普通老百姓。而大多數弟兄們,正是因為這些地方軍閥,地主惡霸的壓迫,才被逼得家破人亡,上山為匪。
哪怕山上清苦,腦袋整日都懸在腰帶上,他們也不願意成為官軍那樣的畜牲。
“是啊!三叔公您不知道,我們就是被那些狗日的逼得活不下去了,這才上山的。我們要是投了官軍,豈不是也得逼別人麽?”
柱子,劉文秀等人也不讚同,紛紛對官軍一片譴責。
說實話,也就是黃興業,這要是其他人說這樣的話,他們怕是早就跑上去大嘴巴子伺候了。
“可是……也不能當一輩子土匪呀!”黃雨容偷偷看了羅永昌幾眼,小聲說道。
羅永昌看著眾人議論紛紛,也皺了皺眉頭,拍了拍桌子,說道:“吵什麽!先聽聽三叔公怎麽說!”
大當家的威風有時候還是得抖一抖的,羅永昌一發話,眾人頓時就都安靜了下來。
黃興業掃視了大家一眼,並沒有因為大家的議論而生氣,反而是嗬嗬笑道:“咱們投靠官軍也不一定就非要成為他們那樣的人啊!也可以是守護一方百姓,造福地方,然後在圖謀發展,壯大自身啊!”
羅永昌是明白黃興業的意思,說白了,無非就是披著官軍的皮,依然幹著自己的事罷了。
這個方法在地球上幾千年的發展,曆代皇朝的更替也正是由此爆發,很多人都用過,而且屢試不爽。
而且凡是有大成就者,莫不如此,畢竟一個正經的出身,對於想要成大事的人來說,還是相當重要的。
你連個正經的身份都沒有,老百姓又怎麽可能相信你,沒有老百姓,又何談發展呢!
黃興業說的招安,羅永昌之前也不是沒有想過這個方法,隻是自己一介土匪出身,而且雲陽縣至今都還在通緝著自己。
俗話說得好,你就是提著豬頭,也得找得到廟門才行吧!自己哪怕就算是再想要投靠官軍,至少也得有個門路,有人引薦啊!
總不能直接就跑去縣城和人說我要招安吧!真要那樣的話,隻怕招安不成反而丟了性命,最後人家在功勞簿上又添了一筆。
分別是陽安郡的馮國勝,廣元郡的張鬆,雲江郡的秦光遠以及城廣郡宋正和。四人都是手握數萬人馬,可謂實力強大,稱霸一方的大佬。
這些年來也正是因為他們之間戰事不斷,才搞得利州民生疲敝,百姓窮困不堪。
而四個郡中,又以城廣郡的地域麵積最大,人口最多,也最為繁華。而利州的州城平州,就在城廣郡,也正是現在名義上的的利州都督,宋正和都督府的所在地。
平州能成為州城,自然是整個利州商業最為發達的地方。在這裏,隻要你有錢,基本上是什麽都買得到。而且從鬆縣過去州城,回到龍王嶺的路程也比較近。
隻是羅永昌考慮的是,自己就算能在州城買到這些設備,又怎麽樣才能安全的運回來呢!
無論是旁邊陽安郡的第四軍馮國勝,州城都督宋正和的第一軍,和雲江郡第五軍的秦光遠,哪一方可都是實力強大的正規軍。
買下來容易,但是自己想要將這些軍工設備從他們的眼皮子底下運出來,怕是就不太容易了啊!萬一被他們發現,隻怕最後落得錢財兩空的下場都是輕的。
你在山裏當個土匪人家可能還懶得管你,但是你要是想著造槍造炮,那人家可能就不一定容得下你了。
而且萬一要是引起他們的注意,真要來個剿匪什麽的,那自己龍王嶺這小胳膊小腿的可經不起他們折騰。
正兒八經的正規軍發起威來,那可遠遠不是白成虎那樣的地方保衛團能比的。
人家不光有火槍,火炮,那兵員素養,軍事裝備,戰鬥意誌以及後勤保障那都是羅永昌遠遠不敢想象的。
這樣的龐然大物,對於目前一窮二白的羅永昌來說,那是萬萬惹不起的。
如果自己還是以前的羅永昌,隻想安心的當個山大王,在大山裏自娛自樂,那也就不必說了。
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穿越客,羅永昌自然是不甘心一直窩在山裏當個土匪的。這樣東躲西藏,朝不保夕的日子,他早就不想再繼續了。
他還想著有一天自己也能成為一方霸主,體驗一把醒掌殺人權,醉臥美人膝的感覺呢!
然而想要實現自己這個想法,那就不能一直在大山裏窩著了。
想要發展就必須走出去,必須有自己的地盤,有足夠的人口,否則一切都是空談,空想。
人的欲望一旦覺醒,那就再也無法熄滅。羅永昌也是這樣,整整一個晚上他都沒有睡著,腦子裏一直胡思亂想著自己的各種計劃。
第二天上午,各排訓練結束之後,羅永昌就把一幹心腹之人召集了起來。
將自己想要走出大山,徐圖發展的想法說了出來,希望大家集思廣益,能夠有什麽好的建議。
俗話說得好,一人計短,大家一合計,說不定這些家夥能有什麽更好的辦法呢!
當然最重要的是,羅永昌也想聽聽自己這幫兄弟們心裏到底怎麽想的,會不會支持自己的想法。
當然就算最後決定隊伍要下山,龍王嶺這個風水寶地羅永昌也不能放棄,完全可以當做自己的老巢,大本營來經營。
“永昌,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投靠官軍,或者幹脆是直接弄個官來當當呢?”
黃興業到底不愧是山上最年長,經曆最多的人,見多識廣不說,心思也是比較活泛。
一下子就說中了龍王嶺如今的短板所在,要不人們總常說薑還是老的辣呢!
“投靠官軍?三叔公,你是說讓我們成為和那些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官軍一樣的人麽?我不同意!”
劉黑子率先反對,對於這個建議他有些不能接受。要知道,他和羅永昌的家人就是喪生於官軍之手,正是因為這樣,他們兩人才聚眾上山,落草為寇。
如今三叔公卻說要投靠官軍,讓他們成為那樣的惡徒,幫凶,說實話,劉黑子心裏還是相當有些抵觸,更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雖然大家現在也是土匪,流賊,不過山上的這幾個兄弟本性都不壞,曾經都是普通老百姓。而大多數弟兄們,正是因為這些地方軍閥,地主惡霸的壓迫,才被逼得家破人亡,上山為匪。
哪怕山上清苦,腦袋整日都懸在腰帶上,他們也不願意成為官軍那樣的畜牲。
“是啊!三叔公您不知道,我們就是被那些狗日的逼得活不下去了,這才上山的。我們要是投了官軍,豈不是也得逼別人麽?”
柱子,劉文秀等人也不讚同,紛紛對官軍一片譴責。
說實話,也就是黃興業,這要是其他人說這樣的話,他們怕是早就跑上去大嘴巴子伺候了。
“可是……也不能當一輩子土匪呀!”黃雨容偷偷看了羅永昌幾眼,小聲說道。
羅永昌看著眾人議論紛紛,也皺了皺眉頭,拍了拍桌子,說道:“吵什麽!先聽聽三叔公怎麽說!”
大當家的威風有時候還是得抖一抖的,羅永昌一發話,眾人頓時就都安靜了下來。
黃興業掃視了大家一眼,並沒有因為大家的議論而生氣,反而是嗬嗬笑道:“咱們投靠官軍也不一定就非要成為他們那樣的人啊!也可以是守護一方百姓,造福地方,然後在圖謀發展,壯大自身啊!”
羅永昌是明白黃興業的意思,說白了,無非就是披著官軍的皮,依然幹著自己的事罷了。
這個方法在地球上幾千年的發展,曆代皇朝的更替也正是由此爆發,很多人都用過,而且屢試不爽。
而且凡是有大成就者,莫不如此,畢竟一個正經的出身,對於想要成大事的人來說,還是相當重要的。
你連個正經的身份都沒有,老百姓又怎麽可能相信你,沒有老百姓,又何談發展呢!
黃興業說的招安,羅永昌之前也不是沒有想過這個方法,隻是自己一介土匪出身,而且雲陽縣至今都還在通緝著自己。
俗話說得好,你就是提著豬頭,也得找得到廟門才行吧!自己哪怕就算是再想要投靠官軍,至少也得有個門路,有人引薦啊!
總不能直接就跑去縣城和人說我要招安吧!真要那樣的話,隻怕招安不成反而丟了性命,最後人家在功勞簿上又添了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