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軟飯硬吃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作者:木子藍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中午。
李世民賜懷玉與供奉官同廊下食,皇帝當眾讚賞懷玉武藝出眾,帶領的左百騎營極為秩序,特賞賜燒雞一隻,看著其它供奉官很羨慕。
飯後,李世民帶懷玉許洛仁等一起檢查百騎新兵,不忘記提醒懷玉,“有空好好練箭,不要跟侯君集一樣,一到馬上就不會開弓,當年我們一起在武功長大,一起學的騎射,結果他到現在都沒能學會馬上射箭,”
說到侯君集這位兒時夥伴,李世民也是不禁搖起頭,雖然侯君集如今是右武侯將軍,從三品大將,但這位到現在也不擅騎射,打小一讀書就腦袋疼,但侯君集母親竇氏是李世民從姨母,
侯君集對他忠心耿耿,向很勇悍,雖不會騎射,但一杆馬槊策馬衝鋒也是非常了得。
“你還年輕,在山裏學道九年,耽誤了騎射,現在勤奮多練,也還是能補回來的。”
“對了,樓觀台的住持歧暉說他叔父蘇住持曾說,他有位師叔在太乙山隱修。
應當就是你師父逍遙子了,岐暉前些日帶樓觀道弟子前往太乙峰,但並沒有見到望仙台,也沒見到你為逍遙子立的墓和碑。”
懷玉聽到這,心想能找到才見鬼了。
不過這倒是個麻煩,得如何圓這個謊呢,畢竟他剛下山之初就說是從太乙山下來等等,當時也沒想到最後能跟李世民扯上關係,隻是對懷義的一番說辭,好解釋自己來曆。
李世民歎了一聲,拍了拍懷玉肩膀,“前段時間,太乙山地龍翻身,太乙峰望仙台崩塌,整個山峰都崩了,山峰碎石流落山穀,在原來山峰下填塞山穀,堰塞出了一個湖,積水過百畝,猶如一方天池,但水深卻隻有三丈餘深,
逍遙子前輩估計也已經在這池底了。”
懷玉愣住。
那不就是太乙池嗎,也叫龍湫池,他當初跟老道在太乙山隱居的時候,山下確實就有這麽一個幾萬平的湖啊,湖水碧綠清澈,在望仙台上看是越發美麗。
他穿越迷霧後,那片湖已經不見了。
現在居然又出現了,還是地震把太乙峰震塌了填出來的一個湖?
“你也不要太難過,岐暉帶著樓觀弟子,在池邊的斷峰上,重修了一座墓,並為逍遙子立了碑,還建了個簡單的龍門觀······”
這還真是巧合啊。
這下武懷玉的來曆是再沒人查的到什麽了。
除非真的還能再冒出來一個武懷玉,可這不可能,因為武懷義父子之前找了多年,在終南山裏找到那老道被山賊劫掠燒毀的道觀,還找到一些屍骨,隻是他們並不相信武二郎死了。
“岐暉估計最近會來長安一趟,拜見你這位師叔。”
岐暉說逍遙子是他師父蘇道標的叔師,那懷玉自然也就成他師叔了,也不知道他師父有沒有說過這麽位師叔,還是岐暉認錯人,反正現在樓觀對外已經稱逍遙子是他們樓觀前輩。
逍遙子以前無人知曉,現在卻名滿長安。
樓觀道這時卻拜逍遙子,又要來找懷玉,估計既是衝這名,也還想從懷玉這裏繼承老道的那些道法丹法之類的。
樓觀可是符篆和內丹皆修的。
懷玉倒是無所謂,樓觀畢竟是如今皇家道場,歧暉這住持還有金紫光祿大夫的正三品階,也算是國師級人物了,接觸一下倒也不全是壞事,他倒也不怕到時露餡什麽的。
畢竟在終南山五年也是學到些東西的。
“等忙完這段,給你放個假,你去終南山祭拜下你師父。”
“謝陛下。”
李世民特意下了一道詔書,追封逍遙子為金紫光祿大夫、宗聖觀主。
······
下值,懷玉騎馬回永興坊,
剛到家門口,便看到樊玄符正好帶人趕著一支車隊在門口,指揮人往武家搬東西。
“這是做甚?”
樊玄符看到他騎馬回來,笑著迎上前來,“聽說你最近又是賣馬又是賣奴隸的,怎的,缺錢用還不好意思跟我說,用的著賣馬賣奴嗎,是不是還要賣田賣地賣宅院呢?”
“你這是?”懷玉有點哭笑不得,他賣掉幾匹閑置的馬,再把不喜歡的突厥奴隸賣掉,也是打算置換些其它奴隸,怎麽樊玄符卻以為他窮的揭不開鍋了。
“銅錢、絲絹、雜彩,還有一些金銀,那幾車拉的是糧食,一會再多拉幾趟······”
懷玉過去一看,好家夥,果然一車車的都裝的錢帛糧食等,甚至還有瓷器等,“你這是提前把陪嫁送來了?”
“說甚呢,陪嫁哪有提前送的,不得親迎時送麽,這是先給家用的。”樊玄符道。
“這搬來多少?”
“沒多少。”
“沒多少是多少?”
“一千貫銅錢,還有些絹布、糧食,加點金銀、瓷器等,哎呀,你就別不好意思了,咱們還分這麽清楚幹啥,如今咱家也人口多,開銷也大,就靠那點俸祿也不頂事······”
銅錢一貫六斤四兩,這一千貫得六千多斤,馬車都得拉兩車,估計這絹布等也沒少拉,糧食也比較占地,怪不得拉了這麽多車,還說後麵繼續拉。
“停停停。”
懷玉趕緊拉住樊玄符,“你誤會了,我這沒窮到揭不開鍋的時候,千金堂收益挺好,就算現在沒分紅,可賬上隨時能支取,還有我現在雖說官爵不高,太倉也還沒開倉放祿米,但陛下多次賞賜,都是很大一筆錢絹了,”
“你跟我還不好意思呢?”樊玄符道。
“我胃好著呢。”
“跟你胃好不好有啥關係?”
“胃好不用吃軟飯。”
樊玄符卻笑說懷玉現在開支大,尤其是之前還大方借出去那麽多錢糧。
“繼續往裏搬。”
這番動靜,讓家裏的武柳氏、潤娘等都驚出來了,看著一箱箱一袋袋一捆捆的往裏搬東西,都不明所以。
老武也剛好從曲江神機坊回來,看到這場麵也愣住,簡單一問,當下臉上有些掛不住,這兒媳還沒過門,親都還沒訂,就一車車往家拉東西,傳出去老武家也丟人啊。
“胡鬧。”
懷玉把樊玄符拉進院,又叫來給他管家的潤娘。
“潤娘,咱手裏還有多少錢糧?就我手裏那份,不算家裏的。”
“我去取賬本。”
陳潤娘給懷玉管家,複式記賬法記的很詳細,還取來一袋子算籌,一根根小棒棒當著兩人麵,一邊匯報一邊擺弄,直觀明了。
“先說賞賜,二郎前後得了一千六百匹絹,加上雜彩三百段,又有奴隸十五口,馬四匹,銀瓶兩對,金瓶一個,金銀錢各百餘個,
賞賜的田還有四百二十畝,一百二十畝在三原,一百畝在武功,二百畝在隴右秦渭兩州。
官人、勳官的永業田總共是二十頃,前後分別授在秦、成、武、渭、隴諸州·····”
“千金堂、寶玉堂也都有進項,新昌坊梨園的秋梨、秋梨膏、養的雞、雞子等也都有收益·····”
陳潤娘一五一十告訴二人,家裏開銷雖不小,但現在開銷都是公裏出,也就是武柳氏那裏出的,主要用的是爺三交公的職田地租、老武的俸料,還有家裏收的租。
“現在家裏還有一千多匹絹······,奴還在想著要不要把這些拿出去放貸收息,放在家裏也沒收益,一時又用不上。”
樊玄符接過賬本翻看了會,看的有些頭疼,又看著潤娘擺的那些算籌,“真的?”
懷玉哈哈一笑,“潤娘還漏了一筆,之前不是已經拿了些錢,跟之前捉的三原公廨錢一起放貸麽,我手頭的現錢,前後又追加了幾次,那筆錢應當也有三百多貫吧?”
“對,二郎一說,奴才想起,那錢是之前千金堂分的紅,還有二郎的一些診金謝禮,”
這筆錢潤娘其實是故意沒說,本來想給懷玉留點私房錢,誰知他主動抖落給樊玄符了。
懷玉卻還跟樊玄符顯擺,我手頭還攢了些金開元銀開元,還有點金鋌,大概也還能值個三百貫左右。
我現在雖不能說家財萬貫吧,但家財千貫也不止了,還有幾處宅院,兩千多畝地呢,真不缺錢。”
樊玄符鬧了個誤會,卻也隻是把賬本一合,交還給潤娘,“以後賬可得仔細點,兩筆六百來貫錢呢,你都能忘記,”
“二郎你也別高興,這千八百貫的算啥,跟長安的那些門閥豪門一比,都不如人家拔下的一根汗毛。先前尉遲恭和長孫無忌,六月立功,直接就各賜絹萬匹,尉遲恭還得了齊王府所有的財產,”
“還有你義父翼國公,幾次立功都是賜彩幾千匹,前後黃金都得了幾百斤,算下來也並不比尉遲他們得的賞賜少······
那些勳貴們得到的田地賞賜就更多了,司空裴寂當初一次就得賞四萬匹絹和十萬畝地。”
懷玉這點錢,樊玄符真的一點也不稀奇,榮國公府何止家財萬貫。
“東西我都拉來了,也沒有再拉回去的理,就留下吧。”
“這不合適啊。”
“有啥不合適的。”
懷玉想了想,“我之前賣了六匹馬,是家裏馬多一時用不上,養著也是閑著,打算賣了然後再開個質庫,最近老有人來借錢借糧,我想著幹脆把手頭的閑錢利用一下,跟長安那些寺廟、豪門一樣,也開個質鋪,抵押借貸,這錢利用上,既能救別人急,咱也能收點利息。
要不,你這一千貫錢,三千匹絹,就投進質鋪做本錢?糧食瓷器什麽的,我就不客氣收下了,但你可不要再拉過來了,家裏真不缺。”
樊玄符倒是很灑脫,“這些拉來了我不可能再拉走,至於怎麽安排,二郎你隨意。”
一千貫錢加三千匹絹,都能買馬周宣陽坊那兩百多萬的宅子了,可這居然隻是樊玄符的一點私房錢,根本沒動用樊興的財產,懷玉不由的驚訝,自己這是傍上富婆了啊。
李世民賜懷玉與供奉官同廊下食,皇帝當眾讚賞懷玉武藝出眾,帶領的左百騎營極為秩序,特賞賜燒雞一隻,看著其它供奉官很羨慕。
飯後,李世民帶懷玉許洛仁等一起檢查百騎新兵,不忘記提醒懷玉,“有空好好練箭,不要跟侯君集一樣,一到馬上就不會開弓,當年我們一起在武功長大,一起學的騎射,結果他到現在都沒能學會馬上射箭,”
說到侯君集這位兒時夥伴,李世民也是不禁搖起頭,雖然侯君集如今是右武侯將軍,從三品大將,但這位到現在也不擅騎射,打小一讀書就腦袋疼,但侯君集母親竇氏是李世民從姨母,
侯君集對他忠心耿耿,向很勇悍,雖不會騎射,但一杆馬槊策馬衝鋒也是非常了得。
“你還年輕,在山裏學道九年,耽誤了騎射,現在勤奮多練,也還是能補回來的。”
“對了,樓觀台的住持歧暉說他叔父蘇住持曾說,他有位師叔在太乙山隱修。
應當就是你師父逍遙子了,岐暉前些日帶樓觀道弟子前往太乙峰,但並沒有見到望仙台,也沒見到你為逍遙子立的墓和碑。”
懷玉聽到這,心想能找到才見鬼了。
不過這倒是個麻煩,得如何圓這個謊呢,畢竟他剛下山之初就說是從太乙山下來等等,當時也沒想到最後能跟李世民扯上關係,隻是對懷義的一番說辭,好解釋自己來曆。
李世民歎了一聲,拍了拍懷玉肩膀,“前段時間,太乙山地龍翻身,太乙峰望仙台崩塌,整個山峰都崩了,山峰碎石流落山穀,在原來山峰下填塞山穀,堰塞出了一個湖,積水過百畝,猶如一方天池,但水深卻隻有三丈餘深,
逍遙子前輩估計也已經在這池底了。”
懷玉愣住。
那不就是太乙池嗎,也叫龍湫池,他當初跟老道在太乙山隱居的時候,山下確實就有這麽一個幾萬平的湖啊,湖水碧綠清澈,在望仙台上看是越發美麗。
他穿越迷霧後,那片湖已經不見了。
現在居然又出現了,還是地震把太乙峰震塌了填出來的一個湖?
“你也不要太難過,岐暉帶著樓觀弟子,在池邊的斷峰上,重修了一座墓,並為逍遙子立了碑,還建了個簡單的龍門觀······”
這還真是巧合啊。
這下武懷玉的來曆是再沒人查的到什麽了。
除非真的還能再冒出來一個武懷玉,可這不可能,因為武懷義父子之前找了多年,在終南山裏找到那老道被山賊劫掠燒毀的道觀,還找到一些屍骨,隻是他們並不相信武二郎死了。
“岐暉估計最近會來長安一趟,拜見你這位師叔。”
岐暉說逍遙子是他師父蘇道標的叔師,那懷玉自然也就成他師叔了,也不知道他師父有沒有說過這麽位師叔,還是岐暉認錯人,反正現在樓觀對外已經稱逍遙子是他們樓觀前輩。
逍遙子以前無人知曉,現在卻名滿長安。
樓觀道這時卻拜逍遙子,又要來找懷玉,估計既是衝這名,也還想從懷玉這裏繼承老道的那些道法丹法之類的。
樓觀可是符篆和內丹皆修的。
懷玉倒是無所謂,樓觀畢竟是如今皇家道場,歧暉這住持還有金紫光祿大夫的正三品階,也算是國師級人物了,接觸一下倒也不全是壞事,他倒也不怕到時露餡什麽的。
畢竟在終南山五年也是學到些東西的。
“等忙完這段,給你放個假,你去終南山祭拜下你師父。”
“謝陛下。”
李世民特意下了一道詔書,追封逍遙子為金紫光祿大夫、宗聖觀主。
······
下值,懷玉騎馬回永興坊,
剛到家門口,便看到樊玄符正好帶人趕著一支車隊在門口,指揮人往武家搬東西。
“這是做甚?”
樊玄符看到他騎馬回來,笑著迎上前來,“聽說你最近又是賣馬又是賣奴隸的,怎的,缺錢用還不好意思跟我說,用的著賣馬賣奴嗎,是不是還要賣田賣地賣宅院呢?”
“你這是?”懷玉有點哭笑不得,他賣掉幾匹閑置的馬,再把不喜歡的突厥奴隸賣掉,也是打算置換些其它奴隸,怎麽樊玄符卻以為他窮的揭不開鍋了。
“銅錢、絲絹、雜彩,還有一些金銀,那幾車拉的是糧食,一會再多拉幾趟······”
懷玉過去一看,好家夥,果然一車車的都裝的錢帛糧食等,甚至還有瓷器等,“你這是提前把陪嫁送來了?”
“說甚呢,陪嫁哪有提前送的,不得親迎時送麽,這是先給家用的。”樊玄符道。
“這搬來多少?”
“沒多少。”
“沒多少是多少?”
“一千貫銅錢,還有些絹布、糧食,加點金銀、瓷器等,哎呀,你就別不好意思了,咱們還分這麽清楚幹啥,如今咱家也人口多,開銷也大,就靠那點俸祿也不頂事······”
銅錢一貫六斤四兩,這一千貫得六千多斤,馬車都得拉兩車,估計這絹布等也沒少拉,糧食也比較占地,怪不得拉了這麽多車,還說後麵繼續拉。
“停停停。”
懷玉趕緊拉住樊玄符,“你誤會了,我這沒窮到揭不開鍋的時候,千金堂收益挺好,就算現在沒分紅,可賬上隨時能支取,還有我現在雖說官爵不高,太倉也還沒開倉放祿米,但陛下多次賞賜,都是很大一筆錢絹了,”
“你跟我還不好意思呢?”樊玄符道。
“我胃好著呢。”
“跟你胃好不好有啥關係?”
“胃好不用吃軟飯。”
樊玄符卻笑說懷玉現在開支大,尤其是之前還大方借出去那麽多錢糧。
“繼續往裏搬。”
這番動靜,讓家裏的武柳氏、潤娘等都驚出來了,看著一箱箱一袋袋一捆捆的往裏搬東西,都不明所以。
老武也剛好從曲江神機坊回來,看到這場麵也愣住,簡單一問,當下臉上有些掛不住,這兒媳還沒過門,親都還沒訂,就一車車往家拉東西,傳出去老武家也丟人啊。
“胡鬧。”
懷玉把樊玄符拉進院,又叫來給他管家的潤娘。
“潤娘,咱手裏還有多少錢糧?就我手裏那份,不算家裏的。”
“我去取賬本。”
陳潤娘給懷玉管家,複式記賬法記的很詳細,還取來一袋子算籌,一根根小棒棒當著兩人麵,一邊匯報一邊擺弄,直觀明了。
“先說賞賜,二郎前後得了一千六百匹絹,加上雜彩三百段,又有奴隸十五口,馬四匹,銀瓶兩對,金瓶一個,金銀錢各百餘個,
賞賜的田還有四百二十畝,一百二十畝在三原,一百畝在武功,二百畝在隴右秦渭兩州。
官人、勳官的永業田總共是二十頃,前後分別授在秦、成、武、渭、隴諸州·····”
“千金堂、寶玉堂也都有進項,新昌坊梨園的秋梨、秋梨膏、養的雞、雞子等也都有收益·····”
陳潤娘一五一十告訴二人,家裏開銷雖不小,但現在開銷都是公裏出,也就是武柳氏那裏出的,主要用的是爺三交公的職田地租、老武的俸料,還有家裏收的租。
“現在家裏還有一千多匹絹······,奴還在想著要不要把這些拿出去放貸收息,放在家裏也沒收益,一時又用不上。”
樊玄符接過賬本翻看了會,看的有些頭疼,又看著潤娘擺的那些算籌,“真的?”
懷玉哈哈一笑,“潤娘還漏了一筆,之前不是已經拿了些錢,跟之前捉的三原公廨錢一起放貸麽,我手頭的現錢,前後又追加了幾次,那筆錢應當也有三百多貫吧?”
“對,二郎一說,奴才想起,那錢是之前千金堂分的紅,還有二郎的一些診金謝禮,”
這筆錢潤娘其實是故意沒說,本來想給懷玉留點私房錢,誰知他主動抖落給樊玄符了。
懷玉卻還跟樊玄符顯擺,我手頭還攢了些金開元銀開元,還有點金鋌,大概也還能值個三百貫左右。
我現在雖不能說家財萬貫吧,但家財千貫也不止了,還有幾處宅院,兩千多畝地呢,真不缺錢。”
樊玄符鬧了個誤會,卻也隻是把賬本一合,交還給潤娘,“以後賬可得仔細點,兩筆六百來貫錢呢,你都能忘記,”
“二郎你也別高興,這千八百貫的算啥,跟長安的那些門閥豪門一比,都不如人家拔下的一根汗毛。先前尉遲恭和長孫無忌,六月立功,直接就各賜絹萬匹,尉遲恭還得了齊王府所有的財產,”
“還有你義父翼國公,幾次立功都是賜彩幾千匹,前後黃金都得了幾百斤,算下來也並不比尉遲他們得的賞賜少······
那些勳貴們得到的田地賞賜就更多了,司空裴寂當初一次就得賞四萬匹絹和十萬畝地。”
懷玉這點錢,樊玄符真的一點也不稀奇,榮國公府何止家財萬貫。
“東西我都拉來了,也沒有再拉回去的理,就留下吧。”
“這不合適啊。”
“有啥不合適的。”
懷玉想了想,“我之前賣了六匹馬,是家裏馬多一時用不上,養著也是閑著,打算賣了然後再開個質庫,最近老有人來借錢借糧,我想著幹脆把手頭的閑錢利用一下,跟長安那些寺廟、豪門一樣,也開個質鋪,抵押借貸,這錢利用上,既能救別人急,咱也能收點利息。
要不,你這一千貫錢,三千匹絹,就投進質鋪做本錢?糧食瓷器什麽的,我就不客氣收下了,但你可不要再拉過來了,家裏真不缺。”
樊玄符倒是很灑脫,“這些拉來了我不可能再拉走,至於怎麽安排,二郎你隨意。”
一千貫錢加三千匹絹,都能買馬周宣陽坊那兩百多萬的宅子了,可這居然隻是樊玄符的一點私房錢,根本沒動用樊興的財產,懷玉不由的驚訝,自己這是傍上富婆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