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代師傳藝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作者:木子藍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瓊一病夫,呆三原養病。
尉遲恭莽夫,被皇帝踢出京將出任襄州都督。
原秦王府諸將裏,除了這兩人,侯君集也就忌憚一個程咬金了,但程咬金年後也要去蜀中做瀘州都督。
張士貴為左屯衛大將軍,檢校北門諸營,段誌玄為左驍衛大將軍,卻都不如他更得皇帝親信。
侯君集站在平康坊永康公的烏頭門前,對著永康公府那幾個字十分不屑,區區一縣公而已,他侯君集可是最熾手可熱的新貴,右衛大將軍、潞國公、實封千戶。
李靖這老家夥有什麽資格教導他?
會兵法有什麽用?還不就是一個縣公?打的勝仗再多,立的軍功再大,還能大的過從龍擁立之功?
他是皇帝表哥,心腹之人,李靖拿什麽跟他比?
等了許久,也沒見李靖出來迎接,侯君集越發的不耐煩了,若不是有旨意在,他轉身便走了,什麽玩意。
李靖家以前也許很了得,但如今可是新朝。
自歸唐以來,李靖一直在地方任職,到現在都還沒有入朝,更別說拜大將軍封國公了。
“永康公若是身體不適,某改日再來。”侯君集對門戶嚷道。
“請潞國公稍等。”李家的門子卻麵無表情的回應,這老頭牙都快掉光了,但絲毫沒把當朝新貴放眼裏,人家為老李家看門幾十年,見證了李家的興衰起複。
想當年啊,他們李家是何等風光興盛,關隴將門裏的代表,雖非八柱國家之一,卻也是頂級軍功貴族,在北魏時李家祖上就曆任高官,僅隴西李氏丹陽房幾字,就足夠邈視無數門第,這可是隴西李定著房之一。
侯君集這種暴發戶算個鳥,往上幾代都頂多是個刺史。
府內。
李靖明知侯君集在外等候,結果卻故意晾他,等了足有一個時辰了,李靖這才帶著武懷玉、李德譽、李脩行等出來。
“潞國公大駕光臨,李某有失遠迎!”
李靖走出來,站在台階上居高臨下的叉手。
侯君集滿腔怒火,但咬咬後槽牙,還是勉強堆起笑臉,上前叉手見禮,“三水侯君集,奉陛下旨意,特來向永康公拜師學習兵法戰策,還請莫嫌愚鈍。”
李靖瞧了他幾眼,將他這表情盡收眼底。
“既然是陛下旨意,那某自當奉旨,來人,取茶來,某就在這收徒。”
李靖沒請侯君集進府。
李家下人取來蘆席、幾案。
直接在府前台階下掃出一塊空地,席子鋪上,擺上茶點。
李靖往那一坐。
“來吧。”
侯君集看著這場麵,越發緊咬後槽牙了,都快咬碎了。
李靖這老匹夫。
眾人注視下,侯君集隻得上前行禮敬茶拜師。
李靖接過茶,喝了一口,禮成。
侯君集隻想轉身便走,結果李靖放下茶杯,“壽陽侯是為師昨日收的學生,他算是你師兄,也是為師的親傳弟子,你現在還隻能算是個記名弟子,你來給你師兄敬茶,你師兄天資過人,以後你要多向他請教,
懷玉代師傳藝!”
侯君集聽這話愣了下,扭頭望向一邊笑吟吟的武懷玉,年紀輕輕,臉格外白淨。
自己堂堂大將軍實封潞國公,要向武懷玉這小白臉敬茶?
“懷玉是你師兄,以後還要代師傳藝,也算你半個師父,敬茶!”李靖威嚴出聲。
侯君集再次咬牙,後槽牙咬的咯吱吱響。
接過李德譽倒好的茶,侯君集遞向武懷玉,“師兄,喝茶!”
武懷玉接過,一飲而盡,笑道,“以後同門,互相照顧。”
拜師儀式完成,有些草率。
李靖讓取來一本孫子兵法交給侯君集,“給你半月時間,把這本孫子兵法抄寫百遍,背的滾瓜爛熟,元宵節後我要檢查,去吧。”
侯君集看著那套孫子兵法,怔在原地。
就這?
“聖人讓我來跟永康公學兵法,不是來背孫子兵法,是學永康公的兵法。”
“你懷疑為師授徒之法?孫子兵法乃是兵家聖典,先讀熟記牢,以後我再跟你慢慢講授,”
說完李靖不客氣的把侯君集趕走了。
侯君集離開的時候,肺都要氣炸了,臉憋的脹紅。
李靖拉著懷玉返身回府,要繼續研究聯新羅先滅百濟再滅高句麗的戰法。
“老師這可把侯君集得罪了,”
“某有意為之。”李靖卻哈哈一笑。
懷玉都有些迷惑,“這是為何?”
“有些事情啊,很複雜。”李靖隻是這麽回了一句,懷玉突然覺得也許李靖並不是情商低,隻是他們考慮事情的高度不一樣罷了,還不在一個層次。
唐初能曆經兩帝,還能出將入相,最後還能全身而退,得以善終,這可不一般啊,裴寂、長孫無忌、李孝恭、秦瓊、尉遲恭、封德彝,甚至魏征、侯君集哪個做到了?
在李靖家呆了兩天,懷玉感覺被李靖榨幹了。
不過這兩天也確實受益匪淺,李靖不愧是軍神,人家雖然到現在都還沒拜過大將軍,但平蕭銑鎮嶺南北抗突厥,這用兵的經驗那是真牛逼,特別是有一套很了得的理論,這是秦瓊程咬金樊興這些猛將,永遠也比不上的地方。
走的時候,李靖甚至把他寫的許多兵法的筆記都交給懷玉帶回去好好學習。
回到家,大姐夫馬周跟玉娥姐來送年禮,各種年貨禮物也是拉了幾車,三原的二姐三姐也都約好,帶著丈夫孩子一起來送年禮,家裏格外的熱鬧。
“永康公主動收你為學生,然後聖人便讓侯君集去永康公府拜師,永康公還對侯君集故意冷落?”
廊下,燒烤爐子又支了起來,馬周跟懷玉一邊配合默契的穿串烤串一邊聊天,馬周如今依然還是侍禦史,隻是從六品下的職事,但卻能在禦前行走,十足的皇帝心腹。
“你覺得這是為何?”
“永康公跟侯君集本不是一路人,況且侯君集雖去拜師,卻也並非自己本意,永康公不喜他也是自然,”馬周提醒懷玉,“侯君集極得聖人信任,他是陛下遠房表兄,還是從小玩伴,多年來一直侍從陛下身邊,十足心腹,如今更是顯貴,你莫輕易得罪侯君集,
不過我瞧此人,有些驕狂,早晚可能要惹禍,你適當保持距離。”
懷玉聽了馬周這話不由大為讚歎,真是一眼看穿侯君集這人了。
“姐夫,你知道不,現在民間對你有個傳言,說你本是華山靈素宮的一個仙官,隋末天下大亂,大唐崛起,太上老君便派你下凡輔佐新朝。
可不曾想,你下凡轉世之後,迷上喝酒,結果喝的前世的事情完全想不起來了,流落江湖,窮困潦倒。
有一天有名的道士袁天罡遇到你,說你身體五神消散,隻剩下一具皮囊在,後來他指點你一直往西去,自會遇到一個有緣之人給你指點迷津點化你。”
這個故事現在長安流傳挺廣的,故事後半段就是馬周在涇陽遇到了樓觀隱仙逍遙子的弟子武懷玉,然後武懷玉識出馬周真實身份,借用道家仙術,夢請涇河龍神為馬周重聚五神,恢複他前世記憶,於是乎馬周跟著在隴右建功,向聖人上呈治國良策,得皇帝賞識,青雲直上,創下一日九遷的傳奇。
在這個越傳越廣的故事裏,武懷玉成了跟袁天罡一樣有名的道家高人,能夠直接元神出竅,去請來涇河老龍王點化馬周。
甚至還有人根據這故事,又編出武懷玉的大姐玉娥,原本是涇河龍宮裏的龍女,是老龍王為助馬周特派來嫁給他的。
馬周如今是無數窮讀書人心中的一個傳奇,一個楷模,人人都想成為馬周第二,窮書生能登天子殿,誰不羨慕。
馬周哈哈大笑。
“那還是你更厲害,以後萬一關中幹旱,是不是可以請你再去跟涇河龍王聊聊,借些甘霖雨水?”
懷玉也不由的哈哈大笑。
“我給你寫了點東西,你回頭讀讀,或許你年後去鹽州做刺史,對你有所幫助。”馬周給懷玉擬了不少到任鹽州後的一些施政建議。
“多謝了,回頭肯定好好拜讀。”
“我向陛下請求去給你做鹽州長史,陛下沒答應。”馬周有些遺憾的道,他其實倒挺想跟懷玉去朔方的,“我已經有些懷念當初我們在隴右時了。”
“那可沒啥好懷念的,差點回不來,唯一值得懷念的也就是在鄣縣鹽井寨的那小段日子了。”
那裏的寶玉、美玉坊現在還不斷的給懷玉賺錢呢。
串烤的正香,武胖子不請自來,剛好趕上,一進來就直奔烤架,毫不客氣的把懷玉剛烤好的幾串羊肉接過去了。
“嗯,這滿長安城,唯有二郎烤的羊肉串味道最佳,就是西市胡肆裏粟特人、突厥人烤的都不如這個味。”
“趕緊把這些烤好的串上桌吧,”
庭院裏烤串就酒,三個姐夫都很高興。
二姐夫宋威借著歡樂氣氛道,“二郎,聽說你年後要去朔方鹽州任刺史,你帶上我跟你三姐夫一起去吧,我們在禁軍還是個小兵,也想跟鄭去朔方掙點軍功謀個一官半職的。”
劉武連連點頭,“是啊,二郎帶上我們吧。”
潤娘二哥陳盛居然也道,“二郎,我也想同去朔方。”
尉遲恭莽夫,被皇帝踢出京將出任襄州都督。
原秦王府諸將裏,除了這兩人,侯君集也就忌憚一個程咬金了,但程咬金年後也要去蜀中做瀘州都督。
張士貴為左屯衛大將軍,檢校北門諸營,段誌玄為左驍衛大將軍,卻都不如他更得皇帝親信。
侯君集站在平康坊永康公的烏頭門前,對著永康公府那幾個字十分不屑,區區一縣公而已,他侯君集可是最熾手可熱的新貴,右衛大將軍、潞國公、實封千戶。
李靖這老家夥有什麽資格教導他?
會兵法有什麽用?還不就是一個縣公?打的勝仗再多,立的軍功再大,還能大的過從龍擁立之功?
他是皇帝表哥,心腹之人,李靖拿什麽跟他比?
等了許久,也沒見李靖出來迎接,侯君集越發的不耐煩了,若不是有旨意在,他轉身便走了,什麽玩意。
李靖家以前也許很了得,但如今可是新朝。
自歸唐以來,李靖一直在地方任職,到現在都還沒有入朝,更別說拜大將軍封國公了。
“永康公若是身體不適,某改日再來。”侯君集對門戶嚷道。
“請潞國公稍等。”李家的門子卻麵無表情的回應,這老頭牙都快掉光了,但絲毫沒把當朝新貴放眼裏,人家為老李家看門幾十年,見證了李家的興衰起複。
想當年啊,他們李家是何等風光興盛,關隴將門裏的代表,雖非八柱國家之一,卻也是頂級軍功貴族,在北魏時李家祖上就曆任高官,僅隴西李氏丹陽房幾字,就足夠邈視無數門第,這可是隴西李定著房之一。
侯君集這種暴發戶算個鳥,往上幾代都頂多是個刺史。
府內。
李靖明知侯君集在外等候,結果卻故意晾他,等了足有一個時辰了,李靖這才帶著武懷玉、李德譽、李脩行等出來。
“潞國公大駕光臨,李某有失遠迎!”
李靖走出來,站在台階上居高臨下的叉手。
侯君集滿腔怒火,但咬咬後槽牙,還是勉強堆起笑臉,上前叉手見禮,“三水侯君集,奉陛下旨意,特來向永康公拜師學習兵法戰策,還請莫嫌愚鈍。”
李靖瞧了他幾眼,將他這表情盡收眼底。
“既然是陛下旨意,那某自當奉旨,來人,取茶來,某就在這收徒。”
李靖沒請侯君集進府。
李家下人取來蘆席、幾案。
直接在府前台階下掃出一塊空地,席子鋪上,擺上茶點。
李靖往那一坐。
“來吧。”
侯君集看著這場麵,越發緊咬後槽牙了,都快咬碎了。
李靖這老匹夫。
眾人注視下,侯君集隻得上前行禮敬茶拜師。
李靖接過茶,喝了一口,禮成。
侯君集隻想轉身便走,結果李靖放下茶杯,“壽陽侯是為師昨日收的學生,他算是你師兄,也是為師的親傳弟子,你現在還隻能算是個記名弟子,你來給你師兄敬茶,你師兄天資過人,以後你要多向他請教,
懷玉代師傳藝!”
侯君集聽這話愣了下,扭頭望向一邊笑吟吟的武懷玉,年紀輕輕,臉格外白淨。
自己堂堂大將軍實封潞國公,要向武懷玉這小白臉敬茶?
“懷玉是你師兄,以後還要代師傳藝,也算你半個師父,敬茶!”李靖威嚴出聲。
侯君集再次咬牙,後槽牙咬的咯吱吱響。
接過李德譽倒好的茶,侯君集遞向武懷玉,“師兄,喝茶!”
武懷玉接過,一飲而盡,笑道,“以後同門,互相照顧。”
拜師儀式完成,有些草率。
李靖讓取來一本孫子兵法交給侯君集,“給你半月時間,把這本孫子兵法抄寫百遍,背的滾瓜爛熟,元宵節後我要檢查,去吧。”
侯君集看著那套孫子兵法,怔在原地。
就這?
“聖人讓我來跟永康公學兵法,不是來背孫子兵法,是學永康公的兵法。”
“你懷疑為師授徒之法?孫子兵法乃是兵家聖典,先讀熟記牢,以後我再跟你慢慢講授,”
說完李靖不客氣的把侯君集趕走了。
侯君集離開的時候,肺都要氣炸了,臉憋的脹紅。
李靖拉著懷玉返身回府,要繼續研究聯新羅先滅百濟再滅高句麗的戰法。
“老師這可把侯君集得罪了,”
“某有意為之。”李靖卻哈哈一笑。
懷玉都有些迷惑,“這是為何?”
“有些事情啊,很複雜。”李靖隻是這麽回了一句,懷玉突然覺得也許李靖並不是情商低,隻是他們考慮事情的高度不一樣罷了,還不在一個層次。
唐初能曆經兩帝,還能出將入相,最後還能全身而退,得以善終,這可不一般啊,裴寂、長孫無忌、李孝恭、秦瓊、尉遲恭、封德彝,甚至魏征、侯君集哪個做到了?
在李靖家呆了兩天,懷玉感覺被李靖榨幹了。
不過這兩天也確實受益匪淺,李靖不愧是軍神,人家雖然到現在都還沒拜過大將軍,但平蕭銑鎮嶺南北抗突厥,這用兵的經驗那是真牛逼,特別是有一套很了得的理論,這是秦瓊程咬金樊興這些猛將,永遠也比不上的地方。
走的時候,李靖甚至把他寫的許多兵法的筆記都交給懷玉帶回去好好學習。
回到家,大姐夫馬周跟玉娥姐來送年禮,各種年貨禮物也是拉了幾車,三原的二姐三姐也都約好,帶著丈夫孩子一起來送年禮,家裏格外的熱鬧。
“永康公主動收你為學生,然後聖人便讓侯君集去永康公府拜師,永康公還對侯君集故意冷落?”
廊下,燒烤爐子又支了起來,馬周跟懷玉一邊配合默契的穿串烤串一邊聊天,馬周如今依然還是侍禦史,隻是從六品下的職事,但卻能在禦前行走,十足的皇帝心腹。
“你覺得這是為何?”
“永康公跟侯君集本不是一路人,況且侯君集雖去拜師,卻也並非自己本意,永康公不喜他也是自然,”馬周提醒懷玉,“侯君集極得聖人信任,他是陛下遠房表兄,還是從小玩伴,多年來一直侍從陛下身邊,十足心腹,如今更是顯貴,你莫輕易得罪侯君集,
不過我瞧此人,有些驕狂,早晚可能要惹禍,你適當保持距離。”
懷玉聽了馬周這話不由大為讚歎,真是一眼看穿侯君集這人了。
“姐夫,你知道不,現在民間對你有個傳言,說你本是華山靈素宮的一個仙官,隋末天下大亂,大唐崛起,太上老君便派你下凡輔佐新朝。
可不曾想,你下凡轉世之後,迷上喝酒,結果喝的前世的事情完全想不起來了,流落江湖,窮困潦倒。
有一天有名的道士袁天罡遇到你,說你身體五神消散,隻剩下一具皮囊在,後來他指點你一直往西去,自會遇到一個有緣之人給你指點迷津點化你。”
這個故事現在長安流傳挺廣的,故事後半段就是馬周在涇陽遇到了樓觀隱仙逍遙子的弟子武懷玉,然後武懷玉識出馬周真實身份,借用道家仙術,夢請涇河龍神為馬周重聚五神,恢複他前世記憶,於是乎馬周跟著在隴右建功,向聖人上呈治國良策,得皇帝賞識,青雲直上,創下一日九遷的傳奇。
在這個越傳越廣的故事裏,武懷玉成了跟袁天罡一樣有名的道家高人,能夠直接元神出竅,去請來涇河老龍王點化馬周。
甚至還有人根據這故事,又編出武懷玉的大姐玉娥,原本是涇河龍宮裏的龍女,是老龍王為助馬周特派來嫁給他的。
馬周如今是無數窮讀書人心中的一個傳奇,一個楷模,人人都想成為馬周第二,窮書生能登天子殿,誰不羨慕。
馬周哈哈大笑。
“那還是你更厲害,以後萬一關中幹旱,是不是可以請你再去跟涇河龍王聊聊,借些甘霖雨水?”
懷玉也不由的哈哈大笑。
“我給你寫了點東西,你回頭讀讀,或許你年後去鹽州做刺史,對你有所幫助。”馬周給懷玉擬了不少到任鹽州後的一些施政建議。
“多謝了,回頭肯定好好拜讀。”
“我向陛下請求去給你做鹽州長史,陛下沒答應。”馬周有些遺憾的道,他其實倒挺想跟懷玉去朔方的,“我已經有些懷念當初我們在隴右時了。”
“那可沒啥好懷念的,差點回不來,唯一值得懷念的也就是在鄣縣鹽井寨的那小段日子了。”
那裏的寶玉、美玉坊現在還不斷的給懷玉賺錢呢。
串烤的正香,武胖子不請自來,剛好趕上,一進來就直奔烤架,毫不客氣的把懷玉剛烤好的幾串羊肉接過去了。
“嗯,這滿長安城,唯有二郎烤的羊肉串味道最佳,就是西市胡肆裏粟特人、突厥人烤的都不如這個味。”
“趕緊把這些烤好的串上桌吧,”
庭院裏烤串就酒,三個姐夫都很高興。
二姐夫宋威借著歡樂氣氛道,“二郎,聽說你年後要去朔方鹽州任刺史,你帶上我跟你三姐夫一起去吧,我們在禁軍還是個小兵,也想跟鄭去朔方掙點軍功謀個一官半職的。”
劉武連連點頭,“是啊,二郎帶上我們吧。”
潤娘二哥陳盛居然也道,“二郎,我也想同去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