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隔岸觀火斬梁皇


    “陛下,唐軍撤兵了。”


    梁璿欣喜萬分的入宮,向還在醉生夢死的梁師都報告喜訊。


    自從殺了李正寶後,梁師都反而更加頹喪,他也曾經是個梟雄,否則也不可能在隋末之時趁亂而起,割據了朔方十年,雖說這是他認突厥做爹換來的,但當年隋末之時,多少好漢起兵,如今還有誰尚在?


    梁師都很清楚,大梁完了。


    去年突厥大舉入侵,劫掠關內隴右,可大唐畢竟幾乎一統天下,而且最後也還狠狠殲滅了突厥一些兵馬,打的頡利請和撤兵,大唐損失並不大。


    可他梁師都不同,現在就剩下這麽點地盤,這麽點人口。


    這次被唐軍這般攻掠,突厥一兵不發,他也隻能堅壁清野龜縮城中,任由唐人劫掠人口牲畜,毀壞村莊莊稼。


    唐軍退了又如何?


    梁國根基毀了。


    梁師都給梁璿倒了杯酒,“來,皇兄,幹一杯。”


    梁洛仁也趕來宮中。


    “皇弟,來,一起幹一杯。”


    梁洛仁看到滿身酒氣的二人,皺起眉頭。


    “陛下,唐軍主力已經撤退,但武懷玉還帶著三千餘騎在城外,唐人氣焰十分囂張,完全沒把我們大梁放在眼中,區區三千騎就敢在我們眼皮底下耀武揚威,臣請求率兵出城殲滅他們。”


    梁璿不屑的嘲諷,“大將軍莫要輕敵,焉知這不是唐人的詭計?萬一唐人暗埋伏兵,等你出城,到時伏擊,大將軍可想過後果?”


    “陛下,難道我大梁現在連三千唐軍都不敢戰了,任他們這般在我都城下囂張?”


    梁師都頹廢的歎道,“不要理他們就是了,三千騎兵,就讓他呆在那,還能騎馬飛進城麽?”


    不管梁洛仁如何請戰,梁師都不肯。


    對他來說,打贏這三千唐騎又如何?


    萬一中計,那可能被唐軍殺個回馬槍,甚至攻進朔方城來,他現在不想冒那個險了,隻想著捱一天是一天。


    梁洛仁勸說,梁師都一句都聽不下去了,揮手讓梁洛仁退下。


    待他走後,梁璿對著醉熏熏的梁師都道,“陛下,臣查到,梁洛仁妻兄馮端與李正寶暗中往來密切,牽涉謀反。”


    “查。”梁師都冷冷道。


    “馮端是梁洛仁妻兄,二人不僅是親戚,而且馮端一直是梁洛仁心腹,臣不敢輕易動他。”


    “朕讓你查,梁洛仁還敢阻攔不成?”


    ······


    梁洛仁出宮後,到城頭巡視一圈。


    站在城上,看著城外唐軍連營已經小了很多。


    可三千餘唐騎依然很囂張,完全沒把朔方三城的梁軍放眼裏,仍然駐紮原地,沒有後退半步。


    他們還吹角擂鼓的展開日常騎射訓練,甚至還歡呼聲不斷。


    馮端站在他身後,看著這一幕很憤怒。


    “區區三千餘騎,如此囂張,可陛下居然不許我們出城攻擊。”


    梁洛仁咬著牙沒說話。


    “大王,唐軍幾萬人的時候,不讓我們出擊,現在隻有幾千人還不讓我們出擊,到底是怎麽想的,咱們就任由這些唐軍如入無人之境,把咱們梁國諸郡劫掠一遍,然後滿載而歸,連個屁都不敢放?”


    “這樣下去,早晚要亡。”


    “慎言。”梁洛仁斥責,“注意你的言行。”


    馮端很是不服氣,他說的是許多梁國將士的心聲,他們都是當年跟著梁師都一起舉兵反隋的,十年征戰,在這片土地上付出了太多心血,如今眼看著這大梁國一天天衰敗,他們也急,更不甘心。


    可皇帝不讓他們戰。


    敢擅自出戰者死。


    梁洛仁轉身下城,馮端等部將跟隨。


    “大王,我不相信李正寶楊淩他們會通敵叛梁,他們死的很冤枉,都是梁璿那奸臣進讒冤殺的。”


    “是啊,大王,如今朝廷都是梁璿這等奸佞之人把持,陛下整日呆在深宮之中,早就被蒙蔽了。”


    “大王,李正寶楊淩他們被誅,多少人也被牽連,我擔心這樣下去,下一個就輪到我們了。”


    諸將勸說。


    可梁洛仁還是搖頭,“不會的,”


    他是皇帝的堂弟,他為大梁出生入死,立下許多汗馬功勞,如今國危,皇兄應當更要倚重他這個族人。


    況且梁璿也是他堂兄,梁睿殺李正寶,殺楊淩,總不能對自己下手。


    這大梁,畢竟姓梁。


    午後。


    城外唐營出來一支騎兵,徑直來到城下。


    “城上的人聽著,今日的一百石糧、一百隻羊,該給了。”


    “趕緊的莫要耽誤。”


    唐軍的要求讓城頭上的守軍很憤怒。


    平時天天索要糧食和羊也就算了,現在就剩下這幾千唐騎,也還敢來勒索?


    豈有此理。


    梁洛仁聽到稟報,也是氣的不輕。


    “不給,再敢聒噪,直接放箭!”


    可是沒多久,宮裏來使。


    皇帝旨意,照例賞賜唐軍。


    雖僅剩下三千來騎,依然賜羊百口,糧百石。


    梁洛仁看著車群、糧車要出城,氣的大聲叫停。


    “誰也許開城門。”


    “大王,這是陛下旨意。”


    “我現在就去麵聖,請陛下收回成命。”


    梁洛仁氣衝衝的騎馬趕去皇宮,可皇帝已經醉的不醒人事,梁璿看到他,隻是不屑的嘲諷,“大將軍倒是管的挺寬。”


    “左仆射難道不覺得恥辱?”


    “大將軍還是做好自己份內之事吧,還是說大將軍現在連聖旨都敢不遵?”


    梁洛仁無功而返,心裏憋著一股怒火,可剛回來,發現部將們全都脹紅了臉,一個個滿眼憤怒。


    “怎麽回事?”


    “大王,陛下派人把馮大將軍等十餘人抓走了,說馮大將軍跟李正寶謀逆。”


    “放屁!”梁洛仁大怒。


    “人帶哪去了?”


    “大理寺獄!”


    梁洛仁直接點了親兵營,便趕去搶人。


    可大理寺獄門前,梁璿也早有準備,派出禁軍重重守衛,甚至還擺上了櫃馬尖樁。


    “把馮端等交出來!”梁洛仁怒喝。


    大理寺卿出來,他是馮璿之子,麵對梁洛仁這個堂叔卻是毫無尊敬,不屑的道,“我大理寺奉旨拿人,審訊謀反奸逆,梁大將軍若是不想牽連其中,還是趕緊離開。”


    “放人!”梁洛仁大喝。


    “大將軍是要謀反作亂嗎?”大理寺卿一聲大喝,“弓弩手準備,敢有人再往前半步,殺無赦!”


    雙方劍拔弩張。


    梁洛仁不肯後退。


    大理寺卿更是囂張不已。


    對峙了足有半個多時辰,右仆射陸季覽帶著皇帝聖旨趕到,讓梁洛仁立即入宮,命他部下全部散去。


    梁洛仁隨使者入宮。


    梁師都紅著眼睛直接訓斥,“你想幹什麽,你想要幹什麽,要謀反作亂嗎?”


    “陛下,臣對陛下對大梁忠心耿耿,絕無二心,馮端當年也是跟著陛下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一樣的忠心耿耿,今天梁璿這奸臣冤枉馮端與李正寶謀反,這絕不可能。


    陛下,梁璿是奸臣,臣請陛下誅殺此賊,此賊一日不除,我大梁永無寧日啊。”


    “臣敢擔保馮端絕無謀反之舉,就是李正寶,一向對陛下忠心耿耿,絕沒有謀反,一切都是梁璿誣陷!”


    “放肆!”


    梁師都紅著眼睛,“李正寶是朕親自斬殺,你說他是冤枉的?那麽多人檢舉告發,甚至有他和楊淩等與唐人通敵密信,也都是冤枉的?”


    “馮端是你妻兄,但馮端暗裏跟李正寶往來,你知不知?”


    “還是說,你也與李正寶一樣,早就在謀劃退路了?”


    麵對堂兄的質問,梁洛仁很傷心。


    “陛下,臣忠心耿耿,日月可鑒!”


    可梁師都現在誰都不信。


    “梁璿已經查到馮端許多罪證,你就不要再插手此事了,”


    “還有,你交出兵符印信,回家好好反省,為何身邊之人通敵叛亂,你卻毫不知情。”


    梁洛仁不肯奉旨,強在那裏。


    梁師都憤怒的瞪著他,“你也要謀反嗎?”


    “臣請陛下收回成命,”


    “來人,把梁洛仁拉出去,杖一百,削奪官爵,罷為庶人。”


    皇帝指著這個跟著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念在往日情義,朕饒你一命。”


    梁洛仁被禁衛架出宮,宮門公開杖責。


    足足打了一百軍棍,雖然行刑禁軍沒下死手,可也把脊背都打爛了,最後被親兵抬著回府的。


    趴在榻上,梁洛仁憤憤難平,為大梁出生入死,如今落得如此下場,兄弟們被下獄囚禁,隨時可能問斬,而他也被杖責一百,廢為庶人。


    夜。


    一個不速之客突然拜訪。


    來者是禁軍大將辛獠兒,一個山胡出身的悍將,也是當年起兵的老兄弟,此人向來對梁師都忠心耿耿。


    見他半夜來訪,梁洛仁很意外。


    “是陛下讓你來的?”


    “不。”


    辛獠兒搖頭,看著梁洛仁的慘狀,長聲歎氣,“梁兄,大梁國完了。”


    梁洛仁也隻能苦笑。


    辛獠兒也沒多廢話,開門見山,直言大梁完了,沒的救了,如今皇帝昏聵,奸臣當道,更重要的是天下大勢已歸李唐,連突厥現在都自顧不暇了,他們也當順勢。


    “你也通唐?”


    “不,我一直對陛下忠心耿耿,就跟你一樣,李正寶、楊淩、馮端,其實我們都是對陛下忠心不二,可陛下卻不信任我們,李正寶、楊淩被殺,馮端下獄,如今你也貶廢,下一個也許就是我了。


    如今區區三千唐騎,就能堵住大梁都城之門,你說這大梁還有什麽出路?”


    “識時務者為俊傑,一起降了吧,咱們獻城降唐,起碼也能保全性命和家小。”


    梁洛仁對這大逆不道的話也隻能苦笑,並沒有指責,“我如今一介庶民,甚至趴在榻上動彈不得,我能做什麽?”


    “大王站出來振臂一呼,自然會應者雲集,我在宮中率禁軍兄弟內應,我們拿下昏君,誅殺奸臣,然後開城迎武懷玉入城,”


    梁洛仁猶豫了一會,最終咬牙點頭。


    他曾對梁師都忠心耿耿,為大梁拋頭顱灑熱血,可如今被這般辜負。


    兩人一番秘議。


    隨後各自開始聯絡人馬,此時的朔方早就暗流湧動,有這兩人帶頭,很快就有許多人願意加入,尤其是李正寶、楊淩等舊部,大批被殺後,幸存下來的也多被貶被罰,滿腔怨氣。


    串連非常的迅速和成功。


    有人是已經看透梁國要亡,隻想早點上岸,也有人是對梁國有怨,想要報複。


    彭瘸子和昆侖奴、赫連金珠等這些密諜更是在攪渾水。


    幾日後。


    七月初七。


    深夜。


    各方勢力突然發難,他們頭係白色抹額,手臂紮白巾,從各處起事,朔方三城同時大亂。


    執掌宮中禁衛的辛獠兒,更是率著心腹直突梁師都寢宮。


    正在睡夢中的梁師都被驚醒。


    “唐軍殺進城了嗎?”


    全副披掛的辛獠兒率心腹上前。


    “陛下,三城大亂,臣等來向陛下借一物平亂。”


    “是要兵符聖旨嗎?”


    “不,借陛下首級一用!”


    辛獠兒說完,拔劍上前。


    梁師都大驚,“你們要謀反?”


    “我們已經歸附大唐,現在是要為大唐討逆平亂!”


    “辛獠兒,朕待你不薄,你當年不過是一山胡奴隸,是朕救了你。”


    “現在說那些還有什麽用呢?”辛獠兒不理會。


    “慢,給朕留一個全屍!”梁師都請求。


    可辛獠兒隻是嘲諷的瞧了他一眼,“你當年也是一員悍將,可瞧瞧你現在的樣子,酒色掏空身子,肥胖如豬,留這全屍有何用?”


    說完,辛獠兒再不讓梁師都廢話,快步上前,一劍刺中他的胸口,梁師都慘叫倒下,辛獠兒揮劍割下他首級,提著他的腦袋,他滿臉興奮。


    仰天長嘯。


    辛獠兒提著梁師都的腦袋,一路砍殺。


    一些原本還忠於皇帝的將士,看到皇帝的腦袋,都知大勢已去,紛紛投降,不少人轉身也加入辛獠兒隊伍。


    三城到處喊殺之聲。


    梁洛仁雖傷重,卻也堅持上馬指揮。


    一直殺到天明。


    天亮。


    朔方城門打開。


    梁洛仁、辛獠兒、馮端諸將,率眾獻城投降。


    梁洛仁更是提著梁師都、梁璿、陸季覽等首級出降。


    城外。


    唐營昨夜也是全副武裝一夜未眠,隔岸觀火看了一夜熱鬧。


    武懷玉早知昨夜的內亂,很淡定的等到天明。


    梁洛仁昨夜其實亂起後就開了城門,但武懷玉根本沒率兵入城。


    三千騎兵暗夜入城,萬一有詐,也很危險,就算沒詐,他也不願意讓唐軍精騎入城亂戰受傷亡。


    倒不如坐等天明。


    以他掌握的消息,梁洛仁他們贏麵極大。


    果然,一切如他預料,唐軍隔岸觀火,一兵一卒未傷,白撿朔方三城。


    “梁將軍大義滅親,解救三城水火,高義!”


    梁洛仁跪伏獻首獻城。


    朔方三城獻,梁軍降,梁國滅。


    武懷玉接受了梁國的國璽、梁師都首級等,接受了梁軍投降。


    “蘇將軍,你帶兵入城,接管三城城防。”


    “劉將軍、崔將軍,你們負責受降整編朔方軍,精選八千出來,餘皆發一筆錢糧就地遣散。”


    “段參軍,你帶人接管朔方城中府庫、檔案,負責登記城中官吏、將校檔案等。”


    “劉參軍,你立即給楊段樊李幾位總管報捷。”


    給長安天子的報捷,則武懷玉親自來寫。


    梁師都已滅,朔方城已收,不過夏綏銀還有不少州縣城堡還在堅守,現在需要給楊恭仁段德操樊興他們通知,讓他們招降各城。


    梁師都都沒了,大梁國也沒了,這各地的守軍也隻能投降。


    “真沒想到,真沒想到啊。”


    崔義玄無比驚歎,武懷玉要留下,說可能策反梁洛仁,崔義玄被段綸留下協助,他覺得這不太可能,可沒想到真成了。


    蘇烈也很興奮,他是很信任懷玉的,可也沒想到這次居然沒費唐軍一兵一卒事就成了。


    留下的三千餘唐軍,無一不振奮,雖然他們沒動手,可這最後滅國斬王的功績,可是落到他們頭上的啊,這論功,可比一般的戰功高多了,所有人這次都能記功授勳,甚至直接晉階授官。


    那些先撤一步的各道兵馬,可就錯過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