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穿著袈裟的門閥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作者:木子藍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43章穿著袈裟的門閥
2023-07-08作者:木子藍色
第443章穿著袈裟的門閥欲加之罪,何患無詞?武懷玉對裴寂沒什麽可憐同情之心,甚至都沒有兔死狐悲的聯想,皇權時代,這種情況太普遍了,裴寂自己認不清形勢,能怪誰。
“翼國公,化度寺抄出私藏甲胄、弓弩、馬槊,還私擁許多戰馬。”
馬三寶咳嗽著把一張單子遞給懷玉。
那上麵羅列著從化度寺以及其它三階教寺廟裏搜出的甲胄等。
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
私藏甲胄,視同謀反,這可是律法明文規定了的,大唐律,私藏甲一領及弩三張,流兩千裏,甲三領及弩五張,絞。
這也是民間那句俗語的來處。
三階教搜出來的甲弩數目可不少,既有光要、細鱗、烏錘這樣的普通鐵甲,也還有明光、山文、鎖子這樣的高等鎧甲。
另外還有皮甲、布甲、藤甲、絹甲等其它材料的甲。
各種鎧甲數量過千。
武懷玉扭頭看了馬三寶幾眼。
老馬咳嗽兩聲,“都是從三階教搜出來的,”
他的意思是這不是栽贓。
法雅曾是太上皇座上賓,雖沒授大德頭銜,可滿京師的那十大德也不及他法雅得皇帝賞識,畢竟別的和尚們可沒誰得皇帝賜過妻妾、甲第、田地、金銀等,更沒哪個和尚被允許組建兩千僧兵團。
那可是曾權傾一時的人物。
“這些甲弩總不會都是朝廷所拔的吧?”
馬三寶搖頭。
當初皇帝同意法雅請奏,讓他組建兩千僧兵,準備加入抗突大軍,但後來因智實等反對,長安不少僧人也上書反對,連那些僧兵出發前都一齊大哭,導致最後沒能成行,直接解散。
衛尉寺自然也就收回了那些鎧甲弓弩長矛戰馬等重兵。
就算是府兵,班師回軍府後,鎧甲弩機等也都是要入統軍府的甲仗庫保管的,府兵們也就是以弓刀長矛隨身保管,用以日常訓練等。
可現在三階教諸寺裏搜出許多各式鎧甲上千領,弩數百張,還有許多弓箭、槍矛、刀斧,甚至還有一些馬甲。
這明顯就是法雅這支私人武裝的裝備,在隋末唐初,各式渠道弄來的。以前沒有人管,但現在這些就是死罪。
“那些禿驢們還說這是法雅私藏的,跟寺裏沒關係,這不扯蛋嗎?”馬三寶雖說家奴出身,可人家的眼睛裏可容不得沙子。
想糊弄他,沒門。
法雅雖不是化度寺的住持,也不是三階教主,但他在三階教的地位可是很高的,他的妻妾兒女也都是在化度寺裏,他自己也是以化度寺做大本營,這些年,法雅跟化度寺跟三階教,那是緊密相連,現在說沒關係?
甩得脫嗎?
“先將所有三階教的寺廟暫時查封,把僧尼都帶走,寺中奴隸沒官。”
“清查三階教的無盡藏院,清理他們的財產,寺廟、作坊、田地、牲畜、奴婢、錢帛、金銀等,”
“調查曆年來三階教的不法行為。”
多個強力部門聯手,出動北衙禁軍,三階教這些年雖然無比興盛,在長安擁有大小四十餘寺,有兩千多僧尼,甚至還有兩千僧兵,但依然就如朝露,太陽一出,立馬蒸發了。
武懷玉帶著幾十箱的賬本入宮麵聖。
“信行初創三階教時,要信徒集資供拯救佛教、修理天下伽藍之用,所布施之錢帛入無盡藏,分為兩部份,一為敬田,供修理天下伽藍,二為悲田,供救災濟荒救助疾苦。甚至三階教僧尼,不得食寺中一粒糧,必須得外出乞食,且每日隻食一餐。
但如今三階教卻已經讓信眾分十六等布施,有如征稅,最少者一年亦得三鬥六升糧和三十六文錢。
三階教所得布施,也不再僅用做修理伽藍和救災救荒,他們布施所得主要用於放貸收息,購買田莊、奴隸、牲畜,修建碾磑、作坊,以獲得更多收益。
所聚之財,也主要用於供僧人衣食、修建新寺,許多僧人娶妻納妾生子,生活奢靡。”
現在的三階教,其實就是穿著伽裟的門閥。
“三階教把寺內財物分成供養佛的寺屬財產-佛物,也是以前的敬田,以及供養眾僧的僧團共有財產-僧物。還有經像等財產-法物。
僧物又分四種常住,包括田園、碾磑、車牛、仆使。”
“他們把寺中勞作者分為幾類,其一奴婢賤隸,其子孫都歸入常住,是所有僧團共同擁有的財產。
其二為施力供給,這是由布施主遣送或本人投附要求庇蔭的百姓,又分終身和非終身兩類。
其三為部曲客女,本是賤品,但也可擁有不合追奪的衣資畜產私財。
隸屬常住的部曲,又稱僧祇淨人。”
三階教很有錢,一邊相當於征稅的布施,一邊是放貸收息,一邊又接納獻地投附,又買田置地建作坊,這年代最賺錢的買賣他們都幹了。
在終南山至相寺的祖庭,他們建起大殿十三所,樓台廊廡四千區,而長安化度寺,曆年營建,如今也有四十八院四千多間。
皇帝翻看那些賬本。
越看越心驚。
其中有一本記錄的是去年化度寺新建了一座地藏菩薩閣,上麵清楚寫著,都計入錢二萬二千四百八十七貫九百五十文,這是因建閣而接受的專門布施總數,有絹共計一萬三千五十二貫,一千八十貫五百三文錢,和上衣諸雜錢物計八千三百五十五貫四十七文等。
開支上也有記錄,比如花四千五百四十二貫五百四十五文,買方木六百一十根用,八十五貫多買石灰赤土黑蠟等,三百五十多貫雇人瓦舍及手工糧食等用。
實際花費了萬貫不到,但卻布施來兩萬多貫,還剩餘萬多貫。
李世民上位以來,住在狹小的東宮,連修下宮殿都舍不得,太費錢。
可這些寺廟花費萬貫修一座閣,結果還能賺萬餘貫。
更別提後麵那些賬本上清楚羅列著三階教的各項收入。
除了寺廟自己的田莊,就是許多人帶田投附,托庇於三階教寺下,這樣他們成為朝廷逃戶,不用承擔租賦和正役雜徭,這些人附籍於寺廟,寺廟每年向他們征收一筆比朝廷租賦略低點的租,同樣也要求每年為寺廟做一些免費的勞役。
除莊園外,他們還經營著很賺錢的碾房、梁房、邸鋪、車坊等,碾房和梁房就是碾米磨麵的作坊,有水旱兩種,梁房則是榨油的油坊,這兩樣是長安貴族們都爭奪控製的行業,利潤非常之高。
尤其是水碾,在京畿各渠上修堰壩建碾磑,可以日夜不停的生產,利潤極高,為此甚至都影響到農田水利灌溉。
油坊榨油的收益也高。
邸店就是倉庫貨棧,同時也兼做中介交易,車坊是租車賃馬,甚至做運輸生意的,全是很賺錢的行業。
更別說他們的無盡藏放貸。
與民爭利,真正的與民爭利,李世民氣的胡子亂抖,這些禿驢比朝廷會經營多了,什麽賺錢幹什麽。
還無本生利、空手套白狼,看著就來氣。
特別是看到化度寺,正式僧人才不過三十餘,但名下的奴婢、部曲卻有上千,而施力供給的百姓也非常多,其中許多本是朝廷良口,卻脫籍投附,甚至是帶田投附,使的朝廷減少了丁口稅源。
公然挖朝廷牆腳,還挖的這麽厲害。
一個小小的化度寺,名下寺田,光京畿就有幾百頃,這可是京畿的地,朝中公侯都沒多少人能在京畿有幾百頃地。
均田製下,僧尼也能均田二三十畝,但一個寺廟幾十個僧人,卻擁有幾百頃地,上千奴婢,還有無數的部曲客女,以及投附托庇名下的逃籍百姓,太過份了。
他們甚至還有兩千私兵,他們名下的莊園店鋪,依附了大量人口。
李世民已經清楚的意識到,如三階教這樣,他們的事實擁有了寺領,有了自己的領地,因為有莊園田地,有部曲奴隸依附人口,他們的關係十分緊密,跟封主封戶的關係沒什麽區別。
明麵上,那些人還是朝廷的百姓,但實際上三階教對這些人有很大的權力,不管是收租還是力役,甚至可能是糾紛的裁決。
而這些和尚們如此富了,朝廷卻還一直幾乎不收取他們半點稅賦,和尚們免租賦免課役,甚至他們開的那些作坊店鋪等也一樣是不用納稅的。
“這是不對的。”
李世民看著那一箱箱的賬本,眼睛通紅,想要吃人一般。
“懷玉,你說要如何處置?”
“難道朕也要來一次滅佛?”
北周武帝滅佛,廢除寺院四萬餘所,將三百多萬僧尼強製還俗編入戶籍。
“陛下,佛入東土,本勸人向善,但如今不少寺院、和尚經念歪了,一心想著斂財甚至是享受,還有的完全忘記了戒律,如法雅這般娶妻納妾生子,吃肉喝酒甚至敢對朝廷怨望、散布妖言惑亂的妖僧、惡僧不少,這些人都隻是假和尚,朝廷不能一棒子打翻所有和尚,但對這種假和尚必須清理。”
“信行創立的三階教,雖說其末法三階之說,臣並不完全讚同,但起碼他在時三階教有規矩,不強迫人布施,自願隨意布施,所得布施無盡藏,也是一分修伽藍、一分供三寶、一分救貧苦,哪怕出借的錢糧,也不收利息。
僧眾吃苦忍辱,戒律苦修。
但現在完全變了樣,朝廷應當監督他們正本清源。”
(本章完)
2023-07-08作者:木子藍色
第443章穿著袈裟的門閥欲加之罪,何患無詞?武懷玉對裴寂沒什麽可憐同情之心,甚至都沒有兔死狐悲的聯想,皇權時代,這種情況太普遍了,裴寂自己認不清形勢,能怪誰。
“翼國公,化度寺抄出私藏甲胄、弓弩、馬槊,還私擁許多戰馬。”
馬三寶咳嗽著把一張單子遞給懷玉。
那上麵羅列著從化度寺以及其它三階教寺廟裏搜出的甲胄等。
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
私藏甲胄,視同謀反,這可是律法明文規定了的,大唐律,私藏甲一領及弩三張,流兩千裏,甲三領及弩五張,絞。
這也是民間那句俗語的來處。
三階教搜出來的甲弩數目可不少,既有光要、細鱗、烏錘這樣的普通鐵甲,也還有明光、山文、鎖子這樣的高等鎧甲。
另外還有皮甲、布甲、藤甲、絹甲等其它材料的甲。
各種鎧甲數量過千。
武懷玉扭頭看了馬三寶幾眼。
老馬咳嗽兩聲,“都是從三階教搜出來的,”
他的意思是這不是栽贓。
法雅曾是太上皇座上賓,雖沒授大德頭銜,可滿京師的那十大德也不及他法雅得皇帝賞識,畢竟別的和尚們可沒誰得皇帝賜過妻妾、甲第、田地、金銀等,更沒哪個和尚被允許組建兩千僧兵團。
那可是曾權傾一時的人物。
“這些甲弩總不會都是朝廷所拔的吧?”
馬三寶搖頭。
當初皇帝同意法雅請奏,讓他組建兩千僧兵,準備加入抗突大軍,但後來因智實等反對,長安不少僧人也上書反對,連那些僧兵出發前都一齊大哭,導致最後沒能成行,直接解散。
衛尉寺自然也就收回了那些鎧甲弓弩長矛戰馬等重兵。
就算是府兵,班師回軍府後,鎧甲弩機等也都是要入統軍府的甲仗庫保管的,府兵們也就是以弓刀長矛隨身保管,用以日常訓練等。
可現在三階教諸寺裏搜出許多各式鎧甲上千領,弩數百張,還有許多弓箭、槍矛、刀斧,甚至還有一些馬甲。
這明顯就是法雅這支私人武裝的裝備,在隋末唐初,各式渠道弄來的。以前沒有人管,但現在這些就是死罪。
“那些禿驢們還說這是法雅私藏的,跟寺裏沒關係,這不扯蛋嗎?”馬三寶雖說家奴出身,可人家的眼睛裏可容不得沙子。
想糊弄他,沒門。
法雅雖不是化度寺的住持,也不是三階教主,但他在三階教的地位可是很高的,他的妻妾兒女也都是在化度寺裏,他自己也是以化度寺做大本營,這些年,法雅跟化度寺跟三階教,那是緊密相連,現在說沒關係?
甩得脫嗎?
“先將所有三階教的寺廟暫時查封,把僧尼都帶走,寺中奴隸沒官。”
“清查三階教的無盡藏院,清理他們的財產,寺廟、作坊、田地、牲畜、奴婢、錢帛、金銀等,”
“調查曆年來三階教的不法行為。”
多個強力部門聯手,出動北衙禁軍,三階教這些年雖然無比興盛,在長安擁有大小四十餘寺,有兩千多僧尼,甚至還有兩千僧兵,但依然就如朝露,太陽一出,立馬蒸發了。
武懷玉帶著幾十箱的賬本入宮麵聖。
“信行初創三階教時,要信徒集資供拯救佛教、修理天下伽藍之用,所布施之錢帛入無盡藏,分為兩部份,一為敬田,供修理天下伽藍,二為悲田,供救災濟荒救助疾苦。甚至三階教僧尼,不得食寺中一粒糧,必須得外出乞食,且每日隻食一餐。
但如今三階教卻已經讓信眾分十六等布施,有如征稅,最少者一年亦得三鬥六升糧和三十六文錢。
三階教所得布施,也不再僅用做修理伽藍和救災救荒,他們布施所得主要用於放貸收息,購買田莊、奴隸、牲畜,修建碾磑、作坊,以獲得更多收益。
所聚之財,也主要用於供僧人衣食、修建新寺,許多僧人娶妻納妾生子,生活奢靡。”
現在的三階教,其實就是穿著伽裟的門閥。
“三階教把寺內財物分成供養佛的寺屬財產-佛物,也是以前的敬田,以及供養眾僧的僧團共有財產-僧物。還有經像等財產-法物。
僧物又分四種常住,包括田園、碾磑、車牛、仆使。”
“他們把寺中勞作者分為幾類,其一奴婢賤隸,其子孫都歸入常住,是所有僧團共同擁有的財產。
其二為施力供給,這是由布施主遣送或本人投附要求庇蔭的百姓,又分終身和非終身兩類。
其三為部曲客女,本是賤品,但也可擁有不合追奪的衣資畜產私財。
隸屬常住的部曲,又稱僧祇淨人。”
三階教很有錢,一邊相當於征稅的布施,一邊是放貸收息,一邊又接納獻地投附,又買田置地建作坊,這年代最賺錢的買賣他們都幹了。
在終南山至相寺的祖庭,他們建起大殿十三所,樓台廊廡四千區,而長安化度寺,曆年營建,如今也有四十八院四千多間。
皇帝翻看那些賬本。
越看越心驚。
其中有一本記錄的是去年化度寺新建了一座地藏菩薩閣,上麵清楚寫著,都計入錢二萬二千四百八十七貫九百五十文,這是因建閣而接受的專門布施總數,有絹共計一萬三千五十二貫,一千八十貫五百三文錢,和上衣諸雜錢物計八千三百五十五貫四十七文等。
開支上也有記錄,比如花四千五百四十二貫五百四十五文,買方木六百一十根用,八十五貫多買石灰赤土黑蠟等,三百五十多貫雇人瓦舍及手工糧食等用。
實際花費了萬貫不到,但卻布施來兩萬多貫,還剩餘萬多貫。
李世民上位以來,住在狹小的東宮,連修下宮殿都舍不得,太費錢。
可這些寺廟花費萬貫修一座閣,結果還能賺萬餘貫。
更別提後麵那些賬本上清楚羅列著三階教的各項收入。
除了寺廟自己的田莊,就是許多人帶田投附,托庇於三階教寺下,這樣他們成為朝廷逃戶,不用承擔租賦和正役雜徭,這些人附籍於寺廟,寺廟每年向他們征收一筆比朝廷租賦略低點的租,同樣也要求每年為寺廟做一些免費的勞役。
除莊園外,他們還經營著很賺錢的碾房、梁房、邸鋪、車坊等,碾房和梁房就是碾米磨麵的作坊,有水旱兩種,梁房則是榨油的油坊,這兩樣是長安貴族們都爭奪控製的行業,利潤非常之高。
尤其是水碾,在京畿各渠上修堰壩建碾磑,可以日夜不停的生產,利潤極高,為此甚至都影響到農田水利灌溉。
油坊榨油的收益也高。
邸店就是倉庫貨棧,同時也兼做中介交易,車坊是租車賃馬,甚至做運輸生意的,全是很賺錢的行業。
更別說他們的無盡藏放貸。
與民爭利,真正的與民爭利,李世民氣的胡子亂抖,這些禿驢比朝廷會經營多了,什麽賺錢幹什麽。
還無本生利、空手套白狼,看著就來氣。
特別是看到化度寺,正式僧人才不過三十餘,但名下的奴婢、部曲卻有上千,而施力供給的百姓也非常多,其中許多本是朝廷良口,卻脫籍投附,甚至是帶田投附,使的朝廷減少了丁口稅源。
公然挖朝廷牆腳,還挖的這麽厲害。
一個小小的化度寺,名下寺田,光京畿就有幾百頃,這可是京畿的地,朝中公侯都沒多少人能在京畿有幾百頃地。
均田製下,僧尼也能均田二三十畝,但一個寺廟幾十個僧人,卻擁有幾百頃地,上千奴婢,還有無數的部曲客女,以及投附托庇名下的逃籍百姓,太過份了。
他們甚至還有兩千私兵,他們名下的莊園店鋪,依附了大量人口。
李世民已經清楚的意識到,如三階教這樣,他們的事實擁有了寺領,有了自己的領地,因為有莊園田地,有部曲奴隸依附人口,他們的關係十分緊密,跟封主封戶的關係沒什麽區別。
明麵上,那些人還是朝廷的百姓,但實際上三階教對這些人有很大的權力,不管是收租還是力役,甚至可能是糾紛的裁決。
而這些和尚們如此富了,朝廷卻還一直幾乎不收取他們半點稅賦,和尚們免租賦免課役,甚至他們開的那些作坊店鋪等也一樣是不用納稅的。
“這是不對的。”
李世民看著那一箱箱的賬本,眼睛通紅,想要吃人一般。
“懷玉,你說要如何處置?”
“難道朕也要來一次滅佛?”
北周武帝滅佛,廢除寺院四萬餘所,將三百多萬僧尼強製還俗編入戶籍。
“陛下,佛入東土,本勸人向善,但如今不少寺院、和尚經念歪了,一心想著斂財甚至是享受,還有的完全忘記了戒律,如法雅這般娶妻納妾生子,吃肉喝酒甚至敢對朝廷怨望、散布妖言惑亂的妖僧、惡僧不少,這些人都隻是假和尚,朝廷不能一棒子打翻所有和尚,但對這種假和尚必須清理。”
“信行創立的三階教,雖說其末法三階之說,臣並不完全讚同,但起碼他在時三階教有規矩,不強迫人布施,自願隨意布施,所得布施無盡藏,也是一分修伽藍、一分供三寶、一分救貧苦,哪怕出借的錢糧,也不收利息。
僧眾吃苦忍辱,戒律苦修。
但現在完全變了樣,朝廷應當監督他們正本清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