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荔枝來


    2023-07-16作者:木子藍色


    第460章荔枝來


    從郊外回來,懷玉特意去了同在宣陽坊內的大姐家。


    武玉娥如今也是珠光寶翠,剛剛加封為高唐郡君。


    “剛回來還沒吃飯吧,姐給你做點榆錢炒雞蛋吃。”


    看到弟弟來武玉娥很高興,非要親自下廚給懷玉煮麵,又做榆錢炒雞蛋,雖說如今也有郡君誥命,但她動作依然麻利。


    懷玉抱著小外甥逗著他,小家夥長的跟大姐挺像,也有點馬周的影子。


    很快一碗拉麵餺飥就做好了,配上剛炒的榆錢炒雞蛋,聞著就香,特別是那胡麻油的味道,聞著好香。


    “姐夫還沒散衙呢?”


    “現在忙著呢,身兼數職,不到閉城鼓響起是不會到家的,還經常在衙門睡。”大姐倒沒什麽抱怨的。


    “映素、含素呢?”


    “去永業坊咱娘那裏了,最近跟小妹一起在魏相公家,跟裴娘子學禮儀呢。”


    魏征妻子裴氏,出身名門,禮儀這塊自然不用說,她家也有幾個女兒,如今魏家小郎們時常過來跟懷玉讀書,武玉娥的兩個女兒跟小妹,則也經常過去跟裴氏學禮儀這些。


    何況,武家四娘子那也是跟魏家小二郎訂了婚的,武四娘是裴氏未過門的準兒媳,兩家又是鄰居,裴氏也樂意從小教導下武四娘,讓她知書達禮。


    “我這兩外甥女一天天長大,也是越發出落的漂亮了,大姐有沒有開始給她們尋個好人家?”


    玉娥坐在旁邊,看著弟弟吃麵,一臉幸福。


    “確實有許多人有提親之意,我跟你姐夫也說過這事,雖說她們姓韓,可如今在馬家,這婚事還得你姐夫拿主意,你姐夫說不急,好好挑一個好人家。”


    馬周現在很忙。


    剛升了治書侍禦史,成了禦史台第三號,然後又兼了門下省的諫議大夫,接著又加了太子右庶子,還兼修國史。


    一人身兼四職。


    除了諫議大夫和修國史這兩職事稍輕,但太子右庶子這正四品書職還是很重的,東宮如今主要官員就是太子詹事、少詹事,和左右庶子,左右庶子雖各兩人,但太子年紀漸大,東宮官職責也重了。


    基本上馬周跟另一位右庶子是輪流到東宮當值,一人一天。


    而治書侍禦史的職事更重。


    忙到都沒什麽時間顧及妻兒,這麽可愛的小兒子,也都沒時間陪。


    吃完不托和榆錢炒雞蛋,馬周仍還沒回來。


    姐弟倆聊著天,看的出武玉娥如今挺幸福,對現在的生活很滿足,曾經她是個很苦命的女子,連嫁三次,結果三個丈夫都是婚後不久死了,最後隻留下兩個女兒。


    甚至一度被趕回娘家,好在娘家父母兄弟對她很好,可娘家再好,有時也會覺得如浮萍般沒有歸宿感。


    嫁給了窮書生馬周,誰又能想到他如今能這般發達呢。


    正四品官、賜紫金,深得皇帝賞識信任。


    “我姐夫現在還喝酒嗎?”


    “早戒了,滴酒不沾,自你勸他要少飲酒,他就不喝了,如今都是喝茶,”


    “喝茶雖比喝酒好,但也不能喝太濃,”


    懷玉拿出一張單子給大姐。


    “這甚?”


    “我給你們選的一塊地,在鳴犢泉附近,”


    三百畝良田,而且是連片的,可以置一個好莊子。


    馬周雖爵位僅高唐縣子,可他還身兼數職,有正四品職,這次有三百畝的認購額。


    武懷玉隻是用手中職權,給馬周挑了一塊好地。


    據長安誌記載,相傳有一牛犢,落入東泉,後來牛犢從西泉浮出,原來東西二泉地下相通,後得名鳴犢泉。


    這塊地方,在東白鹿原、少陵原、八裏塬三東之間,東臨滻河水、背依鳳棲原,地處川原地帶。


    豆盧懷讓給武懷玉選中的香積寺旁那塊千畝地,也就在鳴犢泉這塊地旁邊。


    以後兩家的莊子還能做鄰居。


    “三百畝好地,大概要多少錢?”


    “京畿的地要貴些,尤其是這種連片的地,大概得四五千一畝算下來。”


    “那倒不貴。”


    馬周以前是窮書生,他現在住的這宅子,當初價值兩百多萬,是皇帝出錢買下賞賜的,但現在的馬周並不窮。


    他專心當官,可武懷玉也會經常記著這姐夫,做的買賣也經常捎帶上馬周,讓他投錢,雖說投的不多,但架不住武懷玉經營的那些產業,都很賺錢。


    馬周不管賺錢經營這些,基本上是武玉娥幫他打理,實際上也就是武懷玉在代管,錢生錢,利滾利,馬周現在也算是小有身家。


    千五百貫錢,已經不算問題了。


    之前懷玉還幫馬周在他老家,給他置了一千畝地,也在京畿給他置了二百畝地,另外在朔方和隴右也各置辦了一些地產,馬周也是個有幾千畝地的地主。


    不過這三百畝地,價值更高。


    姐弟間也不用說那麽多客氣的話,馬周也很信任小舅子,家裏錢財什麽的,都是直接交給懷玉打理。


    先前武懷玉組團去韶州開礦,讓馬周也入一股,他也是沒半點猶豫聽從安排。如今度支使衙負責長安坊內街鋪的改造,懷玉又讓馬周投錢,馬周也是都讓懷玉操辦。


    武玉娥倒是挺關心家業,但也很放心交給兄弟,她是個溫柔而又賢淑的女人,她並不是貪財,隻是想多為兒女們攢點彩禮、嫁妝。


    馬周如今的官爵地位,尤其是得天子寵信,想要給馬周行賄送禮的人很多,尤其是他現在做了治書侍禦史這個禦史台次官後,送禮的更多了。


    有被調查的官員,直接送來一箱黃金,但馬周直接拒絕了。


    那人不死心,又加了一箱,送到武玉娥這裏,武玉娥也是沒有理會。


    她對丈夫最大的支持,就是絕不拖後腿,什麽各種送禮行賄、請托的事,她從不會搭理。


    她甚至都不怎麽去參加那些貴族世家的貴婦人舉行的那些什麽插花、品茶、品香等聚會。


    她現在把精力放在帶小兒子,放在教導兩個女兒,放在打理家務上麵。


    身份地位的巨大變化,並沒有影響到她本來的樸素心態。


    “還想吃點啥,姐給你做。”


    “吃飽咧,姐姐做的不托太香了,我都吃了一大碗,榆錢也炒的嫩。”


    在大姐眼裏,不管懷玉如今官拜宰相,是人人敬重的宰相公,但在她眼裏,仍然還是當初她打小抱大背大的那個小二郎,那是她帶到出嫁的小跟屁蟲。


    雖然曾經失去這弟弟九年,那九年也是她最艱苦磨難的日子,可終究雲開見月。


    “大郎在韶州也不知道如何了。”


    長安去廣州,足足五千裏路。


    韶州,那是在五嶺之南,一個讓長安多數人聞之色變的地方。


    “阿兄在韶州挺好的,大瘐嶺的梅關古道已經修好了,”


    “這麽快就修好了?”


    “其實也才幾十裏而已,最難修的也就是一段山凹,這次不僅是韶州地方來修,朝廷這邊立了項,聖人敕令工部等全力相助,地方上的豪強等也不敢怠慢,自然就快。”


    武懷玉說的簡單,其實這條路修起來確實是花了很大心血的。


    有朝廷的全力支持,甚至還特意從神機坊調了一批火藥過去開山炸石。而武懷玉他組織的一眾貴族勳戚前去采礦,也是掏錢出人,幫著一起修路。


    否則哪有這麽快就給修通了。


    大瘐嶺梅關內迅速開通,這也是讓長安天子都為之驚吧不已的高效,還特意給武懷義這個刺史嘉獎,散官直升一級,賜禦馬、賜紫袍金魚袋。


    四品的韶州刺史,直接賜紫金。


    武家又多一位紫金。


    梅關路一通,現在江南通嶺南也便捷了,贛江與珠江相連,新的黃金商道出現,嶺南馮氏冼氏陳氏寧氏還有交州丘家的蔗糖,就是第一批通過這條梅關道的商貨。


    武家組織的長安聯合的礦業商行,也正式開始在梅關兩邊的江南虔州、嶺南韶州的山裏開始采礦。


    朝廷也在韶州的岑水膽泉邊開建膽泉銅場,嶺南鐵礦采出的鐵料,正通過珠江流往韶州,經過武氏秘法,浸鐵成銅。


    岑水膽銅場的建立,也帶動了嶺南鐵礦的開采。


    韶州這個本來偏僻的邊州,一下子居然無比熱鬧起來,新通的商路,商貨絡繹不絕,而一座座新礦正在建起,大量的礦工湧入,使的韶州的物價都給拉升許多。


    武懷義這個刺史,現在忙的不可開交,但政績也是在狂飆。


    “嶺南荔枝馬上要熟了,阿兄說要給我們快馬寄一些過來呢。”


    “新鮮的荔枝嗎?四五千裏,如何能寄來,這路上都得一兩月,不早壞了?”


    “一路上水陸交替,快馬快船遞送,沿途再提前準備好冰塊,一直換冰,冰鮮遞送,大約有十一二天就能從廣州到長安,如果帶著枝條,送來還是比較鮮的。”


    武玉娥驚歎,雖說貴族之家,夏天也能用冰,但這冰都是冬天儲在冰窖的,成本不低,十一二天時間,要趕五千裏路,每天得起碼四百裏。


    “這荔枝吃的本錢也太大了吧?”


    “嗯,從廣州運來長安,確實成本不低。”


    反正武懷玉合算過,要以一天四百裏,十一二天跑完近五千裏,這荔枝還要保鮮,那隻能用雙層冰箱,外麵一層放冰塊,裏麵放荔枝,沿途要保證冰塊供應,在冰塊融化之前就得換冰,基本上必須是二三十裏就得換一次,差不多是一驛一換。


    還得安排人每隔幾十裏接替傳遞,特別是要提前備好馬匹、船隻,這樣不眠不休的跑。


    可每匹馬,最多隻能裝兩壇,因為要加冰,所以一壇裏也隻能裝上五十個帶枝荔枝,兩壇不過百枚,大約也就是四斤。


    這種速度沿途不停換馬,成本是極高的。


    更別說還得中途換人。


    還要用船,在嶺南江南,夏天的冰成本也高。


    總之,這一趟下來,如果是保證十匹快遞,最後不損失的話也就是運達一千枚,四十斤。


    但花費起碼得要一千貫。


    一枚嶺南廣州鮮荔枝送到長安,十二天,每枚折到一千錢。


    這還是貴族私人組織,準備妥當,效率高,要是讓官府來送,這各種成本還得起碼翻上三五倍。


    聽到一枚鮮嶺南鮮荔枝送到長安,得合到一千錢,大姐都驚呆了。


    “快別叫大郎送了,這也太奢侈了,如此辛勞花費,最後就為吃一口嶺南荔枝,”


    “其實倒也沒什麽,一千枚荔枝送來,進貢給天子,再給長安的勳戚貴族朋友們分送點,讓大家也嚐嚐鮮。”


    也還能展示一下武家的實力,十二天時間不僅要把嶺南荔枝送到長安,關鍵是還得保持新鮮,這可不光是有錢就行,還得有技術,有效率。


    讓長安的貴族們也知道嶺南的好東西,讓大家把更多目光投放到嶺南去,也算是打波廣告,花一千貫錢,武懷玉覺得值。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