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純笑著便離開了,屋裏隻留下美人、琵琶和茶。


    懷玉對這樣的場麵倒不意外,


    “你叫什麽名字?”


    “奴名阿柳,”


    這姑娘的聲音輕柔,卻又意外的好聽,武懷玉看著她的樣子,莫名的就想到了一個詞,揚州瘦馬。


    嗯,這個時代應當還沒有揚州瘦馬,但這女子看著還真就是這樣的。


    “阿柳為相公彈一曲琵琶吧。”


    懷玉點頭,閉上眼睛靠倚在那。


    佳人便開始彈起琵琶。


    琵琶在唐代算是最有名的樂器了,雖然是魏晉之時從西域傳入,但此時從宮廷到民間,從城市到邊塞,甚至從世俗到廟宇,琵琶聲幾乎無處不在。


    琵琶如此盛行,自然而然也產生了許多著名的琵琶流行曲。


    懷玉閉著眼睛隻聽了幾聲,便已經聽出她彈的曲目是綠腰,也叫六幺,這也是有名的流行大曲目,教坊裏經典琵琶曲。


    這曲是女子軟舞的伴奏樂曲,舞姿講究輕盈柔美,因此節奏舒緩,旋律優美柔婉,改編成琵琶曲後十分優美。


    尤其是在忙碌一天後,閉上眼睛聽著這曲,感覺非常妙。


    懷玉家中可是有位著名的琵琶女為妾,那可是最頂級的琵琶演奏家,他在家時也沒少聽裴氏彈奏這曲綠腰。


    懷玉覺得這個阿柳彈的綠腰,竟然不比裴氏差多少。


    閉著眼睛聽著這曲,似乎太空漫步遨遊天際。


    當音樂停止,懷玉仍感覺餘音繞梁。


    “你剛才居然是指彈琵琶?”


    “嗯,奴的琵琶是跟阿娘學的,她就是教的指彈。”


    一般琵琶都是撥彈,指彈很少見,屬於非主流的新彈法,會被正統視做不入流,


    但阿柳廢撥用手,其彈撥的力度、速度變化卻更加自如。


    “可以看看你的琵琶嗎?”


    懷玉看著豎抱琵琶的阿柳道。


    一般彈琵琶都是橫抱。


    阿柳把琵琶遞給懷玉,看的出來這是把很不錯的琵琶,與尋常北方常見的琵琶又有很大不同。


    北方那種質樸剛毅之氣被南方的淡雅秀麗之色所侵染,琴弦也由絲竹取代以前的弦索。


    這琴弦是利用蠶絲製作,這種絲質的琴弦張力較小,音量比較低弱,很難適應撥子的彈撥,


    而且碩大的撥子演奏不能適應快速、連續、多變的演奏動作要求,因此為了讓蠶絲奏弦的琵琶彈奏起來更加靈活自如,便改為了指彈演奏技巧。


    而為了適應指彈,又把橫抱琵琶改為豎抱。


    橫抱斜抱是比較適合馬上彈琴,以及撥子彈奏的。


    “伱這琴和這指彈法是哪得來的?”


    “我阿娘傳授於我。”


    懷玉懂琵琶,跟她聊起來便也很容易打開話題,阿柳雖然看起來有點清冷,但談起琴卻也很樂意,看的出來她不僅琴藝高超,而且確實熱愛琵琶。


    聊了許久,懷玉弄明白,她現在身份是寧純的家伎,不是寧純的妾,是家裏養的樂伎,這樣的樂伎,武懷玉家裏也養了,還養了一整班,既有歌伎也有舞姬、樂伎。


    基本上長安的權貴家都有養,這些聲樂人既是提供家庭娛樂的,也是用來招待客人的,


    這個招待不僅是歌舞表演,甚至也還有諸如陪客睡覺等任務。


    當然,主人如果喜歡,也是可能臨幸的,


    這些人身份本就是卑賤,在府中也隻是奴婢地位。


    阿柳今年確實年芳二八,她打小就是寧氏的婢女,她的老師也是寧家的樂伎,但據說她以前是洛陽人,甚至還曾出身名門,但後來跟隨家人長流嶺南,最後淪為奴婢,從此一直在寧家做樂伎。


    阿柳就是從小跟著她學的琵琶,她這張琴都是她老師親自製作的。


    聊了許久,懷玉看著天色不早,便要回去。


    “相公請留步,”


    阿柳輕咬著嘴唇出聲,姑娘眼中有點羞澀,


    她壯起膽子告訴懷玉,寧純已經把她贈給武懷玉了,說著拿出一道奴契。


    懷玉本來以為寧純隻是用樂伎招待他,沒想到居然直接送了。


    而且阿柳剛才也說了,她在寧家十六年,一直在跟著老師學琴,還從不曾招待過客人,連寧純都沒讓她服侍過,


    懷玉再次打量起她。


    “相公嫌棄阿柳了嗎?”阿柳一雙水杏眼大睜,裏麵有了霧氣,似乎武懷玉沒有立馬回應,讓她感覺到羞愧,甚至是自卑。


    懷玉搖了搖頭。


    她似乎眼裏有了些欣喜,然後上前兩步,把那張束縛著她命運的奴契雙手遞上。


    武懷玉現在已經適應了唐人的生活,


    比如家裏養伎侍人,甚至把侍妾贈人這些行為,他漸漸也能理解接受了,家伎、侍妾本質上仍還是奴婢一樣的賤人,她們的地位,並不比青樓楚館裏的女子強到哪去,都是一樣的可憐人。


    唐人交際,也喜歡到青樓楚館找妓做陪,身份更高級的,直接還有家養的伎班,士人們出行時也喜歡帶上歌伎,看上了贖買,或是相互贈送也是常有的事。


    武懷玉現在這種身份,寧純用家伎招待甚至相贈,屬於正常操作。


    他心裏也並不排斥,都是交際應酬。


    懷玉坐下,


    又泡了壺茶,“坐下再聊聊,”


    懷玉希望聽她說說她的家世,其實阿柳也不知道什麽,她長的很好看,但卻是寧家在獠市上買來的,所以她其實應當是個獠蠻部落的孩子,或者也有可能她父母其實也是漢人,隻是後來被獠蠻擄掠到蠻地,


    反正獠蠻部落人口販賣一直相當嚴重,販來賣去。


    她很小被寧家從獠市上買來,因打小有音樂天賦,便一直交給家裏伎班那位琵琶伎帶著,隨著天賦發掘,便越來越受重視,十幾年來,一直學習歌舞樂器,其它的也沒做過。


    正因為天賦本事,可以說她也算是不幸中的幸運。


    而如今,在最好的年華,寧純把培養了多年的她,拿來招待最尊貴的客人武懷玉,並直接將她轉贈。


    “你沒有其它親人了嗎?”


    “我記事起,就沒有親人,從小到大,便一直是跟著師傅。”


    她的師傅,便是中原流放嶺南最後淪落為伎的那個女子。


    “你老師叫什麽名字?”


    阿柳輕皺娥眉,“在寧家,別人都叫老師左手,”


    “左手?”


    “嗯,我們樂班都尊稱老師為樂師,而外麵多稱老師為佛殿樂師獨孤左手。”


    獨孤是她老師的姓,但左手明顯是個名號,佛殿樂師當是個樂界送的尊稱。


    而她的真實名字,沒有人知道,連阿奴也隻聽說老師以前好像是出身中原名門,權貴之家。


    阿奴願意跟著武懷玉,她對自己的未來其實是早有心理準備的,被贈給武懷玉,其實對她而言是意料之外的好結果,畢竟武懷玉年輕,身居高位,長的也很好,更難得的是懂琵琶,


    知音難覓。


    “如果你想,我可以跟寧公開口,讓你老師獨孤左手跟你一起。”


    阿柳驚喜,“真的可以嗎?”


    “嗯,”


    懷玉說到自然也就能做到,他去找了寧純,送了寧純一壇上好的靈溪春酒,加上一盒極品雪穀龍芽。


    寧純雖然也喜歡他府上的樂師獨孤左手,但畢竟也隻是個琵琶樂師,他連二八佳人阿柳都舍得相贈,一個曆經滄桑的老樂師婦人又有什麽不舍的。


    恰好這樂師也是一直跟樂班帶著在身邊的,本就是準備用這樂班招待懷玉,甚至把阿柳贈給懷玉那都是早就準備好的。


    直接叫來獨孤左手,然後把她奴契送給懷玉,以後她就成武家的樂師。


    獨孤左手應當有五十了,花白頭發,十分蒼老,雖衣著檢樸但感覺極有氣質,而且一看就是很有故事的人。


    她對於被轉贈武懷玉,表現的極為平靜。


    告別寧純,回到自己住處。


    武懷玉拿出了那兩張奴契,


    “明天我讓人給你們到衙門登記備案,放你們自由,你們以後就是良人了。”


    獨孤左手終於有些動容,她凝視武懷玉。


    倒是阿奴,有些慌亂,甚至不安。


    “相公是嫌棄阿奴嗎?”


    說著,眼睛濕潤,甚至想哭。


    對於她來說,這十六年的人生,有兩個階段,一個是六歲以前的,過的是豬狗不如的生活,在獠市裏被販賣,真正有如地獄一般。另一個階段便是六歲以後,被寧家買下,然後成了左手的弟子。


    左手待她很好,不僅悉心傳授琵琶演奏技巧等,而且生活上也給了以前沒有的溫暖。


    可以說,在寧家十年,其實她過的不錯,起碼不用擔心衣食溫飽,隻要一心學琴就好。


    現在突然聽說放免為良,她反而惶恐不安,因為不知道得了自由後要怎麽辦。


    未知的前途充滿迷茫。


    她哭了,以為自己被拋棄了。


    倒是獨孤左手驚訝後默默不語。


    “你們可以選擇自己以後的生活。”懷玉道。


    阿奴卻道,“相公不要拋棄阿柳,阿柳隻想跟隨相公。”


    對這個結果懷玉倒似乎並不意外。


    就如當初他剛到大唐,在三原長坳鄉,張成一家就寧願給懷玉做奴仆,也想依附於他。


    自由是有代價的。


    對阿柳而言,固然以前是被養在籠中的金絲雀,但當籠子打開後,對外麵的世界,反而是讓她恐懼的。


    “我說了你們可以選擇,


    你放免為良後,若是願意留下,也依然可以啊,你們照樣可以做武家的樂師,我可以給你簽雇傭契約,會給你們報酬,假如哪天有其它的選擇要離開,也是可以的。”


    “阿柳不走,阿柳就跟著相公。”


    獨孤左手一直沒說話,就靜靜的看著,


    “可以聽聽佛殿樂師獨孤左手的琴技嗎?”懷玉笑問。


    她點了點頭,


    於是,獨孤左手豎抱琵琶,指彈一曲,這次的曲子很複雜,展現出的技巧更高超,


    阿柳則在琵琶曲中跳舞,


    獨孤左手的琵琶彈的更勝阿柳幾分,甚至可以說超過了裴氏,阿柳琴彈的好,她的舞也跳的極妙。


    這師徒的琴舞倒真是賞心悅目。


    不愧佛殿樂師之稱。


    獨孤,莫不是獨孤皇後家的人?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