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朕支持你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作者:木子藍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晨曦破曉。
淡青色天空還殘留著幾顆星辰,
大地朦朧,如披著一層薄紗。
皇太子早早就起來熬藥,雖然宮中不缺做這些的,但承乾卻依然還是要親力親為,一副藥熬過頭遍濾出藥液,添水再上爐熬第二遍。
第二爐藥也熬好,與第一份藥混合調勻,再分成兩份。
一份收好留待午後,另一份裝在藥碗裏,承乾端起托杯送去給母後。
而在他旁邊,武懷玉也親自做了幾樣營養早餐,這會也已經裝進食盒。
他與承乾目光交匯,點了下頭,
兩人便一起。
立政殿是後宮較大的一座殿落,有主殿有偏殿配殿有院落廊廡等,自然也還有小廚房,可以給皇後做點小灶。
太子已經搬進太極宮侍疾,不過雖未加冠畢竟大了,所以皇帝安排他住在立政殿相鄰的東麵武德殿,中間隻隔了個大吉殿,往來也方便。
而武懷玉昨晚也被留在宮中,他則是住在門下內省。門下內省和弘文館、史館等在一起,就在立政殿、武德殿的南麵,經過虔化門、立政門便到立政殿。
他現在還是宰相,在門下內省的政事堂有自己的辦公室,在這裏夜晚值班也方便。
主要還是皇帝擔心皇後病情,留他在這也是怕深夜有個萬一。
宮中夜晚宮門落鎖,可是不能打開的,就是有緊急軍國要情,也都是通過宮門上的小窗傳遞,真有事想從宮外召武懷玉來可就來不及了。
好在武懷玉開的藥方,加上他親自配的藥,效果還不錯,其實最見效的還是那頓家宴,皇帝太子和魏王等陪著皇後吃了頓飯,這讓皇後心情好了許多,病情都跟著有所緩解。
不過為防萬一,這幾天他還是需要暫時值班宮中門下內省。
等皇後鳳體再好轉些,皇帝便要帶皇後去京西岐州的九成宮避暑休養,那裏比太極宮更適合皇後。
承乾起的很早,早早到門下內省找懷玉,然後拉著他來到立政殿廚房,爺倆一個煎藥一個做早餐。
立政殿有宦官和宮人、女官徹夜未眠的值夜班,此時天剛微微亮,白班的宮人宦官們早已經起來了,
皇後仁慈,每年都會簡放許多老宮人出宮,不過畢竟是皇後宮殿,這裏人還是不少的。
兩人來到寢殿前,早有女官去稟報。
沒多等,女官帶他們進去。
皇後氣色還不錯,
臉有些蒼白,嘴上卻塗了口紅,偏暗紅,沒那麽鮮豔。
承乾捧著藥請安,懷玉也提著早餐食盒問好。
“我先吃藥還是先吃早點?”皇後笑問。
“這個藥可餐後喝,這樣能夠減輕對腸胃的刺激損傷,不會那麽難受,”
“那就先吃早點,今天突然感覺胃口不錯呢,都有點饑餓。”
懷玉打開食盒。
小米粥、鹹花卷、煮雞蛋、煮紅薯,
營養搭配,挺簡單的,但都是武懷玉很用心做的。
“看著不錯呢。”皇後稱讚,她年紀比武懷玉大了六歲,相當於抱兩塊金磚了,“還以為是胡麻煎餅、古樓子、不托這些呢。”
“皇後現在還是盡量飲食清淡一些,大魚大肉暫時少吃,尤其是一些發物。”
小米粥看似簡單,其實要煮好也挺有學問的,武懷玉這粥用砂鍋煮的,裏麵還加了點黃冰糖,熬煮的就很濃稠,上麵都凝結了一層米油。
皇後果然胃口很好,
一個水煮雞蛋,一個水煮紫薯,一個鹹花卷,再加上一碗小米粥,都吃完了,甚至還感覺有點意猶未盡。
“我記得武相烤肉、炒菜很厲害,不料做這些早點也做的好。”
懷玉沒跟皇後說他這幾樣,其實都是他之前給家裏妻妾們做的月子早點,做的次數可不少,早就很熟練了。
吃過早餐,皇後沒急著喝藥,而是讓承乾和懷玉陪他在殿外廊下散步,皇後心情挺好,
一邊走一邊聊,問問承乾在武德殿住的可還習慣,問最近讀什麽書,也問懷玉在嶺南的一些情況等。
大約小半個時辰,皇後回殿,藥正溫,皇後喝藥,
她不怕苦,喝藥好像喝糖水一樣,
承乾幫皇後調了蜂蜜水,等皇後喝完藥把蜂蜜水雙手奉上,皇後接過喝了,承乾又去接碗,
皇後看著忙前忙後的兒子,眼中滿是欣慰,甚至眼眶濕潤。
武懷玉拿來藥箱,例行給皇後做了診查,號脈聽音看舌胎·······
“皇後病情在好轉,盡量保持心情愉悅輕鬆,對病情好轉有利,”
李世民在早朝後也趕來立政殿看皇後,
看到皇後氣色不錯,他也鬆口氣,皇後笑著跟他說自己早上胃口很好吃了不少東西,懷玉也說為皇後看診過,病情大為好轉,
李世民很高興,“朕還沒吃早點呢,你們肯定也還沒吃,一起。”
懷玉做的早餐還有幾份,
於是讓人送來,就在皇後這邊吃,
皇帝、太子、武懷玉,君臣三人吃的也跟皇後剛才一樣,不過份量更多,還加了奶茶。
皇後笑吟吟的坐在旁邊,
清晨的朝陽照過來,很溫暖。
三人吃過早餐,陪皇後聊了會,便離開了。
去了隔壁兩儀門,
兩儀門外廣場前有兩排房子,是帶著連廊那種,
君臣三人過來,招呼內侍鋪上席子蒲團,直接就在廊下坐了,
李世民坐在那有些走神,懷玉和承乾便沒打擾,
就這麽靜靜的坐了許久,
“你真打算留在嶺南了?”
“嗯,做事總要有始有終,而且臣也希望能夠借這次機會,幹脆把事情一步到位,先徹底平定左右溪獠蠻,把之前叛亂造反的那些羈縻刺史誅殺換人,順便把幾個州改土歸流朝廷直轄,
接著往更西麵推進,把現在嶺南、黔中、南中幾道中間那片空白區的獠子諸部出兵征服,設立羈縻州縣,讓他們臣服大唐,然後打通交州到益州的通道,把劍南、黔中、南中、安南、嶺南都連通起來,
恢複西南茶馬絲路,繁榮東南海上絲路,”
李世民對這個戰略計劃是很支持的,他也相信武懷玉有這個能力,且極為適合這個位置。
“既然你下了決心,那朕支持伱放手去幹,”
皇帝接受武懷玉辭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相職,他仍為嶺南觀察黜陟使兼經略使,
晉開府儀同三司,加太子太保。
長孫無忌加太子太師,秦瓊加太子太傅,
皇帝似猶豫了一會,
“民部尚書武士彠加參預政事銜入政事堂為相,”
“臣代四叔謝陛下隆恩。”
李世民笑了笑,“周國公也是開國元老,於民政度支財賦這塊也是極為經驗的,戴胄突然病逝,你又要留鎮嶺南,朝廷也極需要周國公這樣的能臣啊。”
塵埃落定,武懷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也是十分滿意。
(本章完)
淡青色天空還殘留著幾顆星辰,
大地朦朧,如披著一層薄紗。
皇太子早早就起來熬藥,雖然宮中不缺做這些的,但承乾卻依然還是要親力親為,一副藥熬過頭遍濾出藥液,添水再上爐熬第二遍。
第二爐藥也熬好,與第一份藥混合調勻,再分成兩份。
一份收好留待午後,另一份裝在藥碗裏,承乾端起托杯送去給母後。
而在他旁邊,武懷玉也親自做了幾樣營養早餐,這會也已經裝進食盒。
他與承乾目光交匯,點了下頭,
兩人便一起。
立政殿是後宮較大的一座殿落,有主殿有偏殿配殿有院落廊廡等,自然也還有小廚房,可以給皇後做點小灶。
太子已經搬進太極宮侍疾,不過雖未加冠畢竟大了,所以皇帝安排他住在立政殿相鄰的東麵武德殿,中間隻隔了個大吉殿,往來也方便。
而武懷玉昨晚也被留在宮中,他則是住在門下內省。門下內省和弘文館、史館等在一起,就在立政殿、武德殿的南麵,經過虔化門、立政門便到立政殿。
他現在還是宰相,在門下內省的政事堂有自己的辦公室,在這裏夜晚值班也方便。
主要還是皇帝擔心皇後病情,留他在這也是怕深夜有個萬一。
宮中夜晚宮門落鎖,可是不能打開的,就是有緊急軍國要情,也都是通過宮門上的小窗傳遞,真有事想從宮外召武懷玉來可就來不及了。
好在武懷玉開的藥方,加上他親自配的藥,效果還不錯,其實最見效的還是那頓家宴,皇帝太子和魏王等陪著皇後吃了頓飯,這讓皇後心情好了許多,病情都跟著有所緩解。
不過為防萬一,這幾天他還是需要暫時值班宮中門下內省。
等皇後鳳體再好轉些,皇帝便要帶皇後去京西岐州的九成宮避暑休養,那裏比太極宮更適合皇後。
承乾起的很早,早早到門下內省找懷玉,然後拉著他來到立政殿廚房,爺倆一個煎藥一個做早餐。
立政殿有宦官和宮人、女官徹夜未眠的值夜班,此時天剛微微亮,白班的宮人宦官們早已經起來了,
皇後仁慈,每年都會簡放許多老宮人出宮,不過畢竟是皇後宮殿,這裏人還是不少的。
兩人來到寢殿前,早有女官去稟報。
沒多等,女官帶他們進去。
皇後氣色還不錯,
臉有些蒼白,嘴上卻塗了口紅,偏暗紅,沒那麽鮮豔。
承乾捧著藥請安,懷玉也提著早餐食盒問好。
“我先吃藥還是先吃早點?”皇後笑問。
“這個藥可餐後喝,這樣能夠減輕對腸胃的刺激損傷,不會那麽難受,”
“那就先吃早點,今天突然感覺胃口不錯呢,都有點饑餓。”
懷玉打開食盒。
小米粥、鹹花卷、煮雞蛋、煮紅薯,
營養搭配,挺簡單的,但都是武懷玉很用心做的。
“看著不錯呢。”皇後稱讚,她年紀比武懷玉大了六歲,相當於抱兩塊金磚了,“還以為是胡麻煎餅、古樓子、不托這些呢。”
“皇後現在還是盡量飲食清淡一些,大魚大肉暫時少吃,尤其是一些發物。”
小米粥看似簡單,其實要煮好也挺有學問的,武懷玉這粥用砂鍋煮的,裏麵還加了點黃冰糖,熬煮的就很濃稠,上麵都凝結了一層米油。
皇後果然胃口很好,
一個水煮雞蛋,一個水煮紫薯,一個鹹花卷,再加上一碗小米粥,都吃完了,甚至還感覺有點意猶未盡。
“我記得武相烤肉、炒菜很厲害,不料做這些早點也做的好。”
懷玉沒跟皇後說他這幾樣,其實都是他之前給家裏妻妾們做的月子早點,做的次數可不少,早就很熟練了。
吃過早餐,皇後沒急著喝藥,而是讓承乾和懷玉陪他在殿外廊下散步,皇後心情挺好,
一邊走一邊聊,問問承乾在武德殿住的可還習慣,問最近讀什麽書,也問懷玉在嶺南的一些情況等。
大約小半個時辰,皇後回殿,藥正溫,皇後喝藥,
她不怕苦,喝藥好像喝糖水一樣,
承乾幫皇後調了蜂蜜水,等皇後喝完藥把蜂蜜水雙手奉上,皇後接過喝了,承乾又去接碗,
皇後看著忙前忙後的兒子,眼中滿是欣慰,甚至眼眶濕潤。
武懷玉拿來藥箱,例行給皇後做了診查,號脈聽音看舌胎·······
“皇後病情在好轉,盡量保持心情愉悅輕鬆,對病情好轉有利,”
李世民在早朝後也趕來立政殿看皇後,
看到皇後氣色不錯,他也鬆口氣,皇後笑著跟他說自己早上胃口很好吃了不少東西,懷玉也說為皇後看診過,病情大為好轉,
李世民很高興,“朕還沒吃早點呢,你們肯定也還沒吃,一起。”
懷玉做的早餐還有幾份,
於是讓人送來,就在皇後這邊吃,
皇帝、太子、武懷玉,君臣三人吃的也跟皇後剛才一樣,不過份量更多,還加了奶茶。
皇後笑吟吟的坐在旁邊,
清晨的朝陽照過來,很溫暖。
三人吃過早餐,陪皇後聊了會,便離開了。
去了隔壁兩儀門,
兩儀門外廣場前有兩排房子,是帶著連廊那種,
君臣三人過來,招呼內侍鋪上席子蒲團,直接就在廊下坐了,
李世民坐在那有些走神,懷玉和承乾便沒打擾,
就這麽靜靜的坐了許久,
“你真打算留在嶺南了?”
“嗯,做事總要有始有終,而且臣也希望能夠借這次機會,幹脆把事情一步到位,先徹底平定左右溪獠蠻,把之前叛亂造反的那些羈縻刺史誅殺換人,順便把幾個州改土歸流朝廷直轄,
接著往更西麵推進,把現在嶺南、黔中、南中幾道中間那片空白區的獠子諸部出兵征服,設立羈縻州縣,讓他們臣服大唐,然後打通交州到益州的通道,把劍南、黔中、南中、安南、嶺南都連通起來,
恢複西南茶馬絲路,繁榮東南海上絲路,”
李世民對這個戰略計劃是很支持的,他也相信武懷玉有這個能力,且極為適合這個位置。
“既然你下了決心,那朕支持伱放手去幹,”
皇帝接受武懷玉辭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相職,他仍為嶺南觀察黜陟使兼經略使,
晉開府儀同三司,加太子太保。
長孫無忌加太子太師,秦瓊加太子太傅,
皇帝似猶豫了一會,
“民部尚書武士彠加參預政事銜入政事堂為相,”
“臣代四叔謝陛下隆恩。”
李世民笑了笑,“周國公也是開國元老,於民政度支財賦這塊也是極為經驗的,戴胄突然病逝,你又要留鎮嶺南,朝廷也極需要周國公這樣的能臣啊。”
塵埃落定,武懷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也是十分滿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