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懷玉再次登門大長公主府拜訪。


    銀發老公主很歡迎他的到來,一回生二回熟,如今武懷玉再來可就親切多了,他跟王家結了親,老公主的侄孫女可是自己的未來兒媳婦,老公主的長孫還是他的學生呢。


    親家公王仁祐熱情招待。


    這位今年初中的進士後,一直還在吏部侯選,如今官越來越多,可官職卻就那麽多,所以六品以下官員,包括新科進士,還有勳官、散官要得職,都要排隊侯選,級別越低,侯選時間越長。


    王仁祐就算是五姓子,可照樣也還得起碼侯個一年半載的。


    “王兄侯選還沒安排嗎?”


    “如今選人太多,每年少則八千,多則萬人,銓選也隻有一半人能獲選,”王仁祐有些無奈道。


    “如果王兄不嫌棄,可以隨我去嶺南,可以加入我的幕府任職,也可以到州縣任職,王兄進士才俊,嶺南急需這樣的人才啊,隻要肯去,馬上就能安排職位,而且可以由王兄挑選,最起碼也是縣令。”


    武懷玉這話讓王仁祐有些心動。


    選人太多,如果沒門路,可能三年都未必選的上,就算他的家世,也起碼得侯上一年。


    而且得官,一般也是偏遠的縣尉或主簿起。


    中下縣尉,不過是最低的從九品下。


    這縣尉可不好當,


    而如果能直接出任縣令,哪怕是下縣令,都是從七品下,比從九品下的縣尉,高了八級。


    要是早幾年,估計一聽到嶺南,哪怕是縣令,估計都沒哪個願意去。


    但今時不同往日了,


    現在的嶺南,意味著機遇,甚至代表著捷徑,雖然也可能艱辛,但以他的家世,再加上親家公武懷玉做靠山,那他在嶺南當縣令確實是好事。


    老公主在旁邊聽了後笑道,“你還不快謝過晉國公,這可是幫你大忙了,不用侯選直接就得官,而且起步起碼七品的縣令,這可是天大的人情,”


    懷玉也道,“嶺南幾百縣,有縣令空缺的縣,任由王兄選。”


    “當然,若王兄不願做縣令,那麽州、府,甚至我的幕府,也可以隨便王兄挑選。”


    老公主笑道,“這麽說來,這次晉國公回嶺南,要開幕府了?”


    “嗯,聖人特許準許開府。”


    這個開府,不是武懷玉做為一品官高,或是晉國公可以開的府,而是觀察使幕府。


    之前武懷玉的晉國公府,有一套府官班子幕僚,還有一套國官班子幕僚,兩班子加起來有一群視品的幕僚,一班是屬於生活助理,一般是國司人員,


    而現在的觀察使幕府,其幕府人員則是朝廷在嶺南協助武懷玉處理嶺南地方軍政等的官員,


    有一整套的使府幕職,


    從觀察副使到行軍司馬、判官、掌書記、支使、參謀、推官、巡官等,還有許多低級幕職,包括衙推、隨軍、要籍、驅使、隨機、逐要、孔目官等。


    武懷玉一人身兼嶺南觀察黜置使兼經略使兼都團練使數職,


    這些官職都屬於使職,也就是差遣性質,並不是正式的地方官職,所以本來武懷玉這使職是沒有正式的衙門機構和下屬官吏的,


    但現在皇帝特旨他開府,還給了他諸多高、低幕職人員,


    這等於在嶺南六府九十六州之上,與朝廷之間,確實多了一層機構了。


    嶺南的事務,都要經由這個使府。


    有點類似於武德初的行台尚書省。


    武懷玉的使府幕職,還有一特色,他的這些幕職,既是朝廷官員,但又很特殊,不是尚書省選派任免,而是武懷玉舉薦、招募,報呈朝廷批準,有很大的自由度。


    說到底,整個使府的幕職,都是圍繞武懷玉工作的,皇帝也就給了足夠的權限,反正這又不是正式、常設的經製官職,


    以後事罷即撤。


    武懷玉的幕府,他有征辟權,相應的這些幕職其實職權也挺重,至於俸祿福利這些,也完全由武懷玉負責,朝廷不管,但武懷玉肯定會給予較優厚的俸祿待遇的,他有這個能力提供這些。


    除了行軍司馬和副使要由朝廷任命,其餘的基本都武懷玉說了算。


    老公主幫侄子選擇,“先到嶺南擇一縣,好好做一任縣令,幹一番實事,做出一些政績來,然後不管是到州裏,還是進使府,都有經驗了。”


    王仁祐便聽從老公主建議,說願意去嶺南做縣令,至於去哪,便聽武懷玉安排。


    武懷玉當然不可能給王仁祐安排到蠻荒偏僻之地去,


    “韶州的樂昌縣令,廣州的清遠縣令,龔州的平南縣令、邕州的朗寧縣令,王兄挑一個,”


    這四縣都已經算是較好的,特意挑出來的。


    最安穩的當然還是廣州韶州這邊,龔州和邕州那邊挑戰多些,但做出了政績也更顯本事。


    王仁祐一時猶豫不決。


    老公主建議他去廣州清遠,但王仁祐最後卻說願意去邕州的朗寧。


    “此次嶺南,還是想有一番作為的,若是去廣州韶州,隻怕是坐享其成。”


    武懷玉都有點意外,不過對這選擇當然也支持。


    老公主要大擺宴席,


    又派人請了不少客人來做陪,比如王仁祐妻兄中書舍人柳奭,還有王仁表娘家趙郡李氏的叔伯兄弟,


    席間,


    王仁表居然主動提出也想去嶺南,官職無所謂就是閑的久了,也想去做點事。


    “那不知王兄是否願意出任嶺南觀察副使?”


    王仁表笑著痛快答應了,


    然後柳家、李家等也有不人想去嶺南,


    都是武懷玉一句話的事,他上個薦舉奏疏,朝廷對他在嶺南的用人是會開綠燈的。


    那邊現在就是個特區。


    酒席上,邊吃邊聊,


    太原王家、趙郡李家、河東柳氏等幾大家子,都對進軍嶺南很有興趣,願意借這次機會,也大舉南下嶺南,在那邊置業經營,武懷玉當然是舉雙手歡迎。


    嶺南市場夠大,人越多蛋糕才能做的越大,


    酒喝的差不多後,武懷玉倒沒忘記今天來的另一個重要任務,為魏征家四郎做媒。


    當著老公主和王仁表的麵,武懷玉提起這件事。


    “魏相仰慕太原王氏家學淵源、家教良好,想為魏四郎求娶王公之女······”


    話一出,酒桌上安靜了幾分。


    魏征早幾年為次子求娶王學士女那件事,當時鬧的還是很大的,甚至讓人覺得是個笑話,王學士和魏征都丟了臉麵,當然最後武家出手,大家還覺得武家撿了便宜,


    隻不過如今不比當初,魏征現在身份也能讓太原王氏認真對待。


    “魏相真有此意?”


    “確實,所以才特委托我來,”


    王仁表撫須,並沒馬上回複,他沉吟片刻,望向老公主,“母親大人意下如何?”


    大長公主是個痛快人,“我覺得這是門好親事,魏四郎畢竟也是魏相嫡出,母親也是河東裴氏出身,”


    公主發了話,王仁表想了想便也點頭同意了,他的妻子李氏向來不被婆婆喜歡,哪怕是自己女兒的婚事,她也做不了主。


    “那我回去告訴魏相這個好消息,挑個黃道吉日,與魏相再來登門拜訪,正式商談兩家聯姻結親的好事。”


    王仁祐將前往嶺南任邕州朗寧縣令,王仁表也將去嶺南做觀察副使,


    現在王仁表又跟魏征結成兒女親家,


    倒是喜事連連。


    對武懷玉來說,也都是好消息,他這次回嶺南,還將帶著太原王氏趙郡李氏河東柳氏等幾大家族南下嶺南,他們會帶著許多人馬、錢財,在那邊買田置地蓄奴建莊園、開礦山、辦作坊、搞貿易,會為他的嶺南大業再添幾分力量。


    估計最高興的還是魏征夫婦,終於得償所願,聯姻五姓了。


    魏嘴炮又欠他一大人情,挺好。


    果然,等武懷玉從宣陽坊老公主府上出來,直奔永興坊魏征家,他後麵還跟著太原王家的人,


    武懷玉把好消息一說,魏征激動的滿麵通紅,胡子都亂抖,裴氏也高興的失了態,夫婦倆對武懷玉連連感激,而隨同來的太原王家的管事,也送上了老公主和王仁表的禮物,


    “魏相你挑個吉日,我們一起去王家登門拜訪,細商這門親事。”


    “好好好,”魏征激動的都有些語無倫次了,他魏征終於跟太原王家結成親了。“謝謝二郎,太感激了,”


    “都是親戚,何必見外。”


    以後武懷玉在嶺南需要朝廷的政策支持,伱魏征總得給些麵子照顧照顧吧。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