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子城中,


    一座帶著長安風格的廊院裏,


    “這段時間多謝你照顧潤娘母女了,”


    陳盛有些無奈的道,“我們可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妹啊,二郎跟我這麽見外。”


    潤娘在一邊篩酒,


    一桌子嶺南特色美食,薑蔥蒸魚、炙烤蠔肉、幹燒鮑魚、紅燒乳鴿,白灼螺片,還有嶺南有名的蝦生、魚生,還有燉蛇。


    “嶺南這邊飲食剛來時有點嚇人,喜食生、食雜,嶺南人什麽都吃,大到水牛、象鼻,小到蟻卵,皆視之為佳肴,至於說蛇蟲鼠蟻更不用說了,”


    懷玉笑著對潤娘道,“那你現在習慣這嶺南食物了嗎?”


    “有些嚐試後發現還是不錯的,但有些還不敢嚐,”


    懷玉指著蝦生,“這個嚐試過嗎?”


    現在廣州這裏改良過的‘南烹’,已經是挺有名的,跟揚州菜齊名,都是唐人眼裏南方菜中比較能接受的。


    “嚐過幾次,挺不錯的。”


    這蝦生,是買蝦之細者,生切蘭香蓼等,用濃醬醋先潑活蝦,蓋以生菜,以熱鍋覆其上,就口跳出,亦有跳出醋碟者,謂之蝦生。


    這玩意其實不就是潮汕生醃蝦嘛,放後世都挺有名的,當然細說的話還是有很大不同的,蝦生容易膩,容易有些許反胃感,生醃就不易膩。


    “嶺南這邊啊,潮州那邊喜蝦生,容州那邊則好食水牛,循州那邊有野象,當地人若捕得野象,則爭食其鼻,說肥脆,尤適合燒烤,欽州那邊人則喜歡吃蜈蚣肉說勝過牛肉,邕州那邊喜吃蟻卵,鹵製為醬,柳州那邊喜食蜂蛹······”


    說著,陳盛還真問仆人,“吩咐尋象鼻、水牛蹄、蜈蚣肉、蟻卵醬和蜂蛹這些,都有準備嗎?”


    “回阿郎,都已備好,廚房正在做。”


    “趕緊上!”


    這年頭,潮汕那邊居然還有野象,而邕桂交等地就更不用說了。


    不過嶺南這邊飲食除了食生食雜外,其實河鮮海鮮也是更為有名的,畢竟嶺南沿海江河又多,水產豐富。


    因為這邊天氣炎熱夏長冬短,所以飲食上也習慣喝湯,且羹要濃,飯前飲。


    陳盛今天在家中請武懷玉和妹妹吃飯,當然就準備了嶺南特色不乃羹,


    “不乃羹以羊鹿雞豬肉和骨頭同鍋煮,令湯肥濃,漉去肉,撈掉骨,加入蔥薑,調以五味,貯存盆中,”


    本地傳統,不乃羹喝法還挺有講究,謂之不乃會,羹上席,主人先舉,滿盛一杓,先飲而盡,飲盡傳杓,如酒巡行之。


    別說,嶺南天熱易出汗,人本身就容易胃口差,所以這不乃羹其實就是較濃的肉湯,


    吃飯前先喝碗肉湯,這濃湯易吸引,也能較好補充營養,而且相比起直接吃肉也沒那麽肥膩。


    “剛來的時候啊,想念關中麵食,吃不慣米飯,但漸漸的也習慣了,挺不錯的,尤其是這裏豐富的河鮮海鮮讓人喜歡,甚至我現在也喜歡上吃蛇羹了。”陳盛笑著道。


    懷玉對潤娘道,“吃蛇羹其實好處不少的,我看咱女兒不是天熱長痱子嗎,弄幾條毒蛇燉個羹湯,這湯一喝啊,痱子就消掉了,甚至以後都不會長了。”


    潤娘驚訝,“還有這樣的說法啊?”


    “那是自然的,這也是一種藥膳的。”懷玉道。


    陳盛這個舅舅立馬就吩咐廚房,今天不僅要有雞鹿豬羊肉煮的不乃羹,還得有蛇羹,


    “阿郎,太保五蛇羹可否?”管家問。“這道菜還是使府傳出來的。”


    使府,自然就是懷玉的觀察使府,這太保,也是太子太保武懷玉。


    這道菜以飯鏟頭蛇、金環蛇、銀環蛇,另外加入水蛇、錦蛇,五種蛇為主料,再加入鮑魚、鮮筍、雞、木耳、香菇等煮成湯,把原材料撈起手撕成絲狀,用紗布將湯濾清後,勾芡推成羹湯。


    味道那是鮮美絕倫、濃鬱芳香,


    武懷玉初來嶺南時就吃過蛇羹,當時那道菜是用蛇和貓肉一起燉的,號為龍虎鬥,懷玉不願意吃貓,他親自改良,用五種蛇加上不少其它材料,使的這羹湯味道更鮮美,吃過的人都讚不絕口,於是流傳嶺南,名為太保五蛇羹。


    陳盛一句話,就吃這道二郎親自改良的五蛇羹了。


    “再加個烹烏賊吧,”懷玉笑著對潤娘道,“新鮮烏賊炸熟,以薑醋食之,相當脆美,你一會也嚐嚐。”


    在長安可吃不到新鮮的海鮮,也就在廣州可以吃到膩。


    反正陳盛這個五品的廣州都督府司馬,現在是真樂不思蜀不願回長安的。


    不乃羹上來,先一人一小碗喝著。


    邊喝邊聊,上次懷玉回京,潤娘帶著二裴來嶺南,半路錯過,在嶺南也呆了幾個月,倒是也適應了這邊。


    “二裴在這邊跟阿柳師徒倆相處的極好,她們都喜音樂尤擅琵琶,阿柳師傅獨孤娘子的指彈琵琶相當了得,現在二裴也改指彈了呢。”


    樊玄符她們來嶺南後,對於阿柳倒挺喜歡,並沒有在意武懷玉處處留情這種小事。


    “那位獨孤娘子,夫人說還真是出自前朝獨孤皇後家。”


    武懷玉對此並不在意,名門大閥本就人丁眾多,有人淪落嶺南為奴婢也不稀奇,


    五蛇羹上來,懷玉和潤娘的女兒也喜歡吃,這蛇羹很鮮甜清淡,孩子不知是蛇,反正也不吃肉,光喝湯,連喝了幾小碗。


    潤娘對二哥道,“阿兄回頭再弄些新鮮的這食材送到我們府上,讓府裏廚房給其它小郎小娘們也喝些,就都不用擔心長痱子了。”


    這頓飯吃的很高興,


    飯後,懷玉跟二舅哥談起正事。


    “我阿兄懷義兼著廣州防禦使,但他事務繁忙,伱做為他的司馬,廣州府守捉營,就交給你來負責。


    錢我這有了,你趕緊從廣府各州團練中點選募集三千年輕健勇,盡快把他們訓練精良,現在嶺南情況,這些兵隨時可能用的上。”


    嶺南原本的私兵之前一律編為團結,屬於民兵,平時為農,閑時集訓,戰時征召。


    而現在的六都督府,各編一支守捉營,可就是常備兵了,這是為了應對兩稅新法後,嶺南地方刺史縣令這些豪酋俚帥們不肯繳稅納貢而準備的。


    若是敬酒不吃那就吃罰酒,


    到時經略軍、守捉營可就立馬變成了稅警,也是平時治安警備力量,正規軍的預備隊。


    廣州的這三千守捉營,跟廣州清海軍五千人不是一個體係的,但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加強控製。


    這樣一支力量,長官自然是武懷義兼任,但日常統領則交給陳盛,因此武懷玉授陳盛一個廣州防禦副使銜。


    三千人的衣糧,武器裝備這些,武懷玉來解決,而從地方團練中點選精銳,日常的訓練、駐防這些,則由陳盛來。


    “能把這支人馬拉起來嗎?”


    “隻要足兵足糧足餉,那我保證足訓,保證敢戰,能打!”陳盛拍著胸脯道。


    “很好,那這三千人就交給你了,我要求就一個,”


    “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陳盛加了一句,“我保證廣州團練守捉營三千將士,廉帥指哪打哪,”


    “很好,隻要點選進守捉營的團練,全都會發一筆安家費,且給他們分授田地,服役期間,每月衣糧為一石米和一匹布······”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