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宮,避暑盛地。


    這座離宮是隋文帝頒詔在岐州之北營造,以楊素為總監,宇文凱為將作大監規劃設計、封德彝為土木監主管施工。


    夷山湮穀以立宮殿,崇台累榭宛轉相屬。


    因工期太緊,死者萬數,全被推填坑坎。


    建成,賜名仁壽宮,隋文帝先後六次來此行宮避署,對這座壯麗奢華的行宮十分滿意,但最後也是死在仁壽宮中。


    貞觀朝,李世民下詔修繕,增築禁苑、武庫、官署,更名九成宮,規模更大。


    如今的九成宮坐落在杜水北岸,北依碧城山,南對石白山,東有童山,西鄰鳳凰山。


    宮城範圍,周垣千八百步,地勢西高東低,天台山被圍在宮城之內。


    內外兩重城垣,內城是宮城,在山穀較平坦地帶,外圍城牆,範圍較廣,包括了周圍山地。


    宮城內為朝寢宮殿、武庫、官寺衙署,宮城之外圍牆以內的範圍是禁苑。


    西宮牆畔便是人工湖西海,引由北向南流的馬坊河水注入。


    湖畔,有一座精美的琉璃水榭,又名月亮宮。


    長孫皇後在這琉璃建成的透明屋子裏喝著茶,不過並沒有讓那些妃嬪們陪著,皇後喜靜不喜鬧,


    宮人煮一壺茶,


    還有宮人在彈著一曲舒緩的琴曲,


    高水流水,


    皇後手捧著一卷通鑒,看的入神。


    她本就是個才女,雖貴為皇後,卻並不喜權勢,從不過問政事,甚至就連兄弟輔佐丈夫登上帝位功論第一拜宰相後,她反而力勸兄弟辭相,讓丈夫不要過於恩寵長孫家,怕家門過盛。


    一陣腳步聲傳來。


    人未至聲先到,銀鈴般的笑聲陣陣,長孫皇後聽到這聲音不由的放下了手裏的書,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這是女兒長樂公主麗質來了。


    大女兒今年即將出嫁,嫁的是自己兄長的嫡長子,表妹嫁表哥,親上加親。


    “母後,你聽說武懷玉的事沒?”


    “你得尊稱一聲武公,或是青陽先生才對,哪能直呼其名?”皇後對著女兒笑道,伸手拉她到旁邊坐下,“青陽先生怎麽了?”


    “母後還不知道麽,父皇賜封他為世襲江州刺史,結果武懷玉一直上書推辭,聖人再三不許,然後他居然又上了一書,說要用夷洲換江州。”


    “我聽說那夷洲在茫茫大海之中,據說三國東吳派艦隊尋夷洲,結果從建業出發,在海上航行一年才抵達夷洲呢,那島上盡是些野人,據說部落互不相屬,相互攻殺,還喜歡砍下敵人首級,然後收藏起來呢。”


    十三歲的長樂公主說起這些的時候,新奇中帶著幾分嫌棄。


    “母後,你說青陽先生為何要拿江州換夷洲啊?難不成真跟別人議論的一樣,武青陽這是為了反對陛下的分封,而說的氣話?”


    長孫皇後也是才知曉這些消息。


    武懷玉居然要拿江州換夷洲?


    這個夷洲她倒是比女兒知曉的多些,大業六年隋天子也曾派兵萬人跨海征流球,還斬其大小王,並擒其王子以及數千男女而還,焚其兩城。


    為楊廣的武功又添一筆。


    長孫皇後甚至知道這流求島就在福州對麵,隋朝時那裏屬建安郡,


    武夷山以東,毗鄰東海,


    依山傍海的建安郡麵積很廣闊,但一直相對封閉落後,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方,


    北接浙江仙霞嶺,南接廣東九連山,東與江西武夷山脈為界,西鄰大海。


    東漢末年,王朗被孫策擊敗後,亡走浮海,到東部侯官,侯官就是現在的福州。


    孫權曾在福州設立造船機構典船校尉,謫徒造船於此,後來吳國派大軍從南台進攻交趾,南台便是在福州的吳國海軍基地和造船中心。


    而西晉時期,衣冠南渡,八姓入閩,也帶來了北方先進的技術,隋朝時,設立泉州漳州等,還曾渡海攻流求。


    但就算到了如今貞觀七年,整個原建安郡,也就是現在的福、建、泉、漳、汀五州之地,


    隸屬的是江南東道,但閩地跟吳越差距太大了。


    山海相阻,十分封閉,


    交通不便,生產技術落後,尤其是土地太少,八山一水一分田,那一分田還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之地,但沿海偏又多台風、洪災內澇,以及鹽堿等困擾,


    耕地少、人口少,又因交通不便,沒啥經濟發展。


    當年隋朝征林邑和征流求掠來的那些占城人、流求人,後來也就安置在漳泉一帶,那邊實在是人煙稀少。


    晚飯的時候,


    皇後陪皇帝用完膳,主動的提起了此事。


    “青陽因何要換封?”


    “伱也聽說了這事?”


    長孫皇後便說是麗質告訴她的,“那孩子這馬上就要完婚了,還是風風火火的樣子。”


    李世民牽著皇後的手,“走,朕陪你散散步。”


    兩人手牽手,漫步西海岸。


    “轉眼麗質都十三歲了,就要出嫁了,說實話,朕真舍不得。”


    “我也有些不舍,感覺她還沒長大呢。”皇後緊握著丈夫的手。


    十三歲,確實小了點。


    可朝廷一直下詔鼓勵民間早婚早育多育,皇家總要帶頭。


    “當年你嫁我時,也才十三。”


    “轉眼就二十年過去了,時間過的真快,”長孫皇後也不由的想起初嫁時,那是大業九年,她才十三,丈夫也才十六。


    “說起來,我還想起來一樁往事呢,當年婚後,你歸寧永興裏,你舅父高士廉妾侍張氏在你住的房舍外麵看見一匹大馬,馬高二丈,鞍勒皆在,張氏驚懼,將此事告之你舅。


    高士廉請人占卜,顯示遇坤之泰,內陽外陰,內健外順,是天地之交,占卜之人說,龍是乾的卦象,馬是坤的卦象,女子處於尊位,居於中正之位卦象顯示,此女子貴不可言。”


    他笑了笑,“當年那人占卜很準,你果然母儀天下。”


    兩人手牽著手邊說邊走,


    “麗質最近跑來找朕說過世封功臣刺史的事幾次,她說朕世封功臣刺史不是獎賞而是遷徙,”


    “朕知道這些話是無忌的意思,咱這女兒啊,還沒出嫁呢,胳膊肘就朝外拐了。”


    皇後握了握丈夫的手,“臣妾聽說不僅是無忌反對世封刺史,還有許多大臣也都反對,支持者除了蕭相外並沒幾個?


    如今懷玉又突然上書請以夷洲換江州,是不是也是反對蕭相的世封之策?”


    皇後沒說是皇帝的世封法,而說的是蕭瑀的世封策。


    李世民沒急著回答,


    就這麽牽著妻子的手走了一段路,“其實武懷玉一直是支持分封的,但他的分封法比蕭瑀的更激進,他一直主張要把諸王分封到邊疆蠻夷之地去,還不能給太多權力,


    主張給封地三分之一稅賦收入,給七品以下官吏任免權,給幾千護軍,但行政、司法、監察卻要由朝廷授派官員。”


    “說實在的,懷玉的這分封策,朕看過後實在難以同意,朕舍不得那樣苛待諸王,”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