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三樹五鈿迎入宮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作者:木子藍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長安,西城,
休祥坊,周國公府。
今日府中張燈結彩,一派喜慶,二娘子將要嫁入東宮為太子良娣,這可是天大的喜事。
內宅,
楊氏有些不舍的看著在梳妝的女兒,還未及笄卻要嫁人了。
“阿娘,我隻是進東宮,又不是和親塞外,女兒想阿娘了就回來看看,阿娘想女兒了也可以進宮來看望,比去東市還近呢。”武二娘看著母親落淚,自己倒是沒什麽傷感離別。
或許如她所說的一樣,太子殿下她也是相熟,且挺喜歡的,而且東宮離的也近,連長安城都沒出呢。
提前進宮,心裏甚至還有點高興。
“阿耶今天有沒有好點?”
“今天精神不錯,尚藥局的奉禦換了你二兄送來的新藥,又用了聖人所賜的龍須為引,你阿耶昨日吃了後就感覺好多了,咳嗽也少了,昨晚一晚都沒再咯血,今早精神好便早早起來,安排你出嫁的喜事,”
“看來衝喜真有用,那太好了。”武二娘喜道。
武大娘則道,“或許是二哥送來的藥好,聽說是從海外夷洲采的一種特有的藥,要是阿耶的病能夠早點請二哥來醫就好了。”
楊氏歎息一聲,雖然丈夫用了新藥看著不錯,可禦醫也說了,也隻是暫時提提神止痛而已。
“娘,二哥不回長安嗎?”
“聽說今年不回京朝集,是嶺南觀察副使王仁表代他回京,”
武二娘聽了覺得很遺憾,既遺憾二哥懷玉不能回京親自幫父親看診開方用藥,也遺憾自己出嫁這重要的日子,二哥不能親自送嫁。
幾千裏路迢迢,這邊臨時決定出嫁,連消息都來不及送到廣州去。
“阿兄現在流求還是廣州呢?”
“不清楚,聽說先前一直在泉州、流求那邊,現在也不知道有沒有回廣州,”
娘幾個說著武懷玉,為他不能回長安而遺憾,卻沒有一個提起同在嶺南的武元慶武元爽兄弟倆。
楊氏娘幾個沒人喜歡那兄弟倆,早幾年武士彠在外任職時,娘幾個在京,結果那兄弟倆跟她們處的很不和睦,對繼母楊氏沒禮貌,對異母妹妹們就更別提了。
武三娘有些猶豫著道,“咱阿耶的爵位真不給大兄了麽?”
楊氏哼了一聲沒答話。
倒是十一歲的武二娘很不客氣的道,“就他們那紈絝樣,爵位給老大,他也承受不住,早晚惹禍奪爵,不如給三弟。”
“就怕等阿耶不在了,大兄來爭。”
“他敢,這是阿耶向聖人請求的,也得聖人許可了。再說,聖人和阿耶也沒虧待他們兩個,二轉勳七品階九品職,阿耶又給他們一人五十頃地、五千貫錢,五十家奴婢,這家業還不夠豐厚麽?”武二娘對鏡貼花黃,還帶著幾分幼稚的臉龐上,說話時卻帶有幾分殺氣。
“他們這輩子別想離回長安,就在嶺南自立門戶呆一輩子吧。”
楊氏道,“這事還得讓你阿耶給你二哥寫封信,詳細說明原委,讓他幫忙在嶺南照顧下你兩位兄長,你阿耶的爵位傳給你三弟,我們也不會虧待他們兄弟倆的,”
真要說起來,其實楊氏是不怕這兄弟倆的,兄弟倆母親家族沒什麽人,相裏氏也就一般地方豪強,
相反,楊氏可是關隴六姓中弘農楊氏觀王房的,她家這一支在隋、唐都是頂級家族,在隋為觀王,在唐也出了一個宰相,楊恭仁這宰相雖致仕,可名望也高,那是楊氏堂兄。
堂弟是聖人姐夫,做過吏部尚書,如今也是雍州別駕,主持雍州事務。而觀王房人丁興旺,子弟在朝任官者多,更別說楊氏在宮中都還有好幾個做嬪妃的。
楊氏聯姻更是半朝野。
武士彠現在就請求皇帝同意了把爵位交給老三,這個事情武家兄弟根本鬧不起來。
又不是武士彠生前沒安排,她們死後自作主張讓三郎搶老大的繼承權。
根本不怕打官司。
“二哥會支持我們嗎?”武三娘問。
這事雖是周國公府的爵位繼承,但畢竟也涉及武氏家業繼承的事,宗法製度,家業肯定是嫡長子繼承的。
如果家族要插手幹涉,也是有理由的。
“伱們族長大伯昨天來過,阿郎跟族長談過了,族長也同意你阿耶的安排,你們二哥向來跟我們府上關係好,這個事情更會支持我們的,放心吧。”
楊氏緩緩道,“到時他們真要鬧,頂多再給他們些錢財。”
不再談這些事,
宮裏來人,皇後特意派了女官帶著宮女過來給二娘化妝更衣,
嫁衣都是皇後送來的。
一名宮女端著托盤進來,上麵是給武二娘的首飾,花樹和兩博鬢。
大唐禮製,皇後首飾,花十二樹。
皇太子妃,公主,王妃,三師、三公及公夫人,一品命婦,並九樹。
而太子良娣,花三樹。
比男爵夫人、五品命婦的五樹花還要少。
花樹是步搖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到大唐此時,還沒有鳳冠,唐以前,鳳都還沒成為高貴女性身份的象征。
李世民寫了一篇威鳳賦,就把自己稱為威鳳。
漢代皇後首飾采用假髻、步搖、簮珥模式,魏晉南北朝陸續增加鈿、博鬢,並將步搖改稱花樹。
隋唐確立了花樹、鈿、釵、博鬢的組合模式,還以花樹、鈿的數量還區分等級。
長孫皇後給武二娘送來了三樹五鈿的首飾,
還有兩博鬢,這是一種假鬢,後妃,內外命婦在正式場合梳用的,形似薄鬢,鬢發在左右鬢上各簮兩片金鈿、翠葉之類的貴重首飾,簮兩片金鈿就是二博鬢,簮三片那就是三博鬢,士庶女子不得施用。
又賜青色翟衣。
身為宰相、國公之女,又是嫁入東宮為太子良娣,自是不凡。
雖然花樹、金鈿數目都嚴格按照等級製度,但製作的卻是非常精美,那都是皇家禦造的,本是給公主們準備的,現在改了一下給武二娘。
花樹禮冠雖不如鳳冠那麽好看,但其實也是非常華麗的,一派花草樹木鳥語花香飛禽走獸的,而且金光燦燦奢華尊貴。
“真好看,”
武家姐妹們都看呆了,
女人最美的衣服果然是嫁衣。
尤其是這花樹金鈿,合起來就是釵鈿禮衣,唐代女子婚嫁,不論有品級還是庶人女,都可以服花釵禮衣結婚,隻不過不同等級的用的規則不同。
凡婚嫁花釵禮衣,六品已下妻及女嫁則服之;其釵覆笄而已。其兩博鬢任以金、銀、雜寶為飾。其次花釵禮衣,庶人女嫁則服之。釵以金、銀塗,琉璃等飾。
皇後褘衣、鞠衣,皇太子妃褕翟、鞠衣,和內外命婦翟衣。
青色的翟衣很華麗,也很美。
大唐男女結婚,婚服是紅男綠女。
女官為武二娘佩帶花樹,
花樹是在漢步搖基礎上發展來的,帶有基座,花樹有可彈動的螺旋枝,枝上裝花朵,依然可隨步搖動。
小花朵數與大花樹相同,武二娘的太子良娣是花三樹,前後各三樹,因此她六個花枝上,各有六朵花。
不是真花,而是黃金珠寶製做成的,一朵朵非常精美,每朵花都有花朵花蕊花葉珠寶等組合而成,甚至在花朵上還夾雜小人、鳥雀等。
等花樹戴好,
武氏姐妹更驚歎羨慕了。
前後各三樹,每樹各六朵花,這些金花還各不相同,黃金珠玉製做成的花,不僅好看,而且那麽華貴,花上還有人物鳥獸,
禮冠上除了插前後各三花樹,冠前麵還有五枚水滴形的飾件,用琉璃、玉石、貝殼鑲嵌出花型,四周鑲以珍珠,安裝在冠上,
這便是寶鈿,跟平時女子直接畫或貼在額上的花鈿不同。
這種更精美,甚至有嚴格的等級限製。
花樹、寶鈿,兩博鬢,
青色翟衣,
等妝扮完成,
武二娘已經從一個還略顯青澀稚嫩的小姑娘,華麗變身,變成了一個高貴冷豔的太子良娣新娘。
長條s狀的兩博鬢,垂掛於花冠兩側,外端上尖內收,裝飾上跟寶佃相似,上麵也是嵌有珠寶,上沿還裝飾了金玉小花朵數朵。
宮裏來的女官宮人們看到妝扮好的武二娘,也都不由的感覺驚豔,
她很好的駕馭了這身釵鈿禮衣。
那個花樹寶鈿兩博鬢的冠,戴在她頭上真的非常合適,
武二娘看著銅鏡中的自己,
卻是撇了撇嘴,
太子良娣僅在皇太子妃之下,可皇太子妃跟公主、王妃一樣,都是僅次於皇後十二樹的九樹,她這太子良娣卻僅有三樹五鈿。
這冠上要是有前後各九樹,那肯定更好看,
如果前後各十二樹,那這冠就插滿了,人一動,二十四樹搖動,琳琅滿目,得多耀眼。
吉時已到,
親迎,出嫁。
從休祥坊到東宮,恰好橫穿長安城東西,
長安城東西寬十八裏,東宮迎親隊伍浩蕩遊行十八裏,因為皇帝旨意,這次親迎很隆重熱鬧,武家也是下了血本。
隊伍浩蕩,十裏紅妝。
知道的曉得這是皇太子納妾,迎太子良娣,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太子迎娶太子妃呢,
“這排場可真大啊,不過是納妾而已,居然這麽鋪張。”有人酸溜溜的道。
“這可不是一般的妾,人家父親是宰相,還是開國元勳,實封世封功臣,母親弘農楊氏嫡女,人家堂兄是武懷玉,堂姐夫是馬周,堂舅是楊恭仁、楊師道,宮裏還有皇妃、九嬪是姑母、表姐,”
“是啊,這位太子良娣家出了四個宰相,太子妃家也比不過啊。”
這話一出,那位說酸話的也閉嘴了。
太子良娣有四個宰相親戚,雖然有兩個已不是宰相,可威望還在,尤其是武懷玉,不在朝中為相,可依然深得聖人寵信,還是太子老師,鎮守嶺南七府四十九州,手握十萬精兵呢。
這樣背景雄厚的太子良娣,東宮就算是再排場點迎親,也都很正常啊。
(本章完)
休祥坊,周國公府。
今日府中張燈結彩,一派喜慶,二娘子將要嫁入東宮為太子良娣,這可是天大的喜事。
內宅,
楊氏有些不舍的看著在梳妝的女兒,還未及笄卻要嫁人了。
“阿娘,我隻是進東宮,又不是和親塞外,女兒想阿娘了就回來看看,阿娘想女兒了也可以進宮來看望,比去東市還近呢。”武二娘看著母親落淚,自己倒是沒什麽傷感離別。
或許如她所說的一樣,太子殿下她也是相熟,且挺喜歡的,而且東宮離的也近,連長安城都沒出呢。
提前進宮,心裏甚至還有點高興。
“阿耶今天有沒有好點?”
“今天精神不錯,尚藥局的奉禦換了你二兄送來的新藥,又用了聖人所賜的龍須為引,你阿耶昨日吃了後就感覺好多了,咳嗽也少了,昨晚一晚都沒再咯血,今早精神好便早早起來,安排你出嫁的喜事,”
“看來衝喜真有用,那太好了。”武二娘喜道。
武大娘則道,“或許是二哥送來的藥好,聽說是從海外夷洲采的一種特有的藥,要是阿耶的病能夠早點請二哥來醫就好了。”
楊氏歎息一聲,雖然丈夫用了新藥看著不錯,可禦醫也說了,也隻是暫時提提神止痛而已。
“娘,二哥不回長安嗎?”
“聽說今年不回京朝集,是嶺南觀察副使王仁表代他回京,”
武二娘聽了覺得很遺憾,既遺憾二哥懷玉不能回京親自幫父親看診開方用藥,也遺憾自己出嫁這重要的日子,二哥不能親自送嫁。
幾千裏路迢迢,這邊臨時決定出嫁,連消息都來不及送到廣州去。
“阿兄現在流求還是廣州呢?”
“不清楚,聽說先前一直在泉州、流求那邊,現在也不知道有沒有回廣州,”
娘幾個說著武懷玉,為他不能回長安而遺憾,卻沒有一個提起同在嶺南的武元慶武元爽兄弟倆。
楊氏娘幾個沒人喜歡那兄弟倆,早幾年武士彠在外任職時,娘幾個在京,結果那兄弟倆跟她們處的很不和睦,對繼母楊氏沒禮貌,對異母妹妹們就更別提了。
武三娘有些猶豫著道,“咱阿耶的爵位真不給大兄了麽?”
楊氏哼了一聲沒答話。
倒是十一歲的武二娘很不客氣的道,“就他們那紈絝樣,爵位給老大,他也承受不住,早晚惹禍奪爵,不如給三弟。”
“就怕等阿耶不在了,大兄來爭。”
“他敢,這是阿耶向聖人請求的,也得聖人許可了。再說,聖人和阿耶也沒虧待他們兩個,二轉勳七品階九品職,阿耶又給他們一人五十頃地、五千貫錢,五十家奴婢,這家業還不夠豐厚麽?”武二娘對鏡貼花黃,還帶著幾分幼稚的臉龐上,說話時卻帶有幾分殺氣。
“他們這輩子別想離回長安,就在嶺南自立門戶呆一輩子吧。”
楊氏道,“這事還得讓你阿耶給你二哥寫封信,詳細說明原委,讓他幫忙在嶺南照顧下你兩位兄長,你阿耶的爵位傳給你三弟,我們也不會虧待他們兄弟倆的,”
真要說起來,其實楊氏是不怕這兄弟倆的,兄弟倆母親家族沒什麽人,相裏氏也就一般地方豪強,
相反,楊氏可是關隴六姓中弘農楊氏觀王房的,她家這一支在隋、唐都是頂級家族,在隋為觀王,在唐也出了一個宰相,楊恭仁這宰相雖致仕,可名望也高,那是楊氏堂兄。
堂弟是聖人姐夫,做過吏部尚書,如今也是雍州別駕,主持雍州事務。而觀王房人丁興旺,子弟在朝任官者多,更別說楊氏在宮中都還有好幾個做嬪妃的。
楊氏聯姻更是半朝野。
武士彠現在就請求皇帝同意了把爵位交給老三,這個事情武家兄弟根本鬧不起來。
又不是武士彠生前沒安排,她們死後自作主張讓三郎搶老大的繼承權。
根本不怕打官司。
“二哥會支持我們嗎?”武三娘問。
這事雖是周國公府的爵位繼承,但畢竟也涉及武氏家業繼承的事,宗法製度,家業肯定是嫡長子繼承的。
如果家族要插手幹涉,也是有理由的。
“伱們族長大伯昨天來過,阿郎跟族長談過了,族長也同意你阿耶的安排,你們二哥向來跟我們府上關係好,這個事情更會支持我們的,放心吧。”
楊氏緩緩道,“到時他們真要鬧,頂多再給他們些錢財。”
不再談這些事,
宮裏來人,皇後特意派了女官帶著宮女過來給二娘化妝更衣,
嫁衣都是皇後送來的。
一名宮女端著托盤進來,上麵是給武二娘的首飾,花樹和兩博鬢。
大唐禮製,皇後首飾,花十二樹。
皇太子妃,公主,王妃,三師、三公及公夫人,一品命婦,並九樹。
而太子良娣,花三樹。
比男爵夫人、五品命婦的五樹花還要少。
花樹是步搖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到大唐此時,還沒有鳳冠,唐以前,鳳都還沒成為高貴女性身份的象征。
李世民寫了一篇威鳳賦,就把自己稱為威鳳。
漢代皇後首飾采用假髻、步搖、簮珥模式,魏晉南北朝陸續增加鈿、博鬢,並將步搖改稱花樹。
隋唐確立了花樹、鈿、釵、博鬢的組合模式,還以花樹、鈿的數量還區分等級。
長孫皇後給武二娘送來了三樹五鈿的首飾,
還有兩博鬢,這是一種假鬢,後妃,內外命婦在正式場合梳用的,形似薄鬢,鬢發在左右鬢上各簮兩片金鈿、翠葉之類的貴重首飾,簮兩片金鈿就是二博鬢,簮三片那就是三博鬢,士庶女子不得施用。
又賜青色翟衣。
身為宰相、國公之女,又是嫁入東宮為太子良娣,自是不凡。
雖然花樹、金鈿數目都嚴格按照等級製度,但製作的卻是非常精美,那都是皇家禦造的,本是給公主們準備的,現在改了一下給武二娘。
花樹禮冠雖不如鳳冠那麽好看,但其實也是非常華麗的,一派花草樹木鳥語花香飛禽走獸的,而且金光燦燦奢華尊貴。
“真好看,”
武家姐妹們都看呆了,
女人最美的衣服果然是嫁衣。
尤其是這花樹金鈿,合起來就是釵鈿禮衣,唐代女子婚嫁,不論有品級還是庶人女,都可以服花釵禮衣結婚,隻不過不同等級的用的規則不同。
凡婚嫁花釵禮衣,六品已下妻及女嫁則服之;其釵覆笄而已。其兩博鬢任以金、銀、雜寶為飾。其次花釵禮衣,庶人女嫁則服之。釵以金、銀塗,琉璃等飾。
皇後褘衣、鞠衣,皇太子妃褕翟、鞠衣,和內外命婦翟衣。
青色的翟衣很華麗,也很美。
大唐男女結婚,婚服是紅男綠女。
女官為武二娘佩帶花樹,
花樹是在漢步搖基礎上發展來的,帶有基座,花樹有可彈動的螺旋枝,枝上裝花朵,依然可隨步搖動。
小花朵數與大花樹相同,武二娘的太子良娣是花三樹,前後各三樹,因此她六個花枝上,各有六朵花。
不是真花,而是黃金珠寶製做成的,一朵朵非常精美,每朵花都有花朵花蕊花葉珠寶等組合而成,甚至在花朵上還夾雜小人、鳥雀等。
等花樹戴好,
武氏姐妹更驚歎羨慕了。
前後各三樹,每樹各六朵花,這些金花還各不相同,黃金珠玉製做成的花,不僅好看,而且那麽華貴,花上還有人物鳥獸,
禮冠上除了插前後各三花樹,冠前麵還有五枚水滴形的飾件,用琉璃、玉石、貝殼鑲嵌出花型,四周鑲以珍珠,安裝在冠上,
這便是寶鈿,跟平時女子直接畫或貼在額上的花鈿不同。
這種更精美,甚至有嚴格的等級限製。
花樹、寶鈿,兩博鬢,
青色翟衣,
等妝扮完成,
武二娘已經從一個還略顯青澀稚嫩的小姑娘,華麗變身,變成了一個高貴冷豔的太子良娣新娘。
長條s狀的兩博鬢,垂掛於花冠兩側,外端上尖內收,裝飾上跟寶佃相似,上麵也是嵌有珠寶,上沿還裝飾了金玉小花朵數朵。
宮裏來的女官宮人們看到妝扮好的武二娘,也都不由的感覺驚豔,
她很好的駕馭了這身釵鈿禮衣。
那個花樹寶鈿兩博鬢的冠,戴在她頭上真的非常合適,
武二娘看著銅鏡中的自己,
卻是撇了撇嘴,
太子良娣僅在皇太子妃之下,可皇太子妃跟公主、王妃一樣,都是僅次於皇後十二樹的九樹,她這太子良娣卻僅有三樹五鈿。
這冠上要是有前後各九樹,那肯定更好看,
如果前後各十二樹,那這冠就插滿了,人一動,二十四樹搖動,琳琅滿目,得多耀眼。
吉時已到,
親迎,出嫁。
從休祥坊到東宮,恰好橫穿長安城東西,
長安城東西寬十八裏,東宮迎親隊伍浩蕩遊行十八裏,因為皇帝旨意,這次親迎很隆重熱鬧,武家也是下了血本。
隊伍浩蕩,十裏紅妝。
知道的曉得這是皇太子納妾,迎太子良娣,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太子迎娶太子妃呢,
“這排場可真大啊,不過是納妾而已,居然這麽鋪張。”有人酸溜溜的道。
“這可不是一般的妾,人家父親是宰相,還是開國元勳,實封世封功臣,母親弘農楊氏嫡女,人家堂兄是武懷玉,堂姐夫是馬周,堂舅是楊恭仁、楊師道,宮裏還有皇妃、九嬪是姑母、表姐,”
“是啊,這位太子良娣家出了四個宰相,太子妃家也比不過啊。”
這話一出,那位說酸話的也閉嘴了。
太子良娣有四個宰相親戚,雖然有兩個已不是宰相,可威望還在,尤其是武懷玉,不在朝中為相,可依然深得聖人寵信,還是太子老師,鎮守嶺南七府四十九州,手握十萬精兵呢。
這樣背景雄厚的太子良娣,東宮就算是再排場點迎親,也都很正常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