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龍王廟。


    香火旺盛,


    武懷玉看到廟裏新修的三藥王殿,看到自己跟孫思邈、韋善俊一起被供在殿中,接受香火,有點無語。


    “藥王殿現在香火量著呢,每日都有無數人前來燒香。”


    如今的龍王廟裏,不僅供有四海龍王,也還有許多其它神仙,雷公電母風伯雨師,


    逍遙子都成了財神,


    秦瓊尉遲恭也做為門神被請進來了,


    李靖也被請進來了,


    李靖現在跟逍遙子同供一殿,李靖被尊為財寶天王,也稱北方天王,又因塑像是托塔形像,故又被稱為托塔天王,


    “衛公是武財神,逍遙子真人是文財神,”


    武懷玉記得文財神是比幹,武財神是趙公明啊,也有把關公、範蠡也尊為文武財神的,但把李靖、逍遙子尊為文武財神,他以前真沒聽過。


    “這個呢?”


    武懷玉指著李靖身邊的那人問,


    “這是武公你啊,降魔戰神那拏天,人稱哪吒天王。”


    武懷玉看著那個三頭六臂的英武形像,感覺越來越離譜了,龍王廟裏,他在藥王殿跟孫思邈他們同為藥王,這邊又跟李靖成為降魔戰神,還被稱為中壇元帥。


    還三頭六臂。


    不過等武懷玉在另一間殿中,看到了觀世音後,反倒淡定了許多。


    南海觀音也被請來了,但在這龍王廟她不是佛家的觀世音,她被稱為慈航真人,成為道家神了。


    也被稱為慈航大士,說她法力無邊,救苦救難,有求必應,尤其是在海上,那是跟四海龍王一樣了得。


    現在廣州港的漁民或海商,出海必拜。


    大唐如今還沒媽祖,這位慈航真人被虔誠供奉著。


    等武懷玉發現馮盎也被供在龍王廟裏,被奉為廣州城隍時,一點也不驚訝了。


    嚴格說起來,廣州龍王廟雖是經過都督府許可建立的寺廟,但這廟裏的許多神,都不在大唐國家祀典之上,因此可稱為淫神淫祠淫祀,屬於非法的。


    曆朝曆代,對於祭祀一事都是十分莊重嚴肅的,


    國家大事,在祀與戎,


    什麽神能夠被尊奉祭祀,那都有一本嚴格的祀典,比如昊天大帝、比如皇天後土等等,


    每朝祭祀的神並不完全一樣,但能上祀典的神,就是得到朝廷認證的,朝廷要按時祭祀,


    有些地方上也會有些神經過朝廷認證,地方也要四時祭祀。


    但曆來民間還是會有許多各種各樣不被認證的神,那就是淫神,祭祀他們的行為就是淫祀。


    在隋唐的時候,南方各地就流行祭祀城隍,且每地的城隍神都不一樣,一般都是本地曆史上有名的人物,此時,大唐的祀典中就沒有城隍神,


    曆史上狄仁傑巡視江南,吳楚俗多淫祠,仁傑禁止,凡毀一千七百房,止留夏禹、吳太伯、季劄、伍員四祠而已。


    不過老百姓哪管你這麽多,


    中國人一大特色就是見神就拜,不管是神是佛,精神寄托嘛。甚至民間修的廟,並不限於祭祀一位神靈,也不限於佛道,可以雜陳祭祀許多神靈,甚至這些神跟神之間並沒什麽關係。


    廣州龍王廟就是如此,


    這廟是武家女眷們出資修建的,本來應當是隻供奉四海龍王或是南海龍王,可現在各種各樣的神供進來,還在不斷增添,


    廣州的百姓也喜歡來拜,這麽多神,來了每個拜一拜,財神土地神藥神龍神,見者有份嘛。


    甚至如李靖秦瓊尉遲恭武懷玉馮盎孫思邈韋善俊等這些還活著的人,他們一樣供進去,覺得他們有本事嘛。


    因這龍王廟是武家修的,也得到都督府的批準,所以這廟還是經營的很正規的,既不會找百姓攤派什麽祭祀、香火費用,也不會向百姓放貸借款,或是抵押質庫這些,更不會亂賣什麽符水、香灰啥的,


    這裏連抽簽都不要錢,


    甚至屬於是一個公開的非贏利的場所,


    四時各個神的祭祀,經常會辦辦廟會,也會有些雜耍戲班等的表演,


    “祈禱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也不是什麽壞事,”武懷玉轉了一圈後說道,隻要不趁機斂財,胡搞亂搞,武懷玉也不願意過多幹涉百姓們的那點行為。


    至於他也被供在廟裏,還是藥王和除魔天神啥的,也無所謂了。


    “明天去呂宋的人,出海前都先來廟裏上香,”


    第二天。


    清早,


    即將前往呂宋的一眾人,都前來龍王廟上香。


    這是今年第五批前往呂宋的人員,


    基本上都是少年郎,身著統一的青色衣袍,


    這些人,都是武家收養的孤兒,


    武家多年來一直在收養孤兒,最早的一批到如今都有十年了。每年,武懷玉都會拿出一大筆錢財來,做為第二年新建孤兒院和收養孤兒的費用。


    武家每到一地方開商鋪買田地,或者是開礦,基本上都會在當地收養孤兒,甚至還建有許多專門收養棄嬰的育嬰堂,


    雖然這筆開支不小,且年年還在增加,但武懷玉還是一直保持下來。


    這些武家培養的孤兒,半工半讀,沒什麽讀書天賦的會在完成幾年基礎教育後,送進商鋪工坊做學徒,有些天賦的會送進技校,繼續半工半讀學習更多技術。


    當年最早的那些收養的孤兒,如今有些都二十多歲了。


    一年一年,武家收養的棄嬰孤兒很多,一茬茬的成長起來,


    而武家還在各地開了許多小學堂、技工學校,也麵向社會招收一些平民子弟,定向委培,


    十年了,武懷玉當初的這些安排,如今效果還是不錯的,武家這些年能夠這麽迅速的發展擴張,跟自己的這套培養人手的體係離不開。


    這些人對武家很忠誠。


    就如這批將去呂宋的青少年,


    都是剛從大唐各地的武家技校抽調來的,且多是武家撫養的孤兒出身,他們已經完成了技校的培訓,掌握了一技之長,本來是要分配到武家各作坊商鋪等地去,


    但這次他們被抽選出來,即將送往呂宋。


    這一批去呂宋的青少年足有千餘人,


    現在的呂宋,已經擴張到了十二個據點,人員需求更大了。武家現在是一邊不斷讓自家各地商鋪招工,一邊則是把自己培養出來的年輕人往那邊抽調,


    去呂宋給的待遇都還是很不錯的。


    武家的這些青少年們,從各地匯聚廣州,已經經過半個月的培訓,這段時間夥食不錯,一個個麵色紅潤。


    此時人人一個柳條箱,一個手提袋,還有一個雙肩大背包,東西不少,但都十分整齊統一,


    身上的衣服也都是在廣州統一新發的,裏外三件套,都是新的。


    大家排著隊進龍王廟,挨個殿,向各路神明拜禮上香,


    每人也得到了一枚平安符。


    大家小心的把平安符和自己脖子上的身份銘牌掛在一起,他們很清楚知道要去哪裏,


    但沒有人退縮和畏懼,


    這裏的青少年們,大的已經二十出頭,小的十四五歲,出身卻都差不多,有戰爭孤兒,有因饑荒而成孤兒的,還有是因生病或其它原因被拋棄的,或是走丟的,


    被武家收養前,許多人都有過一段極難忘的黑暗時間,他們或挨凍受饑,或流浪乞丐,又或被人拐賣打罵,


    有人一身病,奄奄一息,有人餓的皮包骨,


    好在他們最後遇到了武家的好心收養,進了孤兒院中吃上了飽飯,得到了醫治,甚至還能讀書識字,


    長大點後半工半讀學習技藝,有了一技之長。


    他們比一般孩子懂事更早,也明白遇到武家多麽幸運,許多有父母家人的孩子,還沒他們過的好呢,起碼他們有了溫飽,


    現在家族要他們去呂宋,


    他們不知道呂宋在哪,隻知道是要從廣州出海,在很遠的大海之中的大島上,


    他們沒害怕,反而為能夠選中而有些興奮自豪,


    上香完,


    碼頭,


    武懷玉來為他們送行,


    這些‘武家的孩子們’看到他非常激動,大家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武懷玉是他們再生父母,有再造之恩。


    “你們都是武家的好孩子!”


    武懷玉開口喊道,


    一句話讓麵前一千多少年都激動不已,有些少年甚至哽咽落淚,


    “你們即將踏上前往呂宋的旅途,


    對你們而言,此去會有波濤風浪,但更多的還是機遇,是美好的未來,你們都是剛從各個技術畢業的,有學造船的有學燒瓷燒陶的,也有釀酒的有熬樟的,有種植的有堪探采礦的,


    還有學醫的學藥劑的,有學記賬的,總之都是有本事的,


    呂宋正極需你們這樣的年輕人,”


    懷玉揮手,


    隨從抬來一筐筐的東西,


    “我給你們每人準備了一千錢的莊票,到了呂宋後,可在那邊的錢莊隨時憑票兌換,”


    “另外每人還有一張地票,這是十畝地,到了那邊這地就是伱們的了,永業。以後你們在武家做事,每年底還會有一張,一年十畝永業田,連續十年都有。”


    一年十畝,在呂宋武家做十年,就能得一百畝地。


    這一百畝地是額外給的,他們在呂宋工作,有正常的報酬。作為技校出來的,他們不管是進作坊還是商鋪,都不用從學徒小夥計做起,而是直接初級夥計了,有不錯的工錢。


    而且滿三年初級夥計後,隻要表現出色就可以晉中級夥計了,按武家的慣例,中級夥計開始,就可以拿到崗位身股分紅,年限越久,崗位越高,這分紅還越多。


    這些年武家經營的各個產業,都挺賺錢,武家也向來是會把每年淨利的部份拿出來做為員工的頂身股分紅,這套分紅獎勵製度是非常激勵人的,所以武家的員工很少外流,反倒是外麵優秀的人才,削尖腦袋往武家這邊鑽。


    “除了每年十畝地,每年也還會有一千錢的額外獎勵的,同樣可以拿十年。就算你們後麵晉升中級夥計,開始能拿頂身股了,這錢也照樣。”


    “還有,隻要你們年滿二十一成丁,武家承諾,會幫你們找個媳婦,還會給一筆結婚的錢,”


    “你們以後落戶呂宋,生兒育女了,想買田置地,武家也會給你們特別優惠,總之,你們此去,前途無量!”


    武懷玉的話,對這群孤兒出身的少年郎們來說,確實足夠振奮人心。


    一年一千錢補貼,十畝永業田,十年就是一萬錢,一百畝地啊,這都是額外的福利了。


    就算在中原,一千錢現在購買力也很強,能買到一頭細犍牛,買米都能二十石。


    他們在技校,半工半讀,包吃包住,一年還有兩季衣裳,可平時一個月才有一百錢補貼。


    可就那一百錢,很多人都還能攢下來不少了。


    現在去了呂宋,能夠拿到正式的工錢,又還有補貼,甚至還能分田,要是把錢節省下來,都留著買田置地,那他們以後也能成為地主了。


    一個個對呂宋,充滿期待。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