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苑。


    一座簡樸的茅草院落,一位豐俊少年進來,


    “陛下,晉國公剛剛進了長安城。”


    草堂,一身重孝的李世民放下手中資治通鑒,抬眼,對少年招手,“進來,坐。”


    少年周道務,前兵部尚書周紹範嫡長子,出身名門汝南周氏。周紹範曾是皇帝心腹,執掌禁衛,周道務更是幼年之時就以功臣子而養於宮中,還早早被李世民選定為第十女臨川公主的夫婿。


    前年周紹範病逝後,周道務襲爵譙郡公,回到家中,如今也是守孝期滿,任北門長上。


    周道務給皇帝沏了壺茶。


    李世民喝了兩口,這茶還是先前武懷義回京時帶回來的嶺南紅茶,香濃味爽,茶湯深紅。


    紅茶和綠茶一樣都是這些年武家推廣出來的茶葉,內銷以綠茶居多,海貿則以紅茶為主,而對周邊蠻夷胡狄的遊牧部族,則以黑茶為首。


    看著白瓷杯中那紅亮的茶湯,


    李世民有些走神,大唐立國以來,飲茶之風漸漸流行,不再僅是士族僧侶間的愛好,也開始流行到各個階層,茶葉的種植麵積也越來越大,各種各樣的茶加工藝出來,


    甚至近年對四邊蠻夷,以及西域、海外的外貿中,茶葉出口也越來越多。


    就如這紅茶,李世民聽說過一個傳聞,據說最早那時武家還沒有紅茶這工藝,他們直接販賣綠茶給胡人海商,茶葉在海上漂泊過程中自然發酵,到達目的地時,幹茶色澤變深,成為烏茶,因泡出來茶湯紅亮,因此稱為紅茶。


    本來那海商以為這批茶損壞了,懊惱於賠本,心有不甘,泡了壺嚐試,發現別有風味,又添加了糖和奶,發現很不錯,於是便向人推銷這是從東方販來的高檔新茶紅茶,經過商人一番推銷,這紅茶真贏得許多胡人喜歡,次年那胡商就趕緊駕船又回到廣州,指定要購買這種紅茶,於是武家根據胡商的要求,改良工藝,加工出這種紅茶,


    此後這紅茶得到越來越多胡商的喜歡,於是嶺南出口漸以紅茶為主,甚至中原也不少人喜歡喝紅茶。


    對於這個故事傳說,李世民是不信的,他其實很清楚,在武家製茶以前,雖以餅茶為主,主要工藝是蒸青,但也不是有散茶的,但也是蒸青、曬青。


    武懷玉改良的工藝,是以炒青為主的綠茶,做的是散茶。後來又做發酵的紅茶,以及黑茶磚等。


    到如今,武家的茶葉其實已經多種多樣,就算是綠茶,也有炒青、蒸青、烘青、曬青等不同工藝,哪怕是炒青裏,根本不同產地的茶葉品種,也有不同的加工方式,長炒青、圓炒青、扁炒青,


    一個茶葉,武懷玉經營了十年,真的玩出了花,不僅武家收益無數,也拉動了巨大的茶葉市場,甚至開拓了很大的茶葉外貿需求,現在朝廷每年這個茶稅,都要收上百萬貫。


    且一年比一年在增加。


    皇帝端起茶杯,放到麵前,聞著茶香,看著裏麵舒展開的紅茶葉片,


    這小小的樹葉,誰能想到一年能為朝廷創造百萬茶稅,而且天下多少百姓因茶受益,茶農、茶販、茶商、茶匠,


    甚至聽說現在胡蠻遊牧部族,都已經離不開茶葉了,跟鹽一樣不可或缺。塞外蠻荒鹽還能自產,但茶葉可隻能中原出。


    茶葉都已經成為一種戰略物資了。


    窺一葉而知秋,窺一斑而知全豹。


    “這茶如何?”李世民問女婿。


    “這個紅茶沒有綠茶鮮甘爽口,喝起來有微微苦澀味道,比綠茶更濃鬱醇厚,團茶與之相比,雖無苦、青味也減少,但團茶是蒸青製茶,茶采下來鮮葉蒸熟、搗爛、定型、烘焙,


    團茶失去茶葉真味,不論香氣還是口感都不同,喝時從茶餅上撬下一些,烘烤後煎煮,再加調料,


    武家的黑茶倒幾乎是沿用餅茶工藝,”


    李世民對這女婿能有這般看法倒挺讚賞,


    “確實各有各口味,甚至各有各煎煮、飲法,”


    “一片茶葉,也有這麽多種加工之法,那麽多種飲法,”


    周道務也不知道皇帝為何突然跟他聊起這茶,而且還總提起武懷玉。


    他知道皇帝雖現在居喪期間不問政事,可卻又一直在關注武懷玉,甚至武懷玉上奏請求入京,也是皇帝批準的。


    “大郎啊,你去東宮吧,到太子左內率府,任太子千牛備身。”


    皇帝的這個突然安排,讓周道務有些意外,但他很快點頭應旨。


    “去吧,好好侍衛太子。”


    周道務放下茶杯,退下。


    李世民端著茶杯,卻又陷入沉思。


    “陛下,”


    雲麾將軍、右武衛中郎將、檢校百騎、江縣夏公、上柱國許洛仁入奏,


    “太子殿下攜韓良媛及皇孫敦煌郡王前往宣陽府見晉國公,”


    那壺茶已經涼了。


    李世民讓許洛仁給他重新沏一壺茶,


    “用那盒綠茶,西湖龍井,”


    “就太子三人嗎?”


    “嗯,”許洛仁在爐子上燒水一邊答道,


    皇帝問了一句便沒再問,


    許洛仁等水燒開,取了那盒西湖龍井,


    “用那套宜興紫砂茶具。”皇帝見他要用那套越瓷,搖了搖頭。


    許洛仁從架上取了那套宜興紫砂茶具,開水燙洗,然後投茶,衝泡,


    茶香立時四溢。


    皇帝長吸一口,相比起剛才那廣州產的紅茶,這杭州產的綠茶,確實更鮮香,


    “馬周沒去武家嗎?”


    中書令馬周是武懷玉的姐夫,也是太子良媛韓氏的繼父,武懷玉剛回京,兩人又同居一坊,


    “燕國夫人帶著孩子早早去了晉國公府,不過馬相在省中辦公到很晚才歸家,回府後並沒有去晉國公府。”


    “武懷義呢?”


    “太府卿武懷義今日到灞橋驛館迎接晉國公,午後一同返城,進城後便回永興坊自家去了,並沒再去宜興坊晉國公府。”


    “許敬宗、李義府、上官儀這些人呢,沒去晉國公府嗎?”


    “沒有。”


    李世民端起紫砂茶杯,輕輕吹了吹,然後抿了口綠茶,確實夠鮮夠爽夠甘,雖然這茶已經半年多了,依然還很鮮爽。


    微微苦澀,可茶葉很真很鮮。


    “玄嗣啊,”


    “朕近日有考慮一件事情,準備把禁軍八營調整一下,以後八營不再隸屬左右屯衛了,


    百騎、千騎,整合為左右羽林軍,飛騎、神機整合為龍武軍,”


    以後北衙禁軍就徹底脫離南衙十二衛四府,


    北衙四軍八營,有自己的大將軍、將軍、營使、校尉等。


    南衙十二衛是衛府兵製,是朝廷、宰相掌握,而北衙禁軍四軍八營,是募兵,是皇帝掌握。、


    以後南衙將軍,不再檢校兼領北衙禁軍。


    許洛仁是皇帝從小一起長大的夥伴出身,起兵以來一直侍從左右,絕對心腹,玄武門之後也一直在北門宿衛。


    不過他現在也還是以南衙的中郎將來檢校北門的百騎營。


    從武德朝太上皇的天子元從禁軍,到貞觀天子的北門左右屯營,再到北門八營,再到如今皇帝要建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


    許洛仁隱約好像摸到點什麽邊,卻又還是沒有明白透徹。


    當然,不管皇帝什麽想法打算,這都不是什麽問題。


    其實太上皇大行都半年,皇帝本來早就不用再居喪守孝的,天子本來就是以日代月,


    三年孝期,實際是二十七個月,所以正常天子服喪二十七日就可以了。


    但當今天子卻一直堅持居喪,


    “薛萬徹為左羽林大將軍、李社爾為右羽林大將軍,


    段誌玄為左龍武大將軍,契苾何力為右龍武大將軍,”


    皇帝說了幾個名字,“你覺得如何?”


    這種大事,許洛仁哪能隨便插嘴,大將軍可是正三品實職,還屬清官序列,宰相都沒任免權,隻有推舉權。


    他在心裏思考這名單,四個大將軍,兩個漢將兩個胡將,薛萬徹原本是建成的人,但後來也是深得當今賞識,甚至把妹妹許賜給他,薛家八兄弟中有五個都非常勇悍有名,


    先前滅吐穀渾之戰,薛萬徹薛萬均更是名動天下,隻不過薛萬均跟契苾何力爭功鬧的沸沸揚揚,但結果也還是晉封國公拜左屯衛大將軍。


    而薛萬徹更是早就封國公了,此次更以功別封一子為縣侯。


    段誌玄也是在此次征吐穀渾立下大功的,而且他資曆比薛還老,秦王府老人,一直在北門兼職統領禁衛。


    兩個胡將,一個阿史那社爾,現在叫李社爾,賜婚衡陽公主,一個契苾何力如今也是賜婚臨洮縣主,都是內附來投的胡人酋長,社爾還曾在西域自立為汗。


    契苾何力在此前的赤水源之戰、圖倫磧之戰中都是表現出萬夫不當之勇,擒滅伏允更是首功。


    當然這兩人對天可汗也是無比的忠心。


    “你資曆、功勳差點,便委屈任個左羽林將軍,兼領百騎,阿史那忠任右羽林將軍。”


    薛國公阿史那忠,這人是dtz沙缽羅小可汗的兒子,頡利被擒後,阿史那忠進京,也算是沙缽羅汗蘇尼失交的人質,他到京後改名為忠,一晃多年表現的還不錯,皇帝也賜一縣主給他為妻。


    “張延師任左龍武將軍,執失思力任右龍武將軍。”


    張延師是範陽張家人,是高祖的從外孫,範陽張家三兄弟,張大師張延師張約師,被時人稱為三戟張家,兄弟三人都是三品以上職官,向來深得皇帝信任。


    至於安國公執失思力,他本是頡利心腹,藍突厥酋長,歸唐後皇帝把妹妹賜婚給他,成為九江公主的駙馬都尉,爵封安國公,拜左領軍衛將軍。


    許洛仁發現皇帝擬的這個北衙四軍的大將軍、將軍八人名單,四漢四胡,很平衡。


    尤其是那四胡,社爾、史忠、契苾何力、執失思力,兩人尚縣主,兩個尚公主。


    就是這四員漢將,薛萬徹也同樣是當今聖上的妹夫,丹陽公主的駙馬,張延師是皇帝從外甥。


    他許洛仁跟段誌玄並為皇帝的幕府四舊之一,都是皇帝兒時的夥伴。


    “臣資曆淺薄,隻怕難以勝任此要職,羽林將軍乃從三品要職,臣現任的右武衛中郎將僅正四品下,”


    李世民擺了擺手,“你武散階已經是從三品的雲麾將軍了,擔任左羽林將軍那是階職相符,不高不低。”


    “北衙諸營,這次要再擴增些兵馬,軍官也要調整一下,你是朕信任的人,打小的玩伴,起兵之初就隨侍左右,統領禁衛多年,朕信任你,”


    ······


    宣陽坊。


    晉國公府,


    武懷玉抱著皇長孫李象,看著這個才半歲的敦煌郡王,長的虎頭虎腦白白胖胖十分可愛,武懷玉抱著他也絲毫不懼,睜著烏溜溜的大眼睛瞪著懷玉。


    “叫舅公,”


    逗弄他一下,他還知道笑,笑的很可愛。


    太子承乾站在一邊,已為人父的他似乎真的成熟了不少。


    轉眼間,這位馬上就十八歲了,孩子都有了。


    想初見他時,才八歲呢。


    懷玉看向韓映素,這位當初麵黃饑瘦的外甥女,如今豐腴華貴,母以子貴,晉封太子良媛,從三品。


    而李象做為皇帝長孫,哪怕是庶出,卻也直接出生就封為敦煌郡王,都沒按慣例等到三歲始封。


    敦煌郡王這個爵位也很特別,


    李家起兵後,李世民最開始的爵位就是敦煌公,然後封趙國公、秦王。李象封敦煌郡王,就顯得極為特別了。


    相比起來,


    比李象晚一點出生的李欣,身為皇嫡次子魏王李泰和王妃閻婉的嫡長子,也是李世民的嫡孫,


    待遇卻反而不如李象,


    李象出生當天皇帝就抱著這孫子封敦煌郡王爵位,可李欣出生後,李世民夫婦雖然也去看了,但沒封爵,還說要按例等三歲始封。


    二房的嫡長,不如長房的庶長,皇帝區別很大。


    大姐武玉娥笑著過來,


    “二郎有沒有覺得小郡王長的跟你有點像?大娘就很像你這舅舅,如今她的孩子也跟伱有幾分像呢。”


    承乾在旁邊笑道,“確實,我也覺得孩子鼻子嘴巴像他舅公,眉毛眼睛倒是像我,”


    懷玉正逗弄著小家夥,突然感覺手臂上傳來一陣滾燙,


    “小郡王尿了,”他笑道,


    韓映素趕緊來抱,燕國夫人武玉娥道,“還是我來給小郡王換尿布吧,一見麵就給你舅公送大禮,”


    孩子抱走,承乾便提出跟懷玉單獨聊聊,


    “老師這次急著回京,肯定也是擔心衛國公、營國公和琅琊郡公他們吧,這事老師不用擔心,我定會妥善處理的。”


    承乾很大氣的承諾,


    “衛公的事我倒確實不太擔心,隻是我丈人和牛將軍這次隻怕難以善了,”


    “失誤軍期,確實罪責不小,尤其是因為李道彥、牛進達、高甑生他們失誤軍期,才使的薛萬徹薛萬均他們赤水源被圍,損兵折將,甚至差點折損大將,這事肯定要追究到底的,


    而樊公監護吐穀渾,結果慕容順這可汗朝廷冊封沒多久就被殺了,這著實讓我大唐臉上無光,”


    武懷玉道,“牛進達這邊,我認為還是得辯一辯的,他的失期,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李道彥言而無信,背信襲擊拓跋黨項,導致黨項羌人生怨,不僅伏擊大敗他,而且還攔截了牛進達他們的進軍道路,這才導致了失期,”


    “而我老丈人,他當時已經回了涼州,派了將領廓州刺史久且洛生率兵留守監護,慕容順被殺,主要職責也在久且洛生,我老丈人當是次責。”


    承乾點頭,“我支持老師的意見,”


    有這話,武懷玉欣慰多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