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心,


    福船甲板上,


    武懷玉陪兒子三郎感受戰爭,


    風在嘶馬在吼,兩軍在咆哮,這一戰,呂宋軍隻有大小七條船,兵馬千餘,麵對的是數倍於已的摩逸島潘拉卡族土兵。


    可武三郎憑著拉杆看到的卻是呂宋軍在碾壓土人。


    沒有戰陣,


    也沒有試探,


    更沒有什麽高深的戰術,


    就是滾滾向前的碾壓,阿耶第十三義子李克用,那位賜國姓不愧別號李鴉兒,帶著十八騎,卻硬是策馬衝鋒殺出了千騎萬騎卷平崗的氣勢,


    他們在漫野的敵群中,七進七出,無人可擋。


    而登陸的呂宋軍其餘各部,此時也是直接全軍掩殺過去,不需要軍陣,不需要指揮,


    就以隊為單位,


    士兵們緊緊跟隨著自己的隊形,跟著他們的隊頭、旗手,在各夥夥長帶領下,一隊隊人馬,就是一支支戰團,


    勢如破竹,


    無人可擋。


    武三郎驚呆了,


    他也算是打小開始習武,三歲習拳腳,五歲刀棍,七歲學騎射,如今十歲,卻也是能在飛奔的馬上張弓射中靶子,


    他也會跟兄弟夥伴們打馬球,摔跤角力,兵書戰策也學習,父親還教過他們一些經典戰役解析。


    但武三郎畢竟隻是個少年,


    還從不曾上過戰場,更沒有如此近距離見到戰爭場麵。


    “那些土人,如土雞瓦狗,不堪一擊。”


    許久,三郎才怔怔說道。


    呂宋軍太強大精銳嗎?他覺得不是,他雖沒上過戰場,可他爹是被稱為戰神的武懷玉,軍神李靖那是他父親的老師,門神秦瓊是他父親的義父,


    家裏還經常有些軍中悍將殺神出入,什麽程咬金牛進達吳黑闥李君羨,甚至嫡母的父親樊興,那也是尊蠻殺神。


    從小耳濡目染,他知道精銳是什麽樣的,


    呂宋軍是剛剛組建,如果跟長安北衙禁軍龍武、羽林軍相比,天差地別,就算跟來長安番上的南衙諸衛的府兵相比,也是雲泥之別。


    那差距,得有長安到呂宋那麽遠。


    呂宋軍一支新軍,不論裝備還是訓練還是實戰,都不值一提,


    可他們卻把土人打的跟殺雞屠狗一樣輕鬆,


    那島夷,頂多算是螳臂擋車。


    “怎麽會這樣?”三郎問。


    武懷玉卻隻是笑笑,一點不意外。


    也不看看誰坐鎮指揮,是他武懷玉啊,他是誰?人稱貞觀朝年輕最能打的上將軍,更有人稱他戰神。武懷玉這戰神可不是白來的,那是他一場又一場大戰,憑實力掙來的,


    他滅過dtz,滅過梁師都,征服過燕北山奚,也征服過嶺南獠蠻,武懷玉至今未有敗績,像他這樣戰績的,反正貞觀朝沒幾個,也就武德朝平定東南半壁江山,貞觀朝滅dtz平吐穀渾的李靖,能夠壓的住武懷玉。


    武懷玉往這船上一坐,


    那桅杆上掛著他的武字旗,


    那一千來征討的武家呂宋軍,哪怕是新軍,可其士氣其自信,那也都是直接到頂的。


    帶兵衝鋒的也不同凡響啊,


    比如那位飛鴉兒李克用,這位年輕賜國姓,他可是少年時就隨父兄們征戰,在幽雲,在燕北,拿多少不服大唐的突厥人、粟特人、北山奚,以及許多馬賊山賊們練過手,他身上的遊擊將軍銜,可真不是因為他爹是內附的靺鞨首領國公,


    再比如石守信,比如高侃等,


    這些年輕人,看著一個比一個年輕,可打起仗來一個比一個猛。


    高侃,渤海高氏子弟,打小家道中落,十四歲時去長安科舉不中,跑到幽州投武懷玉幕府,做了一個文職幕客。但後來卻棄筆投戎,提槍上戰場,他跟高榮義結金蘭,戰場上立下功勞,


    武懷玉功成還朝,高侃留在燕北,武懷玉提攜他為參軍,


    後來高榮被武懷玉招到嶺南軍中,已經在燕北也打出威名的高侃也南下了,這位明年才二十一歲正式成丁的高郎,眼下已是觀察使府牙兵的兵馬使。


    他統領著武懷玉最精銳的內牙兵,那是比外牙經略軍還要精銳,親軍中的親軍。


    如李克用石守信高侃這樣的將校,還不少個。


    這群人個個經驗豐富,武藝超群,他們統領著的雖是支新軍,可麵對那些土人,真如一群雄獅統領著狗群,他們帶頭衝鋒,後麵的野狗群就跟著衝就行了。


    一切都在武懷玉的預料之中,


    其實隨便派李克用高侃中他們一人來,有三五條船都足夠掃平這些島夷了,


    虎入羊群。


    武三郎想到一個形容詞,


    幾倍於呂宋軍的土人,早已士氣崩潰,他們到處潰散逃跑,根本沒有人敢回頭一戰,


    李克用率領的十八靺鞨騎兵,都能夠反複衝殺。


    市鎮,


    長老們已經停止了爭吵,因為他們也發現形勢不對了,


    一些長老爬到市鎮的圍牆上登高遠眺,


    他們倒吸涼氣,


    七月炎熱天,卻跟掉入了冰窟一樣,


    眼前所見,讓他們打起冷顫來。


    遠處河岸邊,


    停著七條高大如樓的大船,三桅大船,甚至還有一艘五桅巨船,這幾條船已經占據了河岸邊,他們部族的船都撞翻了許多,


    更可怕的是岸上,


    這些唐人居然有上千之多,


    摩逸堡裏不過一百多人,關起土堡圍樓的大門,站在上麵放箭,他們就束手無策。


    現在唐人居然來了上千,


    這些人一路衝殺過來,


    他們部族數千人,居然沒有人能擋的住他們,各大家屋、各家族的人都在逃,四散而逃,


    唐人已經向著城堡市鎮一路殺過來了,


    “吹牛角號,”


    “讓各屋各族的人都集結起來,到這裏來,不能跑。”


    有長老高呼,焦急的聲音裏帶著一絲惶恐。


    他們不明白怎麽幾千人就這樣潰敗了,


    可他們相隔這麽遠,看到那些唐人殺氣騰騰的衝殺,遠遠的也骨子裏發冷,心髒跳的劇烈,好像被揪住了。


    沒有把握,


    恐懼,不安。


    “要不咱們先撤吧。”一個山羊胡長老不安道。


    “派人跟他們談談,”


    “隻要這些唐人肯交一筆賠金,咱們就撤。”


    一名長老盯著遠處河上的那七條大船,“讓他們賠兩條大船給我們,不,三條,”看著大船的目光變的貪婪,甚至暫時壓製住了恐懼。“四條,讓他們賠四條大船給我們。”


    馬上又有一位長老高聲道,“他們在我們島上挖的黃金和銅,也得交一半給我們,而且以後開采出來的,都得上交一半。”


    三十三個大家屋的長老以及沒來長老的代表,有人想撤,有人則在喊吹牛角號集結人馬,


    還有人則居然還對唐船起了貪心,甚至想要武家在島上礦產開采的一半。


    遠處江心,


    武懷玉也在船上看著摩逸土樓和被土人占據的市鎮,


    呂宋軍已經一路殺過去了,馬上就殺到市鎮,戰場上的幾千土人已經基本潰散,


    “讓補給船上後勤營的人下船,給將士們架鍋生火做飯,隨軍醫護營的擔架隊去抬傷員,軍醫們準備接收傷員救治。”


    “輜重營搭建臨時戰俘營,準備接收俘虜,”


    隨著命令下達,


    後勤營、醫護營、輜重營也開始下船登陸,


    他們剛才一直留在船上,並沒有下船,更沒有參戰,還用不著他們上場。


    現在大局已定,


    他們出動,差不多到打掃戰場的時候了。


    “多煮點解煮的涼茶,治中暑的藥也多備些,還有,治瘧疾的藥也備好,摩逸堡之前發回呂宋的報告就說過,說這島上地理氣候野的很,人極易得瘧疾,得多加小心。”


    瘧疾是一種傳染病,由瘧原蟲感染引起的寄生蟲性疾病,感染的途徑主要是經帶有瘧原蟲的按蚊叮咬等引起的。


    在中原瘧疾也還是很常見的疾病,


    而在南方更多見,呂宋這樣的熱帶,特別是摩逸這樣的的島上,更是瘧疾肆虐,


    感染瘧疾後發病時,會全身發冷、發熱、多汗、頭痛、四肢酸痛、乏力等,症狀會反複發作,嚴重時還會引發貧血、急性肺水腫、急性腎功能衰竭等,會危及生命。


    得了這病,俗稱打擺子。


    瘧疾還有潛伏期,潛伏期從十來天到個多月,


    這種病對於此時的人來說還是挺可怕的,主要還是通過蚊蟲叮咬傳播,倒是不用擔心人傳人,


    東漢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裏,就把瘧疾歸類為瘟疫的一種,把中藥常山做為治療瘧疾的首選藥,他治療瘧疾的方子叫蜀漆散,成分有三樣,分別是:蜀漆、雲母、龍骨。


    這三味藥裏主要治瘧疾的是蜀漆,但這味藥容易引起嘔吐,所以搭配後兩味藥鎮靜止吐。


    到了東晉時,煉丹大師葛洪的肘後備急方裏,收錄了治療瘧疾的方子幾十個,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就是用青蒿,


    青蒿一握,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後世有位就是從這裏研究出了青蒿素,團隊獲得諾獎。


    隋朝的名醫巢元方編的諸病源候論裏,認為瘧疾生於嶺南,帶山瘴之氣,皆由山溪源嶺瘴濕毒氣故也,他把瘧疾歸為瘴氣,而且嶺南最多最毒。


    武懷玉卻很清楚知道,瘧疾不是什麽山瘴之氣引起,而是攜帶瘧原蟲的蚊子叮咬後傳播的,對症下藥就行。


    當今藥王孫思邈在他的千金方裏,就有個新方子,治瘧,無問新久,馬鞭草汁五合,酒三合,分三服。


    常山、蜀漆、青蒿、馬鞭草,甚至檳榔,能治瘧疾的藥還是很多的,關鍵就是要治療及時,對症下藥。


    明代李時珍也是用常山一錢,酒水各一半,煎服,說大有神效,但也因常山有毒,所以把這方列為下品,將常山也列入毒草部。


    歐洲老外,他們對付瘧疾,發明了金雞納霜,從樹皮裏搞出來的,據說康麻子也得了瘧疾,太醫束手無策,不敢給康熙用常山這種服會嚴重嘔吐的藥方,最後用了傳教士帶來的金雞納霜治好的。


    對皇帝來說,嘔吐這樣的副作用,確實不願意接受,但對於呂宋軍士兵們來說,


    能治好瘧疾就行,至於嘔吐的副作用,吐啊吐啊也就習慣了。


    何況武懷玉能用的藥也多,不一定要用會吐的常山、蜀漆,青蒿、馬鞭草、檳榔這些也一樣可以用。


    出征之前,武懷玉也早讓人給呂宋軍將士們發了不少防中暑的藥物、和防蚊蟲叮咬的驅蚊藥,不過摩逸島既然被發現瘧疾肆虐,那光靠驅蚊防叮還是不夠的,必要的治療藥用少不了。


    後勤營在岸邊架起大鍋煮飯做菜,


    醫護營則在搭帳篷,煮涼茶煎藥,輜重營則在建俘虜營,


    飯香飄起,


    前線戰鬥喊殺聲也漸漸小了下去,


    “報!”


    “稟報晉國公、呂宋侯,我軍已經擊潰敵軍,敵人正在四散潰逃,我軍已收複摩逸市鎮,正在繼續追擊敵軍。”


    武懷玉聽到捷報,心情很平靜,古井不波。


    倒是一旁的武三郎,這是他參加的第一場戰爭,雖然全程站在江心的船甲板上遠遠觀戰,但仍覺得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阿耶,贏了,我們贏了,一戰擊潰賊軍。”小子臉興奮的通紅。


    武懷玉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恭喜你,贏得人生第一場勝戰,這也是你呂宋州組建呂宋軍後的第一場勝利,”


    “謝謝阿耶,接下來我們怎麽辦?”武承誌問。


    “乘勝追擊,打掃戰場,”


    “不是說窮寇勿追嗎?”


    “你小子學兵法時沒認真聽啊,孫子兵法,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追,不是說不能追,而是得有講究。


    孫子說,圍師必闕,什麽意思?就是圍三缺一,得留一條路,不是要網開一麵放過他們,而是以此瓦解敵人軍心鬥誌,


    有了缺口,敵人就不會死守,他們就不會戀戰,就會突圍逃跑。


    而歸師勿掩呢,就是當敵人一心逃跑回家的時候,伱不能斷他歸路,那樣他無路可逃,就會跟你拚命,魚死網破。


    所以孫子早就告訴了我們,正確的做法,麵對窮途無路的敵人,要圍三缺一,以此瓦解其軍心鬥誌,讓他們放棄拚命突圍逃跑。


    在敵人逃跑時,也不能堵截他們歸路,


    正確的做法是在後麵追擊掩殺,隻能追不能堵,這樣敵人會隻顧往前逃,軍心一潰,就再難收拾,


    潰軍隻想逃,以為難逃,但越是這樣,他們最後往往越是逃不掉。”


    “你知道當今聖人是馬上天子,當年他在河東與劉武周部大戰,先是按兵不動堅守許久,消耗敵人糧草挫其銳氣,


    等敵糧盡,陛下出戰,大敗敵人。


    在呂州追上敵將尋相,又大破之,乘勝逐北,一晝夜行軍二百餘裏,戰數十合,窮追不舍。大將劉弘基等拉住陛下的馬勸說不要再追,可陛下說功難成而易敗,機難得而易失,必須乘勢攻取。


    於是策馬而進,在雀鼠穀又追上宋金剛,一日八戰,將其全部擊破,俘虜、斬首數萬人。


    那一戰,陛下兩天沒解甲,三天沒吃飯,得勝後夜宿於雀鼠穀西原,軍中隻有一頭羊,全軍分食。”


    窮寇能不能追,關鍵還在於看具體情況,一要防敵人假裝窮寇敗逃引你追擊而伏擊你,二是你不能把一支窮途末日的敵軍,堵的無路可逃,那他隻會跟你魚死網破,


    所以窮寇要追,但不能逼的他隻能拚命,得給他一條突圍的活路,讓他們留點希望,這樣他們才不會拚命,讓他跑,在後麵不停的追殺,這樣就能一路追殺,不斷的吃掉敵人的部隊,最終當敵人想拚命時,都已經沒了機會。


    “派人通知李克用石守信高侃諸將,宜將剩勇追窮寇,但也要小心謹慎些,莫中了敵人埋伏,必須保持足夠的警戒。”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