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雲,銀白色的沙灘,


    時間都已經是八月了,可呂宋依然很炎熱,武懷玉估計白天平均氣溫起碼有三十度,夜晚也得有二十六七度,好在海邊有風,久了倒也習慣了。


    摩逸島的戰爭已經結束,


    島上占據著最大平原的潘拉卡已經被秋風掃落葉般掃滅了,


    “這次出兵比我們預計的都還要順利的多,收獲也大,而且基本上沒啥傷亡。”


    潘拉卡村已經正式更名為水牛港,


    呂宋軍監督著俘虜擴建港口碼頭,同時擴建水牛鎮。


    這裏位置不錯,北麵是海,西麵是河,東麵卻是一座百多米高的山,


    靠山麵江沿海,


    呂宋將在山上建城堡,山下建土樓,再修一圈土牆,圍出一個市鎮來,以後島上就有兩個港口市鎮。


    摩逸堡那邊主要還是發展礦產,這邊則可以搞農林漁業,以及利用這裏的蕉麻紡織製造。


    戰後的統計數據已經陸續出來了。


    武懷玉看著麵前的單子,也很感歎。


    一場大戰,雙方出動幾千人,波及幾萬人的戰爭,結果呂宋軍陣亡人員個位,具體是死了七人。


    而潘拉卡這邊的數字就很驚人了,


    被斬殺三百餘人,俘虜三萬多人。


    被連根拔起,無人幸免。


    “潘拉卡族總共是三十三個大家屋,其下的家族總數則達到三百二十個,這三百二十個家族也是三百二十個村子,全部人口達到三萬多,”


    平均一個村子百來口人,不算很多,但也確實不小。


    關鍵還是他們占據了島上最大的一塊平原地區,一族獨大,其餘的部族要麽隻占據了其它地區小塊平原,或者是生活在內陸山區,根本無法與潘拉卡人比。


    “經過我們對投降元老、族長們的審訊發現,這個潘拉卡族也並非這島上真正的土著,據說他們的祖先是大約六七百年前,從南邊航海過來的,他們的祖先和許多族人在遙遠南方的家鄉戰敗,


    被迫出海,駕舟向北,他們家上是其中一支,一路來到了這個島上。”


    武懷玉倒也不意外,畢竟之前流求島上還曾有扶南國王子跑去殖民呢。他記得曆史上西班牙人殖民呂宋之前,呂宋群島就經曆過好幾次大規模的外來者移民。


    基本上都是從馬來半島或是婆羅洲等地過來的,


    幾次大移民間隔數百年之久,


    潘拉卡人就是幾百年前移民來的,這島上內陸山區的部落,則是在他們來之前就存在的土著。


    六七百年前,那就是大約在西漢時期?


    如今武家來呂宋,這也算是中原人一次大規模的移民了。


    以前中原人很早發現了呂宋,但沒有人看的上這裏,對於中原王朝來說,這裏太遙遠了,中原王朝有更多更近的更好的地區可以開發、征服,哪犯的著跑來這大海裏,


    哪怕是海南島,在魏晉時代,都曾經有過幾百年脫離中原實際控製的時期,中央也隻能是在嶺南僑置珠崖的州郡,實際統治卻退出了海南島。


    誰能想到,中原會有一天跑來這大海深處呢?


    就算是現在的呂宋島上,絕大多數人都不太理解武懷玉的做法。


    隨便哪裏也比這呂宋強啊。


    武懷玉聽完了也隻是微微一笑,管他潘拉卡人來婆羅洲還是馬來半島,那並不重要了。


    現在他們都成了武家的俘虜,大部份人淪為奴隸,


    “戰功統計出來了沒有?”


    軍功、賞罰,這是一支軍隊最重要的東西了,


    賞罰不僅要公平,還得及時。


    賞賜不能搞延遲滿足這套,必須得盡快發放到位。


    “武公,這次征伐,有些出乎我們的計劃,”隨行的幕府人員道,仗打的太順利,斬殺雖不多,但俘虜太多了,而且敵人的村寨全都占領了。


    可是繳獲不多,那些潘拉卡人太窮了,這三百多個村子都是些簡陋的草房木屋,這些土人也沒有什麽財產,


    “怎麽,賞賜的標準還沒有擬好?”


    幕僚拿出了幾套方案,請求武懷玉決定。


    這次戰事,呂宋軍出動千餘人,摩逸堡下擊潰了數千土人,隨後又乘勝追擊,將敵全部俘虜,還順勢把他們三百多個村子都給迫降占領,


    若說定個以少擊多的上陣,也有算上。


    可是大家也明白,這麵對的隻是些島夷,千餘呂宋軍雖是新軍,但不少可都是原來訓練有素裝備也還不錯的護衛,


    不能簡單的用按人頭來算。


    “武公,我們都覺得這一仗,不能算上陣,呂宋軍的將校們也都主動表示不能算上陣。”


    一千多呂宋軍,打三四千土人,將敵擊潰,且全部俘虜,隨後又把三百多個土人村子攻占,


    這仗也不能說算是以多擊少吧。


    一名幕職道,“據我們統計,潘拉卡族有專門的戰士,但數量並不多,平均一族戰士還沒有十個,三百多村子的戰士全加起來都沒有三千個,尤其是一些小家族,戰士很少,


    我們統計過,他們全部的戰士也就兩千左右,這次摩逸堡下戰鬥,戰士也才一千多。”


    武懷玉聽後,


    “你們意思這仗隻算他們的戰士數量,其餘的土酋、子弟、佃戶、農奴這些不算了?”


    “他們確實不是戰士。”


    “那你們意思是此戰定為中陣?”


    另一名幕僚答道,“僅論戰士數量,倒是相當,但我們呂宋軍訓練有素武器精良,怎麽能相提並論,


    漢代時說漢軍以一當五匈奴,我們覺得土人的戰士,五人當我呂宋軍一人。”


    土人所有戰士全加起來也才兩千多,摩逸港上陣的才一千多,要是再除以五,那中陣都算不上了。


    武懷玉搖了搖頭。


    “此戰,僅計算敵人戰士數量倒也有些道理,可不能再這樣以五當一,”他敲了敲桌子,“此戰,就算中陣。”


    “至於殺獲,我軍取得完勝,早超過四分,我軍損失也不及一分,故此當定上獲。”


    中陣,上獲。


    “武公,如果按此計功,中陣上獲,當賞二等。”


    中陣上獲,集體功是二等,然後還要計劃各人軍功,再分五等,最高自然是跳蕩功,然後是先鋒第一功和先鋒第二功,再是四等和五等功。


    不是每個人都能獲功,


    哪怕是五等功,也得有足夠標準的功績才能評定,至於跳蕩功就更不用說,那得是斬將奪旗、跳蕩先登、摧鋒陷陣才行,而且一萬人隻能評十人。


    而這次呂宋軍才出動千餘人,那最多隻能評一個跳蕩功,如果沒有人表現足夠的功績,甚至這跳蕩功還隻能空缺。


    中陣上獲,第一功可賜勳四轉,其跳蕩功則加一轉勳,先鋒第二功則勳三轉,四等功是勳二轉,五等功是勳一轉。


    至於五等功以下,就達不到授勳標準,


    但所有參戰士兵,仍可享有中陣上獲這二等賞,其賞格並不低,絹三匹,糧四石。


    幕僚覺得這個賞賜可能高了,


    或者說是這次呂宋軍贏的太輕鬆,如果定了中陣上獲,那就是二等賞,所有參戰者都能獲得三匹絹和四石糧的賞賜,


    這還沒算他們個人軍功賞賜,比如斬首數量夠多,還能直接晉階,斬首數不夠晉階,首級也可換賞賜。


    一個土人戰士首級三匹絹,奴隸一人都有一匹絹。


    這次呂宋軍斬首數才三百多,但俘虜了三萬多啊,哪怕其中大部份是奴隸、部曲、平民這些,戰士數量不多,但勝在數量大。


    武懷玉聽出他們舍不得這大筆賞錢,想要打折。


    可他搖頭。


    “戰功標準,那都是沿用朝廷製度,俘斬賞格,更是開戰前就宣布了的,這不能再更改,否則會讓將士們不滿。”


    “武公,要是真要兌現賞賜,很大一筆錢糧。”


    “怕什麽,每人一個二等賞,呂宋軍出戰千多人,加起來也才三千多匹絹和四千多石糧而已。”


    “武公,還有首級軍功俘虜等賞賜。”


    “一個土人生俘才三匹絹,首級才兩匹絹,其餘平民奴隸更不值錢,”


    武懷玉笑著跟他們算了下賬,哪怕現在呂宋是向武家借錢開發經營,但這次打仗也絕不會虧本。


    “我們拿下了三百多個村子,加起來多少田地?一個村子千八百畝總有吧,就算三百畝,那加起來也得有十萬畝了,這麽多地拿些出來發賣,也能立馬得到一筆錢帛了。”


    “武公,現在呂宋的地不值錢。”


    “再不值錢,這也是筆資產。何況,我們又不是僅得到這些田地,還有幾萬俘虜,其中青壯發賣為奴,也是能夠立馬變現一筆錢的。”


    呂宋軍俘虜一個戰士,武家賞賜三匹絹而已,但這個俘虜賣為奴隸,就算在呂宋,那也起碼能賣幾十匹絹。俘虜的奴隸,才值一百五十賞錢,但青壯丁奴能賣五六千錢,女丁奴也能賣四五千,至於老少的,也能賣個兩三千的。


    有個幕僚提出這些俘虜已經都有了安排,青壯要送去礦山挖礦,老弱送去農場,


    懷玉打斷他,這樣的安排是沒錯,但就算是送去官營礦場挖礦,這個奴隸的錢礦山還是得付的,


    一碼歸一碼。


    幕僚們都有些愣住,這還要給錢?


    武懷玉認為得給錢,這就好比官營礦山,開采礦石後,也要先納課,其經營所得利潤,雖然也要由呂宋統籌,但內部也得自負盈虧的,其器械、人力等成本,也得明明白白,不能搞成糊塗賬,


    甚至於官營,也照樣有業績激勵,幹的好賺的多,所有人員會有業績獎勵分紅,幹的不好也會有罰。


    武懷玉提筆,


    攤開紙,在上麵親自寫下此次摩逸島之戰的軍功評定,


    中陣上獲,集體二等賞,每人三匹絹、四石米。個人斬首、俘虜等表現、戰績另評敘個人軍功,跳蕩功賜授五轉,先鋒第一功賜勳四轉,先鋒第二功賜勳三轉,


    四等功賜勳二轉,五等功賜勳一轉。


    生俘一個敵戰士,賞絹三匹,首級則是絹二匹。輔兵、奴隸,賞賜另有標準。


    第二階段中,土人村子投降的那些,賞賜就更低些,不能按俘虜標準算。


    具體的都有詳細標準,


    總的來說,這次出征,呂宋軍沒啥傷亡,甚至速戰速決也沒吃什麽苦累,但賞賜收獲卻絕不少。


    哪怕定的是中陣上獲,所有人起碼也有三匹絹和四石米的保底賞賜,各個斬首、俘虜的還另有一筆,


    不少人甚至就能晉階,不夠晉階標準的,也能換到不少賞賜。


    幕僚們接過武懷玉簽名用印的那張賞賜令,還是很驚歎於武公的豪爽,


    那些當兵的這次真是撿錢撿功勞一樣啊。


    這一仗下來,真是升官發財還得勳,


    能獲得五轉軍功的人數量不會少,雖然跳蕩功隻能評一個,先鋒一功評兩個,先鋒第二功能評四個,但其餘的四等、五等,卻沒那麽嚴格限定數量,隻要表現達標的,尤其是斬首和俘獲上達標的,都能授勳。


    五等起碼也能授一轉勳啊。


    而獲勳後,可還是會有勳田賞賜的。


    幕僚們都是文人書生,


    此時他們都不由的升起一股念頭,棄筆投戎,也加入呂宋軍,反正書生們也並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相反他們這些書生大多還是出身於士族地主之家,多數能騎會射,擊劍舞刀也不差。


    這要是再打幾次如此這般的仗,那真是撿功勞啊。


    武懷玉放下筆,


    對麵前的這群神色複雜的幕僚們道,“這次你們跟隨我出來,也是親臨戰場,伱們也一樣算是出征人員,


    雖是文職,但同樣有功當賞。”


    武懷玉又鋪開一張紙,提筆寫下一張賞賜令。


    所有隨征文職,也都獲得中陣上獲的二等賞,每人也有三匹絹四石米,且這次功勞還將記入他們的檔案,列入考評加分。


    幾匹絹幾石米,倒是不多,但能在檔案上添一筆,能讓考核成績更好。


    甚至以後轉做朝廷之官,這個軍功記錄都還能帶著。


    “你們這次也都非常辛苦了,”


    “我和三郎,各贈送你們每人十匹絹。”


    幕僚們驚訝,然後是打心底裏的高興,武公一如繼往的豪爽大氣啊,跟著這位還真不錯。


    前後賞賜相加,一人可就有二十三匹絹外加四石米,不過是出來溜了一圈,跟看風光一樣,就得了這麽筆豐厚賞賜,舒服。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