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睜開眼,晨光熹微。


    這一覺居然睡了十幾個小時,呂宋城,已經讓他有了家的感覺,他可以在這裏很放鬆。


    微亮的屋中,


    臥榻之側,疏影蜷縮睡在他腳下,看來她昨晚一直在這守著,結果睡著了。


    武懷玉拿起薄毯蓋在她腹部,沒有吵醒她,悄然出門。


    去海邊晨跑了幾圈,


    然後迎著海風練八部金剛,


    太陽升起,


    金光萬丈,朝氣蓬勃。


    傳完所有客人的早餐錢,起碼還能剩下一半。


    “剩下的賞你的。”武懷玉頭也沒回。


    就算呂宋的地不值錢,但一千畝也不是小數字啊。一般中原百姓肯來呂宋落戶,確實可以每丁直接授田百畝,一戶可授二百畝。


    貞觀天子給大家帶來了安穩,卻沒有富足,沒有田地的百姓,也仍然隻能成為別人的佃戶、長工,他們再辛苦拚命的幹活,可沒有自己的田地耕牛等生產資料,又能獲得多少呢。


    最重要的還有一點,呂宋分授給落戶移民的地,其中的口分田允許他們買下,會有些條件限製,但耕種一些年限後,可以出錢買斷,成為永業田,價格且並不會太高。


    碼頭天不亮就很熱鬧,這會都已經忙碌了好一陣了,因此有不少做早點生意的,甚至還有喝早酒的。


    改朝換代的紅利,普通百姓已經接觸不到什麽了,


    呂宋是產糧區,也是海港碼頭漁資源豐富,魚和糧成本都賤,呂宋因為如今大量移民過來,所以糧價才高點,但也就跟長安一個價,鬥米五錢。


    “所以說啊,與其現在奢望進呂宋軍,倒不如先在呂宋落戶,家人沒接過來的,都趕緊接過來,趁現在有機會,過來落戶有福利啊,一來就能分田。


    “什麽,打一仗,就得了千畝地?”這下好幾桌的人都忍不住驚歎了。


    一碗海鮮粥價格,相當於兩升米價,店裏的魚丸麵也是這個價格,確實很實惠,畢竟量很大。那份白灼墨魚雖加工簡單,可真是一大碗。


    各種議論都有,基本上都是正麵讚美的,


    呂宋新移民們來到這,基本上還是比較滿意的,雖然離中原很遙遠,但這裏確實讓人看到希望,一切皆有可能。


    就算如今被稱為貞觀治世,


    但對於絕大多數普通百姓來說,仍然是生活在底層,甚至是掙紮在溫飽線上,而且他們絕大多數人永遠隻能掙紮在這條溫飽線上,


    這位客人好豪爽大方啊,


    想上戰場拚命都沒機會,


    “客官,加上其它客人的也用不了這麽多。”小二醒悟過來,趕緊拿著錢追上幾步。


    這裏的早餐一人也就幾文錢,這裏二三十個客人全加起來,也就七八十錢最多。


    天下太平,底層人就越發被壓在最底下,不得動彈。


    “客官,一碗海鮮粥一文錢,一份白灼墨魚兩文錢,承惠五文。”


    首先就是來做工的工錢較高,而來落戶的真有田地分,還能分不少。


    “而且我聽說啊,這位梁阿發不僅直接授為九品,而且還被小侯爺選中,調到內牙做了牙兵隊頭,直接被小侯爺賞識調到身邊了,以後前程無量啊。”


    武懷玉直接扔下一枚銀開元,“店裏所有餐錢,我買單。”


    呂宋的永業田卻提高了,最低都是永業、口分三七比例,百畝裏就有三十畝永業,甚至還能達到四六和五五,最高五五。


    不可躍遷的階層,無法打破的壓製。


    “聽說此人立下大功,授勳三轉,”


    武懷玉逛了一圈,感受著碼頭漁市這喧鬧的市場生氣,然後尋了個小鋪子。


    就如那個魚販子所說的一樣,這樣的機會不會一直有,現在呂宋正在建設,機會多,但慢慢的以後機會就少了。


    努力並不會富足。


    “三轉勳官,不得了啊。”旁人驚歎。


    早餐才吃了三文錢,結果卻扔了一百六十錢,


    懷玉挑了些新鮮的小墨魚,讓老板直接白灼,再來碗海鮮粥,配上老板家自製的辣醬,挺不錯。


    武懷玉吃完海鮮粥,很滿意,粥好吃,旁邊這些人話中對呂宋的讚歎,更讓他滿意。


    一個佃戶再努力,也不過是讓他的地主多收三五鬥。


    “肯定是,這次出征定也是立功授勳發財,說不定還升官了。”


    “能當上武卒也願意啊,還武士,武士可沒那麽好當的,在軍中不是旗手就是夥長等,那都是精銳,號稱銳士,立功的銳士聽說還能進講武堂進修,成為武公的學生,將來能成為武官。”


    分你一百畝地,五十畝直接就是你私人所有了,另五十畝也是不用交租僅交稅的田。


    “不用找了。”


    朝廷的均田製,也就大規模的均了那幾年,後麵名存實亡。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


    處處都是機遇,


    而還有很多幸運兒進了呂宋軍,扛槍吃糧,不僅衣糧待遇好,而且真能升官發財啊,


    武懷玉旁邊那些來吃早飯的人,有碼頭的力工,有捕漁的漁民,有販魚的小販,也有些商船水手等,就不少人對呂宋軍很羨慕,


    不僅衣糧待遇好,這次出征,居然立那麽多功。


    因此呂宋州給出的落戶待遇,還是非常不錯的,首先就是授田這塊很足。中原就算是武德初,一丁授田百畝,也隻是理論上,而且百畝田裏能傳給子孫的永業田,也隻有二十畝,剩下餘十畝是死後要歸還的口分田。


    再諸如,武懷玉打算在呂宋實現小學三年免費教育,七歲以上男孩,隻要有呂宋戶口,都可以免學費讀三年書。當然,學費免除,但書本紙筆等費用得自己承擔,可這仍是一項很驚人的福利。


    一丁授田百畝,一戶能授二百畝呢。家裏要是成丁多,呂宋衙門也是鼓勵分家另立戶口的,照樣能多分地。


    說白點,就拿授田這事來說,土地是有限的,不可能一直這樣授分下去。以後地會越來越值錢,越來越少,


    就如中原,


    “那人怎麽看著好像有點眼熟?”


    好多呂宋軍將士立功得勳,甚至還授封為那個什麽騎士,


    “你們聽說沒,呂宋軍有個叫梁阿發的,以前是漳泉沿海的疍民,先前點了呂宋軍,因本就在武家做了幾年護衛,授了夥長,此次出征,發達了呢。”


    呂宋現在不少人並非移民,而是武家從中原招募送來的雇工,簽的雇傭合同,一般三年起簽,待遇比在中原內地要高些,


    現在呂宋當然也希望這批人能夠留下來,從雇工轉為落戶,甚至是把他們的家人,親戚朋友都拉來呂宋落戶。


    甚至許多人連看清這一切的機會都沒有。


    隻要你膽子大敢來,肯在這紮根落戶,那你就比別人搶先一步。


    這樣的故事,


    對於在碼頭上闖生活的這些人來說,卻恰是最有吸引力的。


    “哦,有多發達?”


    小二咽了咽口水,把那枚銀開元遞給了父親。


    小年撿起那枚銀開元仔細的確認了下是真的後,呆在那裏。


    他們的頭頂,有道越不過去的無形天花板。


    “那可不是,人家得的絹賞都五百多匹,另外還有小一千畝地呢。”


    “哇,直接就得官了?”


    武德初,剛改朝換代,朝廷手裏有許多公田、無主田,於是分授百姓,但幾年之後,地就授的差不多了,後麵的百姓就沒機會再分到田了。


    世代壓製。


    總共才三文錢。


    這就是呂宋的機會,


    “可惜我上次報名參軍,沒被選中。”


    “下次若還有招兵,一定要再去試試。”


    “不止呢,還直接授九品武官。”


    連均田製基本上都有名無實,地都分不到了,其它的又何談。


    可呂宋卻不一樣。


    可貞觀十年了,這樣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不得不說,呂宋現在雖很熱鬧,但這物價還是控製的不錯,這也說明呂宋糧食等物資還是儲備比較充足的。


    一枚銀開元啊,上麵有個月牙痕呢,這可是品質最好的銀開元,這一枚銀開元比銅開元還小一點,但一枚卻值一百六十錢。


    如果還屬於引進人才什麽的,一戶可授三百畝。


    就算如今點府兵,一般的普通百姓也沒資格了。


    擁地千畝,那是地主了。


    頭痛腦熱、婚喪嫁娶,總能讓他們始終一無所有,甚至讓他們欠債,最後不是逃戶就是淪為奴隸。


    “莫不是凱旋的呂宋軍將士?”


    整個小早餐鋪子都給驚動了,在後廚煮粥的老板也拎著勺跑出來,他是年輕店小二的父親。


    眾人說著阿發,說他以前的身份,如今的際遇,猶如在講一個傳奇故事。


    在中原,哪怕是現在貞觀治世,許多百姓都已經是被按在最底層,永無出頭之路,但在呂宋,現在階層卻還並沒有那麽明確的限製,還有無數機會,還可以創造無限可能,


    就如那個阿發,以前隻是被歧視的蜓人,本來他們連上陸地的資格都沒有,現在卻成為武官,擁地千畝,成了小侯爺的親衛騎士。


    這樣的機會啊,我看也不是一直會有的,現在趕緊把家人招來落戶,把田地先分到手,而且現在呂宋到處缺人,就算當不了呂宋軍,謀個其它的差事也比較容易的,


    哪怕是進工坊待遇也不錯的,


    咱呂宋最近不是正在建船廠嘛,還有鑄造場,冶鐵場、織造場、木材場、木器場、磚瓦窯場等等,我聽說要是能進去做正式工人,待遇都還不錯呢,分地都能多分些,還能分房子住。”


    武懷玉去了碼頭,不少漁船歸來,帶來新鮮的漁獲,碼頭魚販們討價還價,也有些百姓直接過來購買。


    吹著海風吃著早餐,也能聽到許多碼頭市井的議論,大家倒沒發現隔壁這人竟然是他們議論中的那位呂宋之主。


    “是啊,不奢望能跟阿發一樣發達,隻求能夠當上個武士就好。”


    “小二,結賬。”


    地租可不少,往往是五五分成,而田賦卻並不遍,一般也就是二三十稅一左右的稅率。


    大家吃著早餐,有羨慕者,有期盼者,


    “進呂宋軍當兵這事啊,咱這些人也別抱太大希望,呂宋軍現在多少人想進啊,可要求也高啊,既要年輕還能得勇武,最好是一家人都在呂宋安家的。”


    改朝換代的時候,對許多底層百姓來說,固然是可怕的時候,卻也是唯一有機會改變命運的時候,


    畢竟本就一無所有,


    當兵入伍,戰場上活下來,終究能看到點希望,也許能得到一塊地,又也許甚至還能得到個一官半職。


    畫地為牢。


    “勳田、騎士采邑田、官人永業田、移民落戶授田、還有職分田······加起來好像是足有九百八十畝,永業田都占大半數。”


    再諸如落戶呂宋後,呂宋招兵、招工,優先錄用等,這些都是極好的福利待遇。


    這裏真處處是機會。


    客人說是給他的賞錢,但他還是老實給了父親。


    一千畝,那早就超出庶民能夠授田的上限了。


    還有一人則道,“會不會就是那位梁阿發啊?”


    於是,大家議論聲中,


    呂宋碼頭當天都在傳說這位發哥的豪爽。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