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十八娘是叫武琉吧?”


    “嗯,”


    李世民提起酒壺,倒了兩杯灑,將一杯端到懷玉麵前。


    “謝陛下。”


    “琉娘挺機靈可愛的,皇後很喜歡她,晉陽姐妹也很喜歡她。”李世民端起溫熱的酒抿了一口。


    武懷玉不知何意,


    他嫡長子尚十九皇女蘭陵公主李麗貞,庶長女又許給十皇子紀王李慎,難不成李世民想要再來個親上加親?


    家裏跟皇家聯姻三次的,滿朝也隻有房玄齡啊,次子尚高陽公主,三子賜婚皇弟荊王之女,長女許婚皇弟韓王。


    輩份都亂了。


    房遺愛娶李世民女兒,他弟弟娶了李世民侄女,倒還好,可他們妹妹嫁給了李世民的弟弟。


    這兄弟倆要是跟著妻子喊,得喊妹妹為叔母。


    “朕也很喜歡琉娘。”


    李世民握著熱乎的酒杯道,


    武懷玉正在烤肉,聽了這話手一抖,差點沒抓住那把羊肉串。


    幸好琉娘才那麽幾歲,要是十幾歲,武懷玉都以為李世民想喊他爸爸了。


    我拿你當偶像,你卻要當我女婿?


    幸好,琉娘還小,不可能。


    “朕想收琉娘為女兒,”


    武懷玉麵色一沉,


    有種很不好的預感。


    “你說,朕收琉娘為女兒,冊封她為公主如何?”


    武懷玉這下聽明白了,皇帝這是要拿他女兒去和親薛延陀?


    他握著羊肉串紅柳枝的手都緊了,


    “朕聽說琉娘還沒有許人家,對吧?”李世民這是把武懷玉的退路都給堵了。


    “陛下,臣聽說大度設曳莽和突利設拔灼,年紀不比臣小多少,”


    李世民嗯了一聲,“肉串要烤焦了,該翻麵了。”


    武懷玉低頭烤肉。


    李世民則抿著老酒,


    這一刻,君臣二人都沉默了。


    “琉娘是你嫡長女,年紀又小,你們肯定舍不得。”


    武懷玉不吭聲,


    他向來是反對和親的,但朝堂上主流卻並不覺得和親有問題,隻要不是被迫和親就行,


    如果是朝廷主動選擇的情況下,和親有時確實也是安定邊疆的利器。


    但武懷玉從來就不喜歡這種政策。


    可反過來講,武懷玉這些年也沒少跟那些名門、貴族們聯姻,


    在許多人眼裏,國與國的和親聯姻,跟家族與家族之間的聯姻,其實也沒什麽區別。


    可這種和親塞外的事,要發生在自己女兒身上,武懷玉是堅持不願意的。


    這不僅僅是政治聯姻這麽簡單,


    而是嫁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嫁給完全不同文化、習俗的地方,光說塞外草原流行的收繼婚製,就足夠讓中原人難以接受了。


    父死子繼、兄終弟及,說的不僅僅是權力地位,還包括父兄的女人和財產,隻要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父兄死後,女人都是必須由子弟繼承的。


    李世民自己也舍不得自己親女兒和親異國,


    大唐和親也都是用宗室女冊封為公主下嫁,


    而真正帝女嫁給胡人貴族的也有,比如高祖的九江公主嫁執失思力,衡陽公主嫁阿史那社爾,但這兩位公主並不算和親,因為不論是執失思力還是阿史那社爾,他們都是歸附大唐入朝為官的,


    他們已經是唐臣唐人,公主們也仍是住在長安的。


    而不論是武德時和親突厥的李夫人,還是先前和親吐穀渾的弘化公主,她們都不是真正的帝女,隻是宗室女。


    這樣的宗室女嫁給胡酋胡將的不少,


    貴族婚姻最講究門當戶對,這跟突厥、薛延陀什麽的胡狄聯姻,肯定門不當戶不對的。


    “肉烤的差不多了,”李世民提醒他,


    懷玉看去,果然有些肉都焦了,他抓起一把孜然麵撒上去,又撒了點芝麻,再撒點辣椒粉,加點小茴香,最後扔點靈魂小蔥花,


    裝盤。


    李世民拿起一根就吃,


    “多烤了一會,來,喝酒。”


    武懷玉讓李世民弄的沒有啥胃口了。


    這羊肉串用的羊肉很新鮮,禦廚醃製的也入味,雖然烤焦了一點,其實味道還不錯。


    “朕的十五女新興公主你見過吧?”李世民突然道。


    武懷玉點頭。


    “貞觀初,突厥頡利勢大,朕為形勢所迫,有意聯合西突厥,為此不得不答應和親西突厥,後來你為朕擒頡利入長安,西突厥又內亂,朕取消和親,”


    “之後又曾同意薛延陀的請婚,許新興公主和親薛延陀,朕要夷男親至靈州迎親,並以雜畜十萬為娉禮,夷男運送娉禮半路遇暴風雪,牲畜無法送來,朕以夷男失約為由取消和親,”


    李世民一口一串羊肉,


    說起這些,他心情有些複雜。


    哪怕是皇帝,當初為形勢所迫,他也不得不把親女兒同意和親,先是西突厥,後是薛延陀,


    但如今,再和親薛延陀,李世民卻絕不會再將皇女和親了。


    “來,喝酒。”


    李世民舉杯,


    武懷玉也端起酒杯,


    燙過的酒喝起來更衝一些,不過終歸是米酒,口感還不錯,也沒那麽烈,


    接下來李世民沒再提琉娘,更沒再提讓武家女和親薛延陀之事,似乎剛才隻是皇帝隨口一說。


    兩人各有心思,


    酒喝的也快,


    一杯接一杯,


    喝完一杯,又倒滿一杯,


    也沒有人敢勸,


    烤肉的活計也交給了禦膳房的廚子,


    武懷玉和李世民君臣兩人,喝著酒吃著串,不談國事,談的反而是家事瑣事。李世民臉有些紅,酒意上頭微醺,


    他一手端著杯老酒,一手拿著串烤牛脊肉,“至今還記得跟觀音婢初相識的那一天,”


    李世民帶著幾分酒意,陷入了對往事的回憶之中。


    那時他跟在兄長建成、姐夫柴紹後麵,在長安廝混,想著作一個遊俠。


    正是那時,他認識了長孫無忌,認識了她的妹妹長孫無垢。


    “伱跟晉國夫人相識應當也有一段故事吧?”李世民道。


    “嗯,”


    武懷玉於是也分享了自己跟樊玄符的相識相知相愛的經曆,懷遠坊樊府門前初相識,後來她千裏追尋隴右。


    李世民又喝了一大口酒。


    “你沒說實話,對朕隱瞞,其實沒必要,朕全都知道。”


    “樊娘子確實是個相當膽大的女子,她敢當街刺殺薛萬徹,很了不得。而你當初也很膽大,當街掩護她逃走,後來還半夜尋到她為她療傷,朕知道,全都知道,”


    武懷玉心頭一震,


    這件事情他以為無人知曉,


    沒想到原來皇帝早就知道。


    不過皇帝知道了也從沒有說過,估計當初也是因為樊玄符的父親樊興是他秦王府心腹大將,而薛萬徹雖是太子黨,但也已歸附於他,卷入其中的武懷玉又是武士彠的族侄,


    在當時那個情況下,皇帝發現了事件內情,但卻還是選擇了裝作不知。


    又或許,皇帝其實也是後來才知曉,並不是當時就發現了。


    總之,那件事情皇帝知曉後也從沒有說出來,直到今天。


    李世民哈哈笑了幾聲,“都過去許久的事了,你們也不必記掛在心上,也不是多大的事。”


    武懷玉也隻能謝恩。


    這事,皇帝可以不計較,但真要追究也還是要命的,哪怕過去了許久。


    畢竟當時薛萬徹已經從終南山走出來歸附李世民了,不再是逆黨,樊玄符就算打著為未婚夫報仇的名義,可行刺朝廷大將,這事追究樊興都保不住她,武懷玉還卷入其中,當然也是大罪。


    不過還是那句話,皇帝不想追究,那都不叫事。


    “樊娘子真的很了得,當初若非她,你本應當是娶李三娘的吧。”


    “其實我當初,哎,不說了,喝酒。”李世民舉杯,


    兩人就這麽在南海前的臨湖殿,你一杯我一杯的喝醉了。


    或許,唯有一醉才能解千愁。


    “拿輦抬他回去,別凍著了。”皇帝走時,還不忘吩咐張阿難。


    武懷玉比皇帝喝的還多,醉的更厲害些,


    “謝陛下,臣可以走回去。”


    “你醉了,”李世民拍了拍他手臂,“謝謝你陪朕喝酒,朕先前說要收你家嫡長女武琉為女兒,封他為公主,說話算話,


    朕下詔,收武琉為朕義女,冊封為安陸縣主,”


    武懷玉臉色大變,


    李世民卻是又拍了拍他手臂,“放心吧,朕知道你舍不得女兒出塞,所以朕不會勉強,皇後特別喜歡琉娘,明日你送她進宮,讓她多陪陪皇後吧,”


    “朕不會讓你女兒出塞的,”


    “朕,賜安陸縣主三百戶真封湯沐邑,就賜在安陸吧。”


    李世民拉著他的胳膊看著他,“懷玉啊,你於國於朕,皆有大功,朕不會忘記的,你也不必擔憂,朕不會虧待功臣。”


    “隻要你們不辜負朕,朕也絕不會辜負你們。”


    這番話,讓武懷玉五味雜陳,這幾年,他們君臣之間有了一道無形的隔閡,開始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在影響著他們。


    今天,


    皇帝借著酒意,也算是難得的把一些話點破了。


    就如皇帝說出樊玄符曾經當街刺史薛萬徹,而他武懷玉還掩護包庇之事一樣,皇帝知道,但不會在意,


    雖然有錯,但當初樊家功勞夠大,如今的武家功勞更大。


    武懷玉被內侍扶上了輦,


    皇帝揮手讓內侍抬著他出宮去,


    內侍抬著輦走出一段路,身後卻突然傳來皇帝的話,


    “朕承諾你,呂宋賜封武家,許子孫世襲,羈縻自治,與國休戚,百世不變。”


    輦上的武懷玉震驚,差點沒摔落下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