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


    大軍東行,又遇到一條河,水流嘩嘩,涼風習習,河岸邊綠樹成蔭。


    “這就是大西溝,還有個名字叫老龍河。”


    “這裏以前是輪台國,”


    看著前方的河流,沙缽羅葉護賀魯向武懷玉介紹道,這條河發源於天山,是條冰雪融水為主的河流,由南向北長四百餘裏,流入準噶爾盆地南緣。


    這條河曾經蘊育出了古車師人的燦爛文明,東漢時這裏是車師六國一部份,西漢時這裏分布著十餘個遊牧部落,稱為十三國之地。


    漢設西域都護府,這裏隸屬輪台。


    而在三國時,車師後國在這條河的烏泊爾窪地建立了淤賴城,是這裏的第一城。


    古城早已不在,武懷玉上次從這路過,就沒見到古城。


    “還有殘留的夯土城牆,四個城角還尚存方形角樓遺跡,殘存的土牆高的尚有兩丈餘,就在烏泊爾窪地,”賀魯說道。


    魏晉以來,絲綢之路開辟了新北道,這裏正當要衝。


    背倚天山,東扼通往高昌和南疆的必經要道天山白楊溝口,位居要衝。


    這裏原來是賀魯掌控,他的人馬在古城遺址屯駐設卡,征收過往商貨的稅。


    不過在高昌北麵,


    現在有兩座城,一是莫賀城,在老龍河的東岸,在他們此時位置的東北數十裏外,那裏也是原先賀魯所駐之城。


    還有一座城,則更大更堅固,便是可汗浮圖城,在這裏東北三百餘裏,因突厥可汗曾在那建立浮圖而得名。


    如今莫賀城和可汗浮圖城,都落到了高昌世子麹智盛的手中。


    武懷玉看著眼前這片綠洲,生機盎然。


    因為戰爭,


    如今絲路堵塞,沒有商貨往來,使得這裏寂靜了幾分。


    遙想當年西漢時李廣利遠征西域,滅輪台國,設使者校尉屯田。


    常惠、班超這些曆史名人,都曾在此奮鬥過。


    武懷玉讓賀魯帶著他到古城遺址,


    隻剩下殘坦斷壁,依稀能分辨出城牆、角樓、甕城,還能看的出子城、羅城之分,大略估計,原來的城池周長有四五裏,在西域已經算是一座大城。據說現在都還有牧民偶爾在遺址發現漢代銅鏡、銅錢、小鐵器等遺物。


    紅柳叢生。


    漢之號令班西域,


    可以想象,當年這座城,當年的漢朝,還有無數的西征健兒,他們萬裏移民戍邊,


    當年漢城今猶在,


    可當年的漢兒呢,


    西域唯一還留下的漢兒後裔族群,也就是高昌國了,可如今大唐卻要滅高昌國,說來不免讓人心情複雜。


    可勢已如此,也隻有征服一統。


    登上土城殘留的城牆上,看著四麵,倍覺荒涼,這裏也曾是無數漢兒屯田之地,他們曾萬裏迢迢前來,在這裏一代代的墾荒屯田,據說曾經在此開墾了十萬畝糧田。


    但現在,糧田也早就又成了牧場。


    “再次向諸部傳我軍令,高昌王父子背叛大唐,本相奉旨代行天罰,伐滅高昌。但罪隻在高昌王父子,罪不及高昌百姓。


    諸部攻城掠地,不得傷害高昌百姓,”


    “高昌百姓,我漢家兒也,遺留西域數百年,如今回歸矣。”


    他拍著舊土牆,


    “我決定,重築此城,城名輪台,”


    隨同的長史竇誕在武懷玉身邊道,“武相,漢代李廣利所滅輪台國,並不在此,而是在天山南麵,在焉耆與龜茲之間。”


    武懷玉笑了笑,“我知道,西漢武帝時,李廣利遠征河中大宛,西域諸國紛紛對大漢遠征軍緊閉國門不供補給,李廣利滅國立威,


    他當時恰經輪台,於是攻破輪台國,為威懾西域諸國,於是下令屠城,男女老少雞犬不留。”


    西域諸國震懾,從此漢軍進攻大宛路上再無阻礙。


    漢輪台,距離這裏,還有一千多裏遠呢。


    武懷玉又豈會不知曉,畢竟在後世,西域也還是有個輪台縣的,就在當年輪台國。


    說起當年李廣利滅輪台國,其實不得不說當年漢代征服西域的策略,


    當年輪台國在西域天山之地,處於絲綢南路上,是個很普通的西域綠洲小國,但後來卻被大唐屠滅,漢朝還在那設立了西域都護府。


    當年,大漢與大宛國,打了一場三年之戰。


    大宛遠在河中,與西域還隔著蔥嶺帕米爾高原天險,後人多說漢武帝好大喜功,為了大宛國的汗血寶馬,便要勞師遠征。


    其實這未免小瞧漢武大帝了,站在當時漢武帝角度,他最大的敵人其實是匈奴,也一直是匈奴,


    為了滅匈奴,漢武帝費盡辛苦的鑿空西域,開辟絲綢之路。雖然絲路開通對西域諸國有好處,可這些國家卻也始終在漢匈之間搖擺不定,


    於是漢武帝有了要在西域揚威,拿個小國開刀,迫使西域諸國倒向大漢這邊的想法,他最初的目標是樓蘭國,靠近河西走廊,實力不算強,


    於是漢武帝集結了數萬大軍,準備沿河西走廊步步推進,滅了樓蘭宣威西域,可在大軍開拔之前,


    驍將趙破奴卻率七百騎兵成功偷襲樓蘭,生俘王室及一眾大臣。


    單從戰術上來說,這一仗值得大書特書,但卻違背了漢武帝的戰略意圖,他集結大軍打樓蘭,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要展示大漢的強大實力,宣威西域,


    可趙破奴卻搞偷襲,雖成功俘獲樓蘭國王室及一眾大臣,可在西域各國眼裏,這場戰鬥,卻並沒讓他們覺得大漢國力有多強,


    這種偷襲,反而讓他們對大唐很不滿。


    漢武帝設計中的數萬大漢軍隊出現在西域綠洲國家前,堂堂正正滅了樓蘭,殺雞儆猴,各國震懾的場麵沒能出現。


    戰略計劃失敗了。


    這才有了後來借汗血寶馬之事遠征大宛,李廣利的前鋒就六萬步騎,西域各國不配合,


    於是就有了順路攻破屠滅了輪台國。


    輪台隻是恰好當時漢軍在那,換成其它國家,其實也一樣下場。


    屠輪台,征大宛,


    雖說李廣利仗打的不好,但大漢硬是打了三年,也向西域諸國展示了大漢的強大實力。


    武懷玉這次西征,


    先采用的奔襲手法生擒欲穀設,雖然也挺震撼突厥諸部,但還不夠。


    所以才會有他召集諸部,共同出兵高昌。


    真要滅高昌,哪用的著他們。


    但武懷玉就偏偏召南北庭十箭部落等都來,還要讓他們先上,就是要拿高昌來真正立威,展示大唐的強大實力。


    搞偷襲,別人未必會承認你強。


    程咬金在一旁笑道,“竇駙馬,武相可跟咱這樣的大老粗不一樣,武相詩書畫醫四絕,還在朝中主持修了數本史書,更何況武相公寫的資治通鑒,可是天下聞名,豈會不知輪台國在哪。”


    竇誕本也是好心提醒,倒是弄的自己有些不好意思。


    “是我班門弄斧了。”


    另一個讀了很多書的老流氓劉蘭成笑道,“武相用輪台之名,估計是要用當年漢李廣利征大宛途中滅輪台國一事,來提醒震懾當今西突厥諸部吧。”


    “西突厥那些家夥,比我老程還不如呢,他們估計也未必知曉漢滅輪台國之事。”


    “那又如何,他們不知道,我們可以告訴他們嘛,在西域廣而告之,他們不就知曉了。”劉蘭成嗬嗬笑道,這家夥刀筆吏出身,隋末亂世本來回家鄉幫忙守城,可遭受不公,後來幹脆主動去投被他打敗的流賊,帶著他們殺回來,出謀獻策,攻破城池,


    他最是膽大又心狠,對敵人狠對自己也狠,經常親自帶敢死隊夜襲敵營,一把大刀從大業末砍到了大唐。


    他熟讀史書,隻聽到修城要用輪台之名,便知道武懷玉的心思用意了。


    “這座輪台城,你們覺得要怎麽修?”懷玉問。


    隨同武懷玉的不僅有程咬金、劉蘭成、牛進達和武懷義等漢將,也還有沙缽羅葉護賀魯,以及薄布、彌射、步真等一眾大小可汗、啜設、俟斤們。


    劉蘭成剛才故意說的很大聲,


    其實也就是有意把漢滅輪台這件史事說了出來,還特意怕他們聽不懂,借著跟竇誕對話,說出了當年漢為何攻樓蘭,為何滅輪台,為何征大宛的緣由。


    也就是在提醒他們,武懷玉為何要在這重築淤賴城,卻要用輪台之名。


    “我覺得可以原樣修複故城,”


    “舊城有點小了,”劉蘭成建議修大點,“舊城修複後就當牙城,然後再修一個外城,”


    武懷義也提議,“我覺得可以在東西再擴建兩個子城,”


    內牙城,外羅城,加上東西子城,


    這樣的一座城可就要大許多。


    分成數城,也是功能分配不同。


    比如內牙城,自然是唐軍的官衙、以及駐軍。


    而外城,可以是駐軍家眷、市場等,至於東西牙城,可以把西城做蕃坊,也就是胡人居住,東城也還可駐軍、倉儲物資。


    這樣漢胡分開,有助於管理,更有利於安全。


    “嗯,有城還得有兵駐守,我看可以置輪台軍鎮,就跟弓月城和弓月鎮一樣。”武懷玉也沒理會那些突厥首領們跟不跟的上,順著話道,“那就在此設輪台鎮,也駐軍三千吧。”


    “你們看誰適合做這第一任輪台鎮守使?”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