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轉眼便是立冬,冬季自至開始,萬物蓄藏蟄伏。


    初冬是愜意的,天還不算冷,人們享受秋的豐收,犒賞過去的辛勤。


    這個重要的日子,


    皇帝李世民早早就起來,率領太子和文武百官先到南郊祭天,再到太廟祭祖。


    貞觀十四年,是個不錯的年頭。


    天下諸州豐收,沒有大的水旱災情,而朝廷出兵西域,也是大捷,這些都值得奏報上天,祭告祖先。


    長安鬥米十錢,雖說比不得十年前的鬥米二三錢,但這個糧價也比較穩定,總體來說也還是較低,長安各種商品物資都很充足,價格也穩定,老百姓安居樂業,該吃吃該喝喝,


    朝廷征服西域,平民百姓也深感自豪,也有些人家,聽了許多移民西域的好條件後,勸說家中次子去西域打拚,均田授地,甚至有機會加入安西軍,這可是難得的機會。


    這是能夠掙起一份家業,開基立業的機會。


    高昌世子麹智盛帶著一族人來到長安也有一段時間了,王室直係幾房都授官給爵,賜予宅第,在京任了閑職,其餘則安置於京畿各縣,


    麹氏一族日子還算可以,


    雖說沒那麽自由,


    但國滅了,王族還能保存,財富也大都帶來了長安,


    買田置地,依然能夠使奴喚婢,日子倒也悠閑。


    昨日,長安城西懷遠坊內麹府,左武衛將軍、金城郡公麹智盛就接到了命令,讓他今日一早去參加南郊祭天太廟祭祖儀式,


    他的弟弟右武衛將軍、天山縣公麹智湛也接到了同樣的旨意。


    接到命令,兄弟倆也隻能搖頭苦笑。


    要說到了長安有哪是他們最不喜歡的事,就是隔三差五的就經常要被召去參加宮廷宴會啊,各種禮儀活動,他們不是座上賓,每次去了不是要求跳舞就是敬酒,甚至吟詩彈唱,


    大唐根本就是拿他們炫耀滅高昌征西域的武功,


    跟他們一樣待遇的還有欲穀設父子與賀魯父子,


    每次宮宴上,還有個嶺南來的老頭陪酒,那是曾經的嶺南之王,如今的耿國公、左驍衛大將軍馮盎。


    麹氏兄弟的待遇起碼比阿史那賀魯父子要好許多,


    賀魯因為歸而複叛,送到長安後,朝廷舉行了盛大獻俘太廟儀式,賀魯父子差點就被砍了腦袋,


    此後每次宮宴上,賀魯父子也總是被要求跳舞飲酒等表演,甚至每每還要被當眾嘲諷。


    清晨,兄弟倆也是半夜就起來沐浴更衣,絲毫不敢耽誤。


    智湛問兄長,“近日聽到坊間傳聞,說是父王去世前,曾經在沙漠中修了一座地下迷宮,將一大批金銀財寶藏於其中,此事當真?”


    麹智盛也早聽到了這個傳聞,


    且越傳越離譜,開始說是價值數十萬貫的金銀,傳到後麵,已經有人說是價值數百萬貫,甚至上千萬貫的金銀財寶了。


    最近這段時間,他們府第周邊總有陌生麵孔出現,


    甚至好幾次,有人夜闖宅第。


    麹智盛明白都是衝著高昌迷宮寶藏來的,他也不確定那些人是朝廷暗中派來的,還是坊間聽到寶藏傳聞而來的,


    他看了看四周,然後壓低聲音對兄弟道,“父王去世的突然,根本沒來的及交待臨終遺言,


    是否有迷宮寶藏我也不知,


    但是,”


    他再次左右觀望,確認四下無人,才湊到弟兄耳邊輕聲道,“父王走後,我看過內藏府庫,也看過賬簿,沒看出什麽問題,但我之前也進過內藏,大概知曉內藏時的錢帛金銀數量,


    我感覺確實有一大筆錢帛被運出,雖然賬簿上沒問題,但大概做過手腳。


    這消失的錢帛,是在唐軍入城前就沒的,甚至是在父王去世前沒的,所以極大可能是父王確實秘密運走了一批錢財,埋藏在某處地下迷宮,以備萬一。”


    可是這寶藏卻被麹文泰帶到地下去了,沒有誰知曉半點消息。


    當初修地下迷宮的,還有運送錢帛的,這些人估計是事後被滅口了。


    麹智盛能肯定有這樣一個迷宮寶藏,但在哪裏他也不知道。


    智湛原也覺得寶藏的事極可能是真的,隻是他沒想到大哥也不知道在哪。


    “那迷宮寶藏裏真有數百萬上千萬貫錢帛金銀?”


    麹智盛搖了搖頭,“咱們高昌雖富,王室也有數百年積儲,但也不可能藏起這麽多財寶,我估計,大概也就是價值幾十萬到百萬之間吧。”


    “最初那個傳聞,說是黃金五六駝,瑟瑟十餘石,這些應當是有的,加上其餘的銀錢、練絹等,價值百萬貫應當有的。”


    百萬貫的迷宮寶藏,


    若是麹氏仍還是高昌之王,這筆財寶倒也沒那麽驚人,占據著絲路要地,高昌做為西域商品的集散中心,麹氏坐著收稅,一年都不知道要收多少。


    而麹氏自己也經營絲路貿易,每年一樣獲利巨多,否則也攢不下那麽多的財富。


    但現在不一樣了,


    他們舉族遷來中原,


    他們在高昌的許多田宅土地礦場工坊等是被沒官了的,


    雖也還帶了許多金銀錢帛來到中原,


    但在這邊沒有產業,沒有根基,雖置了些田地,但數量太少,仍是坐吃山空的狀態,


    不管是要置辦更多田地,還是要弄作坊搞商隊,一時半會他們也不敢有太大動作,畢竟此時他們新降不久,在長安不敢太高調。


    要是能拿到這個迷宮寶藏,對麹氏一族來說,也都是個保障。


    “你說最近那些生麵孔,是不是朝廷的人?”


    “不全是,但肯定有,”麹智盛也很無奈,其實早在剛到長安的時候,朝廷那邊就有人旁敲側擊的問過他高昌寶藏的事,他確實是不知道,也就如實說了。


    當然,他並沒有把他掌握的一些高昌內藏的情況告訴大唐官員。


    可現在坊間的這些傳聞,還有他們宅第外的這些人,都說明朝廷是認定有這個寶藏,甚至認定他們是知道這個寶藏秘密的。


    “那現在怎麽辦?”智湛不安的問道。


    百萬貫的寶藏,隻怕天可汗都不會放過。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啊。


    麹智盛長歎一聲,低頭看了眼身上的紫袍玉帶,“讓府裏家丁加強看護,還有讓族人都小心點,盡量不要出門,別被人擄了。”


    智湛無奈,“這也太憋屈了。”


    “我們是破國降人,天可汗沒殺我們就不錯了,還能奢求什麽呢,時間不早了,出門吧,可別誤了時間被禦史彈劾。”


    兄弟倆一個金城郡公,一個天山縣公,又都還掛了個衛府從三品將軍職,如今的他們在長安,那就是大唐京官。


    皇帝率百官南郊祭天,然後太廟祭祖,欲穀設父子、阿史那賀魯父子,還有麹智盛兄弟,果然又被拎了出來,


    再次被當成大唐聖天子的武功,拿出來展示。


    祭祀儀式結束,便是宮廷宴會。


    欲穀設父子和賀魯父子,被要求在殿上來了場父子摔跤比賽,而麹智盛兄弟倆,則被要求彈奏樂曲助興。


    欲穀設和賀魯兩對父子,被要求脫去官袍,隻著一條犢鼻褌,當殿摔跤比賽。


    滿殿衣冠文武,還有諸多在京使臣等,


    而歸附入朝後被授予和順郡王、右衛將軍的前咄陸可汗阿史那伏,卻要脫去衣冠,赤身僅著一條犢鼻褌當眾表演摔跤。


    漢人衣冠,褲子一般有兩種,一種叫袴,另一種叫褌,袴也做絝,脛衣也,就是沒有褲襠的褲子。


    而禈,是短褲,一般也有兩種,一種是齊膝的短褲,另一種則很短,像是三角短褲,因看起來像牛鼻子,故也叫犢鼻褌。


    不過這種短褲跟後世三角褲還是不一樣的,它是先纏著兩邊,再從襠下穿過,也就是兜褲布。


    一直以來,富貴上層人家,是不穿這種的,他們是穿袴,而許多貴族子弟因為穿的絝是昂貴的絲綢麵料,因此還稱之為紈絝子弟。


    隻有底層人穿犢鼻褲,甚至是為了方便或省褲子,直接外穿。


    漢代時窮書生司馬相如跟富家千金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人盡皆知,司馬相如二十歲的時候出錢買了個官當,後來不得誌辭職回老家臨邛,跟縣令交好。


    本地首富卓王孫知司馬相如是縣令貴客,就設宴邀請,有意交好。


    卓王孫有個離婚的女兒卓文君,早聽說司馬相如很有才華,便在屏風後偷看,司馬相如看到了卻假裝不知,然後趁機彈了一曲鳳求凰,一下子就把卓文君的芳心俘虜。


    宴會結束,司馬相如通過卓文君的婢女,向她表達愛慕心意。


    於是卓文君趁夜私奔司馬相如,司馬相如帶著他跑去成都。


    卓王孫大怒,說女兒私奔違反禮教,自己不會傷害她,但也不會給他們一個銅板。


    司馬相如家徒四壁,卓文君住了一段時間,就勸說他回臨邛,向卓家借錢。


    相如就到了臨邛,賣了車馬,開了家小酒鋪,卓文君拋頭露麵當壚賣酒,司馬相如則穿著犢鼻褲跟夥計一起洗碗洗杯子。


    他們倆就在卓家眼皮子底下,這般可憐模樣,搞的卓家親朋都來勸卓王孫,說文君畢竟是他女兒,這司馬相如也是比較有才華的人,而且還是縣令的貴客,你也不能忍心他們現在這般落魄可憐,你讓他難堪,不也是讓縣令難堪嘛。


    最後卓王孫無奈,給了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奴仆百人,錢百萬,又把文君的嫁妝給他送去。


    後來漢武帝讀他的賦文,大為讚賞,召入朝為官。陳皇後被打入冷宮,還特意奉上黃金百斤,請他寫下長門賦來打動武帝,重得親幸。


    司馬相如人生大贏家,


    他當初其實也沒窮到買不起褲子,要當街穿著犢鼻褲洗盤子的地步,但他這樣做,卻是讓他老丈人舉族臉上無光,最後隻好妥協,同意他與文君在一起,還給了他大筆錢財。


    這都是聰明的司馬相如的計策。


    他穿上犢鼻褲,最丟人的是臨邛首富卓家。


    而現在,曾經的咄陸可汗與沙缽羅葉護,還有真珠葉護等四個西突厥的大首領,


    現在歸唐後也都還封王封公授將軍,


    但皇帝卻仍讓他們僅著犢鼻褲在殿上捉對摔跤,


    這也是要讓他們知曉,讓所有在殿上的胡夷蠻獠們知曉,就算封王封公,但這些曾經的反叛者,仍然啥也不是。


    滿殿的文武大臣,尤其是那些歸附的蠻夷官員,還有外國使臣,看著可汗、葉護僅著犢鼻褲摔跤,而高昌王子在彈奏樂器,那種衝擊力還是很強的。


    這刻,


    他們感受到了什麽叫天威浩蕩!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