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他這是什麽意思
人在大夏,穿成反派世子怎麽辦! 作者:吉裏吉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場宴席到最後也是不歡而散。
出了這樣的事情,大臣們也沒心思在這裏繼續聚了。
其他各國的使臣更是你看我,我看你,心中各有想法。
不得不說,納桑這一招釜底抽薪來的是真妙。
但是他也是確確實實得罪了皇帝。
其他幾國的使臣當眾沒有表明自己的態度,但有時候沉默也是一種態度。
所以皇帝看他們也是非常的不順眼。
再加上這一次的宴會已經被破壞了個差不多。
索性直接結束比任何都好。
納桑大搖大擺離開的時候還十分得瑟。
再也不像剛開始來的時候,稍微還看上去禮貌一些。
直接開口隨意的說道:“本皇子之前所說的話,並未改變,若是有福氣的話,希望能夠娶到公主殿下回金國,以此來締結兩國之好!”
幾位公主的臉色十分難看,尤其是那些母妃不算特別受寵的公主,更是擔憂的連聲歎氣。
最後還是二公主和夏玨清聽不下去了,兩人共同開口低吼了一句:“閉嘴!”
其實要真說的話,她們兩個人才是最擔心的。
那些不受寵的公主以為要真是和親會率先選擇她們?
但是金國會這麽算了嗎?
真以為他們要的是公主嗎?
他們要的其實是一個人質!
那這些完全不受寵的公主就算送過去了,又有什麽意義呢?能有什麽作用?
所以她們兩個人才是最好的選擇。
尤其是夏玨清。
就算平時二公主和夏玨清互看不順眼。
為了爭奪皇帝的寵愛,倒也做下了不少的事情。
可此時涉及到終身大事上,涉及到這種國家尊嚴上,兩個人還是難得的統一了意見。
兩個人一起離開宴會廳,倒是頭一次沒有針鋒相對,而是並肩走在一起,說起這件事情。
二公主率先開口:“三妹,這件事情你打算怎麽辦?”
夏玨清也很是無奈,歎了一口氣,隨即說道:“無論如何,晉安軍當中出現疫病這件事情都是真的,如果這件事情解決不了,沒有辦法抵禦金國那邊帶來的威脅,恐怕父皇不想答應也要答應了。”
二公主聽到夏玨清這樣說之後,臉色也差了幾分,隨即咬牙說道:“你難不成真的心甘情願要去和親嗎?”
夏玨清搖了搖頭,隨即看一下二公主認真的開口:“無論是你還是我,都絕對不可能會去和親,這件事情還沒有到最差的那個地步。”
“如果父皇真的讓我們去和親,即便外麵說的再好聽,但對於父皇而言,都是踩著他的臉麵。”
二公主言語當中帶了幾分酸澀:“納桑並沒有指明到底讓哪個公主過去和親,其實我比你的概率更大一點吧。”
夏玨清此時倒是沒有尖酸嘲諷,隻是搖了搖頭說道:“我不會的,我不會讓你嫁給那個玩意兒的,雖然我們平時也有矛盾,可說到底,不過也就是姐妹之間爭寵罷了。”
二公主深呼吸了一口氣,隨即開口:“我知道你腦子比我聰明,這件事情我聽你的,你想怎麽做我都支持你。”
聽到二公主這樣說,夏玨清的嘴角勾出一抹笑,但是也沒有說出別的。
因為現在她也還沒有頭緒,不知道該怎麽樣才能夠破解如今這個局麵。
她看到父皇走的時候滿臉都是難看。
眼下還是不去父皇那邊了,等到她想到一個萬全之策之後,再過去。
說不定既能夠破解此時的這個困局,還能夠讓父皇看到她的聰明才智。
兩個人就這樣一問一答的,很快也就到了該分別的時候。
回到了各自的寢宮當中,夏玨清卻非常不合時宜地想起了李靖閣。
不知道李靖閣知曉這件事情又會做出怎樣的舉動,希望別破壞自己的計劃就好。
再回宴會廳這邊,其他的幾位使臣也大搖大擺的離開了之後,李靖閣湊到了老國公和李驚龍的身邊。
老國公悶悶的喝著酒。
剛才他是想要直接開口怒罵納桑一頓。
但是他沒有想到晉安軍當中居然真的出了事情。
而他,說句不客氣的,畢竟也已經年邁,比不過這些年輕將領。
他倒是可以去,但也隻能在後方指揮大軍。
可大軍若是生了疫病,即便是他去了,也不能救好他們。
“爺爺別喝了,咱們先回去吧。”李靖閣小心翼翼的開口。
老國公歎了一口氣,隨即搖了搖頭直接起來。
李靖閣本來是想追上去的,但是卻被李驚龍拽了一把。
李靖閣一頭霧水的看向李驚龍。
李驚龍衝著李靖閣搖了搖頭,李靖閣隻能停下腳步。
爺爺忠君愛國,麵對著這樣的情況,他才是很痛苦的那一個吧。
就這麽停頓一下,李靖閣也就跟著李驚龍一起走了。
不過他還是開口詢問了一句:“三叔,納桑這是什麽意思?難不成他還真有底氣開戰?就算這些年來金國發展的不錯,可是咱們大夏也不差呀,難不成他真想兩敗俱傷?”
聽到李靖閣這樣說,李驚龍歎了一口氣,隨即看向了周圍大殿當中稀稀落落的人群。
皇帝走了,公主們也走了,大殿當中的這些大臣們自然也是三兩成群的走在一起。
等到所有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之後,李靖閣和李驚龍落到了最後。
李驚龍畢竟還有武功在身,可以判斷除周圍有沒有人在跟蹤他們。
確認沒有人跟蹤,再加上也坐上了馬車之後。
李驚龍這才開口說話:“如今的陛下已經不再是當初願意信任我們靖國公府的先帝,當今聖上生性多疑,你不是也知道三叔當年出事也和他有關係嗎?”
“隻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況當年靖國公府的風頭太盛,被為君者忌憚和猜疑也是曆朝曆代都會經曆的事情。”
“隻是最可惜,當年三叔離開軍營之後,皇帝派去替代我的人手,並沒有他想象當中的那麽厲害。”
“我也知道我手底下帶出來的那些,若是真有可用之人,我早就已經提拔上我的位置了,難道我能不知道烈火烹油的難受?”
“難道我能不知道,居高,會給家中帶來的危險嗎?隻是可惜軍中竟無一人可用,這些年來在邊境,咱們的情況其實一直都落於下風。”
出了這樣的事情,大臣們也沒心思在這裏繼續聚了。
其他各國的使臣更是你看我,我看你,心中各有想法。
不得不說,納桑這一招釜底抽薪來的是真妙。
但是他也是確確實實得罪了皇帝。
其他幾國的使臣當眾沒有表明自己的態度,但有時候沉默也是一種態度。
所以皇帝看他們也是非常的不順眼。
再加上這一次的宴會已經被破壞了個差不多。
索性直接結束比任何都好。
納桑大搖大擺離開的時候還十分得瑟。
再也不像剛開始來的時候,稍微還看上去禮貌一些。
直接開口隨意的說道:“本皇子之前所說的話,並未改變,若是有福氣的話,希望能夠娶到公主殿下回金國,以此來締結兩國之好!”
幾位公主的臉色十分難看,尤其是那些母妃不算特別受寵的公主,更是擔憂的連聲歎氣。
最後還是二公主和夏玨清聽不下去了,兩人共同開口低吼了一句:“閉嘴!”
其實要真說的話,她們兩個人才是最擔心的。
那些不受寵的公主以為要真是和親會率先選擇她們?
但是金國會這麽算了嗎?
真以為他們要的是公主嗎?
他們要的其實是一個人質!
那這些完全不受寵的公主就算送過去了,又有什麽意義呢?能有什麽作用?
所以她們兩個人才是最好的選擇。
尤其是夏玨清。
就算平時二公主和夏玨清互看不順眼。
為了爭奪皇帝的寵愛,倒也做下了不少的事情。
可此時涉及到終身大事上,涉及到這種國家尊嚴上,兩個人還是難得的統一了意見。
兩個人一起離開宴會廳,倒是頭一次沒有針鋒相對,而是並肩走在一起,說起這件事情。
二公主率先開口:“三妹,這件事情你打算怎麽辦?”
夏玨清也很是無奈,歎了一口氣,隨即說道:“無論如何,晉安軍當中出現疫病這件事情都是真的,如果這件事情解決不了,沒有辦法抵禦金國那邊帶來的威脅,恐怕父皇不想答應也要答應了。”
二公主聽到夏玨清這樣說之後,臉色也差了幾分,隨即咬牙說道:“你難不成真的心甘情願要去和親嗎?”
夏玨清搖了搖頭,隨即看一下二公主認真的開口:“無論是你還是我,都絕對不可能會去和親,這件事情還沒有到最差的那個地步。”
“如果父皇真的讓我們去和親,即便外麵說的再好聽,但對於父皇而言,都是踩著他的臉麵。”
二公主言語當中帶了幾分酸澀:“納桑並沒有指明到底讓哪個公主過去和親,其實我比你的概率更大一點吧。”
夏玨清此時倒是沒有尖酸嘲諷,隻是搖了搖頭說道:“我不會的,我不會讓你嫁給那個玩意兒的,雖然我們平時也有矛盾,可說到底,不過也就是姐妹之間爭寵罷了。”
二公主深呼吸了一口氣,隨即開口:“我知道你腦子比我聰明,這件事情我聽你的,你想怎麽做我都支持你。”
聽到二公主這樣說,夏玨清的嘴角勾出一抹笑,但是也沒有說出別的。
因為現在她也還沒有頭緒,不知道該怎麽樣才能夠破解如今這個局麵。
她看到父皇走的時候滿臉都是難看。
眼下還是不去父皇那邊了,等到她想到一個萬全之策之後,再過去。
說不定既能夠破解此時的這個困局,還能夠讓父皇看到她的聰明才智。
兩個人就這樣一問一答的,很快也就到了該分別的時候。
回到了各自的寢宮當中,夏玨清卻非常不合時宜地想起了李靖閣。
不知道李靖閣知曉這件事情又會做出怎樣的舉動,希望別破壞自己的計劃就好。
再回宴會廳這邊,其他的幾位使臣也大搖大擺的離開了之後,李靖閣湊到了老國公和李驚龍的身邊。
老國公悶悶的喝著酒。
剛才他是想要直接開口怒罵納桑一頓。
但是他沒有想到晉安軍當中居然真的出了事情。
而他,說句不客氣的,畢竟也已經年邁,比不過這些年輕將領。
他倒是可以去,但也隻能在後方指揮大軍。
可大軍若是生了疫病,即便是他去了,也不能救好他們。
“爺爺別喝了,咱們先回去吧。”李靖閣小心翼翼的開口。
老國公歎了一口氣,隨即搖了搖頭直接起來。
李靖閣本來是想追上去的,但是卻被李驚龍拽了一把。
李靖閣一頭霧水的看向李驚龍。
李驚龍衝著李靖閣搖了搖頭,李靖閣隻能停下腳步。
爺爺忠君愛國,麵對著這樣的情況,他才是很痛苦的那一個吧。
就這麽停頓一下,李靖閣也就跟著李驚龍一起走了。
不過他還是開口詢問了一句:“三叔,納桑這是什麽意思?難不成他還真有底氣開戰?就算這些年來金國發展的不錯,可是咱們大夏也不差呀,難不成他真想兩敗俱傷?”
聽到李靖閣這樣說,李驚龍歎了一口氣,隨即看向了周圍大殿當中稀稀落落的人群。
皇帝走了,公主們也走了,大殿當中的這些大臣們自然也是三兩成群的走在一起。
等到所有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之後,李靖閣和李驚龍落到了最後。
李驚龍畢竟還有武功在身,可以判斷除周圍有沒有人在跟蹤他們。
確認沒有人跟蹤,再加上也坐上了馬車之後。
李驚龍這才開口說話:“如今的陛下已經不再是當初願意信任我們靖國公府的先帝,當今聖上生性多疑,你不是也知道三叔當年出事也和他有關係嗎?”
“隻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況當年靖國公府的風頭太盛,被為君者忌憚和猜疑也是曆朝曆代都會經曆的事情。”
“隻是最可惜,當年三叔離開軍營之後,皇帝派去替代我的人手,並沒有他想象當中的那麽厲害。”
“我也知道我手底下帶出來的那些,若是真有可用之人,我早就已經提拔上我的位置了,難道我能不知道烈火烹油的難受?”
“難道我能不知道,居高,會給家中帶來的危險嗎?隻是可惜軍中竟無一人可用,這些年來在邊境,咱們的情況其實一直都落於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