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不了偷偷去
人在大夏,穿成反派世子怎麽辦! 作者:吉裏吉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微臣遵命。”李靖閣這句話說的聲音很是低沉,似乎心中對於皇帝的這個決定很是不滿意。
但是皇帝就喜歡李靖閣這個樣子。
這樣就算到時候老國公真的出了什麽事情,外麵的人也沒辦法說他連李家的一點血脈都不給他們留了。
至於李靖閣到底去還是不去,其實對他而言並沒有多大的影響。
他知道李靖閣對夏玨清的意思。
想要當駙馬,手中怎麽能夠有軍權呢?
皇帝揮了揮手,讓兩人先下去。
然而李靖閣在低下頭的那一刻,就已經下定了決心。
想要支持夏玨清登基,就必須要有軍權才可以。
最終這權力必須要落在他的手中。
不是不讓自己去嗎?那他就偷偷的去。
皇帝不過是表麵上不想讓人戳他的脊梁骨。
那大不了就說,自己實在擔憂爺爺的安危非要跟著去。
即便自己真的死在了戰場上,那也是自己自尋死路,和皇帝可是沒有半分的關係。
這樣皇帝應該就滿意了吧。
李靖閣已經將皇帝的心理拿捏到位。
自然也知道怎樣做皇帝不會追究他們的罪責,反而會滿意他們的做法。
看到兩個人恭順地低下了頭,皇帝心中滿意至極。
隨即兩人倒退離開之後,燕王這才上前進一步,猶豫了半分。
最終還是直接說道:“父皇,之前的大軍就是由李家掌控,如今咱們再把軍權放回去,若是他們之後不願意再將權力交出,那可怎麽辦?”
“畢竟這一次若是能夠順利地解決金國,明眼人都能看出他們是立下了多大的功勞,而且李家子嗣凋零,如今也就隻剩下李靖閣一個人傳承血脈,自然是不好對他們太過苛責的!”
卻未想到皇帝的嘴角勾出一抹冷笑,隨即開口說道:“燕王,你也太不夠穩重了,老國公的年齡都那麽大了,如果要是不小心出現了什麽意外,那也是很正常的。”
“朕心中雖然覺得哀痛逾甚,但也沒有辦法呀,隻是如今兩國開戰在即,縱然這件事情風險再大,也必須要讓李家的人重掌軍權。”
“你心中擔憂的事情,朕自然也是知道的,不必如此小心,難不成他們還能翻了天嗎?”
聽到皇帝這麽說,燕王很想開口說,他心中並不是這樣想的。
但是他了解自己的父皇,自然知道父皇最不喜歡的就是別人否定他的決策。
就像他之前,也沒顧及老國公為整個夏國付出的汗馬功勞,直接讓自己借著這個機會將李靖閣關押到大牢當中。
他知道李靖閣和這件事情沒有關係,也知道李靖閣動的一些小心思。
但是他還是要將這罪名硬生生地扣在李靖閣的頭上。
不然自己怎會到場之後,連半分維護李靖閣的話語都沒有。
就直接把他們國家的世子關入到了大牢當中。
如果不是皇權在上,他自然也不可能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如今,這也隻不過是皇帝為了逼迫老國公領兵出征的計策之一。
要讓老國公心中清楚,他們李家的榮譽是皇帝給的,罪名自然也可以是皇帝隨便定的。
老國公確實也聰明,難怪能夠做到如今這位置上。
隻是想到他曾經為了皇室拋頭顱灑熱血,立下了那麽大的汗馬功勞。
卻始終逃不了皇帝的算計。
燕王的心中也覺得有幾分寒意。
當年李家出事,大家都很清楚,肯定是有皇帝在裏麵搞鬼。
他如果是李家的人,一旦掌權就絕對不可能再鬆開。
更何況若是順利的對抗金國再度回歸,名聲和民心都已經達到了巔峰。
如何還願意將手中的權力再還給皇帝呢?
當初若不是因為被算計,又如何會隻留下三個主子在偌大的靖國公府當中?
如今最年輕的一輩雖然就隻剩下了李靖閣。
可李靖閣的世子明昊是不可動搖的。
隻要李家沒有犯什麽大罪,皇帝就沒有理由再把他們的權利收回。
是他自己親口說的,整個朝堂之上根本就沒有能用的將帥之才。
還要讓年邁的老國公重新披甲上陣。
難道等到老國公回來之後,皇帝就要卸磨殺驢,這一次又要用什麽樣的理由呢?
隻是燕王一抬頭,就能夠看到皇帝自信的眼神,他也就將話給咽了下去。
他很清楚自己這位父皇的脾氣,絕對不允許別人質疑自己的決定。
所以燕王隻能乖乖的答應了下來。
又詢問皇帝接下來還有沒有什麽事情是需要他做的?
皇帝心情正好。
解決了這個最大的問題,看燕王的眼神也順眼了不少。
隨即開口安撫了兩句:“剛才畢竟是要安一下老國公的心,所以朕才會開口說了你兩句,你千萬不要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這一次你做的讓朕非常非常的滿意。”
燕王恭恭敬敬開口:“都是兒臣應該的。”
隨即皇帝揮了揮手也讓燕王下去了。
先一步走了的老國公和李靖閣兩個人沉默的離開了禦書房。
等出了禦書房之後,老國公直接一巴掌拍在了李靖閣的頭上。
隨即壓低了聲音開口說道:“你剛才在皇帝麵前胡說八道什麽?咱們這位陛下是什麽脾氣秉性,難道你自己心裏不清楚嗎?”
“你還說要上戰場,戰場的地方是你能去的嗎?你是有幾條命啊?你想要上去送死,老子我費盡心力保住你的小命,不是讓你去作死的!”
“要是你以後再敢胡說八道,老子就直接打斷你的一條腿把你關在家裏,看你以後還敢不敢出去胡作非為,你都快要把老子氣死了,知不知道?!”
麵對著老國公的批評,還有他對自己的關切和忠告。
李靖閣卻絲毫不在意,一臉無所謂的表情,看著老國公一臉火大。
隨即李靖閣開口說道:“爺爺,孫子知道你是在關心我,但是戰場上那麽危險,若是爺爺你出了什麽事情,你覺得李家還能夠支撐得下去嗎?”
“如果你在戰場上不能夠回來,李家肯定也是要破落的,倒不如就拚一把,說不定我也能夠在戰場上立功。”
“說不定我能夠延續咱們李家的風骨,能夠接替你們的位置,成為新一任的將軍,我好歹也跟著三叔學了那麽長時間武功!”
但是皇帝就喜歡李靖閣這個樣子。
這樣就算到時候老國公真的出了什麽事情,外麵的人也沒辦法說他連李家的一點血脈都不給他們留了。
至於李靖閣到底去還是不去,其實對他而言並沒有多大的影響。
他知道李靖閣對夏玨清的意思。
想要當駙馬,手中怎麽能夠有軍權呢?
皇帝揮了揮手,讓兩人先下去。
然而李靖閣在低下頭的那一刻,就已經下定了決心。
想要支持夏玨清登基,就必須要有軍權才可以。
最終這權力必須要落在他的手中。
不是不讓自己去嗎?那他就偷偷的去。
皇帝不過是表麵上不想讓人戳他的脊梁骨。
那大不了就說,自己實在擔憂爺爺的安危非要跟著去。
即便自己真的死在了戰場上,那也是自己自尋死路,和皇帝可是沒有半分的關係。
這樣皇帝應該就滿意了吧。
李靖閣已經將皇帝的心理拿捏到位。
自然也知道怎樣做皇帝不會追究他們的罪責,反而會滿意他們的做法。
看到兩個人恭順地低下了頭,皇帝心中滿意至極。
隨即兩人倒退離開之後,燕王這才上前進一步,猶豫了半分。
最終還是直接說道:“父皇,之前的大軍就是由李家掌控,如今咱們再把軍權放回去,若是他們之後不願意再將權力交出,那可怎麽辦?”
“畢竟這一次若是能夠順利地解決金國,明眼人都能看出他們是立下了多大的功勞,而且李家子嗣凋零,如今也就隻剩下李靖閣一個人傳承血脈,自然是不好對他們太過苛責的!”
卻未想到皇帝的嘴角勾出一抹冷笑,隨即開口說道:“燕王,你也太不夠穩重了,老國公的年齡都那麽大了,如果要是不小心出現了什麽意外,那也是很正常的。”
“朕心中雖然覺得哀痛逾甚,但也沒有辦法呀,隻是如今兩國開戰在即,縱然這件事情風險再大,也必須要讓李家的人重掌軍權。”
“你心中擔憂的事情,朕自然也是知道的,不必如此小心,難不成他們還能翻了天嗎?”
聽到皇帝這麽說,燕王很想開口說,他心中並不是這樣想的。
但是他了解自己的父皇,自然知道父皇最不喜歡的就是別人否定他的決策。
就像他之前,也沒顧及老國公為整個夏國付出的汗馬功勞,直接讓自己借著這個機會將李靖閣關押到大牢當中。
他知道李靖閣和這件事情沒有關係,也知道李靖閣動的一些小心思。
但是他還是要將這罪名硬生生地扣在李靖閣的頭上。
不然自己怎會到場之後,連半分維護李靖閣的話語都沒有。
就直接把他們國家的世子關入到了大牢當中。
如果不是皇權在上,他自然也不可能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如今,這也隻不過是皇帝為了逼迫老國公領兵出征的計策之一。
要讓老國公心中清楚,他們李家的榮譽是皇帝給的,罪名自然也可以是皇帝隨便定的。
老國公確實也聰明,難怪能夠做到如今這位置上。
隻是想到他曾經為了皇室拋頭顱灑熱血,立下了那麽大的汗馬功勞。
卻始終逃不了皇帝的算計。
燕王的心中也覺得有幾分寒意。
當年李家出事,大家都很清楚,肯定是有皇帝在裏麵搞鬼。
他如果是李家的人,一旦掌權就絕對不可能再鬆開。
更何況若是順利的對抗金國再度回歸,名聲和民心都已經達到了巔峰。
如何還願意將手中的權力再還給皇帝呢?
當初若不是因為被算計,又如何會隻留下三個主子在偌大的靖國公府當中?
如今最年輕的一輩雖然就隻剩下了李靖閣。
可李靖閣的世子明昊是不可動搖的。
隻要李家沒有犯什麽大罪,皇帝就沒有理由再把他們的權利收回。
是他自己親口說的,整個朝堂之上根本就沒有能用的將帥之才。
還要讓年邁的老國公重新披甲上陣。
難道等到老國公回來之後,皇帝就要卸磨殺驢,這一次又要用什麽樣的理由呢?
隻是燕王一抬頭,就能夠看到皇帝自信的眼神,他也就將話給咽了下去。
他很清楚自己這位父皇的脾氣,絕對不允許別人質疑自己的決定。
所以燕王隻能乖乖的答應了下來。
又詢問皇帝接下來還有沒有什麽事情是需要他做的?
皇帝心情正好。
解決了這個最大的問題,看燕王的眼神也順眼了不少。
隨即開口安撫了兩句:“剛才畢竟是要安一下老國公的心,所以朕才會開口說了你兩句,你千萬不要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這一次你做的讓朕非常非常的滿意。”
燕王恭恭敬敬開口:“都是兒臣應該的。”
隨即皇帝揮了揮手也讓燕王下去了。
先一步走了的老國公和李靖閣兩個人沉默的離開了禦書房。
等出了禦書房之後,老國公直接一巴掌拍在了李靖閣的頭上。
隨即壓低了聲音開口說道:“你剛才在皇帝麵前胡說八道什麽?咱們這位陛下是什麽脾氣秉性,難道你自己心裏不清楚嗎?”
“你還說要上戰場,戰場的地方是你能去的嗎?你是有幾條命啊?你想要上去送死,老子我費盡心力保住你的小命,不是讓你去作死的!”
“要是你以後再敢胡說八道,老子就直接打斷你的一條腿把你關在家裏,看你以後還敢不敢出去胡作非為,你都快要把老子氣死了,知不知道?!”
麵對著老國公的批評,還有他對自己的關切和忠告。
李靖閣卻絲毫不在意,一臉無所謂的表情,看著老國公一臉火大。
隨即李靖閣開口說道:“爺爺,孫子知道你是在關心我,但是戰場上那麽危險,若是爺爺你出了什麽事情,你覺得李家還能夠支撐得下去嗎?”
“如果你在戰場上不能夠回來,李家肯定也是要破落的,倒不如就拚一把,說不定我也能夠在戰場上立功。”
“說不定我能夠延續咱們李家的風骨,能夠接替你們的位置,成為新一任的將軍,我好歹也跟著三叔學了那麽長時間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