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內容簡介】</strong>


    《大清相國(典藏版)》塑造了以陳廷敬為主要代表的大臣群相,反映了一個特定曆史境遇中官場人物的人格、道德和行為的艱難選擇,再現出三百多年前的官場風雲。


    小說著重刻畫了清代名相陳廷敬曾這個曆史人物,陳廷敬原名陳敬,二十一歲中進士,因同科進士中有兩個陳敬,順治皇帝給他賜名廷敬,從此聲名鵲起士林。他從晉身官場之日起,就同後來權傾天下的明珠、索額圖恩怨難斷,又遭遇徐乾學、高士奇等康熙心腹的明爭暗鬥。君王如虎,同僚似狼。陳廷敬如履薄冰半輩子,慢慢悟透官場秘訣,終於建功立業,名垂青史。他入仕五十三年,曆任康熙帝師,工、吏、戶、刑四部尚書,至文淵閣大學士、《康熙字典》總修官等職,最後卒於相位。


    康熙朝名臣輩出,那時候的官場關係複雜,幾乎沒有人能獨善其身,為何唯陳廷敬為官善始善終?帶著這樣的疑問,作者王躍文查閱了大量史料,終成《大清相國》。究其原因,可總結為以下幾句話:清官多酷,陳廷敬是清官,卻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陳廷敬是好官,卻精明強幹;能官多專,陳廷敬是能官,卻從善如流。


    <strong>【作者簡介】</strong>


    王躍文,當代作家,湖南漵浦人。1989年開始文學創作,出版有長篇小說《國畫》《梅次故事》《蒼黃》等六部,中短篇小說若幹,曾獲湖南省青年文學獎。從2001年10月起,專職寫小說。現為湖南省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十年前,王躍文以一部《國畫》進入人們的視野之後,相繼推出了《朝夕之間》、《梅次故事》、《亡魂鳥》等一係列描寫當代官場的作品,從而引發了官場小說的流行熱潮,而王躍文憑借這幾本小說,成為中國當代官場小 說界最負盛名的作家之一。 當代文學批評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陳福民曾說:“王躍文之於官場小說,就相當於金庸之於武俠小說、瓊瑤之於言情小說、二月河之於帝王小說。”這句判斷頗見分量。


    <strong> 【精彩書評】</strong>


    1. 王岐山喜歡看書、強調製度設計,曾向下屬推薦《舊製度與大革命》、《大清相國》等書。《大清相國》是作家王躍文所著的長篇曆史小說,講述一代名相陳廷敬行走官場五十餘年生涯,體現他揭時弊、倡清廉、恤百姓,充滿著濟世救民的理想主義情懷。


    <em>——摘自《鳳凰周刊》2013年第34期刊出文章《王岐山臉譜》</em>


    2. “他喜歡站在曆史長河的岸邊看問題。”一位訪問過他的記者表示。而王岐山後來告別北京市政府同事時,也向他們推薦的是曆史小說《大清相國》。


    <em>——摘自搜狐新聞網《新聞當事人》(vol.133)文章《王岐山:從銀行家到中紀委書記 》</em>


    3. 王躍文表示,他也知道書中陳廷敬的形象已經影響到不少公職人員。“任何曆史都是當代史”,這在王躍文看來,曆史有很多驚人的相似之處:“比如,康熙初年,金融秩序很混亂,康熙任命陳廷敬”督理錢法“,用今天的話就是整頓金融秩序、理順貨幣關係。再比如,後人所稱的”康乾盛世“,在康熙中葉後,國家逐漸富裕起來,社會的奢靡之風開始盛行,陳廷敬就提出整頓禮儀製度的建議,得到皇帝讚譽。”


    <em>——摘自《第一財經日報》(2013年12月13日)</em>


    4.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王岐山書記推薦《大清相國》一書,是有深刻涵義的,山西的各級幹部都要認真讀一讀。山西曆史上廉政名人層出不窮,出了天下廉吏第一於成龍、著名清官陳廷敬,為什麽現在卻發生了係統性、塌方式的腐敗問題?因為這些搞腐敗的人把我們黨的理想信念、黨性原則丟得幹幹淨淨,把我們曆史上的優秀傳統文化丟得幹幹淨淨,各級領導幹部要深刻剖析、深刻反思、引以為鑒。


    <em>——摘自《人民日報》(2014年12月24日)</e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相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躍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躍文並收藏大清相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