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出城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作者:飄落的記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天。
小皇帝一身便衣出宮了。
通體雪白的戰馬,高大俊美,威風凜凜。
墨言和元氏兄弟左右隨行。
一百名暗影成員喬裝打扮,於暗處護衛皇帝安全。
四騎出長安門南行。
一輛馬車,拉著滿滿一車東西,緊隨其後。
龍首山。
這個後世稱為龍首塬的山丘,當前還是鬱鬱蔥蔥,古樹成蔭。
曆史上,大名鼎鼎的唐朝大明宮便是修建於此處。
龍首塬也是隋朝建造新長安城(大興城)時,皇宮的所在地。
坐北向南,由高向低。
皇宮最高處,能夠俯瞰整個氣勢磅礴的大興城。
極力彰顯皇家的高貴與威嚴。
過了龍首山。
直到秦嶺山脈,是一片平坦廣袤的沃土。
這片區域的漕渠,已疏浚了兩段。
能夠引灃河、灞河的水,來灌溉這裏的農田。
地裏青苗長勢良好,綠油油一片。
放眼望去。
宇文衍似乎看到了秋天時節,迎風起伏的金黃麥浪。
進入長安縣地界,沒多久便到了秦嶺北麓山區。
山間穀地,也能看到一塊塊長勢良好的青苗地。
這些大多是今年新開墾出來的農田。
看到有百姓在田間地頭忙碌,小皇帝韁繩一拉,翻身下馬。
墨言和元胄、元威也下了馬,跟隨左右。
小言子第一時間接過韁繩。
元氏兄弟警惕地觀察四周的情況。
“大爺,這是你家的地麽?”
宇文衍走下麥田,對著正在地裏鋤草一位老人家問道。
抬頭的瞬間,老人黝黑的麵龐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回郎君話,正是小老兒家的地。”
“看青苗長勢,今年會有一個豐年啊。”
小皇帝蹲在地頭,和老者拉起話來。
“還得感謝皇帝陛下,要不然,開墾出來也不一定能保得住……”
當初,黃世仁侵占百姓開荒的田地。
這樣的地主,每個鄉都會有。
朝廷下了詔令,嚴查此類現象,並派六王出巡。
這種不好的勢頭,得到有效遏製。
百姓們把功勞歸於宇文衍頭上,感恩戴德起來!
“大爺,你家養豬沒?”
“如今生活有了盼頭,買了兩頭豬崽子來養……”
“都閹割了吧?”
宇文衍接著又問了一句。
“郎君,這你都知道?”
“閹割了,鄉裏有人從京城附近的民坊學了這門手藝活回來……”
“上門為養豬的人家閹割,一頭收一個銅板。”
這種閹豬、閹雞手藝。
一直到後世八九十年代的農村都還有。
後來實行現代化養殖,大大縮短了生長周期,這門手藝才逐漸退出曆史舞台。
聽老人這話。
看來這門手藝,已經在京城附近傳播開來了。
“哈哈,也是順耳聽說的!”
“那村裏養豬的人多不?”
小皇帝對於推行養豬大業甚是關心。
“以前很少,今年大部分人家都養了一兩頭。”
“聽終南山下新豐村的人說,是皇上叫他們養的……”
“傳開後,整個長安縣,大多數人家都養起豬來了。”
宇文衍沒想到,自己的號召力這麽大。
和百姓們聊了一下養豬的事情,就帶動一個縣養起豬來。
臨走。
給這位大爺拿了一匹絹,一葫蘆二鍋頭酒。
老者百般推辭,最終勉為其難收下。
百姓雖然窮苦,但也不願輕易接受他人的貴重禮物。
四人繼續向前。
向神醫孫思邈的隱居之地進發。
一路上,宇文衍都沒策馬奔騰。
而是悠然地緩慢前行,一邊欣賞路邊的田園風光。
看到在田間地頭忙活的百姓,他還熱情地和他們打招呼。
……
“這位小哥,忙著哩……”
快到上次斬殺黃世仁、王寶升的地界時。
一片平坦的穀地上,有些百姓正在地裏做著農活。
“是哩,你……”
小哥嘴上應著,抬頭看了過來。
“你…您是…皇上,真的是皇上……”
“小民叩見皇上!”
青年定睛一看,我滴個天爺!
這不是去年來過此地的皇上麽?
激動間,小哥跪地叩拜起來。
“哈哈,還真是緣分呐,你是幫朕請鄉親們下山的那位郎君……”
宇文衍一看,也是哈哈大笑起來了。
要說他還真是運氣好,又再次見到了當今天子。
“皇上,您還記得小民?”
青年先是愕然,接著便是大喜。
他沒想到。
僅僅一麵之緣,皇帝竟然記下了他這一介平民。
“當然記得,快快起來!”
小哥激動的喊叫,已經驚動了其他勞作的百姓。
眾人紛紛丟下手中的農具,爭相衝跑過來。
把元胄,元威兩人搞得緊張不已。
“皇上,真的是您來了!”
十數人全都跪下,叩見皇帝,臉上難掩激動之色。
這些都是上次見過他的百姓,當然是一眼便認了出來。
“都起來!”
“那邊有棵古樹,到那歇息一下吧!”
小皇帝指著不遠處說道。
大樹底下好乘涼。
進入山區後,一下子就涼爽了許多,坐在這種大樹蔭下,更是舒服。
“別站著,都坐下!”
他們上次就圍坐在皇帝不遠處,知道他不是說著玩的。
直接盤腿坐在了地上。
宇文衍讓墨言在眾人圍坐的中間鋪上一塊麻布,從馬車上取了些糕點出來。
小哥見狀,立即去打了一桶山泉水。
這裏是百姓下地時的歇息之所,放有一些陶碗。
“來,來,大家吃點東西……”
“和朕說說今年的農事。”
小皇帝招呼大家吃糕點,順便和他們拉拉話。
“謝皇上!”
村民拘謹地伸手拿了一塊糕點,卻隻是輕咬了一小口。
“怎麽樣,後麵再沒人來搗亂過吧?”
“回皇上,沒有了。”
“而且,我們真的從縣裏的錢莊借到了錢,買了朝廷推行的新農具……”
青年很是興奮,把後來的事情全都講述了一遍。
“是的,還有那漚肥,您看地裏的青苗長得這麽好。”
“多虧了這些肥料,要不然這種新開墾的生土,沒個兩三年也種不熟。”
“嗯,就是,就是,那些農具可好用了……”
……
眾人七嘴八舌,事無巨細,把家裏的情況一一說了出來。
“嗯,那就好,聽說家家戶戶都養豬了?”
“那是當然,您說了之後,就有人去京城學了那個閹割手藝回來……”
說起養豬之事,村民個個眼神發亮。
“好,你們盡管養,若是賣不出去,朕替你們解決!”
宇文衍再給他們吃下一顆定心丸,鼓勵大家養豬。
小皇帝一身便衣出宮了。
通體雪白的戰馬,高大俊美,威風凜凜。
墨言和元氏兄弟左右隨行。
一百名暗影成員喬裝打扮,於暗處護衛皇帝安全。
四騎出長安門南行。
一輛馬車,拉著滿滿一車東西,緊隨其後。
龍首山。
這個後世稱為龍首塬的山丘,當前還是鬱鬱蔥蔥,古樹成蔭。
曆史上,大名鼎鼎的唐朝大明宮便是修建於此處。
龍首塬也是隋朝建造新長安城(大興城)時,皇宮的所在地。
坐北向南,由高向低。
皇宮最高處,能夠俯瞰整個氣勢磅礴的大興城。
極力彰顯皇家的高貴與威嚴。
過了龍首山。
直到秦嶺山脈,是一片平坦廣袤的沃土。
這片區域的漕渠,已疏浚了兩段。
能夠引灃河、灞河的水,來灌溉這裏的農田。
地裏青苗長勢良好,綠油油一片。
放眼望去。
宇文衍似乎看到了秋天時節,迎風起伏的金黃麥浪。
進入長安縣地界,沒多久便到了秦嶺北麓山區。
山間穀地,也能看到一塊塊長勢良好的青苗地。
這些大多是今年新開墾出來的農田。
看到有百姓在田間地頭忙碌,小皇帝韁繩一拉,翻身下馬。
墨言和元胄、元威也下了馬,跟隨左右。
小言子第一時間接過韁繩。
元氏兄弟警惕地觀察四周的情況。
“大爺,這是你家的地麽?”
宇文衍走下麥田,對著正在地裏鋤草一位老人家問道。
抬頭的瞬間,老人黝黑的麵龐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回郎君話,正是小老兒家的地。”
“看青苗長勢,今年會有一個豐年啊。”
小皇帝蹲在地頭,和老者拉起話來。
“還得感謝皇帝陛下,要不然,開墾出來也不一定能保得住……”
當初,黃世仁侵占百姓開荒的田地。
這樣的地主,每個鄉都會有。
朝廷下了詔令,嚴查此類現象,並派六王出巡。
這種不好的勢頭,得到有效遏製。
百姓們把功勞歸於宇文衍頭上,感恩戴德起來!
“大爺,你家養豬沒?”
“如今生活有了盼頭,買了兩頭豬崽子來養……”
“都閹割了吧?”
宇文衍接著又問了一句。
“郎君,這你都知道?”
“閹割了,鄉裏有人從京城附近的民坊學了這門手藝活回來……”
“上門為養豬的人家閹割,一頭收一個銅板。”
這種閹豬、閹雞手藝。
一直到後世八九十年代的農村都還有。
後來實行現代化養殖,大大縮短了生長周期,這門手藝才逐漸退出曆史舞台。
聽老人這話。
看來這門手藝,已經在京城附近傳播開來了。
“哈哈,也是順耳聽說的!”
“那村裏養豬的人多不?”
小皇帝對於推行養豬大業甚是關心。
“以前很少,今年大部分人家都養了一兩頭。”
“聽終南山下新豐村的人說,是皇上叫他們養的……”
“傳開後,整個長安縣,大多數人家都養起豬來了。”
宇文衍沒想到,自己的號召力這麽大。
和百姓們聊了一下養豬的事情,就帶動一個縣養起豬來。
臨走。
給這位大爺拿了一匹絹,一葫蘆二鍋頭酒。
老者百般推辭,最終勉為其難收下。
百姓雖然窮苦,但也不願輕易接受他人的貴重禮物。
四人繼續向前。
向神醫孫思邈的隱居之地進發。
一路上,宇文衍都沒策馬奔騰。
而是悠然地緩慢前行,一邊欣賞路邊的田園風光。
看到在田間地頭忙活的百姓,他還熱情地和他們打招呼。
……
“這位小哥,忙著哩……”
快到上次斬殺黃世仁、王寶升的地界時。
一片平坦的穀地上,有些百姓正在地裏做著農活。
“是哩,你……”
小哥嘴上應著,抬頭看了過來。
“你…您是…皇上,真的是皇上……”
“小民叩見皇上!”
青年定睛一看,我滴個天爺!
這不是去年來過此地的皇上麽?
激動間,小哥跪地叩拜起來。
“哈哈,還真是緣分呐,你是幫朕請鄉親們下山的那位郎君……”
宇文衍一看,也是哈哈大笑起來了。
要說他還真是運氣好,又再次見到了當今天子。
“皇上,您還記得小民?”
青年先是愕然,接著便是大喜。
他沒想到。
僅僅一麵之緣,皇帝竟然記下了他這一介平民。
“當然記得,快快起來!”
小哥激動的喊叫,已經驚動了其他勞作的百姓。
眾人紛紛丟下手中的農具,爭相衝跑過來。
把元胄,元威兩人搞得緊張不已。
“皇上,真的是您來了!”
十數人全都跪下,叩見皇帝,臉上難掩激動之色。
這些都是上次見過他的百姓,當然是一眼便認了出來。
“都起來!”
“那邊有棵古樹,到那歇息一下吧!”
小皇帝指著不遠處說道。
大樹底下好乘涼。
進入山區後,一下子就涼爽了許多,坐在這種大樹蔭下,更是舒服。
“別站著,都坐下!”
他們上次就圍坐在皇帝不遠處,知道他不是說著玩的。
直接盤腿坐在了地上。
宇文衍讓墨言在眾人圍坐的中間鋪上一塊麻布,從馬車上取了些糕點出來。
小哥見狀,立即去打了一桶山泉水。
這裏是百姓下地時的歇息之所,放有一些陶碗。
“來,來,大家吃點東西……”
“和朕說說今年的農事。”
小皇帝招呼大家吃糕點,順便和他們拉拉話。
“謝皇上!”
村民拘謹地伸手拿了一塊糕點,卻隻是輕咬了一小口。
“怎麽樣,後麵再沒人來搗亂過吧?”
“回皇上,沒有了。”
“而且,我們真的從縣裏的錢莊借到了錢,買了朝廷推行的新農具……”
青年很是興奮,把後來的事情全都講述了一遍。
“是的,還有那漚肥,您看地裏的青苗長得這麽好。”
“多虧了這些肥料,要不然這種新開墾的生土,沒個兩三年也種不熟。”
“嗯,就是,就是,那些農具可好用了……”
……
眾人七嘴八舌,事無巨細,把家裏的情況一一說了出來。
“嗯,那就好,聽說家家戶戶都養豬了?”
“那是當然,您說了之後,就有人去京城學了那個閹割手藝回來……”
說起養豬之事,村民個個眼神發亮。
“好,你們盡管養,若是賣不出去,朕替你們解決!”
宇文衍再給他們吃下一顆定心丸,鼓勵大家養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