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受阻黑水城
我和閨密一起在平行時空擺爛 作者:詩和雪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柳家的文學底蘊深厚,絕非一般世家可比。自古以來,北方注重武力,南方重視文化,而北魏的文學發展相對滯後於南淩。
更何況,柳家被譽為南淩第一世家,曆經數百年的繁榮與傳承。
因此,當北魏發布檄文後的第三天,一篇譴責北魏皇帝顧恒逸的討伐檄文迅速傳遍了整個北魏,並以驚人的速度向鳳棲、南淩和大梁三個國家蔓延開來。
這篇檄文的大致內容如下:北魏皇帝顧恒逸依靠軒轅家族的支持登上皇位,借助他們的軍事力量鞏固了朝廷。
他曾對軒轅皇後許下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承諾,但在皇權穩固後,卻開始壓製軒轅家族,廣納後宮。
尤其是在迎娶大梁長公主為貴妃後,他寵溺貴妃,縱容她殘害皇後,導致皇後最終死於產後血崩。
檄文是以顧瑤的名義發出的,畢竟顧崇煜不僅是北魏前太子,更是現如今的大梁攝政王,無論哪個身份來看,他發這篇檄文都不合適。
然而,顧瑤並非以其北魏公主、鳳棲國女皇的尊貴身份來發布這篇檄文,而是以軒轅遺孤的身份出現。
在文中,齊軒墨將顧瑤的身世描繪成一個失去母親和外家庇護的孤苦女子,遭繼母迫害,未滿周歲即被送往敵國充當質子的嫡公主形象。
這樣的身份設定使得她更具代表性,也更能引發讀者的共鳴。同時,顧瑤出生不久後便被生父遺棄於敵國做人質,這種悲慘遭遇令人心生同情與憐憫。
因此,從情感角度出發,眾人更容易接受她所發出的檄文。
除此之外,檄文中所揭露的後宮陰私更是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相較於顧崇煜三兄妹的造反事件,這些後宮秘史更具吸引力,因為它們揭示了宮廷深處的陰暗角落以及激烈的權力鬥爭。
再加上柳家眾人花費了一整天一整夜精心撰寫、潤色的文筆,使得檄文更具說服力和影響力。
尤其是齊軒墨聽從了顧瑤的建議,並沒有用傳統的文章形式,而是采取了畫本子那種白話文,讓尋常百姓對檄文內容都耳熟能詳。
如果說北魏的檄文更多的是煽動的學子,和其他的有識之士,那麽鳳棲國的檄文煽動的就是最基層的百姓。
而百姓確實人數最多,也是顧瑤他們最想也是最容易爭取的群體。
北魏本就文風不勝,能上得起學的大多都是有錢或者有權的,而尋常大字不識的百姓卻是受壓迫最很的,也是最痛恨北魏官場腐敗的。
一時間,關於討伐北魏皇帝的檄文的討論熱度,遠遠超過了對顧崇煜三兄妹不孝不悌行為的譴責。
檄文發布後,引起軒然大波,人們紛紛議論其中的細節和背後的故事,對北魏皇帝的行為表示強烈憤慨和不滿。
這篇檄文的影響範圍迅速擴大,甚至傳到了皇宮內部。北魏皇帝得知此事後,氣得暴跳如雷,立刻下達命令要嚴查檄文的來源,並對涉及的人嚴懲不貸。
然而,此時的輿論已無法控製,老百姓對北魏皇帝的不滿情緒日益加劇。
本來,由於檄文的作用,北魏大軍在百姓心中贏得了短暫的威望,但現在又迅速陷入劣勢。而另一邊,顧崇煜抓住機會,準備一舉攻克黑水城。
然而,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北魏黑水城的守將文輝竟趁著兩國文戰的間歇期,向黑水城東北側的嘉興城借來了五萬重甲騎兵。
因此,當休戰五天後,顧崇煜率領著鳳甲軍抵達黑水城時,迎接他們的是一支全副武裝的重甲騎兵。
這些騎兵不僅身披堅固的金屬軟甲,就連馬匹也被披上了厚重的戰甲,閃耀著冰冷的寒光。他們手持鋒利的長槍,英姿颯爽地站立在那裏,散發出令人畏懼的氣息。
他們的臉龐被頭盔遮蓋,隻露出一雙雙堅毅的眼睛,透射出無畏的勇氣與決心。
他們的戰馬同樣被精心裝備,金屬軟甲嚴密地覆蓋著它們強健的身軀,宛如鋼鐵巨獸一般,讓人望而生畏。
每一步踏下,都能聽到清脆的金屬碰撞聲,仿佛大地都在顫抖。這支重甲騎兵猶如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為黑水城築起了一座難以攻破的堡壘。
看著眼前的這一幕,顧瑤覺得應該撤退。因為在這個星際時代,人們最珍視的財富並不是那些高科技的戰鬥裝備,而是種族的延續,而種族延續的關鍵在於人。
然而,顧崇煜則堅持要進攻,他認為不戰而退會給士兵帶來沉重的打擊,嚴重影響士氣。兩人因此陷入了激烈的爭論,誰也不肯讓步。
這時,站在顧瑤身旁的言柒輕聲對她耳語了幾句,顧瑤聽後臉色一變,竟然改變了主意。
顧瑤深吸一口氣,然後對著顧崇煜說道:\"哥哥,如果必須一戰,可以,但切記不要逞強,盡量減少傷亡人數,同時,哥哥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不要受傷。\"
顧崇煜答應了下來。顧瑤點了點頭,轉身帶著言柒回到了營地,把戰場交給了顧崇煜。
當留在營地的齊軒墨見到兩人回來的時候先是愣了一下,緊接著起身快步走到顧瑤身邊兒,先是將人仔細地上下打量了一遍,確定沒有任何傷口後,才疑惑地問道:“怎麽回事?”
顧瑤將戰場上的事情對齊軒墨簡單說了一下,戰場上的情況。
齊軒墨聽後皺起眉頭,沉思片刻後說道:“瑤瑤說的沒錯,現在敵強我弱,硬拚的話絕對會傷亡慘重,你為何沒有堅持勸大哥撤兵呢?”
顧瑤看了看言柒,才轉頭對齊軒墨說:“剛才言柒告訴我,她在咱們得將士身上感受到了強烈的自負情緒,和極強的戰意。
我想,也許是因為這一路我們走的太順利了,讓大家都產生了一種輕敵的心態。而這次的戰鬥,正好可以給鳳甲軍一個教訓,讓他們明白戰爭並不是那麽容易的。
而且,我相信大哥也是看出了這點,所以才會堅持要戰。”
更何況,柳家被譽為南淩第一世家,曆經數百年的繁榮與傳承。
因此,當北魏發布檄文後的第三天,一篇譴責北魏皇帝顧恒逸的討伐檄文迅速傳遍了整個北魏,並以驚人的速度向鳳棲、南淩和大梁三個國家蔓延開來。
這篇檄文的大致內容如下:北魏皇帝顧恒逸依靠軒轅家族的支持登上皇位,借助他們的軍事力量鞏固了朝廷。
他曾對軒轅皇後許下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承諾,但在皇權穩固後,卻開始壓製軒轅家族,廣納後宮。
尤其是在迎娶大梁長公主為貴妃後,他寵溺貴妃,縱容她殘害皇後,導致皇後最終死於產後血崩。
檄文是以顧瑤的名義發出的,畢竟顧崇煜不僅是北魏前太子,更是現如今的大梁攝政王,無論哪個身份來看,他發這篇檄文都不合適。
然而,顧瑤並非以其北魏公主、鳳棲國女皇的尊貴身份來發布這篇檄文,而是以軒轅遺孤的身份出現。
在文中,齊軒墨將顧瑤的身世描繪成一個失去母親和外家庇護的孤苦女子,遭繼母迫害,未滿周歲即被送往敵國充當質子的嫡公主形象。
這樣的身份設定使得她更具代表性,也更能引發讀者的共鳴。同時,顧瑤出生不久後便被生父遺棄於敵國做人質,這種悲慘遭遇令人心生同情與憐憫。
因此,從情感角度出發,眾人更容易接受她所發出的檄文。
除此之外,檄文中所揭露的後宮陰私更是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相較於顧崇煜三兄妹的造反事件,這些後宮秘史更具吸引力,因為它們揭示了宮廷深處的陰暗角落以及激烈的權力鬥爭。
再加上柳家眾人花費了一整天一整夜精心撰寫、潤色的文筆,使得檄文更具說服力和影響力。
尤其是齊軒墨聽從了顧瑤的建議,並沒有用傳統的文章形式,而是采取了畫本子那種白話文,讓尋常百姓對檄文內容都耳熟能詳。
如果說北魏的檄文更多的是煽動的學子,和其他的有識之士,那麽鳳棲國的檄文煽動的就是最基層的百姓。
而百姓確實人數最多,也是顧瑤他們最想也是最容易爭取的群體。
北魏本就文風不勝,能上得起學的大多都是有錢或者有權的,而尋常大字不識的百姓卻是受壓迫最很的,也是最痛恨北魏官場腐敗的。
一時間,關於討伐北魏皇帝的檄文的討論熱度,遠遠超過了對顧崇煜三兄妹不孝不悌行為的譴責。
檄文發布後,引起軒然大波,人們紛紛議論其中的細節和背後的故事,對北魏皇帝的行為表示強烈憤慨和不滿。
這篇檄文的影響範圍迅速擴大,甚至傳到了皇宮內部。北魏皇帝得知此事後,氣得暴跳如雷,立刻下達命令要嚴查檄文的來源,並對涉及的人嚴懲不貸。
然而,此時的輿論已無法控製,老百姓對北魏皇帝的不滿情緒日益加劇。
本來,由於檄文的作用,北魏大軍在百姓心中贏得了短暫的威望,但現在又迅速陷入劣勢。而另一邊,顧崇煜抓住機會,準備一舉攻克黑水城。
然而,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北魏黑水城的守將文輝竟趁著兩國文戰的間歇期,向黑水城東北側的嘉興城借來了五萬重甲騎兵。
因此,當休戰五天後,顧崇煜率領著鳳甲軍抵達黑水城時,迎接他們的是一支全副武裝的重甲騎兵。
這些騎兵不僅身披堅固的金屬軟甲,就連馬匹也被披上了厚重的戰甲,閃耀著冰冷的寒光。他們手持鋒利的長槍,英姿颯爽地站立在那裏,散發出令人畏懼的氣息。
他們的臉龐被頭盔遮蓋,隻露出一雙雙堅毅的眼睛,透射出無畏的勇氣與決心。
他們的戰馬同樣被精心裝備,金屬軟甲嚴密地覆蓋著它們強健的身軀,宛如鋼鐵巨獸一般,讓人望而生畏。
每一步踏下,都能聽到清脆的金屬碰撞聲,仿佛大地都在顫抖。這支重甲騎兵猶如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為黑水城築起了一座難以攻破的堡壘。
看著眼前的這一幕,顧瑤覺得應該撤退。因為在這個星際時代,人們最珍視的財富並不是那些高科技的戰鬥裝備,而是種族的延續,而種族延續的關鍵在於人。
然而,顧崇煜則堅持要進攻,他認為不戰而退會給士兵帶來沉重的打擊,嚴重影響士氣。兩人因此陷入了激烈的爭論,誰也不肯讓步。
這時,站在顧瑤身旁的言柒輕聲對她耳語了幾句,顧瑤聽後臉色一變,竟然改變了主意。
顧瑤深吸一口氣,然後對著顧崇煜說道:\"哥哥,如果必須一戰,可以,但切記不要逞強,盡量減少傷亡人數,同時,哥哥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不要受傷。\"
顧崇煜答應了下來。顧瑤點了點頭,轉身帶著言柒回到了營地,把戰場交給了顧崇煜。
當留在營地的齊軒墨見到兩人回來的時候先是愣了一下,緊接著起身快步走到顧瑤身邊兒,先是將人仔細地上下打量了一遍,確定沒有任何傷口後,才疑惑地問道:“怎麽回事?”
顧瑤將戰場上的事情對齊軒墨簡單說了一下,戰場上的情況。
齊軒墨聽後皺起眉頭,沉思片刻後說道:“瑤瑤說的沒錯,現在敵強我弱,硬拚的話絕對會傷亡慘重,你為何沒有堅持勸大哥撤兵呢?”
顧瑤看了看言柒,才轉頭對齊軒墨說:“剛才言柒告訴我,她在咱們得將士身上感受到了強烈的自負情緒,和極強的戰意。
我想,也許是因為這一路我們走的太順利了,讓大家都產生了一種輕敵的心態。而這次的戰鬥,正好可以給鳳甲軍一個教訓,讓他們明白戰爭並不是那麽容易的。
而且,我相信大哥也是看出了這點,所以才會堅持要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