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從中分一杯羹
重生1990:開局就撩又甜又颯白月光 作者:竹杖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然而,緊接著的將是股價的大跌。
當大家終於意識到其中的危險時,那些盲目跟風的人已經損失慘重,認購證從曾經炙手可熱變成了無人問津的廢紙。
想要獲利,就必須抓住第一次和第二次搖號之間的黃金時機,這是一段最為瘋狂的日子。
周齊抵達海市後,迅速組織了從外地帶來的一群助手。
他將這些人分成十個小組,每組都由像德子這樣有經驗的領頭人帶領。
他手裏握有總共八十萬個認購證,其中有十萬留在了春市,剩下的七十萬被分配給了各個小組,準備參與搖號。
當天,整個市場為之震動。突然間湧現這麽多持有大量認購證的外地人,讓人不禁疑惑:難道所有的認購證都被外地人壟斷了嗎?
其實,這段時間以來,已有不少外地人到海市收購認購證,但一次性出現如此龐大的數量還是首次,這讓本地人大吃一驚——而這正是周齊所期望的效果。
有時低調行事,而有時則需要高調出擊,以此向外界展示外地人士手中掌握著大量的認購證,為後續行動鋪路。
在接下來的三天裏,周齊果斷地投入了一千三百萬購買股票。就在搖號開始那天,認購證的價格從每張230元猛漲至1100元,漲幅接近五倍,令人咋舌。
但對周齊來說,這樣的增長速度還不夠快。
於是,在隨後的日子裏,他安排了一百個人手持總計一千張認購證分散到城市的各個角落,並以每張三千元的價格出售。
“兄弟,這個價也太高了吧,現在市麵上才賣一千一。”
“就是三千,買就給錢,不買就算了。”
半天過去,
“朋友,三千實在有點貴啊,現在外麵隻值一千五。”
“價格不變,三千。”
到了晚上。
“再商量商量吧,現在外麵已經漲到一千八了。”
“還是那句話,三千成交,爽快點。”
就這樣,隨著他們堅持不懈地堅持高價售賣,市場的整體價格也在快速上升。
在海市的認購證市場上,三千元的報價像一顆顆石子投入了湖麵,激起了層層漣漪。一夜之間,價格從一千一迅速攀升至一千八,即便如此,賣家們仍不願輕易出手,因為市麵上已經有人喊出了三千元的高價。
第一天,盡管有上百人手持認購證,但幾乎沒人願意出售,他們覺得既然有人願意出到三千元,何必急於在一千八的時候賣出呢?
於是,隻有少數膽大的散戶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了幾張,希望這能成為改變命運的機會。
到了第二天,市場上的價格突破了兩千大關,成交量也顯著增加。
不到兩天的時間,價格已經比搖號前漲了十倍,這讓許多人按捺不住,紛紛加入了這場博弈,盡管多數人也隻是小規模地買入,以避免萬一虧損過大。
其實,按照市場的正常發展,價格不會這麽快飆升。
通常情況下,是在第一次搖號後的半個月左右,價格才會逐漸升至三千元一張。但現在,由於一百人的推動,市場提前沸騰了。
遠在春市的祝洪常和他的夥伴們坐不住了。
“老祝,你注意海市那邊的情況了嗎?現在認購證的價格是多少?”齊長貴的聲音很激動。
他之前拿到了八套認購證,原本以為會虧本,但最近的價格猛漲讓他看到了希望。
“別廢話了,你知道我也知道。”祝洪常回答道,“現在你相信周總的能力了吧?才兩天,就從兩百三漲到了兩千三,整整十倍,這次我們可要賺翻了。”
“雖然漲勢喜人,但還沒達到三千啊,周總那邊有什麽新消息嗎?”齊長貴急切地問,內心蠢蠢欲動,卻不敢直接聯係周齊,隻好通過祝洪常打聽情況。
“你覺得還需要多久?”祝洪常輕笑一聲,“你應該聽說過吧,市麵上有人堅持要價三千,無論怎麽談判,價格都不鬆動。你知道這是為什麽嗎?”
“為什麽?”齊長貴追問。
“老齊,你平時挺聰明的,關鍵時刻怎麽糊塗了呢?”祝洪常反問道,暗示著其中必有原因。
祝洪常一臉自信地說道:“還記得周總之前提過的嗎?有人會在幕後操控價格。現在這局勢還不清楚嗎?他們明顯是要把價格抬高。”
“你瞧著吧。”他繼續說,“不出一兩天,價格肯定能漲到三千。而這僅僅是個開始。”
“別說我沒提醒你,周總的意圖很明顯了:三千一張賣給我們,其餘的都按市場價處理。隻要我們把手裏的貨稍微出手一些,就能賺得盆滿缽滿。”
齊長貴聽了這話,心裏一陣激動:“這是周總的意思?”
祝洪常有些驚訝地看著他說:“老齊,你怎麽還這麽猶豫呢?這不是很明顯的事嘛,認購證有多難買到,你又不是不知道。”
齊長貴點頭承認:“確實如此。我也不瞞你,我在上海四處打聽,可根本買不到,市場上幾乎沒有人在出售。”
“這就是周總的過人之處。”祝洪常解釋道,“別人搞不定的事情,周總卻為我們打開了門路。物以稀為貴,如果我們不抓住這次機會大賺一筆,那簡直就是浪費周總給的好機會。”
“如果不全力以赴地賺上一大筆,誰知道下一次機會要等到什麽時候呢。”
近來,同盟會的人一直在密切關注認購證的價格變化。
雖然價格有所上漲,但遠未達到周齊所說的三千元水平。
但現在情況不同了。隨著價格急劇上升,就像狼嗅到了血腥味一樣,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從中分一杯羹。
於是決定動員所有認識的人參與購買認購證,而作為中間人的他們,則能夠從差價中獲利。
到了第三天,當市場價格還在兩千三的時候,周齊指示他的團隊直接報價三千五,再次將價格提升了五百元。
目的很簡單:通過這些舉動進一步攪動市場,促使認購證價格飆升。
同時,他還讓張功正和馬遠才聯係他們的客戶,告訴他們有大量認購證待售,隨時可以交易。
當大家終於意識到其中的危險時,那些盲目跟風的人已經損失慘重,認購證從曾經炙手可熱變成了無人問津的廢紙。
想要獲利,就必須抓住第一次和第二次搖號之間的黃金時機,這是一段最為瘋狂的日子。
周齊抵達海市後,迅速組織了從外地帶來的一群助手。
他將這些人分成十個小組,每組都由像德子這樣有經驗的領頭人帶領。
他手裏握有總共八十萬個認購證,其中有十萬留在了春市,剩下的七十萬被分配給了各個小組,準備參與搖號。
當天,整個市場為之震動。突然間湧現這麽多持有大量認購證的外地人,讓人不禁疑惑:難道所有的認購證都被外地人壟斷了嗎?
其實,這段時間以來,已有不少外地人到海市收購認購證,但一次性出現如此龐大的數量還是首次,這讓本地人大吃一驚——而這正是周齊所期望的效果。
有時低調行事,而有時則需要高調出擊,以此向外界展示外地人士手中掌握著大量的認購證,為後續行動鋪路。
在接下來的三天裏,周齊果斷地投入了一千三百萬購買股票。就在搖號開始那天,認購證的價格從每張230元猛漲至1100元,漲幅接近五倍,令人咋舌。
但對周齊來說,這樣的增長速度還不夠快。
於是,在隨後的日子裏,他安排了一百個人手持總計一千張認購證分散到城市的各個角落,並以每張三千元的價格出售。
“兄弟,這個價也太高了吧,現在市麵上才賣一千一。”
“就是三千,買就給錢,不買就算了。”
半天過去,
“朋友,三千實在有點貴啊,現在外麵隻值一千五。”
“價格不變,三千。”
到了晚上。
“再商量商量吧,現在外麵已經漲到一千八了。”
“還是那句話,三千成交,爽快點。”
就這樣,隨著他們堅持不懈地堅持高價售賣,市場的整體價格也在快速上升。
在海市的認購證市場上,三千元的報價像一顆顆石子投入了湖麵,激起了層層漣漪。一夜之間,價格從一千一迅速攀升至一千八,即便如此,賣家們仍不願輕易出手,因為市麵上已經有人喊出了三千元的高價。
第一天,盡管有上百人手持認購證,但幾乎沒人願意出售,他們覺得既然有人願意出到三千元,何必急於在一千八的時候賣出呢?
於是,隻有少數膽大的散戶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了幾張,希望這能成為改變命運的機會。
到了第二天,市場上的價格突破了兩千大關,成交量也顯著增加。
不到兩天的時間,價格已經比搖號前漲了十倍,這讓許多人按捺不住,紛紛加入了這場博弈,盡管多數人也隻是小規模地買入,以避免萬一虧損過大。
其實,按照市場的正常發展,價格不會這麽快飆升。
通常情況下,是在第一次搖號後的半個月左右,價格才會逐漸升至三千元一張。但現在,由於一百人的推動,市場提前沸騰了。
遠在春市的祝洪常和他的夥伴們坐不住了。
“老祝,你注意海市那邊的情況了嗎?現在認購證的價格是多少?”齊長貴的聲音很激動。
他之前拿到了八套認購證,原本以為會虧本,但最近的價格猛漲讓他看到了希望。
“別廢話了,你知道我也知道。”祝洪常回答道,“現在你相信周總的能力了吧?才兩天,就從兩百三漲到了兩千三,整整十倍,這次我們可要賺翻了。”
“雖然漲勢喜人,但還沒達到三千啊,周總那邊有什麽新消息嗎?”齊長貴急切地問,內心蠢蠢欲動,卻不敢直接聯係周齊,隻好通過祝洪常打聽情況。
“你覺得還需要多久?”祝洪常輕笑一聲,“你應該聽說過吧,市麵上有人堅持要價三千,無論怎麽談判,價格都不鬆動。你知道這是為什麽嗎?”
“為什麽?”齊長貴追問。
“老齊,你平時挺聰明的,關鍵時刻怎麽糊塗了呢?”祝洪常反問道,暗示著其中必有原因。
祝洪常一臉自信地說道:“還記得周總之前提過的嗎?有人會在幕後操控價格。現在這局勢還不清楚嗎?他們明顯是要把價格抬高。”
“你瞧著吧。”他繼續說,“不出一兩天,價格肯定能漲到三千。而這僅僅是個開始。”
“別說我沒提醒你,周總的意圖很明顯了:三千一張賣給我們,其餘的都按市場價處理。隻要我們把手裏的貨稍微出手一些,就能賺得盆滿缽滿。”
齊長貴聽了這話,心裏一陣激動:“這是周總的意思?”
祝洪常有些驚訝地看著他說:“老齊,你怎麽還這麽猶豫呢?這不是很明顯的事嘛,認購證有多難買到,你又不是不知道。”
齊長貴點頭承認:“確實如此。我也不瞞你,我在上海四處打聽,可根本買不到,市場上幾乎沒有人在出售。”
“這就是周總的過人之處。”祝洪常解釋道,“別人搞不定的事情,周總卻為我們打開了門路。物以稀為貴,如果我們不抓住這次機會大賺一筆,那簡直就是浪費周總給的好機會。”
“如果不全力以赴地賺上一大筆,誰知道下一次機會要等到什麽時候呢。”
近來,同盟會的人一直在密切關注認購證的價格變化。
雖然價格有所上漲,但遠未達到周齊所說的三千元水平。
但現在情況不同了。隨著價格急劇上升,就像狼嗅到了血腥味一樣,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從中分一杯羹。
於是決定動員所有認識的人參與購買認購證,而作為中間人的他們,則能夠從差價中獲利。
到了第三天,當市場價格還在兩千三的時候,周齊指示他的團隊直接報價三千五,再次將價格提升了五百元。
目的很簡單:通過這些舉動進一步攪動市場,促使認購證價格飆升。
同時,他還讓張功正和馬遠才聯係他們的客戶,告訴他們有大量認購證待售,隨時可以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