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造反謀逆?
深宮謀:嬌寵貴妃翻身做皇後 作者:秋月即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回程的路途平穩許多,言瑤佳靠著車廂昏昏欲睡。
皇上側頭看了她一眼,她嬌柔的臉蛋在火光照耀下更添幾分豔麗。
他忽略掉那份旖旎心思,輕聲對她道:“愛妃困了就休息一會兒。”
言瑤佳搖搖頭:“臣妾不累。”
等到了行宮,皇上先送言瑤佳回寢殿歇息,隨後並沒留在沁心水榭,回了光明殿。
回來時張青鬆帶去的人馬也並沒有回來,言瑤佳想他應該要先去皇上那邊複命。
出去了不過兩天,言瑤佳覺得倒是充實,比在宮裏麵對著一幹嬪妃好玩多了。
這一夜她睡的很踏實,醒來時日上三竿。
聽聞皇上在議事,言瑤佳沒去打擾他,獨自用完午膳,又陪二皇子和五公主玩耍了半晌。
張青鬆下午才回了沁心水榭,言瑤佳叫他來問了問昨晚回行宮刺客伏擊的事,張青鬆那麵抓了兩個活口,已經交給武國公世子審問了。
說起昨晚的事,南夏和季泠也心有餘悸,和花錦學了學,給花錦也嚇得直念叨阿彌陀佛。
季泠忍不住罵道:“那些刺客太喪心病狂了,若不是武國公世子及時趕到,真是凶險。”
言瑤佳讓她們幾個把二皇子和五公主帶下去玩,屋裏隻留了張青鬆。
“皇上那邊怎麽說?”
張青鬆皺著眉道:“皇上懷疑是高家做的手腳。”
言瑤佳不太拿得準:“高家不會這麽魯莽行事吧,雖然他們康樂侯府野心不小。”
康樂侯府高家在大周根基深厚,勢力龐大,還有個梁王在,犯不上去做這種鋌而走險的事吧。
張青鬆低頭解釋道:“因為皇上派了孔二公子去查探,結果發現梁王府的私兵和康樂侯府勾結在一起,私下大量從江南販軍械,和糧食進京,高家的目標是……造反。”
言瑤佳臉色瞬間白了白。
這件事太嚴重了,高家膽子也太大了,他們怎麽敢!
言瑤佳吃驚的睜大了雙眼:“這事關重大。”
“具體細節微臣也未打探清楚。”張青鬆說道:“但是梁王私造兵器圖謀造反已成定局,所以皇上才會下旨徹查此事。”
“那康樂侯府……”
“康樂侯府也參與了此事,而且康樂侯本人似乎早就投靠了梁王。”
言瑤佳想了想,難怪這段時間高貴太妃的舉動和梁王妃總覺得怪怪的。
皇上登基不過三年,梁王卻一點點壯大了勢力,之前梁王鬧的沸沸揚揚的養外室女的事,怕不是為了讓皇上對他鬆懈,以為他真的老老實實的做個閑散王爺,其實早就暗中謀劃著謀逆篡位了。
“這樣看來,梁王府和高家聯合,是鐵了心的要造反啊!”言瑤佳道。
皇上這邊肯定不會放過梁王的,但現在還沒有捅破這層窗戶紙,皇上也不會貿然采取行動,免得打草驚蛇失去了機會。
“高氏一族在大周盤踞多年,盤根錯節的勢力遍布各方,牽連頗廣,若是他們謀逆,後患無窮,皇上不得不慎重。”
言瑤佳想起梁王的野心,不由擔憂的歎了口氣:“當年皇上還是太子的時候,就被他們使了不少絆子,這多年過去了他們竟然還不死心。”
這事也隻能私下裏說說,張青鬆之所以敢和言瑤佳透露一些,也是皇上授意的,言瑤佳自然明白不能表現出來。
梁王府有異動的事明麵上還是得裝做不知道。
皇上暫且按兵不動,梁王自然也沒有什麽異常的動靜,皇上這次遇襲是在回行宮的路上,微服出行的事自然也讓其他人知道了。
宮裏的幾個嬪妃嘴上都沒有說什麽,但是心裏肯定是羨慕的。
誰不是進了宮以後就連宮門都沒踏出去過,偏就皇上能帶著貴妃言瑤佳出去玩,怎能不讓人嫉妒。
言貴妃可謂盛寵至極,又誕育龍嗣,誰人不曉得皇上有多看重她?
這樣的恩寵別說皇後了,就算先皇在世,太後娘娘也不曾享受過。
這樣一比較,有人的心裏酸溜溜的感覺更加強烈。
皇上和貴妃這般親密,皇後都形同虛設。
言貴妃坐在搖椅上喝著茶,漫不經心的聽著花錦給她學這幾日行宮裏傳的酸言酸語。
她淡淡一笑,吩咐道:“把今日聽到的話記錄下來,等回宮就呈給皇後,讓她知道後宮嬪妃們是如何編排本宮的,也讓她盡盡中宮的職責。”
花錦恭敬的應下。
言貴妃慢悠悠的抿了一口茶,她和皇上認識十數載,對皇上的脾性還是了解的。
除去皇權,皇上對她的疼愛還是沒有人能比得上的。
若是皇上日後真能遵守諾言讓瀟兒做太子,之前皇上虧欠她的那些,她也能放下不怨了。
安定了幾日,都城那邊也辦了件大喜事。
玉琳縣主和探花郎杜陽的婚事終於要辦了。
之前杜陽一直被皇上派出去辦差,忙的昏天黑地,好容易熬到回來了,也沒耽誤定好的婚期。
婚禮的前兩天,安平大長公主特意帶著玉琳縣主進宮向皇後請安。
玉琳縣主生的嬌俏秀麗,模樣是沒什麽可挑的,皇後拉著她的手笑道:“不必這麽拘謹,往後嫁了人也常進宮來。”
玉琳縣主羞澀一笑,聲音甜美:“多謝皇後娘娘。”
兩個宮女捧著托盤過來,托盤上擺著一套珍珠首飾,另有一支羊脂白玉簪子,皇後笑著將首飾分配給玉琳縣主,道:“本宮身邊也沒有像樣的東西給你添妝,這些縣主就收下吧。”
玉琳縣主推辭不掉,福身道謝。
杜陽和玉琳縣主成婚,朝堂內外頓時熱鬧起來。
不少有人祝賀安平大長公主和成清伯杜家結下這大好姻緣,順便誇讚杜陽一番,說是文韜武略樣樣精通,將來必成棟梁。
安平大長公主滿臉笑容,仿佛杜陽娶了她閨女,比娶了她自己還要開心似的。
杜陽能憑借自己的努力考上探花,又憑借著家裏成清伯的威名,很快站穩腳跟,在朝廷上立足。
安平大長公主心裏舒坦極了,每天見到哪個宗室勳貴都笑眯眯的。
成清伯府更是門庭若市,許多人爭相送禮巴結,就盼望著能攀附上這顆新星。
杜陽的父母,成清伯夫婦對玉琳縣主也滿意的緊,杜陽更是視玉琳縣主為珍寶,每日裏噓寒問暖的,讓玉林縣主覺得這日子幸福極了。
皇上側頭看了她一眼,她嬌柔的臉蛋在火光照耀下更添幾分豔麗。
他忽略掉那份旖旎心思,輕聲對她道:“愛妃困了就休息一會兒。”
言瑤佳搖搖頭:“臣妾不累。”
等到了行宮,皇上先送言瑤佳回寢殿歇息,隨後並沒留在沁心水榭,回了光明殿。
回來時張青鬆帶去的人馬也並沒有回來,言瑤佳想他應該要先去皇上那邊複命。
出去了不過兩天,言瑤佳覺得倒是充實,比在宮裏麵對著一幹嬪妃好玩多了。
這一夜她睡的很踏實,醒來時日上三竿。
聽聞皇上在議事,言瑤佳沒去打擾他,獨自用完午膳,又陪二皇子和五公主玩耍了半晌。
張青鬆下午才回了沁心水榭,言瑤佳叫他來問了問昨晚回行宮刺客伏擊的事,張青鬆那麵抓了兩個活口,已經交給武國公世子審問了。
說起昨晚的事,南夏和季泠也心有餘悸,和花錦學了學,給花錦也嚇得直念叨阿彌陀佛。
季泠忍不住罵道:“那些刺客太喪心病狂了,若不是武國公世子及時趕到,真是凶險。”
言瑤佳讓她們幾個把二皇子和五公主帶下去玩,屋裏隻留了張青鬆。
“皇上那邊怎麽說?”
張青鬆皺著眉道:“皇上懷疑是高家做的手腳。”
言瑤佳不太拿得準:“高家不會這麽魯莽行事吧,雖然他們康樂侯府野心不小。”
康樂侯府高家在大周根基深厚,勢力龐大,還有個梁王在,犯不上去做這種鋌而走險的事吧。
張青鬆低頭解釋道:“因為皇上派了孔二公子去查探,結果發現梁王府的私兵和康樂侯府勾結在一起,私下大量從江南販軍械,和糧食進京,高家的目標是……造反。”
言瑤佳臉色瞬間白了白。
這件事太嚴重了,高家膽子也太大了,他們怎麽敢!
言瑤佳吃驚的睜大了雙眼:“這事關重大。”
“具體細節微臣也未打探清楚。”張青鬆說道:“但是梁王私造兵器圖謀造反已成定局,所以皇上才會下旨徹查此事。”
“那康樂侯府……”
“康樂侯府也參與了此事,而且康樂侯本人似乎早就投靠了梁王。”
言瑤佳想了想,難怪這段時間高貴太妃的舉動和梁王妃總覺得怪怪的。
皇上登基不過三年,梁王卻一點點壯大了勢力,之前梁王鬧的沸沸揚揚的養外室女的事,怕不是為了讓皇上對他鬆懈,以為他真的老老實實的做個閑散王爺,其實早就暗中謀劃著謀逆篡位了。
“這樣看來,梁王府和高家聯合,是鐵了心的要造反啊!”言瑤佳道。
皇上這邊肯定不會放過梁王的,但現在還沒有捅破這層窗戶紙,皇上也不會貿然采取行動,免得打草驚蛇失去了機會。
“高氏一族在大周盤踞多年,盤根錯節的勢力遍布各方,牽連頗廣,若是他們謀逆,後患無窮,皇上不得不慎重。”
言瑤佳想起梁王的野心,不由擔憂的歎了口氣:“當年皇上還是太子的時候,就被他們使了不少絆子,這多年過去了他們竟然還不死心。”
這事也隻能私下裏說說,張青鬆之所以敢和言瑤佳透露一些,也是皇上授意的,言瑤佳自然明白不能表現出來。
梁王府有異動的事明麵上還是得裝做不知道。
皇上暫且按兵不動,梁王自然也沒有什麽異常的動靜,皇上這次遇襲是在回行宮的路上,微服出行的事自然也讓其他人知道了。
宮裏的幾個嬪妃嘴上都沒有說什麽,但是心裏肯定是羨慕的。
誰不是進了宮以後就連宮門都沒踏出去過,偏就皇上能帶著貴妃言瑤佳出去玩,怎能不讓人嫉妒。
言貴妃可謂盛寵至極,又誕育龍嗣,誰人不曉得皇上有多看重她?
這樣的恩寵別說皇後了,就算先皇在世,太後娘娘也不曾享受過。
這樣一比較,有人的心裏酸溜溜的感覺更加強烈。
皇上和貴妃這般親密,皇後都形同虛設。
言貴妃坐在搖椅上喝著茶,漫不經心的聽著花錦給她學這幾日行宮裏傳的酸言酸語。
她淡淡一笑,吩咐道:“把今日聽到的話記錄下來,等回宮就呈給皇後,讓她知道後宮嬪妃們是如何編排本宮的,也讓她盡盡中宮的職責。”
花錦恭敬的應下。
言貴妃慢悠悠的抿了一口茶,她和皇上認識十數載,對皇上的脾性還是了解的。
除去皇權,皇上對她的疼愛還是沒有人能比得上的。
若是皇上日後真能遵守諾言讓瀟兒做太子,之前皇上虧欠她的那些,她也能放下不怨了。
安定了幾日,都城那邊也辦了件大喜事。
玉琳縣主和探花郎杜陽的婚事終於要辦了。
之前杜陽一直被皇上派出去辦差,忙的昏天黑地,好容易熬到回來了,也沒耽誤定好的婚期。
婚禮的前兩天,安平大長公主特意帶著玉琳縣主進宮向皇後請安。
玉琳縣主生的嬌俏秀麗,模樣是沒什麽可挑的,皇後拉著她的手笑道:“不必這麽拘謹,往後嫁了人也常進宮來。”
玉琳縣主羞澀一笑,聲音甜美:“多謝皇後娘娘。”
兩個宮女捧著托盤過來,托盤上擺著一套珍珠首飾,另有一支羊脂白玉簪子,皇後笑著將首飾分配給玉琳縣主,道:“本宮身邊也沒有像樣的東西給你添妝,這些縣主就收下吧。”
玉琳縣主推辭不掉,福身道謝。
杜陽和玉琳縣主成婚,朝堂內外頓時熱鬧起來。
不少有人祝賀安平大長公主和成清伯杜家結下這大好姻緣,順便誇讚杜陽一番,說是文韜武略樣樣精通,將來必成棟梁。
安平大長公主滿臉笑容,仿佛杜陽娶了她閨女,比娶了她自己還要開心似的。
杜陽能憑借自己的努力考上探花,又憑借著家裏成清伯的威名,很快站穩腳跟,在朝廷上立足。
安平大長公主心裏舒坦極了,每天見到哪個宗室勳貴都笑眯眯的。
成清伯府更是門庭若市,許多人爭相送禮巴結,就盼望著能攀附上這顆新星。
杜陽的父母,成清伯夫婦對玉琳縣主也滿意的緊,杜陽更是視玉琳縣主為珍寶,每日裏噓寒問暖的,讓玉林縣主覺得這日子幸福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