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當日,京都處處洋溢著喜色,張燈結彩,高掛燈籠。
承乾宮內,謝元姣靜坐在銅鏡前,鏡中倒映著一張麵若桃花的臉,紅唇微勾,眼波在不經意間流轉,似夢似幻。
滿頭珠翠微微晃動,爭先恐後地為她的姿色作點綴。
滿屋嬤嬤宮女有條不紊地忙碌著,為她戴上沉甸甸的鳳冠。
風袍鋪散開,光彩鮮豔,是素雅冷寂的冬日裏唯一一抹亮色。
謝元姣眉心微蹙,被嬤嬤攙扶著緩緩站起身。
腳步微動,流蘇輕搖,一步三停,本不適應的動作反倒為她添了些別樣的美感。
菱慧快步走進,朝著謝元姣走過來。
她是這次封後大典的禮官,要一直陪同指引著謝元姣,直到結束。
見到她,謝元姣略鬆了口氣,嘴角終於露出了幾分笑意,將手搭在她的掌心處。
菱慧輕聲道:“娘娘不必害怕,今日奴婢會一直陪著您的。”
謝元姣輕“嗯”了聲,心漸漸安定下來。
按照規矩,她得坐鳳鸞到大殿外,與談襄接受百官朝拜,再受鳳印寶冊,召見朝中命婦。
時辰快要到了,菱慧便小心地攙扶著她,引著她坐上了鳳鸞。
紅牆內,一道由上百人組成的隊列慢慢行走著。
三書六禮,鳳冠霞帔,十裏紅妝。
一眼望過去,竟看不到頭。
宮女手裏捧著不同的物件,腳步緩慢,姿態恭敬。
風吹拂起寫著“囍”的錦布,豔紅色在冰天雪地中極為顯眼。
小雪簌簌,落在謝元姣的肩頭。
她眉眼微垂,看著雪花在一身紅衣上融化,消失不見。
他們在宮中轉了半圈,便又回到了承乾宮正殿。
謝元姣緩緩下了鳳鸞,抬眼便看到了同樣穿著喜服的談襄。
與尋常不同,今日的他神色柔和,目光靜靜注視著她的身影,帶著化不開的纏綿情意。
那一身繡著金龍的紅色婚服,生生削去了幾分淩厲冷峻之氣,添了些張揚肆意。
恍惚間,他們好似隻是一對尋常婚嫁的夫妻。
謝元姣站定,遙遙對他對視。
在這座皇城內,雕欄玉砌,紅牆黛瓦,亙古不變,說不清有人在此得勢,又有多少人錯付真心。
無數個百年匆匆而過。
歲月落定在此刻,大雪飄搖,絲竹聲起,隱約中好似有一道名為宿命的絲線牽引著他們,漸漸靠近。
兩人的發絲被染白,目光交纏。
在萬物沉寂、蒼幽荒無的時候,他們走向了彼此。
謝元姣抬起腳,走得緩慢,帶著遲疑與猶豫。
談襄攏起袖口,行得倉促,仿佛已經等待了她許久,曆經所有,隻為這一刻。
他走到她身邊,拉起她有些冰冷的手,放在掌心裏暖著。
他看著她身穿嫁衣的模樣,像是永遠也看不夠,目光貪婪地瞧了她良久,才溫聲道:
“朕等了你許久,皇後。”
謝元姣的手被他輕輕拉著,由他引導著,邁向百官俯首,龍鳳共行的最高處。
兩人執手,兩道大紅衣擺糾纏著。
一步一步,緩慢而又堅定。
來福手持聖旨,滿臉帶笑地等待他們。
謝元姣剛打算停下腳步,接受聖旨。
談襄卻輕微加重了手中的力道,引著她往最上首而去。
謝元姣愣了下,便順著他,坐上了鳳椅。
談襄見她坐好,轉身拿過來福手中的聖旨。
他似是有些緊張,輕輕吐了一口氣,才啟唇道:“謝氏嫡長女,含章秀出,有仰柔之姿,俯淑之德,人品貴重,日月光華,性資敏慧。”
“而今婚嫁,擇選良婿,以促月下良緣,攜手白頭,先帝之子談襄,雖性情恣慢,常有陰鬱,愚氓貪婪,軟弱沉悶,不足之處慎多,幸有一顆赤誠心,願伏首獻汝,唯祈求汝心。”
頓了頓,他顫聲道:“謝元姣,你可願嫁予我?”
謝元姣怔怔抬首看他,在他的眼中看到了認真堅定,彷徨憂慮和對她的濃烈向往。
她感到自己的心,在胸腔裏猛地抖了抖,牽動著全身經脈。
談襄緊抿著唇,高大的身影在這一刹那竟顯得有些孤寂瘦弱,唯有看向她的眼睛,灼人耀眼。
良久後,謝元姣垂眸,無言地接過他手中的聖旨。
談襄手中空空蕩蕩,身上好似也忽地卸下了重量。
那些盤亙在他胸膛中的枷鎖,在此時被眼前人的瑩瑩光輝全然渡化。
他的唇動了動,千言萬語湧到喉間,隻化作一個輕鬆暢快的淺淡笑意,與風,雪相互交織。
他緩緩在她身側坐下,並肩迎接所有人和事。
下首百官,齊齊跪下。
“參見陛下,參見皇後娘娘。”
談襄轉眸,眼底盛滿她的倒影,悄悄地拉上了她的手。
*
冊封儀式後,謝元姣被送回了承乾宮。
因著她身懷有孕,不宜太過疲勞,那些命婦隻在外殿朝她遙遙參拜,便離開了。
能進內殿的,大多是早就選定的德高望重的長者。
謝元姣端坐在高位,頭頂上的鳳冠已將她壓得脖頸酸痛,可還是扯出端正得體的笑,麵對著殿內的所有夫人。
一人夫人率先開口道:“娘娘身懷龍嗣,舉止間卻並無半分失儀,不愧是天下女子的表率。”
另一位也跟著奉承道:“娘娘國色天香,又是謝家嫡長女,自然不是其餘胭脂水粉可以相提並論的,陛下與娘娘站在一起,單是看著,就是一對格外相配的璧人啊。”
……
她們說得不緊不慢,卻一個接著一個,好似永遠不會停歇。
謝元姣有些頭疼,不著痕跡地倚靠在椅子上,放鬆著力道。
目光緩緩掃視著下麵眾人。
最後落定在一直沉默著的鎮國將軍府的荊老夫人身上。
荊老夫人雖白發蒼蒼,皺紋橫生,卻仍舊掩不住眉目中的豪傑英氣,她就坐在謝元姣的右手處,是如今京都中地位最高的女子,
可並不是因為其夫家子輩有何功績。
單是因為,她是她。
當年先祖落難,荊老將軍也被敵軍斬殺,已是窮途末路,前路無關的萬分危難之際,老夫人卻一人帶著幾百精兵,闖入叛軍敵營,燒了糧草,救下先祖。
承乾宮內,謝元姣靜坐在銅鏡前,鏡中倒映著一張麵若桃花的臉,紅唇微勾,眼波在不經意間流轉,似夢似幻。
滿頭珠翠微微晃動,爭先恐後地為她的姿色作點綴。
滿屋嬤嬤宮女有條不紊地忙碌著,為她戴上沉甸甸的鳳冠。
風袍鋪散開,光彩鮮豔,是素雅冷寂的冬日裏唯一一抹亮色。
謝元姣眉心微蹙,被嬤嬤攙扶著緩緩站起身。
腳步微動,流蘇輕搖,一步三停,本不適應的動作反倒為她添了些別樣的美感。
菱慧快步走進,朝著謝元姣走過來。
她是這次封後大典的禮官,要一直陪同指引著謝元姣,直到結束。
見到她,謝元姣略鬆了口氣,嘴角終於露出了幾分笑意,將手搭在她的掌心處。
菱慧輕聲道:“娘娘不必害怕,今日奴婢會一直陪著您的。”
謝元姣輕“嗯”了聲,心漸漸安定下來。
按照規矩,她得坐鳳鸞到大殿外,與談襄接受百官朝拜,再受鳳印寶冊,召見朝中命婦。
時辰快要到了,菱慧便小心地攙扶著她,引著她坐上了鳳鸞。
紅牆內,一道由上百人組成的隊列慢慢行走著。
三書六禮,鳳冠霞帔,十裏紅妝。
一眼望過去,竟看不到頭。
宮女手裏捧著不同的物件,腳步緩慢,姿態恭敬。
風吹拂起寫著“囍”的錦布,豔紅色在冰天雪地中極為顯眼。
小雪簌簌,落在謝元姣的肩頭。
她眉眼微垂,看著雪花在一身紅衣上融化,消失不見。
他們在宮中轉了半圈,便又回到了承乾宮正殿。
謝元姣緩緩下了鳳鸞,抬眼便看到了同樣穿著喜服的談襄。
與尋常不同,今日的他神色柔和,目光靜靜注視著她的身影,帶著化不開的纏綿情意。
那一身繡著金龍的紅色婚服,生生削去了幾分淩厲冷峻之氣,添了些張揚肆意。
恍惚間,他們好似隻是一對尋常婚嫁的夫妻。
謝元姣站定,遙遙對他對視。
在這座皇城內,雕欄玉砌,紅牆黛瓦,亙古不變,說不清有人在此得勢,又有多少人錯付真心。
無數個百年匆匆而過。
歲月落定在此刻,大雪飄搖,絲竹聲起,隱約中好似有一道名為宿命的絲線牽引著他們,漸漸靠近。
兩人的發絲被染白,目光交纏。
在萬物沉寂、蒼幽荒無的時候,他們走向了彼此。
謝元姣抬起腳,走得緩慢,帶著遲疑與猶豫。
談襄攏起袖口,行得倉促,仿佛已經等待了她許久,曆經所有,隻為這一刻。
他走到她身邊,拉起她有些冰冷的手,放在掌心裏暖著。
他看著她身穿嫁衣的模樣,像是永遠也看不夠,目光貪婪地瞧了她良久,才溫聲道:
“朕等了你許久,皇後。”
謝元姣的手被他輕輕拉著,由他引導著,邁向百官俯首,龍鳳共行的最高處。
兩人執手,兩道大紅衣擺糾纏著。
一步一步,緩慢而又堅定。
來福手持聖旨,滿臉帶笑地等待他們。
謝元姣剛打算停下腳步,接受聖旨。
談襄卻輕微加重了手中的力道,引著她往最上首而去。
謝元姣愣了下,便順著他,坐上了鳳椅。
談襄見她坐好,轉身拿過來福手中的聖旨。
他似是有些緊張,輕輕吐了一口氣,才啟唇道:“謝氏嫡長女,含章秀出,有仰柔之姿,俯淑之德,人品貴重,日月光華,性資敏慧。”
“而今婚嫁,擇選良婿,以促月下良緣,攜手白頭,先帝之子談襄,雖性情恣慢,常有陰鬱,愚氓貪婪,軟弱沉悶,不足之處慎多,幸有一顆赤誠心,願伏首獻汝,唯祈求汝心。”
頓了頓,他顫聲道:“謝元姣,你可願嫁予我?”
謝元姣怔怔抬首看他,在他的眼中看到了認真堅定,彷徨憂慮和對她的濃烈向往。
她感到自己的心,在胸腔裏猛地抖了抖,牽動著全身經脈。
談襄緊抿著唇,高大的身影在這一刹那竟顯得有些孤寂瘦弱,唯有看向她的眼睛,灼人耀眼。
良久後,謝元姣垂眸,無言地接過他手中的聖旨。
談襄手中空空蕩蕩,身上好似也忽地卸下了重量。
那些盤亙在他胸膛中的枷鎖,在此時被眼前人的瑩瑩光輝全然渡化。
他的唇動了動,千言萬語湧到喉間,隻化作一個輕鬆暢快的淺淡笑意,與風,雪相互交織。
他緩緩在她身側坐下,並肩迎接所有人和事。
下首百官,齊齊跪下。
“參見陛下,參見皇後娘娘。”
談襄轉眸,眼底盛滿她的倒影,悄悄地拉上了她的手。
*
冊封儀式後,謝元姣被送回了承乾宮。
因著她身懷有孕,不宜太過疲勞,那些命婦隻在外殿朝她遙遙參拜,便離開了。
能進內殿的,大多是早就選定的德高望重的長者。
謝元姣端坐在高位,頭頂上的鳳冠已將她壓得脖頸酸痛,可還是扯出端正得體的笑,麵對著殿內的所有夫人。
一人夫人率先開口道:“娘娘身懷龍嗣,舉止間卻並無半分失儀,不愧是天下女子的表率。”
另一位也跟著奉承道:“娘娘國色天香,又是謝家嫡長女,自然不是其餘胭脂水粉可以相提並論的,陛下與娘娘站在一起,單是看著,就是一對格外相配的璧人啊。”
……
她們說得不緊不慢,卻一個接著一個,好似永遠不會停歇。
謝元姣有些頭疼,不著痕跡地倚靠在椅子上,放鬆著力道。
目光緩緩掃視著下麵眾人。
最後落定在一直沉默著的鎮國將軍府的荊老夫人身上。
荊老夫人雖白發蒼蒼,皺紋橫生,卻仍舊掩不住眉目中的豪傑英氣,她就坐在謝元姣的右手處,是如今京都中地位最高的女子,
可並不是因為其夫家子輩有何功績。
單是因為,她是她。
當年先祖落難,荊老將軍也被敵軍斬殺,已是窮途末路,前路無關的萬分危難之際,老夫人卻一人帶著幾百精兵,闖入叛軍敵營,燒了糧草,救下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