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骨肉還相讎
太子殿下,本官不是男寵 作者:清風匝地有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源看著他,感覺鄭長憶像下了學堂跟父母炫耀自己今天交到朋友的小孩。
他無奈的笑了笑:“回去吧,我讓我的車夫送你。”
沈月夕沒攀咬劉丞相,給了太子更多籠絡劉家的時間,而穆王爺這邊也沒那麽好查,畢竟是王室,刑部行動受限束手束腳,加上大理寺不太想插手,一連幾天京城都風平浪靜。
鄭長憶難得清閑,每天在府裏吃吃睡睡,瞎研究菜譜然後被自家廚子趕出來。
他算著日子感覺快到宋恕婚宴的日子了,像踏青前的學童一樣興奮地睡不著,想著到時候要騎馬過去,就讓金環翻箱倒櫃的找自己的騎裝。
金環從之前來京時帶的舊箱子裏找出了一套,還是那時候鄭長憶赴京前求奶奶給買的,說京城有馬球會肯定用得著,誰知道來了七年一次也沒用到過。
金環把衣服給鄭長憶:“公子 這騎裝形製有點過時了,要不咱們叫人來給做件新的。”
鄭長憶沒理他,滿眼新奇的脫了外衫就要試, 金環見狀,連忙上前幫忙,兩人一番忙碌後,鄭長憶終於穿上了這身久違的行頭。站在鏡子前,他仔細端詳著自己,雖然服飾的樣式略顯陳舊,但那份屬於少年的意氣風發似乎又悄然回到了他的身上。
然而,仔細審視之下,鄭長憶還是覺得有些不對勁,總覺得哪裏不夠貼合,少了些利落與幹練。
“金環,幫我把發冠解了,換個馬尾試試。”他突發奇想地說道。金環依言而行,重新梳理了鄭長憶的發髻,紮成一個簡單的馬尾。這一變化,讓鄭長憶在鏡中的形象頓時多了幾分靈動與活力,但他仍覺得身上這套衣服似乎有些臃腫,不夠合身。
金環見狀伸出手,沿著鄭長憶的腰身比劃了一圈,笑道:“公子,您看看,這衣服明顯比您現在的身形大了不少呢。”
鄭長憶聞言,抿了抿嘴,目光在鏡中的自己與手中的衣物間來回遊移,似乎有些難以置信:“這真的是七年前買的嗎?我怎麽感覺自己的個子一點也沒長?
金環被他的模樣逗樂了,卻也心疼他這些年來的辛勞與清減,安慰道:“公子您是清瘦了,回頭我一定吩咐廚房,多備些滋補的膳食,讓您早日恢複往昔的風采。”
鄭長憶撇撇嘴,哦了一聲,任由金環給他把衣服換下來:“你去打聽打聽京城哪家裁縫鋪做騎裝做的好,把裁縫請來做套新的吧。”
金環行事一向幹練迅速。午後時分,他便已將京城中享有盛名的繡雲齋首席裁縫師傅邀請到了府上。師傅一進門,便帶著一股子匠人的沉穩與自信,金環在一旁介紹道:“這位便是繡雲齋的師傅,以製作形製獨特、工藝精湛的騎裝聞名京城,許多富家子弟都慕名而來請他定製衣裳。”
鄭長憶聽後,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期待,隨即在金環的陪同下步入後殿,準備開始量體裁衣。後殿內,光線柔和,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熏香,顯得格外寧靜雅致。
裁縫師傅先是恭敬地行了一禮,隨後便開始了他的專業工作。他手法嫻熟,每量一處都極為細致。待尺寸一一記錄完畢,他又從隨身的包裹中取出幾件精心準備的成衣樣品,每一件都色澤亮麗,款式新穎。
金環見狀,立刻上前,協助鄭長憶試穿。鄭長憶心情大好,逐一換上這些成衣,在銅鏡前仔細端詳,不時地露出滿意的笑容。
裁縫師傅見狀,也是滿麵笑堆笑。於是,他又從箱中取出幾件精致的配飾,一一為鄭長憶展示並搭配:“公子身量輕盈,若是在日常出行或遊玩時穿著,不宜選擇過於沉重的寬帶蹀躞。您看這玉帶與絛帶,質地輕盈,色澤溫潤,搭配上瓔珞,既顯得公子氣質非凡,又不失輕便瀟灑之態。”
鄭長憶心情甚佳,看著鏡中的自己身著各式騎裝,每一件都讓他感到滿意,不禁笑著轉頭問金環:“你覺得哪一件最好看?”
金環聞言撓了撓頭,笑道:“公子您穿什麽都好看,不如每樣都訂一套,換著穿?”
鄭長憶聞言,笑罵道:“你這小子,錢又不是大風刮來的,這騎裝平日裏又穿不著幾次,做那麽多套豈不是浪費?”
旁邊的裁縫師傅聞言,也笑著附和道:“大人所言極是,京城裏衣物首飾更新換代極快,日後若有新款式喜歡,再來定製也不遲。大人若真是難以抉擇,不妨請府中的侍女們來幫忙看看,姑娘家心思細膩,對衣裳搭配自有獨到之處。”
鄭府裏並無侍女,他略一思索,便對金環吩咐道:“你去廚房把卉卉叫來,讓她幫我看看。哦對了,還有銀鈴,他若是不忙,也一並叫來參謀參謀。”
金環領命而去,不一會兒,便領著卉卉和銀鈴來到了後殿。
卉卉一見到鄭長憶試穿騎裝的模樣,便毫不吝嗇地誇讚道:“公子穿這種服飾也是英俊瀟灑呢。”鄭長憶聞言,臉上不禁泛起了一抹紅暈,他笑著拿出幾件成衣,在眾人麵前一一比劃,詢問他們的意見。
一時間,屋子裏充滿了歡聲笑語和熱鬧的討論聲。卉卉、銀鈴和金環三人,各自從自己的審美和實用角度出發,為鄭長憶提供了不少建議。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和試穿,最終大家一致認為卉卉挑選的那套有銀線暗紋的白色騎裝最為適合鄭長憶。這套騎裝在燈火的映照下,銀線流光溢彩,顯得既低調又不失高貴,幾人仔細端詳後都讚不絕口。
鄭長憶對這套騎裝也非常滿意,但隨即又想到了一個問題:“我不能穿著白衣去人家的婚宴啊,得再挑件披風才行。”銀鈴聞言,立刻笑著指向一旁的布料堆,說道:“公子平時除了官服就愛穿鬆綠、官綠、豆綠這些顏色,但我覺得這月白、水紅、藕合也都非常鮮亮好看,很襯公子您的氣質呢。”
卉卉也補充道:“公子您的皮膚白皙,穿藕荷色肯定特別好看,去參加宴會既顯得喜慶又不搶風頭。”鄭長憶聽了他們的建議,心中大喜,便決定定下藕荷色的披風。
在選定披風後,鄭長憶又想到了一件事,他轉頭對裁縫說道:“既然來了,就順便給他們也各做個京城時興的腰帶汗巾吧。”三人聞言,連忙道謝。
兩日後的晌午,陽光如同細碎的金色綢緞,輕輕鋪滿了鄭府的每一個角落。裁縫鋪的夥計們氣喘籲籲地抬著幾個精美的木盒,送到了鄭長憶的府邸前。鄭長憶一聽說是新衣裳到了,迫不及待地打開木盒,裏麵是一件裁剪得體的白色騎裝和一件流光溢彩的藕荷色披風。
他小心翼翼地換上騎裝,那白色的布料仿佛為他量身打造,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姿。披上披風,他站在鏡子前,左右端詳,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他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大步流星地走出房間,在院子裏走來走去。
府裏的仆從們見狀,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圍攏過來,他們的臉上洋溢著真誠的笑容,七嘴八舌地誇讚道:“公子真是帥氣逼人!”“這衣裳穿在公子身上,簡直比畫上的還要好看!”
就在這時,李源恰好路過鄭府,他想著正好有點最近查出的疑點想來找他問問,卻發現門口竟無人看守通報,便徑直走了進去。
穿過曲折的回廊,便聽得一陣歡聲笑語,轉過一座精致的屏風,就見鄭長憶在院子裏披著披風轉圈。
李源站在那裏,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慨,他從未見過鄭長憶如此放鬆和開心的樣子。
鄭長憶聞聲轉身,看到李源站在不遠處,臉上閃過一絲意外和尷尬。他迅速調整情緒,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靜:“你怎麽來了?”隨即,他注意到門口的小廝們竟然都躲在角落裏偷懶,他眉頭一皺,嚴厲地嗬斥道:“你們都在幹什麽?還不快回去守門!”
小廝們嚇得一哆嗦,連忙跑回了門口。李源見狀,連忙上前打圓場:“別生氣,我見外頭沒人自己進來的。我順路過來,想問你點關於穆王爺的事情。”
他邊說邊走近鄭長憶,嘴角微微抽動,努力讓自己的笑容看起來自然一些:“挺好看的,你這個年紀就該穿這種鮮亮的顏色。”
鄭長憶聞言,臉頰微微泛紅,他嘴硬地反駁道:“難得見狗嘴裏吐出象牙。”他解下披風,輕輕搭在手臂上,轉身朝屋裏走去:“進來吧,有什麽事趕緊問。”
李源此次順道來訪,本意是就近日王府發生的那樁複雜案件,向鄭換回求證一些關鍵細節。他深知鄭換回作為目擊者之一,其回憶對於案件的推進至關重要。於是,他客氣地詢問起鄭長憶在王府那日所遇之人的記憶是否還清晰,希望這些信息能為案件的偵破提供新的線索。
鄭長憶換回常服,想了想,把記得請的一一說了,又問了嘴案件的進度。
李源搖頭:“具體不能都跟你透露,穆王爺是王室,刑部束手束腳,不過有太子幫忙,倒也不算太難。”
聽到“太子”二字,鄭長憶的眼神微微一暗,嘴角勾起一抹複雜的笑容。他輕輕歎了口氣,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疏離:“問完了嗎?問完了就請回吧。”
李源也明白自己不宜久留。他站起身,對鄭長憶點了點頭:“多謝。”然後轉頭就走。
鄭長憶想著不能叫外頭的人說自己不尊重這個剛得封賞的官員,於是也起身送他。
正當兩人行至大門口,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伴隨著小廝恭敬的問候聲顯得格外熱鬧。
鄭長憶本能地望向聲音來源,隻見一輛裝飾華麗的馬車緩緩停靠在門前,車門輕啟,那熟悉的身影讓鄭長憶瞬間怔住,半晌才回過神來。
“父親,您來了。”
他無奈的笑了笑:“回去吧,我讓我的車夫送你。”
沈月夕沒攀咬劉丞相,給了太子更多籠絡劉家的時間,而穆王爺這邊也沒那麽好查,畢竟是王室,刑部行動受限束手束腳,加上大理寺不太想插手,一連幾天京城都風平浪靜。
鄭長憶難得清閑,每天在府裏吃吃睡睡,瞎研究菜譜然後被自家廚子趕出來。
他算著日子感覺快到宋恕婚宴的日子了,像踏青前的學童一樣興奮地睡不著,想著到時候要騎馬過去,就讓金環翻箱倒櫃的找自己的騎裝。
金環從之前來京時帶的舊箱子裏找出了一套,還是那時候鄭長憶赴京前求奶奶給買的,說京城有馬球會肯定用得著,誰知道來了七年一次也沒用到過。
金環把衣服給鄭長憶:“公子 這騎裝形製有點過時了,要不咱們叫人來給做件新的。”
鄭長憶沒理他,滿眼新奇的脫了外衫就要試, 金環見狀,連忙上前幫忙,兩人一番忙碌後,鄭長憶終於穿上了這身久違的行頭。站在鏡子前,他仔細端詳著自己,雖然服飾的樣式略顯陳舊,但那份屬於少年的意氣風發似乎又悄然回到了他的身上。
然而,仔細審視之下,鄭長憶還是覺得有些不對勁,總覺得哪裏不夠貼合,少了些利落與幹練。
“金環,幫我把發冠解了,換個馬尾試試。”他突發奇想地說道。金環依言而行,重新梳理了鄭長憶的發髻,紮成一個簡單的馬尾。這一變化,讓鄭長憶在鏡中的形象頓時多了幾分靈動與活力,但他仍覺得身上這套衣服似乎有些臃腫,不夠合身。
金環見狀伸出手,沿著鄭長憶的腰身比劃了一圈,笑道:“公子,您看看,這衣服明顯比您現在的身形大了不少呢。”
鄭長憶聞言,抿了抿嘴,目光在鏡中的自己與手中的衣物間來回遊移,似乎有些難以置信:“這真的是七年前買的嗎?我怎麽感覺自己的個子一點也沒長?
金環被他的模樣逗樂了,卻也心疼他這些年來的辛勞與清減,安慰道:“公子您是清瘦了,回頭我一定吩咐廚房,多備些滋補的膳食,讓您早日恢複往昔的風采。”
鄭長憶撇撇嘴,哦了一聲,任由金環給他把衣服換下來:“你去打聽打聽京城哪家裁縫鋪做騎裝做的好,把裁縫請來做套新的吧。”
金環行事一向幹練迅速。午後時分,他便已將京城中享有盛名的繡雲齋首席裁縫師傅邀請到了府上。師傅一進門,便帶著一股子匠人的沉穩與自信,金環在一旁介紹道:“這位便是繡雲齋的師傅,以製作形製獨特、工藝精湛的騎裝聞名京城,許多富家子弟都慕名而來請他定製衣裳。”
鄭長憶聽後,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期待,隨即在金環的陪同下步入後殿,準備開始量體裁衣。後殿內,光線柔和,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熏香,顯得格外寧靜雅致。
裁縫師傅先是恭敬地行了一禮,隨後便開始了他的專業工作。他手法嫻熟,每量一處都極為細致。待尺寸一一記錄完畢,他又從隨身的包裹中取出幾件精心準備的成衣樣品,每一件都色澤亮麗,款式新穎。
金環見狀,立刻上前,協助鄭長憶試穿。鄭長憶心情大好,逐一換上這些成衣,在銅鏡前仔細端詳,不時地露出滿意的笑容。
裁縫師傅見狀,也是滿麵笑堆笑。於是,他又從箱中取出幾件精致的配飾,一一為鄭長憶展示並搭配:“公子身量輕盈,若是在日常出行或遊玩時穿著,不宜選擇過於沉重的寬帶蹀躞。您看這玉帶與絛帶,質地輕盈,色澤溫潤,搭配上瓔珞,既顯得公子氣質非凡,又不失輕便瀟灑之態。”
鄭長憶心情甚佳,看著鏡中的自己身著各式騎裝,每一件都讓他感到滿意,不禁笑著轉頭問金環:“你覺得哪一件最好看?”
金環聞言撓了撓頭,笑道:“公子您穿什麽都好看,不如每樣都訂一套,換著穿?”
鄭長憶聞言,笑罵道:“你這小子,錢又不是大風刮來的,這騎裝平日裏又穿不著幾次,做那麽多套豈不是浪費?”
旁邊的裁縫師傅聞言,也笑著附和道:“大人所言極是,京城裏衣物首飾更新換代極快,日後若有新款式喜歡,再來定製也不遲。大人若真是難以抉擇,不妨請府中的侍女們來幫忙看看,姑娘家心思細膩,對衣裳搭配自有獨到之處。”
鄭府裏並無侍女,他略一思索,便對金環吩咐道:“你去廚房把卉卉叫來,讓她幫我看看。哦對了,還有銀鈴,他若是不忙,也一並叫來參謀參謀。”
金環領命而去,不一會兒,便領著卉卉和銀鈴來到了後殿。
卉卉一見到鄭長憶試穿騎裝的模樣,便毫不吝嗇地誇讚道:“公子穿這種服飾也是英俊瀟灑呢。”鄭長憶聞言,臉上不禁泛起了一抹紅暈,他笑著拿出幾件成衣,在眾人麵前一一比劃,詢問他們的意見。
一時間,屋子裏充滿了歡聲笑語和熱鬧的討論聲。卉卉、銀鈴和金環三人,各自從自己的審美和實用角度出發,為鄭長憶提供了不少建議。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和試穿,最終大家一致認為卉卉挑選的那套有銀線暗紋的白色騎裝最為適合鄭長憶。這套騎裝在燈火的映照下,銀線流光溢彩,顯得既低調又不失高貴,幾人仔細端詳後都讚不絕口。
鄭長憶對這套騎裝也非常滿意,但隨即又想到了一個問題:“我不能穿著白衣去人家的婚宴啊,得再挑件披風才行。”銀鈴聞言,立刻笑著指向一旁的布料堆,說道:“公子平時除了官服就愛穿鬆綠、官綠、豆綠這些顏色,但我覺得這月白、水紅、藕合也都非常鮮亮好看,很襯公子您的氣質呢。”
卉卉也補充道:“公子您的皮膚白皙,穿藕荷色肯定特別好看,去參加宴會既顯得喜慶又不搶風頭。”鄭長憶聽了他們的建議,心中大喜,便決定定下藕荷色的披風。
在選定披風後,鄭長憶又想到了一件事,他轉頭對裁縫說道:“既然來了,就順便給他們也各做個京城時興的腰帶汗巾吧。”三人聞言,連忙道謝。
兩日後的晌午,陽光如同細碎的金色綢緞,輕輕鋪滿了鄭府的每一個角落。裁縫鋪的夥計們氣喘籲籲地抬著幾個精美的木盒,送到了鄭長憶的府邸前。鄭長憶一聽說是新衣裳到了,迫不及待地打開木盒,裏麵是一件裁剪得體的白色騎裝和一件流光溢彩的藕荷色披風。
他小心翼翼地換上騎裝,那白色的布料仿佛為他量身打造,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姿。披上披風,他站在鏡子前,左右端詳,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他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大步流星地走出房間,在院子裏走來走去。
府裏的仆從們見狀,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圍攏過來,他們的臉上洋溢著真誠的笑容,七嘴八舌地誇讚道:“公子真是帥氣逼人!”“這衣裳穿在公子身上,簡直比畫上的還要好看!”
就在這時,李源恰好路過鄭府,他想著正好有點最近查出的疑點想來找他問問,卻發現門口竟無人看守通報,便徑直走了進去。
穿過曲折的回廊,便聽得一陣歡聲笑語,轉過一座精致的屏風,就見鄭長憶在院子裏披著披風轉圈。
李源站在那裏,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慨,他從未見過鄭長憶如此放鬆和開心的樣子。
鄭長憶聞聲轉身,看到李源站在不遠處,臉上閃過一絲意外和尷尬。他迅速調整情緒,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靜:“你怎麽來了?”隨即,他注意到門口的小廝們竟然都躲在角落裏偷懶,他眉頭一皺,嚴厲地嗬斥道:“你們都在幹什麽?還不快回去守門!”
小廝們嚇得一哆嗦,連忙跑回了門口。李源見狀,連忙上前打圓場:“別生氣,我見外頭沒人自己進來的。我順路過來,想問你點關於穆王爺的事情。”
他邊說邊走近鄭長憶,嘴角微微抽動,努力讓自己的笑容看起來自然一些:“挺好看的,你這個年紀就該穿這種鮮亮的顏色。”
鄭長憶聞言,臉頰微微泛紅,他嘴硬地反駁道:“難得見狗嘴裏吐出象牙。”他解下披風,輕輕搭在手臂上,轉身朝屋裏走去:“進來吧,有什麽事趕緊問。”
李源此次順道來訪,本意是就近日王府發生的那樁複雜案件,向鄭換回求證一些關鍵細節。他深知鄭換回作為目擊者之一,其回憶對於案件的推進至關重要。於是,他客氣地詢問起鄭長憶在王府那日所遇之人的記憶是否還清晰,希望這些信息能為案件的偵破提供新的線索。
鄭長憶換回常服,想了想,把記得請的一一說了,又問了嘴案件的進度。
李源搖頭:“具體不能都跟你透露,穆王爺是王室,刑部束手束腳,不過有太子幫忙,倒也不算太難。”
聽到“太子”二字,鄭長憶的眼神微微一暗,嘴角勾起一抹複雜的笑容。他輕輕歎了口氣,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疏離:“問完了嗎?問完了就請回吧。”
李源也明白自己不宜久留。他站起身,對鄭長憶點了點頭:“多謝。”然後轉頭就走。
鄭長憶想著不能叫外頭的人說自己不尊重這個剛得封賞的官員,於是也起身送他。
正當兩人行至大門口,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伴隨著小廝恭敬的問候聲顯得格外熱鬧。
鄭長憶本能地望向聲音來源,隻見一輛裝飾華麗的馬車緩緩停靠在門前,車門輕啟,那熟悉的身影讓鄭長憶瞬間怔住,半晌才回過神來。
“父親,您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