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迨1至隋2,一土宇,
不再傳3,失統緒。
注釋
1迨:來臨或到的意思。
2隋:繼南北朝後統一了中國的封建王朝。開國君主是隋文帝楊堅。
3再傳:指隔代或隔世,如弟子的弟子稱為是再傳弟子。本書稱隋朝隻傳了一氏而“不再傳”與史實有誤。
譯文
等到了隋朝,中原地區又歸於統一的局麵,但是皇位隻傳了兩代,隋朝就滅亡了。隋朝的開國君主是隋文帝楊堅,他廢除了靜帝而自立,在滅掉了陳後統一了南北,建立隋朝都城設在長安。後傳位隋煬帝楊廣,但是楊廣隻知道遊玩,不理朝政。在隋朝末年,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隋煬帝終於被宇文化吉所殺。政權後來被李淵的起義軍控製,李淵後來將隋恭帝殺死,自立為王,隋亡,前後一共存在了38年。
典故
罄竹難書
隋朝的第二代皇帝隋煬帝是曆史上也了名的荒淫無度的暴君。他的行為激起了全國性的農民起義。有一個人叫作李密,因參加了起兵反隋的謀劃而被捕,在押解的途中逃脫。後來他輾轉到了瓦崗起義軍的軍中,幫助瓦崗起義軍的頭領翟讓聯合各地起義軍勢力,使起義軍迅速發展到了幾十萬人。李密因表現英勇,又有智慧,因此被推為全軍的領袖,號稱魏公。瓦崗起義軍打到洛陽時,為了團結各方麵的力量,徹底將隋朝的政權推翻,起義軍曾經發布了一篇討伐楊廣的告示,告示中列舉了楊廣殘害百姓的很多罪狀,書中寫道:用盡南山的竹子為簡,也寫不盡楊廣的罪狀;放出東海的水也洗不清楊廣的罪惡。這就是成語“罄竹難書”的來源。
迨1至隋2,一土宇,
不再傳3,失統緒。
注釋
1迨:來臨或到的意思。
2隋:繼南北朝後統一了中國的封建王朝。開國君主是隋文帝楊堅。
3再傳:指隔代或隔世,如弟子的弟子稱為是再傳弟子。本書稱隋朝隻傳了一氏而“不再傳”與史實有誤。
譯文
等到了隋朝,中原地區又歸於統一的局麵,但是皇位隻傳了兩代,隋朝就滅亡了。隋朝的開國君主是隋文帝楊堅,他廢除了靜帝而自立,在滅掉了陳後統一了南北,建立隋朝都城設在長安。後傳位隋煬帝楊廣,但是楊廣隻知道遊玩,不理朝政。在隋朝末年,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隋煬帝終於被宇文化吉所殺。政權後來被李淵的起義軍控製,李淵後來將隋恭帝殺死,自立為王,隋亡,前後一共存在了38年。
典故
罄竹難書
隋朝的第二代皇帝隋煬帝是曆史上也了名的荒淫無度的暴君。他的行為激起了全國性的農民起義。有一個人叫作李密,因參加了起兵反隋的謀劃而被捕,在押解的途中逃脫。後來他輾轉到了瓦崗起義軍的軍中,幫助瓦崗起義軍的頭領翟讓聯合各地起義軍勢力,使起義軍迅速發展到了幾十萬人。李密因表現英勇,又有智慧,因此被推為全軍的領袖,號稱魏公。瓦崗起義軍打到洛陽時,為了團結各方麵的力量,徹底將隋朝的政權推翻,起義軍曾經發布了一篇討伐楊廣的告示,告示中列舉了楊廣殘害百姓的很多罪狀,書中寫道:用盡南山的竹子為簡,也寫不盡楊廣的罪狀;放出東海的水也洗不清楊廣的罪惡。這就是成語“罄竹難書”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