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甄嬛傳-宜修2
原主身為庶出女,年幼時被嫡母苛待,女兒家該學的一樣沒學,還經常被叫到正院去立規矩。
年幼時原主也曾給烏拉那拉星德訴過委屈,可原主的阿瑪很信任嫡母,並不在意原主這個庶女所以沒有給原主庇護,反而要求原主不要上躥下跳,老實些。
嫡母知道後更是變本加厲的苛待原主,使得原主不敢在找阿瑪訴委屈,老老實實的按嫡母要求做。
嫡姐柔則那是琴棋書畫舞都學了個遍,嫡母把嫡姐養得天真善良不諳世事,是男人最喜愛的樣子。至於是不是真的天真單純宜修覺得這就見仁見智了。真正善良的人是不會明知自己是有婚約的未嫁女,卻還會跑到妹妹府上穿著妃位服飾跳舞勾引妹夫的,善良不等同於白癡,所以隻能說這柔則段位很高啊!
少女時的原主很羨慕這個大她兩歲的嫡姐,她什麽都有,什麽都會,而自己想學認字讀書都是自己的額娘悄悄的教她,還不敢在嫡母麵前表露出來,唯恐嫡母責罰,連累自己的額娘。
原主雖然羨慕柔則但卻不嫉妒她,原主知道在這樣的時代下,嫡母對庶出子女有著決定一生命運的作用,所以隻有她老實了,嫡母才會放心。
隨著原主嫡姐的才名被嫡母傳播得整個京城都知道的時候,才是原主噩夢的開始。
從那時就起起原主就成了嫡姐的襯托,原主粗鄙不堪連字都識不得,唯唯諾諾,小家子氣……嫡姐是才女,待人真誠善良,長得清麗美貌,驚鴻舞更是一絕,原主完全沒有可比性,原主就是那死魚眼珠,她的嫡姐是那光華璀璨的明珠。
原主很難受,可她毫無辦法,隻有期待著趕快長大,然後尋一良人,作為正室出嫁,與夫君舉案齊眉,恩愛不疑。
其實這不可能,因為原主很清楚,身為烏拉那拉家的女兒,都是為了家族榮耀而活,為了聯姻而活,她的婚事拿捏在嫡母手裏所以她隻能被動接受。
在原主十五歲及笄沒多久,接到聖旨,讓原主三個月後嫁入四貝勒府,為四貝勒側福晉。原主知道她的出身成不了正室,但是能嫁給皇子已然是很好的婚事了。
原主心裏祈禱著盼著那個即將要和她過一生的人能懂她知她憐她愛她。
剛嫁入四貝勒府的日子,很是甜蜜幸福,與四貝勒如膠似漆,四貝勒還親自給她帶上一對玉鐲告與她說:“小宜,願如此環,朝夕相見。”
那是原主最幸福的時光,即使後來被囚禁於景仁宮想起來也是忍不住甜蜜一笑。
四貝勒府裏隻有原主,一個齊格格和一個宋格格,四貝勒胤禛對原主很好,好到原主經常忘記她隻是側室不是正妻。
在嫁給四貝勒快一年時原主懷孕了,沒多久聖上就封四貝勒為雍郡王,整個郡王府水漲船高,連德妃那個便宜姑母也很高興,說是她孩子帶來的好運,雍郡王很高興,還對她說“小宜待你生下孩子,我便請封你為嫡福晉。”
有了這句承諾,她高興極了,以後她的孩子不會像她一樣是庶出了,也不怕上麵有個嫡母苛待了她的孩子,這是她這近十六年來最開心幸福的一天。
可好景不長,在她滿心歡喜的養胎時,嫡母索綽羅氏覺得原來給嫡姐柔則訂的親事配不上嫡姐,更重要的是四阿哥成了郡王,以後還可能是親王,那她和她的女兒柔則不是要給原主這個低賤的庶女磕頭請安嗎?
索綽羅氏不甘心,覺得原主不配,想到雍郡王還沒有嫡福晉,那麽她的柔則坐定這個四福晉的位置了,宜修那個庶女永遠隻能被她的柔則踩在腳下。
所以索綽羅氏和柔則在原主懷孕六個月時遞了信,要來王府裏看望原主,她本不想同意,可被苛待了多年又想看嫡母在她麵前低頭請安的樣子,最終還是同意了嫡母和嫡姐來王府。
看到這,宜修覺得原主有些飄了,你自己的嫡母和姐姐是什麽樣的人你不知道?她們會是那種上趕著給你一個庶女請安的人嗎?
不過冷沁也能理解,畢竟被壓製多年,好不容易揚眉吐氣,想讓嫡母和姐姐看看也正常。
然而這卻成了原主這一生最後悔最黑暗的一天。因為這一日嫡姐在嫡母的幫助下,在王府花園的荷花池邊跳了驚鴻舞,被來看望原主的雍郡王看到了,驚為天人,一見鍾情,不顧她的承諾,也不顧嫡姐的婚約,進宮求了德妃要娶嫡姐為嫡福晉。
德妃起先不同意,因為德妃更看重原主,隻是當母親的總拗不過兒子,所以讓雍郡王好好和原主說,讓原主自動退讓,畢竟是雍郡王自己給的承諾。
原主退讓了,把本該如此屬於她的嫡福晉之位讓了出去,這一讓便是一生。
嫡姐進府後,雍郡王獨寵於嫡姐,連懷著身孕的原主都被忘於腦後,生下王府裏的大阿哥時也隻是匆匆來看一眼就走。
有了孩子後原主漸漸看開,隻想守著孩子過日子,但也會期盼王爺能記得她,來看看他們母子。
兩個月前一場高燒把原主的兒子弘暉在那個雨夜永遠帶走了。當時原主求了她能求的人,卻無一人來幫她救救她的孩子,王爺也一直沒出現。隻在第二天來看了一眼,不讓停留在府上,怕衝撞懷了剛身懷有孕的嫡姐,孩子隻能匆匆下葬。
王爺對原主說“你的孩子沒了,但是你姐姐有了孩子,以後她的孩子就是你的,你忙完了就去照顧你姐姐吧!”何其荒唐可笑啊!
至此原主就成了多餘的那個人,哪怕後來身居後位,姐姐也始終是那抹夠不著的白月光。
更可笑的是,後宮佳麗無數,好不容易四爺淡忘了柔則,卻迎來了一個位同副後的甄嬛。原主後悔了,不該讓姐姐早逝,應該讓四爺看著姐姐老去,讓姐姐體驗年老色衰的滋味,讓姐姐看著王爺寵愛她人,讓姐姐體驗她所經曆的痛苦。
送我一朵小花花:"因為甄嬛傳時間線有些亂,我這裏自己設定一下,雖然我對曆史的雍正皇帝還算喜歡,但是我不甄嬛傳裏的胖橘,他不符合我心裏的雍正。但是我還是就大差不差的按劇裏的來寫算了,加上我自己的一些想法,畢竟曆史裏的如何我們也不能詳細明確的了解,史書記載也隻是文字片麵的記載,所以我就不去玷汙曆史人物了。"
送我一朵小花花:"女主15歲嫁進王府16歲懷孕生子19歲孩子早夭。所以女主現在19歲。柔則大女主兩歲,所以柔則21歲,正在懷孕3個月呢,四大爺今年23歲,人物的年齡有一點點改動。"
原主身為庶出女,年幼時被嫡母苛待,女兒家該學的一樣沒學,還經常被叫到正院去立規矩。
年幼時原主也曾給烏拉那拉星德訴過委屈,可原主的阿瑪很信任嫡母,並不在意原主這個庶女所以沒有給原主庇護,反而要求原主不要上躥下跳,老實些。
嫡母知道後更是變本加厲的苛待原主,使得原主不敢在找阿瑪訴委屈,老老實實的按嫡母要求做。
嫡姐柔則那是琴棋書畫舞都學了個遍,嫡母把嫡姐養得天真善良不諳世事,是男人最喜愛的樣子。至於是不是真的天真單純宜修覺得這就見仁見智了。真正善良的人是不會明知自己是有婚約的未嫁女,卻還會跑到妹妹府上穿著妃位服飾跳舞勾引妹夫的,善良不等同於白癡,所以隻能說這柔則段位很高啊!
少女時的原主很羨慕這個大她兩歲的嫡姐,她什麽都有,什麽都會,而自己想學認字讀書都是自己的額娘悄悄的教她,還不敢在嫡母麵前表露出來,唯恐嫡母責罰,連累自己的額娘。
原主雖然羨慕柔則但卻不嫉妒她,原主知道在這樣的時代下,嫡母對庶出子女有著決定一生命運的作用,所以隻有她老實了,嫡母才會放心。
隨著原主嫡姐的才名被嫡母傳播得整個京城都知道的時候,才是原主噩夢的開始。
從那時就起起原主就成了嫡姐的襯托,原主粗鄙不堪連字都識不得,唯唯諾諾,小家子氣……嫡姐是才女,待人真誠善良,長得清麗美貌,驚鴻舞更是一絕,原主完全沒有可比性,原主就是那死魚眼珠,她的嫡姐是那光華璀璨的明珠。
原主很難受,可她毫無辦法,隻有期待著趕快長大,然後尋一良人,作為正室出嫁,與夫君舉案齊眉,恩愛不疑。
其實這不可能,因為原主很清楚,身為烏拉那拉家的女兒,都是為了家族榮耀而活,為了聯姻而活,她的婚事拿捏在嫡母手裏所以她隻能被動接受。
在原主十五歲及笄沒多久,接到聖旨,讓原主三個月後嫁入四貝勒府,為四貝勒側福晉。原主知道她的出身成不了正室,但是能嫁給皇子已然是很好的婚事了。
原主心裏祈禱著盼著那個即將要和她過一生的人能懂她知她憐她愛她。
剛嫁入四貝勒府的日子,很是甜蜜幸福,與四貝勒如膠似漆,四貝勒還親自給她帶上一對玉鐲告與她說:“小宜,願如此環,朝夕相見。”
那是原主最幸福的時光,即使後來被囚禁於景仁宮想起來也是忍不住甜蜜一笑。
四貝勒府裏隻有原主,一個齊格格和一個宋格格,四貝勒胤禛對原主很好,好到原主經常忘記她隻是側室不是正妻。
在嫁給四貝勒快一年時原主懷孕了,沒多久聖上就封四貝勒為雍郡王,整個郡王府水漲船高,連德妃那個便宜姑母也很高興,說是她孩子帶來的好運,雍郡王很高興,還對她說“小宜待你生下孩子,我便請封你為嫡福晉。”
有了這句承諾,她高興極了,以後她的孩子不會像她一樣是庶出了,也不怕上麵有個嫡母苛待了她的孩子,這是她這近十六年來最開心幸福的一天。
可好景不長,在她滿心歡喜的養胎時,嫡母索綽羅氏覺得原來給嫡姐柔則訂的親事配不上嫡姐,更重要的是四阿哥成了郡王,以後還可能是親王,那她和她的女兒柔則不是要給原主這個低賤的庶女磕頭請安嗎?
索綽羅氏不甘心,覺得原主不配,想到雍郡王還沒有嫡福晉,那麽她的柔則坐定這個四福晉的位置了,宜修那個庶女永遠隻能被她的柔則踩在腳下。
所以索綽羅氏和柔則在原主懷孕六個月時遞了信,要來王府裏看望原主,她本不想同意,可被苛待了多年又想看嫡母在她麵前低頭請安的樣子,最終還是同意了嫡母和嫡姐來王府。
看到這,宜修覺得原主有些飄了,你自己的嫡母和姐姐是什麽樣的人你不知道?她們會是那種上趕著給你一個庶女請安的人嗎?
不過冷沁也能理解,畢竟被壓製多年,好不容易揚眉吐氣,想讓嫡母和姐姐看看也正常。
然而這卻成了原主這一生最後悔最黑暗的一天。因為這一日嫡姐在嫡母的幫助下,在王府花園的荷花池邊跳了驚鴻舞,被來看望原主的雍郡王看到了,驚為天人,一見鍾情,不顧她的承諾,也不顧嫡姐的婚約,進宮求了德妃要娶嫡姐為嫡福晉。
德妃起先不同意,因為德妃更看重原主,隻是當母親的總拗不過兒子,所以讓雍郡王好好和原主說,讓原主自動退讓,畢竟是雍郡王自己給的承諾。
原主退讓了,把本該如此屬於她的嫡福晉之位讓了出去,這一讓便是一生。
嫡姐進府後,雍郡王獨寵於嫡姐,連懷著身孕的原主都被忘於腦後,生下王府裏的大阿哥時也隻是匆匆來看一眼就走。
有了孩子後原主漸漸看開,隻想守著孩子過日子,但也會期盼王爺能記得她,來看看他們母子。
兩個月前一場高燒把原主的兒子弘暉在那個雨夜永遠帶走了。當時原主求了她能求的人,卻無一人來幫她救救她的孩子,王爺也一直沒出現。隻在第二天來看了一眼,不讓停留在府上,怕衝撞懷了剛身懷有孕的嫡姐,孩子隻能匆匆下葬。
王爺對原主說“你的孩子沒了,但是你姐姐有了孩子,以後她的孩子就是你的,你忙完了就去照顧你姐姐吧!”何其荒唐可笑啊!
至此原主就成了多餘的那個人,哪怕後來身居後位,姐姐也始終是那抹夠不著的白月光。
更可笑的是,後宮佳麗無數,好不容易四爺淡忘了柔則,卻迎來了一個位同副後的甄嬛。原主後悔了,不該讓姐姐早逝,應該讓四爺看著姐姐老去,讓姐姐體驗年老色衰的滋味,讓姐姐看著王爺寵愛她人,讓姐姐體驗她所經曆的痛苦。
送我一朵小花花:"因為甄嬛傳時間線有些亂,我這裏自己設定一下,雖然我對曆史的雍正皇帝還算喜歡,但是我不甄嬛傳裏的胖橘,他不符合我心裏的雍正。但是我還是就大差不差的按劇裏的來寫算了,加上我自己的一些想法,畢竟曆史裏的如何我們也不能詳細明確的了解,史書記載也隻是文字片麵的記載,所以我就不去玷汙曆史人物了。"
送我一朵小花花:"女主15歲嫁進王府16歲懷孕生子19歲孩子早夭。所以女主現在19歲。柔則大女主兩歲,所以柔則21歲,正在懷孕3個月呢,四大爺今年23歲,人物的年齡有一點點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