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甄嬛傳-宜修112


    甄嬛:"這是臣女年幼時無意間讀到的,臣女父親並不知曉,臣女隻是看到這詞裏邊有臣女的名字就記住了,臣女年幼無知,今日如果不是皇貴妃提醒,臣女差點犯了大錯,臣女謝過皇貴妃。"


    這甄嬛腦子轉得確實快,以年幼無知不了解其意推脫了。行吧,她也無所謂,不過該說的話還是要說。


    宜修(冷沁):"這“楚宮腰”指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所以這樣不得體的詩詞以後的就當眾別說了。"


    四爺(皇上):"皇貴妃說得對,你可記住了?"甄嬛:"臣女記住了,謝皇貴妃教誨。"


    宜修(冷沁):"但願你真能記住。"


    皇帝選嬪妃,就是選妾,要的就是美貌有情趣,端莊的美人他見多了。


    對比剛才庸俗的夏冬春,小氣的安陵容,端莊的沈眉莊,有情趣的甄嬛讓皇上當場眼前一亮,細細一看穿著打扮都非常清雅,符合皇上的審美。


    所以宜修大概猜到皇上心裏已經有想法了,首先這甄嬛長得像柔則皇上不會讓她另嫁他人,其次這甄嬛有情趣,所以這甄嬛入宮是必定的。


    四爺(皇上):"詩書還有些不通,引用錯了詞,還說錯字音,以後要好好學學。"


    甄嬛:"是。"


    四爺(皇上):"隻是不知你是否擔得起這個名字,抬起頭來。"


    當甄嬛抬起頭來時,皇上和齊月賓都震驚了,隻有早就知道的宜修一臉淡定。齊月賓本就厭惡柔則,如今再來一個柔則讓她更是厭煩,腦子一轉找了個借口。


    配角:"端妃:此女姓甄,犯了皇上名諱。"


    皇上知道齊月賓的意思,不過他心裏不願意,但他也沒說話,雖然他現在對如今的柔則沒了情意,但是看到甄嬛的容貌又想起了與柔則初遇時沒美好。而且柔則是皇後,一個長的像她的女子嫁給其他男子,皇上覺得自己好像被帶個綠帽子一樣,所以他當然要讓甄嬛入宮。


    隻是他還沒來得及說話,甄嬛搶先用聖祖康熙堵了齊月賓的嘴,她說。


    甄嬛:"稟皇上,端妃娘娘,當年臣女父親為官聖祖康熙爺看見父親姓名,說姓甄好,聽著像忠貞之士,以此作為勉勵。"


    這下齊月賓沒話說了,她哪裏敢違背康熙的意思呢?至於康熙有沒有說過這話,隻有天知道,反正死無對證。


    這下皇上對甄嬛的機變和口才也有些喜歡了,不知是不是遇到女主就會降智,讓他又想起剛才甄嬛說豔詞,感覺有了些情趣,當著宜修和齊月賓的麵就說起了。


    四爺(皇上):"先帝的意思朕明白,朕倒是想起一件事“江南有二喬,河北甄宓俏”“甄氏出美人”,甄宓就是漢末的三大美人之一。"


    四爺(皇上):"嬛嬛一嫋楚宮腰,那更春來,玉減香消。紫禁城的風水養人必不會叫你玉減香消。"


    配角:"太監:甄嬛留牌子,賜香囊。"


    要知道“香”和“玉”都是屬於濃詞豔賦中常用的閨閣字眼,指代女子時更顯得香豔有情,“偷香竊玉”的典故分別是賈午和韓壽偷情,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私奔。宜修和齊月賓都是有文化的人,當然看明白了皇上和甄嬛這兩人當眾借詞調情,紛紛翻了個白眼,又無語的扯了扯嘴角。


    宜修想著原劇裏是太後陪著皇上殿選,真的是辛虧太後沒文化啊,不懂這些濃詞豔賦,要不然就算甄嬛入宮也不用等她有出息,太後也要偷摸地和原主一起整死她,甄嬛的大膽和情趣在她們眼裏都是“狐媚子”。


    皇上反過去回應了甄嬛調情的詞,心情不錯正想笑笑,突然想起宜修就在旁邊,有些心虛的是摩挲著手裏的碧璽手釧,又偷偷的看了眼宜修。


    宜修一副無所謂的冷漠臉,皇上調完情後又後悔了,他怕宜修又不理他,心裏一時著急了起來。


    心裏裝著事,皇上的也沒心思再繼續選秀,直接揮手通知結束,剩下的不看了,都回去自行婚嫁。皇上示意結束,宜修直接站起身,看也沒看皇上,敷衍的行了個禮,扶著剪秋的手轉身就離開。


    看著宜修離開的背影皇上急了,沒顧得上一旁的齊月賓,直接起身追著宜修而去。


    齊月賓這麽多年也看明白了皇上薄情寡恩,也沒再奢求過皇上的寵愛,隻要她的兩個孩子能健康平安就好。


    不過她也是想不明白皇上既然最在乎宜修,剛才為何還要當著宜修的麵和甄嬛調情,如今又巴巴的去哄人,還不一定能哄好,何必呢!


    齊月賓不知道有種叫“女主光環”的東西,有些特定的人一遇到這東西瞬間降智,皇上就是如此。


    送我一朵小花花:"甄嬛雖然有女主光環,但是對女主構不成威脅,甄嬛的女主光環隻對溫實初,果郡王有強烈效果,對四爺效果減半,畢竟和女主待的時間長了,受影響的效果沒那麽大了,對其他人完全沒有影響,胤祥心裏隻有女主,看不上甄嬛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影視之女配很冷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送我一朵小花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送我一朵小花花並收藏綜影視之女配很冷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