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甄嬛傳-宜修120
配角:"芳若:咱們百姓府裏都有自己的主子,紫禁城裏也是一樣。不過正經主子隻有三位,皇上,皇後和元皇貴妃,其餘的嬪妃都隻能稱為小主,這是不能錯了嫡庶尊卑的規矩的。好比華妃娘娘再得聖寵,也隻能稱作華小主,放尊敬了說,叫一聲華妃娘娘。"
甄嬛:"娘娘?"
配角:"芳若:不錯,可是娘娘這兩個字也不是輕易能擔當得起的,那得是一宮的主位,還得是嬪位之上才行,成了主位才能居主殿,掌管一宮事宜。主位都是有定數的,不過貴人,常在和答應可以要多少就多少。"
配角:"流珠:姑姑那答應不就是最末的了?"配角:"芳若:錯了,答應不是最末的,最末的一等是官女子。"
配角:"流珠:奴婢隻聽說外頭有九品芝麻官,原來宮裏還有九品芝麻小主。"
流珠說完自己也忍不住捂嘴笑了起來,一旁的浣碧也跟著偷笑。
甄嬛:"什麽是官女子啊!"
配角:"芳若:官女子實際上就是能伺候皇上過夜的宮女,如果得皇上喜歡也可封為答應,總之,祖製宮女晉封是要一級一級來的,是不能越級晉封的。"
配角:"芳若:再說說咱們當今的皇上吧,皇上是先帝爺的第四子,早年封為雍親王,在王府成的婚,娶的是先太後的表侄女,烏拉那拉氏,不過福晉素來身體孱弱,常年臥床養病,皇上就讓溫柔嫻雅,深得人心的側福晉掌管王府事務。側福晉深皇上的愛重和信任,又給皇上生了兩個阿哥,其中的四阿哥和六公主還是龍鳳胎呢。先帝爺在時很是喜愛側福晉生的龍鳳胎,為此還特意給側福晉賜了“元”字作為封號,讓元福晉行福晉之責,可見元福晉在先帝爺和皇上心裏的地位。"
“元”字的意思甄嬛當然明白,心裏對入宮後的自信也多少有了點打擊。
配角:"浣碧:那皇後娘娘呢,她不管宮裏的事務嗎?聽說皇貴妃和皇後是親了姐妹,皇後是嫡出,皇貴妃是庶出?"
芳若麵色不愉的看著浣碧。
配角:"芳若:有福之人是不分嫡庶的,皇後娘娘母儀天下,皇貴妃娘娘人品貴重身得皇上和六宮敬重。"
甄嬛眼帶不悅的看向浣碧,加上芳若略帶斥責的語氣,浣碧緊張的認錯。
配角:"浣碧:奴婢失言了"
配角:"芳若:皇後娘娘是皇貴妃的親姐姐,不過當年是皇貴妃先以側福晉的身份嫁給皇上的,後又得先帝親賜封號比之嫡福晉也不差什麽。皇上登基後冊立為皇貴妃,封號依舊是當年先帝所賜的“元”,稱為元皇貴妃。皇上對皇貴妃十分愛重與信任,如今闔宮事務和接見外命婦都由皇貴妃主理。"
芳若的話也在提醒甄嬛要尊敬皇貴妃,不要以為自己年輕貌美就目中無人。
甄嬛本就聰明,對芳若暗示的話也聽明白了,對著芳若笑了笑。
甄嬛:"謝姑姑。"
芳若心裏暗自點頭,原本的她以為這個長得像皇後的甄小主會如同皇後一樣不知天高地厚,接觸沒想到是個聰慧。皇上派她過來有用心教導之意,也有適當敲打的意圖。
配角:"流珠:可奴婢聽說宮裏還有個很是得寵的華妃娘娘。"配角:"芳若:不錯,華妃娘娘是年大將軍的親妹妹,在王府時也是僅次於皇貴妃的盛寵。"
配角:"浣碧:那既然華妃娘娘盛寵,那為何還不是貴妃呢!"
配角:"芳若:這就是奴婢要說的了,因為華妃娘娘無子嗣,而且她上麵還有個生了三公主和養育二阿哥的端妃娘娘。"
甄嬛:"華妃娘娘無一子半女已是妃位,為何是端妃娘娘撫養二阿哥,不是皇貴妃娘娘撫養?"
甄嬛從她父親那也知道些消息,二阿哥是皇上嫡子,不讓皇後自己養著交給皇貴妃也行,不知為何交給端妃去撫養。
配角:"芳若:所以說是盛寵啊,當然這不是最要緊的,最要緊的還是子嗣,實在沒有皇子,公主也好,否則一輩子無所依靠。至於二阿哥的事恕老奴不便多說,以後小主進了宮,自然會知道的。"
芳若不想說二阿哥的事,又說回了華妃。
配角:"芳若:當然了華妃娘娘年輕體健,又得皇上寵愛自然是會有生養的。"
甄嬛:"我聽聞華妃娘娘傾國傾城?"
宜修來了以後隻對外經營她的名聲,很少有關於她容貌的消息,所以甄嬛也不知道,隻以為皇上後宮長得最美的是華妃。
配角:"芳若:華妃娘娘是漢軍旗的翹楚,莫說漢軍旗就是滿蒙八旗都放在一塊都少有能及華妃娘娘風姿的。"
芳若也沒提及宜修的容貌才是風華絕代的,畢竟宜修是副後,可能將來還會是太後,傳出賢名可要比傳出美貌更好。作為宮裏的老人,她自然也知道關於宜修的容貌沒有傳出去過是刻意為之,她不敢得罪宜修。
甄嬛:"李白說過,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芳若沒接這話,其他人能不能得好芳若不知,不過總有特例,比如宜修。不僅是位同副後,三阿哥更是出色,又得皇上愛重,想來宜修的未來隻會更光明璀璨。
配角:"芳若:咱們百姓府裏都有自己的主子,紫禁城裏也是一樣。不過正經主子隻有三位,皇上,皇後和元皇貴妃,其餘的嬪妃都隻能稱為小主,這是不能錯了嫡庶尊卑的規矩的。好比華妃娘娘再得聖寵,也隻能稱作華小主,放尊敬了說,叫一聲華妃娘娘。"
甄嬛:"娘娘?"
配角:"芳若:不錯,可是娘娘這兩個字也不是輕易能擔當得起的,那得是一宮的主位,還得是嬪位之上才行,成了主位才能居主殿,掌管一宮事宜。主位都是有定數的,不過貴人,常在和答應可以要多少就多少。"
配角:"流珠:姑姑那答應不就是最末的了?"配角:"芳若:錯了,答應不是最末的,最末的一等是官女子。"
配角:"流珠:奴婢隻聽說外頭有九品芝麻官,原來宮裏還有九品芝麻小主。"
流珠說完自己也忍不住捂嘴笑了起來,一旁的浣碧也跟著偷笑。
甄嬛:"什麽是官女子啊!"
配角:"芳若:官女子實際上就是能伺候皇上過夜的宮女,如果得皇上喜歡也可封為答應,總之,祖製宮女晉封是要一級一級來的,是不能越級晉封的。"
配角:"芳若:再說說咱們當今的皇上吧,皇上是先帝爺的第四子,早年封為雍親王,在王府成的婚,娶的是先太後的表侄女,烏拉那拉氏,不過福晉素來身體孱弱,常年臥床養病,皇上就讓溫柔嫻雅,深得人心的側福晉掌管王府事務。側福晉深皇上的愛重和信任,又給皇上生了兩個阿哥,其中的四阿哥和六公主還是龍鳳胎呢。先帝爺在時很是喜愛側福晉生的龍鳳胎,為此還特意給側福晉賜了“元”字作為封號,讓元福晉行福晉之責,可見元福晉在先帝爺和皇上心裏的地位。"
“元”字的意思甄嬛當然明白,心裏對入宮後的自信也多少有了點打擊。
配角:"浣碧:那皇後娘娘呢,她不管宮裏的事務嗎?聽說皇貴妃和皇後是親了姐妹,皇後是嫡出,皇貴妃是庶出?"
芳若麵色不愉的看著浣碧。
配角:"芳若:有福之人是不分嫡庶的,皇後娘娘母儀天下,皇貴妃娘娘人品貴重身得皇上和六宮敬重。"
甄嬛眼帶不悅的看向浣碧,加上芳若略帶斥責的語氣,浣碧緊張的認錯。
配角:"浣碧:奴婢失言了"
配角:"芳若:皇後娘娘是皇貴妃的親姐姐,不過當年是皇貴妃先以側福晉的身份嫁給皇上的,後又得先帝親賜封號比之嫡福晉也不差什麽。皇上登基後冊立為皇貴妃,封號依舊是當年先帝所賜的“元”,稱為元皇貴妃。皇上對皇貴妃十分愛重與信任,如今闔宮事務和接見外命婦都由皇貴妃主理。"
芳若的話也在提醒甄嬛要尊敬皇貴妃,不要以為自己年輕貌美就目中無人。
甄嬛本就聰明,對芳若暗示的話也聽明白了,對著芳若笑了笑。
甄嬛:"謝姑姑。"
芳若心裏暗自點頭,原本的她以為這個長得像皇後的甄小主會如同皇後一樣不知天高地厚,接觸沒想到是個聰慧。皇上派她過來有用心教導之意,也有適當敲打的意圖。
配角:"流珠:可奴婢聽說宮裏還有個很是得寵的華妃娘娘。"配角:"芳若:不錯,華妃娘娘是年大將軍的親妹妹,在王府時也是僅次於皇貴妃的盛寵。"
配角:"浣碧:那既然華妃娘娘盛寵,那為何還不是貴妃呢!"
配角:"芳若:這就是奴婢要說的了,因為華妃娘娘無子嗣,而且她上麵還有個生了三公主和養育二阿哥的端妃娘娘。"
甄嬛:"華妃娘娘無一子半女已是妃位,為何是端妃娘娘撫養二阿哥,不是皇貴妃娘娘撫養?"
甄嬛從她父親那也知道些消息,二阿哥是皇上嫡子,不讓皇後自己養著交給皇貴妃也行,不知為何交給端妃去撫養。
配角:"芳若:所以說是盛寵啊,當然這不是最要緊的,最要緊的還是子嗣,實在沒有皇子,公主也好,否則一輩子無所依靠。至於二阿哥的事恕老奴不便多說,以後小主進了宮,自然會知道的。"
芳若不想說二阿哥的事,又說回了華妃。
配角:"芳若:當然了華妃娘娘年輕體健,又得皇上寵愛自然是會有生養的。"
甄嬛:"我聽聞華妃娘娘傾國傾城?"
宜修來了以後隻對外經營她的名聲,很少有關於她容貌的消息,所以甄嬛也不知道,隻以為皇上後宮長得最美的是華妃。
配角:"芳若:華妃娘娘是漢軍旗的翹楚,莫說漢軍旗就是滿蒙八旗都放在一塊都少有能及華妃娘娘風姿的。"
芳若也沒提及宜修的容貌才是風華絕代的,畢竟宜修是副後,可能將來還會是太後,傳出賢名可要比傳出美貌更好。作為宮裏的老人,她自然也知道關於宜修的容貌沒有傳出去過是刻意為之,她不敢得罪宜修。
甄嬛:"李白說過,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芳若沒接這話,其他人能不能得好芳若不知,不過總有特例,比如宜修。不僅是位同副後,三阿哥更是出色,又得皇上愛重,想來宜修的未來隻會更光明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