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如懿傳-魏嬿婉56
多年夫妻,恩情固然不會少,但她屢屢進逼,不曾領會他的提點,也終將那些年的恩情積鬱成了難以言說的厭煩。隻是想起他們共同的孩子時,那樣純真的笑臉,才會讓他的情緒稍稍緩和。
他知道她本性溫和,並不如後來所知的那樣淩厲,也知道她會極力維持著這樣的溫和過下去。隻不過後來,終究是漸漸疏遠,隻剩下禮儀所應有的客氣。
皇後靜靜地聽著,所有的情緒在她的克製下漸漸平息,終於回到如常的雍容與寧和。
聽了皇上所言之語,她忽然沒了與皇上分辨的心思,也沒了對皇上情意的期盼。她掙紮再掙紮,終於支撐著俯身拜下,冷漠道。配角:"皇後:皇上這麽顧及皇室顏麵,顧及自己的顏麵保全臣妾,實在是聖恩滔天。既是皇上恩惠,那臣妾不能不報,就恕臣妾直言一句。臣妾固然是為了富察氏一族殫精竭慮,您又何嚐不是為了自己的心意無所不用?您這樣的性子,固然聖明聰敏,但親近之人,無不為此所傷。事到如今,臣妾做過的孽臣妾自己擔著。可來目無論誰為繼後,有您在一日,隻怕下場都不會好過臣妾今日!臣妾就睜著這雙眼睛,在天上看著!"
皇上施施然站起身,全然不以為意,行至紫檀雕圓桌前,瞥了一眼桌上的茶點,沉聲道。
弘曆(皇上):"今世之事未有定數,皇後還想著身後的因果麽?皇後還是好自保養著,朕與你的日子還長著呢。"
皇上走到殿閣外,一陣冰涼的水上夜風撲麵而來,無聲無息地貼附在他的身體,像不經意的侵襲。他不自覺地打了個寒噤,心底原本因為皇後的那番話而升起的惱怒之情,漸漸熄滅。隨後,他心裏又升起了一縷憐憫之意。
這樣端正持重的女子,垂垂之際,竟也會如此淒厲哀戚。他從未想過,如她一般的望族之女,也會如自己那些出身寒微的妾室一般,婉轉渴盼著他的溫柔。
神思蒙昧的瞬間,他突然憶起從前,紅燭搖曳成雙的那刻,他也曾真心期待過,可以得到一位賢惠溫柔的名門閨秀,相伴一生為妻。
琅嬅固然不是他自己的選擇,卻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他掀起金線綾羅紅蓋的那一眼相遇,她也曾真心而期待地說過:“妾身願以富察氏的百年榮光,相隨夫君左右,為夫君生兒育女,為賢良妻室。”
或許曾經,他們都曾真心地期盼過,未來的曰子可以風光明媚,永無險途。
最後,他和她一一失去自己共同的孩子。長女,次子,第七子。唯餘下一個璟瑟,如今也要嫁為人婦,不得承歡膝下。
皇上搖了搖頭,邁步朝前走去。李玉早已帶人候在外頭,見皇上獨自負手出來,覷著皇上的神色,乖覺地問道。
配角:"李玉:皇上的臉色不太好看,是為皇後娘娘的病情擔心吧?皇上真是情深義重,一直陪著皇後娘娘。"
皇上並不回答,李玉忙收了話頭,恭謹問道。
配角:"李玉:皇上,夜深了。請旨,去哪兒?"
皇上揚了揚臉,不假思索道。
弘曆(皇上):"去令妃處。"
配角:"李玉:嗻,皇上起駕。"
一行人緩慢而行,不過幾步,隻聽得身後哀聲大作,宮人們放聲大哭。趙一泰疾奔而出,跪倒在皇後的青雀舫外悲聲大呼。配角:"趙一泰:皇後薨逝……"
皇上怔了怔,有冷風猝不及防地撲進他的眼,扯動他的睫,那樣細微得幾乎不可察覺的疼痛,如細碎的裂紋,漸漸蔓延開來。他的聲音恍然有幾分淒切,在深沉的夜色裏如碎珠散落。
弘曆(皇上):"永璉,永琮,你們在地下別怕,你們的額娘來陪你們了。"
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夜,皇後富察氏薨於德州舟次,年三十七。
當晚不僅僅是皇後薨逝,還有三名後妃被貶為庶人賜死。被牽連杖斃的宮人等不知幾何。
連純貴妃也突然被降了位份。當晚知道事情始末之人都守口如瓶,不敢透露出去。
而前朝大臣也隱約聽到一點風聲,不敢多問,怕觸及皇上逆鱗。
皇上親自扶靈回京,因為皇後薨逝當晚的事,後宮嬪妃都安安分分哭靈,不敢有過多行為。因為被降位份,沒了金玉妍的攛掇,沒了海蘭的蓄意挑唆,也沒了皇後臨終前的舉薦。蘇綠筠也老老實實的安分下來了,不再如同原劇那樣事事爭鋒出頭。第329章如懿傳-魏嬿婉56
多年夫妻,恩情固然不會少,但她屢屢進逼,不曾領會他的提點,也終將那些年的恩情積鬱成了難以言說的厭煩。隻是想起他們共同的孩子時,那樣純真的笑臉,才會讓他的情緒稍稍緩和。
他知道她本性溫和,並不如後來所知的那樣淩厲,也知道她會極力維持著這樣的溫和過下去。隻不過後來,終究是漸漸疏遠,隻剩下禮儀所應有的客氣。
皇後靜靜地聽著,所有的情緒在她的克製下漸漸平息,終於回到如常的雍容與寧和。
聽了皇上所言之語,她忽然沒了與皇上分辨的心思,也沒了對皇上情意的期盼。她掙紮再掙紮,終於支撐著俯身拜下,冷漠道。配角:"皇後:皇上這麽顧及皇室顏麵,顧及自己的顏麵保全臣妾,實在是聖恩滔天。既是皇上恩惠,那臣妾不能不報,就恕臣妾直言一句。臣妾固然是為了富察氏一族殫精竭慮,您又何嚐不是為了自己的心意無所不用?您這樣的性子,固然聖明聰敏,但親近之人,無不為此所傷。事到如今,臣妾做過的孽臣妾自己擔著。可來目無論誰為繼後,有您在一日,隻怕下場都不會好過臣妾今日!臣妾就睜著這雙眼睛,在天上看著!"
皇上施施然站起身,全然不以為意,行至紫檀雕圓桌前,瞥了一眼桌上的茶點,沉聲道。
弘曆(皇上):"今世之事未有定數,皇後還想著身後的因果麽?皇後還是好自保養著,朕與你的日子還長著呢。"
皇上走到殿閣外,一陣冰涼的水上夜風撲麵而來,無聲無息地貼附在他的身體,像不經意的侵襲。他不自覺地打了個寒噤,心底原本因為皇後的那番話而升起的惱怒之情,漸漸熄滅。隨後,他心裏又升起了一縷憐憫之意。
這樣端正持重的女子,垂垂之際,竟也會如此淒厲哀戚。他從未想過,如她一般的望族之女,也會如自己那些出身寒微的妾室一般,婉轉渴盼著他的溫柔。
神思蒙昧的瞬間,他突然憶起從前,紅燭搖曳成雙的那刻,他也曾真心期待過,可以得到一位賢惠溫柔的名門閨秀,相伴一生為妻。
琅嬅固然不是他自己的選擇,卻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他掀起金線綾羅紅蓋的那一眼相遇,她也曾真心而期待地說過:“妾身願以富察氏的百年榮光,相隨夫君左右,為夫君生兒育女,為賢良妻室。”
或許曾經,他們都曾真心地期盼過,未來的曰子可以風光明媚,永無險途。
最後,他和她一一失去自己共同的孩子。長女,次子,第七子。唯餘下一個璟瑟,如今也要嫁為人婦,不得承歡膝下。
皇上搖了搖頭,邁步朝前走去。李玉早已帶人候在外頭,見皇上獨自負手出來,覷著皇上的神色,乖覺地問道。
配角:"李玉:皇上的臉色不太好看,是為皇後娘娘的病情擔心吧?皇上真是情深義重,一直陪著皇後娘娘。"
皇上並不回答,李玉忙收了話頭,恭謹問道。
配角:"李玉:皇上,夜深了。請旨,去哪兒?"
皇上揚了揚臉,不假思索道。
弘曆(皇上):"去令妃處。"
配角:"李玉:嗻,皇上起駕。"
一行人緩慢而行,不過幾步,隻聽得身後哀聲大作,宮人們放聲大哭。趙一泰疾奔而出,跪倒在皇後的青雀舫外悲聲大呼。配角:"趙一泰:皇後薨逝……"
皇上怔了怔,有冷風猝不及防地撲進他的眼,扯動他的睫,那樣細微得幾乎不可察覺的疼痛,如細碎的裂紋,漸漸蔓延開來。他的聲音恍然有幾分淒切,在深沉的夜色裏如碎珠散落。
弘曆(皇上):"永璉,永琮,你們在地下別怕,你們的額娘來陪你們了。"
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夜,皇後富察氏薨於德州舟次,年三十七。
當晚不僅僅是皇後薨逝,還有三名後妃被貶為庶人賜死。被牽連杖斃的宮人等不知幾何。
連純貴妃也突然被降了位份。當晚知道事情始末之人都守口如瓶,不敢透露出去。
而前朝大臣也隱約聽到一點風聲,不敢多問,怕觸及皇上逆鱗。
皇上親自扶靈回京,因為皇後薨逝當晚的事,後宮嬪妃都安安分分哭靈,不敢有過多行為。因為被降位份,沒了金玉妍的攛掇,沒了海蘭的蓄意挑唆,也沒了皇後臨終前的舉薦。蘇綠筠也老老實實的安分下來了,不再如同原劇那樣事事爭鋒出頭。
多年夫妻,恩情固然不會少,但她屢屢進逼,不曾領會他的提點,也終將那些年的恩情積鬱成了難以言說的厭煩。隻是想起他們共同的孩子時,那樣純真的笑臉,才會讓他的情緒稍稍緩和。
他知道她本性溫和,並不如後來所知的那樣淩厲,也知道她會極力維持著這樣的溫和過下去。隻不過後來,終究是漸漸疏遠,隻剩下禮儀所應有的客氣。
皇後靜靜地聽著,所有的情緒在她的克製下漸漸平息,終於回到如常的雍容與寧和。
聽了皇上所言之語,她忽然沒了與皇上分辨的心思,也沒了對皇上情意的期盼。她掙紮再掙紮,終於支撐著俯身拜下,冷漠道。配角:"皇後:皇上這麽顧及皇室顏麵,顧及自己的顏麵保全臣妾,實在是聖恩滔天。既是皇上恩惠,那臣妾不能不報,就恕臣妾直言一句。臣妾固然是為了富察氏一族殫精竭慮,您又何嚐不是為了自己的心意無所不用?您這樣的性子,固然聖明聰敏,但親近之人,無不為此所傷。事到如今,臣妾做過的孽臣妾自己擔著。可來目無論誰為繼後,有您在一日,隻怕下場都不會好過臣妾今日!臣妾就睜著這雙眼睛,在天上看著!"
皇上施施然站起身,全然不以為意,行至紫檀雕圓桌前,瞥了一眼桌上的茶點,沉聲道。
弘曆(皇上):"今世之事未有定數,皇後還想著身後的因果麽?皇後還是好自保養著,朕與你的日子還長著呢。"
皇上走到殿閣外,一陣冰涼的水上夜風撲麵而來,無聲無息地貼附在他的身體,像不經意的侵襲。他不自覺地打了個寒噤,心底原本因為皇後的那番話而升起的惱怒之情,漸漸熄滅。隨後,他心裏又升起了一縷憐憫之意。
這樣端正持重的女子,垂垂之際,竟也會如此淒厲哀戚。他從未想過,如她一般的望族之女,也會如自己那些出身寒微的妾室一般,婉轉渴盼著他的溫柔。
神思蒙昧的瞬間,他突然憶起從前,紅燭搖曳成雙的那刻,他也曾真心期待過,可以得到一位賢惠溫柔的名門閨秀,相伴一生為妻。
琅嬅固然不是他自己的選擇,卻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他掀起金線綾羅紅蓋的那一眼相遇,她也曾真心而期待地說過:“妾身願以富察氏的百年榮光,相隨夫君左右,為夫君生兒育女,為賢良妻室。”
或許曾經,他們都曾真心地期盼過,未來的曰子可以風光明媚,永無險途。
最後,他和她一一失去自己共同的孩子。長女,次子,第七子。唯餘下一個璟瑟,如今也要嫁為人婦,不得承歡膝下。
皇上搖了搖頭,邁步朝前走去。李玉早已帶人候在外頭,見皇上獨自負手出來,覷著皇上的神色,乖覺地問道。
配角:"李玉:皇上的臉色不太好看,是為皇後娘娘的病情擔心吧?皇上真是情深義重,一直陪著皇後娘娘。"
皇上並不回答,李玉忙收了話頭,恭謹問道。
配角:"李玉:皇上,夜深了。請旨,去哪兒?"
皇上揚了揚臉,不假思索道。
弘曆(皇上):"去令妃處。"
配角:"李玉:嗻,皇上起駕。"
一行人緩慢而行,不過幾步,隻聽得身後哀聲大作,宮人們放聲大哭。趙一泰疾奔而出,跪倒在皇後的青雀舫外悲聲大呼。配角:"趙一泰:皇後薨逝……"
皇上怔了怔,有冷風猝不及防地撲進他的眼,扯動他的睫,那樣細微得幾乎不可察覺的疼痛,如細碎的裂紋,漸漸蔓延開來。他的聲音恍然有幾分淒切,在深沉的夜色裏如碎珠散落。
弘曆(皇上):"永璉,永琮,你們在地下別怕,你們的額娘來陪你們了。"
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夜,皇後富察氏薨於德州舟次,年三十七。
當晚不僅僅是皇後薨逝,還有三名後妃被貶為庶人賜死。被牽連杖斃的宮人等不知幾何。
連純貴妃也突然被降了位份。當晚知道事情始末之人都守口如瓶,不敢透露出去。
而前朝大臣也隱約聽到一點風聲,不敢多問,怕觸及皇上逆鱗。
皇上親自扶靈回京,因為皇後薨逝當晚的事,後宮嬪妃都安安分分哭靈,不敢有過多行為。因為被降位份,沒了金玉妍的攛掇,沒了海蘭的蓄意挑唆,也沒了皇後臨終前的舉薦。蘇綠筠也老老實實的安分下來了,不再如同原劇那樣事事爭鋒出頭。第329章如懿傳-魏嬿婉56
多年夫妻,恩情固然不會少,但她屢屢進逼,不曾領會他的提點,也終將那些年的恩情積鬱成了難以言說的厭煩。隻是想起他們共同的孩子時,那樣純真的笑臉,才會讓他的情緒稍稍緩和。
他知道她本性溫和,並不如後來所知的那樣淩厲,也知道她會極力維持著這樣的溫和過下去。隻不過後來,終究是漸漸疏遠,隻剩下禮儀所應有的客氣。
皇後靜靜地聽著,所有的情緒在她的克製下漸漸平息,終於回到如常的雍容與寧和。
聽了皇上所言之語,她忽然沒了與皇上分辨的心思,也沒了對皇上情意的期盼。她掙紮再掙紮,終於支撐著俯身拜下,冷漠道。配角:"皇後:皇上這麽顧及皇室顏麵,顧及自己的顏麵保全臣妾,實在是聖恩滔天。既是皇上恩惠,那臣妾不能不報,就恕臣妾直言一句。臣妾固然是為了富察氏一族殫精竭慮,您又何嚐不是為了自己的心意無所不用?您這樣的性子,固然聖明聰敏,但親近之人,無不為此所傷。事到如今,臣妾做過的孽臣妾自己擔著。可來目無論誰為繼後,有您在一日,隻怕下場都不會好過臣妾今日!臣妾就睜著這雙眼睛,在天上看著!"
皇上施施然站起身,全然不以為意,行至紫檀雕圓桌前,瞥了一眼桌上的茶點,沉聲道。
弘曆(皇上):"今世之事未有定數,皇後還想著身後的因果麽?皇後還是好自保養著,朕與你的日子還長著呢。"
皇上走到殿閣外,一陣冰涼的水上夜風撲麵而來,無聲無息地貼附在他的身體,像不經意的侵襲。他不自覺地打了個寒噤,心底原本因為皇後的那番話而升起的惱怒之情,漸漸熄滅。隨後,他心裏又升起了一縷憐憫之意。
這樣端正持重的女子,垂垂之際,竟也會如此淒厲哀戚。他從未想過,如她一般的望族之女,也會如自己那些出身寒微的妾室一般,婉轉渴盼著他的溫柔。
神思蒙昧的瞬間,他突然憶起從前,紅燭搖曳成雙的那刻,他也曾真心期待過,可以得到一位賢惠溫柔的名門閨秀,相伴一生為妻。
琅嬅固然不是他自己的選擇,卻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他掀起金線綾羅紅蓋的那一眼相遇,她也曾真心而期待地說過:“妾身願以富察氏的百年榮光,相隨夫君左右,為夫君生兒育女,為賢良妻室。”
或許曾經,他們都曾真心地期盼過,未來的曰子可以風光明媚,永無險途。
最後,他和她一一失去自己共同的孩子。長女,次子,第七子。唯餘下一個璟瑟,如今也要嫁為人婦,不得承歡膝下。
皇上搖了搖頭,邁步朝前走去。李玉早已帶人候在外頭,見皇上獨自負手出來,覷著皇上的神色,乖覺地問道。
配角:"李玉:皇上的臉色不太好看,是為皇後娘娘的病情擔心吧?皇上真是情深義重,一直陪著皇後娘娘。"
皇上並不回答,李玉忙收了話頭,恭謹問道。
配角:"李玉:皇上,夜深了。請旨,去哪兒?"
皇上揚了揚臉,不假思索道。
弘曆(皇上):"去令妃處。"
配角:"李玉:嗻,皇上起駕。"
一行人緩慢而行,不過幾步,隻聽得身後哀聲大作,宮人們放聲大哭。趙一泰疾奔而出,跪倒在皇後的青雀舫外悲聲大呼。配角:"趙一泰:皇後薨逝……"
皇上怔了怔,有冷風猝不及防地撲進他的眼,扯動他的睫,那樣細微得幾乎不可察覺的疼痛,如細碎的裂紋,漸漸蔓延開來。他的聲音恍然有幾分淒切,在深沉的夜色裏如碎珠散落。
弘曆(皇上):"永璉,永琮,你們在地下別怕,你們的額娘來陪你們了。"
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夜,皇後富察氏薨於德州舟次,年三十七。
當晚不僅僅是皇後薨逝,還有三名後妃被貶為庶人賜死。被牽連杖斃的宮人等不知幾何。
連純貴妃也突然被降了位份。當晚知道事情始末之人都守口如瓶,不敢透露出去。
而前朝大臣也隱約聽到一點風聲,不敢多問,怕觸及皇上逆鱗。
皇上親自扶靈回京,因為皇後薨逝當晚的事,後宮嬪妃都安安分分哭靈,不敢有過多行為。因為被降位份,沒了金玉妍的攛掇,沒了海蘭的蓄意挑唆,也沒了皇後臨終前的舉薦。蘇綠筠也老老實實的安分下來了,不再如同原劇那樣事事爭鋒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