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3章如懿傳-高晞月101(會員加更)
“是一份直爽。這份直爽是對著朕的,從初見到現在都沒有變過。”皇帝道。
如懿內心歡喜,嘴上卻硬著:“直爽算不是後妃之德,這算什麽啊?”
皇帝輕歎一聲,笑道:“這好處啊,是後妃之中都沒有的。朕懂得,朕也珍惜。所以這延禧宮朕來得不多,但你總是在朕的心裏,而不是在這宮裏。”
仿佛是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被誰的手輕柔拂過,如懿差點兒要落下淚來,她低下頭,極力忍著淚:“臣妾謝皇上,能夠這樣懂得。”
隨後皇上提起江南水患常年令自己困擾,今年的淮陰知縣治水有功,是個有用之才,要升他為知府,在如懿與皇帝身邊布菜的阿箬連忙跪倒謝恩,原來淮陰知府正是阿箬的阿瑪。
皇上十分驚訝,表示一定會為阿箬許一個好人家。
阿箬回到自己房內,向惢心炫耀自己是如懿的陪嫁丫頭,阿瑪又得皇上賞識,與惢心大有不同,還叫惢心為自己打水擦身,惢心隻得答應。
第二天,阿箬忙著梳妝打扮,讓惢心先去侍奉主子。如懿不見阿箬,讓惢心去催,阿箬在皇上起駕時才匆匆趕到。誰知皇帝離開前多看了兩眼阿箬,也讓阿箬心裏更自得了。
皇帝離開後,如懿兀自微笑,忽然目光落在阿箬身上,逡巡不已。
阿箬被如懿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不安地摸了摸鬢角和袖口,強自微笑道:“主兒這麽看著奴婢,是怎麽了?”如懿的目光失去了溫和,“看你穿粉點翠的,哪像個宮女。”
阿箬有些訕訕的,摸著袖口密密的櫻桃紅纏枝繡花,那花色是讓小宮女拆了縫縫了拆忙活了許久才成的,每一瓣繡花裏都點著玉色的蕊,配著雙數的翠葉,落在翠粉色的衣料上,十分鮮亮。繡花鞋上也繡了滿幫的花朵,宮女的鞋原可繡花,但要素淨。粉藍的繡鞋上綴滿了胭脂色的撒花朵兒,唯恐人看不見似的,映著一把青絲間點綴著的同色絹花並燒藍嵌米珠花朵,越發奪目。
“奴婢是為主兒高興,所以打扮得鮮亮些。”阿箬兀自狡辯道。
如懿蹙眉道:“你是為我高興,還是你知道你阿瑪立功為自己高興。你是延禧宮最有身份的宮女,想要彰顯身份原也不必靠衣飾。”她見阿箬露出幾分窘色,隻搓著衣角不說話,遂緩和了語氣,“再說皇後娘娘不喜奢華,尤其是宮女打扮出格,必定受罰。除了正月和萬壽節宮女不許穿滿繡的衣裳,你這一身要是讓旁人看見了,必要挨竹板子。”
阿箬嚇了一跳,“打竹板子,那是要把褲子褪下來的。讓人看見奴婢……臊也得臊死。”
“知道厲害還如此放肆。”如懿淡淡道。
阿箬忙跪下道:“主兒,奴婢隻是高興,沒想那麽多。主兒,奴婢知道錯了。”
“脫了去吧,這身衣裳鞋襪,除了年節不許再穿!”如懿心裏頓覺有些生煩。
阿箬慌不迭下去了。如懿接過惢心手裏的茶,看了她一眼,緩緩道:“阿箬如今有些家世,越發輕狂了。你跟她住在一塊兒,也多提點著她些。”她見惢心隻是默然,不覺苦笑,“也是了,她這個性子,我的話都未必全聽,何況你呢?下去吧。”
日子過得極快,好像樹梢上的蟬鳴聲漸漸消停了,荷塘的藕花也綻放到了鼎盛之際,這一夏便過去了。
眼看著快到中秋,長春宮也忙碌起了蓮心的婚事,雖是宮女太監對食,然而皇後卻極重視,事事過問,宮人們無一不讚皇後賢惠恩下,連宮女都這般重視。
高晞月終於出了承乾宮,去了長春宮請安。這是自她小產後第一次出現在眾人,臉色依舊不好,一看就知道身子還虛著。
嘉貴人皮笑肉不笑道,“貴妃娘娘小產,不好好在宮裏休息,怎麽出來了。”
高晞月睨她一眼,淡淡道,“快要中秋了,本宮覺著身子好了不少,便來給皇後娘娘請安。”
“貴妃規矩好,也難怪皇上喜愛了,”皇後抬了抬眼皮,笑容和煦。
“娘娘謬讚了,”高晞月微微一笑,“皇後娘娘乃後宮之主,臣妾自然該來請安。”眾人請安過後便一同出來。儀貴人笑盈盈道:“皇後娘娘慈心,待奴才們真是好,這蓮心的婚事也要事事過問。”
嘉貴人亦道:“蓮心不過是個宮女,將來即便許婚也未必能指到多好的人家,還不如嫁了王欽,也是一世的榮華呢。”
純嬪帶了幾分惋惜:“可惜啊,王欽是個太監,蓮心她……”
嘉貴人不屑道:“太監怕什麽,王欽好歹是皇上身邊的大太監,人也在宮裏。蓮心若是嫁到外頭,萬一出點什麽好歹,那是貧賤夫妻百事哀。還不如守著宮裏的榮華呢!”
高晞月回頭看了一眼嘉貴人,似笑非笑道:“既然嘉貴人說得如此好聽,那這福氣給你,你要是不要啊?”
“貴妃娘娘,你……”嘉貴人的臉色紅成的蝦子色,惱羞成怒道:“嬪妾可是皇上的嬪妃,娘娘怎能拿臣妾來開此等玩笑?”“這麽看來你是覺得嫁給太監做對食不是什麽好事,也是不願要這份福氣的,那你多什麽嘴呢?”高晞月白她一眼,“還是多積點口德,當心遭報應。”
純嬪趕緊岔開話題,“時辰不早了,我宮裏還有事,就先走了。”說著,給高晞月和如懿福了一禮,便快步離開。
海蘭搖了搖頭,用極低的聲音道:“當麵給蓮心道喜,背後卻看人家笑話。真是……”說著,便借口有事先走了。
如懿也實在聽不下去,拐了彎便進了長街,不與她們再閑談。
待其他人都找了接口離開,隻剩高晞月和嘉貴人後,嘉貴人哪有心思說嘴蓮心的婚事,隻遙遙望著永和宮,跟在高晞月身後有一句沒一句地說著白答應的胎。
因著白答應腹中的孩子是皇帝登基後的第一個孩子,又常聽太後念叨“貴子”的貴重,漸漸的皇帝也對這個孩子有了不一樣的期許。雖沒有解了白答應的禁足,也沒有恢複白答應的位份,但卻沒短缺了永和宮什麽,一應吃穿用度都是按著貴人分例供給,按著皇帝這般重視的態度,若來日生下皇子,想來給白答應封嬪也不是不可能。
嘉貴人小心覷了高晞月一眼,歎息道:“皇上登基後的第一胎,當然與眾不同。若是個皇子,那就更不一樣了。說來若是娘娘的孩子還在,指不定誰才是“貴子”生母呢,真是可惜了。嬪妾總覺得那日的意外或許並非真的意外,這白答應是不是知道了什麽,所以才……”
“是一份直爽。這份直爽是對著朕的,從初見到現在都沒有變過。”皇帝道。
如懿內心歡喜,嘴上卻硬著:“直爽算不是後妃之德,這算什麽啊?”
皇帝輕歎一聲,笑道:“這好處啊,是後妃之中都沒有的。朕懂得,朕也珍惜。所以這延禧宮朕來得不多,但你總是在朕的心裏,而不是在這宮裏。”
仿佛是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被誰的手輕柔拂過,如懿差點兒要落下淚來,她低下頭,極力忍著淚:“臣妾謝皇上,能夠這樣懂得。”
隨後皇上提起江南水患常年令自己困擾,今年的淮陰知縣治水有功,是個有用之才,要升他為知府,在如懿與皇帝身邊布菜的阿箬連忙跪倒謝恩,原來淮陰知府正是阿箬的阿瑪。
皇上十分驚訝,表示一定會為阿箬許一個好人家。
阿箬回到自己房內,向惢心炫耀自己是如懿的陪嫁丫頭,阿瑪又得皇上賞識,與惢心大有不同,還叫惢心為自己打水擦身,惢心隻得答應。
第二天,阿箬忙著梳妝打扮,讓惢心先去侍奉主子。如懿不見阿箬,讓惢心去催,阿箬在皇上起駕時才匆匆趕到。誰知皇帝離開前多看了兩眼阿箬,也讓阿箬心裏更自得了。
皇帝離開後,如懿兀自微笑,忽然目光落在阿箬身上,逡巡不已。
阿箬被如懿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不安地摸了摸鬢角和袖口,強自微笑道:“主兒這麽看著奴婢,是怎麽了?”如懿的目光失去了溫和,“看你穿粉點翠的,哪像個宮女。”
阿箬有些訕訕的,摸著袖口密密的櫻桃紅纏枝繡花,那花色是讓小宮女拆了縫縫了拆忙活了許久才成的,每一瓣繡花裏都點著玉色的蕊,配著雙數的翠葉,落在翠粉色的衣料上,十分鮮亮。繡花鞋上也繡了滿幫的花朵,宮女的鞋原可繡花,但要素淨。粉藍的繡鞋上綴滿了胭脂色的撒花朵兒,唯恐人看不見似的,映著一把青絲間點綴著的同色絹花並燒藍嵌米珠花朵,越發奪目。
“奴婢是為主兒高興,所以打扮得鮮亮些。”阿箬兀自狡辯道。
如懿蹙眉道:“你是為我高興,還是你知道你阿瑪立功為自己高興。你是延禧宮最有身份的宮女,想要彰顯身份原也不必靠衣飾。”她見阿箬露出幾分窘色,隻搓著衣角不說話,遂緩和了語氣,“再說皇後娘娘不喜奢華,尤其是宮女打扮出格,必定受罰。除了正月和萬壽節宮女不許穿滿繡的衣裳,你這一身要是讓旁人看見了,必要挨竹板子。”
阿箬嚇了一跳,“打竹板子,那是要把褲子褪下來的。讓人看見奴婢……臊也得臊死。”
“知道厲害還如此放肆。”如懿淡淡道。
阿箬忙跪下道:“主兒,奴婢隻是高興,沒想那麽多。主兒,奴婢知道錯了。”
“脫了去吧,這身衣裳鞋襪,除了年節不許再穿!”如懿心裏頓覺有些生煩。
阿箬慌不迭下去了。如懿接過惢心手裏的茶,看了她一眼,緩緩道:“阿箬如今有些家世,越發輕狂了。你跟她住在一塊兒,也多提點著她些。”她見惢心隻是默然,不覺苦笑,“也是了,她這個性子,我的話都未必全聽,何況你呢?下去吧。”
日子過得極快,好像樹梢上的蟬鳴聲漸漸消停了,荷塘的藕花也綻放到了鼎盛之際,這一夏便過去了。
眼看著快到中秋,長春宮也忙碌起了蓮心的婚事,雖是宮女太監對食,然而皇後卻極重視,事事過問,宮人們無一不讚皇後賢惠恩下,連宮女都這般重視。
高晞月終於出了承乾宮,去了長春宮請安。這是自她小產後第一次出現在眾人,臉色依舊不好,一看就知道身子還虛著。
嘉貴人皮笑肉不笑道,“貴妃娘娘小產,不好好在宮裏休息,怎麽出來了。”
高晞月睨她一眼,淡淡道,“快要中秋了,本宮覺著身子好了不少,便來給皇後娘娘請安。”
“貴妃規矩好,也難怪皇上喜愛了,”皇後抬了抬眼皮,笑容和煦。
“娘娘謬讚了,”高晞月微微一笑,“皇後娘娘乃後宮之主,臣妾自然該來請安。”眾人請安過後便一同出來。儀貴人笑盈盈道:“皇後娘娘慈心,待奴才們真是好,這蓮心的婚事也要事事過問。”
嘉貴人亦道:“蓮心不過是個宮女,將來即便許婚也未必能指到多好的人家,還不如嫁了王欽,也是一世的榮華呢。”
純嬪帶了幾分惋惜:“可惜啊,王欽是個太監,蓮心她……”
嘉貴人不屑道:“太監怕什麽,王欽好歹是皇上身邊的大太監,人也在宮裏。蓮心若是嫁到外頭,萬一出點什麽好歹,那是貧賤夫妻百事哀。還不如守著宮裏的榮華呢!”
高晞月回頭看了一眼嘉貴人,似笑非笑道:“既然嘉貴人說得如此好聽,那這福氣給你,你要是不要啊?”
“貴妃娘娘,你……”嘉貴人的臉色紅成的蝦子色,惱羞成怒道:“嬪妾可是皇上的嬪妃,娘娘怎能拿臣妾來開此等玩笑?”“這麽看來你是覺得嫁給太監做對食不是什麽好事,也是不願要這份福氣的,那你多什麽嘴呢?”高晞月白她一眼,“還是多積點口德,當心遭報應。”
純嬪趕緊岔開話題,“時辰不早了,我宮裏還有事,就先走了。”說著,給高晞月和如懿福了一禮,便快步離開。
海蘭搖了搖頭,用極低的聲音道:“當麵給蓮心道喜,背後卻看人家笑話。真是……”說著,便借口有事先走了。
如懿也實在聽不下去,拐了彎便進了長街,不與她們再閑談。
待其他人都找了接口離開,隻剩高晞月和嘉貴人後,嘉貴人哪有心思說嘴蓮心的婚事,隻遙遙望著永和宮,跟在高晞月身後有一句沒一句地說著白答應的胎。
因著白答應腹中的孩子是皇帝登基後的第一個孩子,又常聽太後念叨“貴子”的貴重,漸漸的皇帝也對這個孩子有了不一樣的期許。雖沒有解了白答應的禁足,也沒有恢複白答應的位份,但卻沒短缺了永和宮什麽,一應吃穿用度都是按著貴人分例供給,按著皇帝這般重視的態度,若來日生下皇子,想來給白答應封嬪也不是不可能。
嘉貴人小心覷了高晞月一眼,歎息道:“皇上登基後的第一胎,當然與眾不同。若是個皇子,那就更不一樣了。說來若是娘娘的孩子還在,指不定誰才是“貴子”生母呢,真是可惜了。嬪妾總覺得那日的意外或許並非真的意外,這白答應是不是知道了什麽,所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