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6章如懿傳-高晞月124(二合一,會員加更)
皇帝皺了皺眉,扶住皇後的手道:“皇後安心養胎就是了。至於白答應,就先挪出永和宮,住到寶華殿前頭的雨花閣去,讓她可以鄰近佛音,也好好清淨清淨心思。”靜了靜,他繼續道:“白答應的孩子已經沒了,朕現在最想知道,宮中哪些人如此膽大妄為,散布流言,惑亂人心。朕斷斷容不得!”
這話說得沉肅,如懿聞言一凜,悄悄覷了皇帝一眼。
“貴妃,你先去忙你的事情吧!”皇帝道。
知道皇帝有話同皇後與嫻妃說,高晞月有眼色的行禮告退。待高晞月離開,皇帝負手立在庭中,身邊再無旁人伺候。
如懿見他如此神色,又兼之方才那番話,心下便有些沉鬱。
皇帝的聲音極輕:“那夜見過那個孩子的,隻有朕、皇後、嫻妃,還有齊汝與進忠。”
皇後婉聲道:“是。其餘見過孩子的人,當夜都打發走了,應該來不及在宮裏說些什麽。”
皇帝長歎一聲,看了眼如懿,道:“你們都是朕近身的人啊。”
如懿心下一緊,旋即道:“臣妾謹遵皇上吩咐,不敢有一言半語泄露。”
皇帝點點頭,又問:“皇後,你說會不會是進忠把孩子送出去的路上,被人瞧見了呢?”
皇後想了想,道:“進忠雖然伺候在皇上身邊不多久,可禦前之人做事最要緊的便是小心謹慎妥帖,若是連這點事都有所錯漏,又哪裏能得您的重用和提拔呢。”
這話卻也沒錯,若進忠不是個細心謹慎的穩妥之人,皇帝也不會破例提拔他重用。
皇帝輕輕“嗯”了一聲,“進忠辦完事後來回稟過朕,說小心地把白答應的孩子用食盒放好送出去處理妥當了,並未被任何人瞧見。”說完,沉思著慢慢踱出庭院。
“恭送皇上。”
回到殿中,如懿便有些心神不寧。她描了幾筆花樣子,便煩惱地將筆一擱。冬日所用的杏子紅團福灑金錦簾是喜氣洋洋、花團錦簇的顏色,落在她眼裏卻隻覺得那金茫茫的顏色格外刺眼。
見惢心打了簾子捧著茶水進來,如懿便問:“阿箬呢?怎麽都沒有看見阿箬?”
“主兒的白狐裏子大氅舊了,阿箬說是去內務府皮庫挑些新的,去了這麽久,大概是挑皮子耽擱了。”惢心回道。如今關於白答應的孩子流言四起,她擔心是不是阿箬又管不住那張嘴,跑去外麵胡說八道了什麽才惹出來的事端。可自從經了上回的教訓,如今阿箬的性子安靜穩重了好些,不比從前那樣話多浮躁,如懿覺得應該是自己多慮了。
惢心看著如懿,小心翼翼地問:“主兒怎麽又不高興呢了?”
如懿理了理自己煩亂的心緒:“如今宮中流言如沸,不勝其擾。我總擔心有人借著此生事,尤其是我如今遇喜,盯著我的人隻會比之前更多,皇後與貴妃便是頭一個,就是擔心會牽連到此事中去。”
“宮中從來都不缺流言,主兒何須煩擾?”惢心勸道:“主兒,太醫說孕中最忌多思多想,或許是您懷著龍胎才會如此敏感。”
“不是我多慮。”如懿蹙眉道:“如果皇上最忌諱的流言,出處隻可能在我、皇後與進忠、齊汝這四處,你覺得皇上會如何想?”惢心神色遽變:“這件事若不查清,隻怕皇上會對主兒存了極大的疑心。”
如懿煩心道:“我何嚐不知道這個?隻是這件事皇上已經在查,但願很快能水落石出,最好是我杞人憂天了。”
所謂風水輪流轉,永和宮閉門冷清,有孕的嬪妃們門檻都要被踏破了。宮人們源源不斷往長春宮、啟祥宮、景陽宮、鍾粹宮以及延禧宮等各宮裏送賀禮遞補品。
阿箬從皮庫過來,不覺被鍾粹宮的熱鬧吸引。
鍾粹宮裏住著純嬪和婉常在,因著兩人都遇喜,來往穿梭於鍾粹宮的宮人便格外多一些,也顯得熱鬧非凡。
嘉貴人正準備去鍾粹宮找純嬪和婉常在說話,順便探探情況,瞧見了阿箬那羨慕的模樣,心下了然。貞淑幹笑了一聲:“那丫頭果然是對富貴恩寵動了心。”
這麽好的東西,潑天傾倒下來,誰能不動心。除非,是心有別念罷了。
嘉貴人扶著貞淑的手緩步上前,問道:“瞧什麽那麽出神?”
“請嘉貴人安。”阿箬轉頭看著源源不斷送進鍾粹宮的東西,回道:“奴婢瞧著鍾粹宮如此熱鬧,便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是啊!”嘉貴人幽幽道:“純嬪與婉常在都是底下官員敬獻上來的民女,原不過是民籍,連漢軍旗包衣都比不得,儀貴人本是伺候皇後的侍女,白答應更是南府的琵琶伎,可一旦承寵就飛黃騰達,多少人羨慕。若是再有幸誕下皇嗣,那就更不得了了,別的不說,一世的榮華富貴那是別人都羨慕不來的。”她看著阿箬,語氣裏帶著絲絲縷縷的蠱惑,“其實都是奴才,說來阿箬你比儀貴人和婉常在美貌,阿瑪又得臉,還是上三旗滿包衣,指不定哪天也有這樣的好運氣呢。”
阿箬忙掩飾豔羨之色,低首恭謹:“儀貴人是有皇後娘娘這個好主子,奴婢沒有這麽好的命。”
舉那麽幾個人為例,阿箬偏偏隻聽到了儀貴人,要說心裏沒有想法怎麽可能。而且聽阿箬這語氣,分明是有了怨氣。
金玉妍嫣然一笑,嘖嘖幾聲,憐道:“也是。嫻妃哪裏會讓你爬上去,尤其是如今她懷了身孕,皇上去她那兒,她又不能伺候,隻怕是防你防的更厲害了吧。瞧你青春年少的,打扮起來誰不喜歡呀。皇上又這般的英俊風流,這宮中多少人巴望著能侍奉在皇上身邊呢,卻不是誰都有這樣的機會。”
阿箬的頭越發低下去,似乎不知該說什麽好。
金玉妍見她如此,勾唇一笑,扶著貞淑的手,攜著隨行的宮人們離開。
阿箬看著嘉貴人的背影,眼神晦暗不明。須臾,她的目光忽然堅定起來,似乎下了某種決定。
齊汝從養心殿出來,冷風一鑽,才發覺背後出了一身冷汗。他不覺苦笑,年紀大了,膽子也小了。分明不是自己做的事,居然也擔心起來。在宮中行走多年,他是知道裏頭的輕重的。
方才他為皇帝請平安脈,皇帝倒也溫和,有一搭沒一搭說起自己侍奉他也十餘年了,從皇帝在太後膝下為子,他便跟著。皇帝最後似笑非笑:“朕最喜歡你一點,就是嘴嚴實得很。可是如今宮中流言紛紛……”
齊汝當即就跪下了,坦然明言:“皇上,若是流言自微臣口中傳出,臣願領欺君之罪,甘受皇上一切責罰。”
皇帝點頭,似是信了,也不大信。隻吩咐他為表分明,這些日子不必在宮中走動,回自己府中待著。齊汝明白得很,皇帝若查出任何與自己有關之事,隻怕拿滿門的腦袋去填都不夠。
這般請了一遭平安脈,差點把自己的平安都搭進去。齊汝晃悠悠走過長街,福珈從轉角出來,對著齊汝恭恭敬敬施了一禮,說了太後要問白答應之事,便領著他去了慈寧宮。
夜來的雨花閣還格外幽深寂靜。雨花閣本是前明遺留的建築,一共三層。除了第一層供奉佛像經書外,上麵兩層均可住人。隻是規製陳舊簡樸,與東西六宮不可同日而語。
白答應新移居此地,連侍奉的侍女也隻剩俗雲和一個粗使宮女以及一個跑腿的小太監小貴子,其餘的宮人皆被打發了,有些還被送進慎刑司審問。連著三五日聽著後頭寶華殿梵音悠長不斷,心下更覺淒涼。
可是此身孤苦,一世的榮華與美夢,都隨著那個苦命的孩子去了。她也生生被困在了這裏,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得個解脫。白蕊姬伏倒在佛像前,聽著窗外風聲嗚咽如泣如訴,亦不覺落下清淚。隻覺此生茫茫,再無可度之處了。
太後進來之時她尚渾然不覺。倒是一旁的俗雲提醒,她才回神,趕緊起身跪下參拜,“恭迎太後鳳駕,臣妾未能遠迎實在是失禮了。”
夜來參拜,太後身邊隻帶了福珈,幾個隨侍的宮人都留在雨花閣外。太後穿著一身簡素而不失清貴的寶黃緞芭蕉福鹿紋長袍,頭上用著一色的壽字如意金飾。
看著跪在自己跟前的白蕊姬,太後緩緩地撥著手中的翡翠佛珠,緩聲道:“你若還在永和宮,見你也不方便。如今雨花閣還住得慣嗎?”見白蕊姬一時語塞,終究還是搖了搖頭,太後溫和笑道:“也是。住慣了東西六宮的繁華,哪裏受得了雨花閣的孤苦?隻是皇帝的意思也對,你這般傷心,這般悲戚,住在這裏聽聽佛音,其實對你也是好的。”白蕊姬聞言,不覺清淚滂然:“太後,宮中所有的人都傳臣妾生的是個妖孽。臣妾怎會生出那樣的孩子,肯定是有人加害臣妾啊!或者,或者是不是老天對臣妾的懲罰,都是臣妾初有孕時太過得意,以致無意間害了貴妃娘娘孩子,所以,所以才得了報應……”
太後注視著她,雙目沉靜如能照透人心:“當日哀家也沒親眼見著那個孩子,是否如傳言所說的那般,哀家也無從確認。至於你所說的是報應,哀家卻是不信的,若真有報應一說,無辜枉死在紫禁城裏的人何其多,怎麽不見旁人得了報應呢?不過白答應哪,孩子已經不在了,皇帝也不願再提起,你又何必苦苦執著呢?你若再如此執意,那恐怕離死也不遠了。”
白蕊姬渾身劇烈一震,仿佛不可置信一般,癱軟在地:“太後……”
太後慢慢地撚著佛珠,緩緩道:“哀家聽聞皇後曾向皇帝進言,說你生下死胎不祥,有礙太清的國祚祥瑞,又說如今宮中有孕的嬪妃不少,未免再生下不吉的嬰孩,不能再將你繼續留在宮中,以免沾染晦氣。皇帝一時心軟,未曾答應。可若是哪天枕頭風吹得更厲害了,皇帝聽進去了也未可知。到時候,也不用你費神尋死上吊,皇帝就成全你了,即便是不要你的命,也會將你送離宮中,送得遠遠的。若是離開了紫禁城,到時你想再回來那就難了,除非你能讓皇帝念念不忘,可是你若有這個本事,如今也不會待在這兒了。”
白蕊姬嚇得花容失色,連連搖頭道:“太後,臣妾不是存心要自縊尋死的。隻是皇上他一直都不來看臣妾,臣妾怕皇上厭棄了臣妾,又怕皇上自此再不願見臣妾,不得已才出此下策的,連那些宮女都是臣妾安排的。臣妾不想被送出宮,更不想死啊,太後……”說著,她俯身一拜,“臣妾愚鈍,還請太後指點迷津。”
太後聞言淡淡一笑,“起來吧!”~~~~~~~~~~~~~~~~~~~~~~~~~~~~~~~~~~~~~~~~~~~~~~~~~~~~~~~~~~~~~~~~~~~~~
晚安!
皇帝皺了皺眉,扶住皇後的手道:“皇後安心養胎就是了。至於白答應,就先挪出永和宮,住到寶華殿前頭的雨花閣去,讓她可以鄰近佛音,也好好清淨清淨心思。”靜了靜,他繼續道:“白答應的孩子已經沒了,朕現在最想知道,宮中哪些人如此膽大妄為,散布流言,惑亂人心。朕斷斷容不得!”
這話說得沉肅,如懿聞言一凜,悄悄覷了皇帝一眼。
“貴妃,你先去忙你的事情吧!”皇帝道。
知道皇帝有話同皇後與嫻妃說,高晞月有眼色的行禮告退。待高晞月離開,皇帝負手立在庭中,身邊再無旁人伺候。
如懿見他如此神色,又兼之方才那番話,心下便有些沉鬱。
皇帝的聲音極輕:“那夜見過那個孩子的,隻有朕、皇後、嫻妃,還有齊汝與進忠。”
皇後婉聲道:“是。其餘見過孩子的人,當夜都打發走了,應該來不及在宮裏說些什麽。”
皇帝長歎一聲,看了眼如懿,道:“你們都是朕近身的人啊。”
如懿心下一緊,旋即道:“臣妾謹遵皇上吩咐,不敢有一言半語泄露。”
皇帝點點頭,又問:“皇後,你說會不會是進忠把孩子送出去的路上,被人瞧見了呢?”
皇後想了想,道:“進忠雖然伺候在皇上身邊不多久,可禦前之人做事最要緊的便是小心謹慎妥帖,若是連這點事都有所錯漏,又哪裏能得您的重用和提拔呢。”
這話卻也沒錯,若進忠不是個細心謹慎的穩妥之人,皇帝也不會破例提拔他重用。
皇帝輕輕“嗯”了一聲,“進忠辦完事後來回稟過朕,說小心地把白答應的孩子用食盒放好送出去處理妥當了,並未被任何人瞧見。”說完,沉思著慢慢踱出庭院。
“恭送皇上。”
回到殿中,如懿便有些心神不寧。她描了幾筆花樣子,便煩惱地將筆一擱。冬日所用的杏子紅團福灑金錦簾是喜氣洋洋、花團錦簇的顏色,落在她眼裏卻隻覺得那金茫茫的顏色格外刺眼。
見惢心打了簾子捧著茶水進來,如懿便問:“阿箬呢?怎麽都沒有看見阿箬?”
“主兒的白狐裏子大氅舊了,阿箬說是去內務府皮庫挑些新的,去了這麽久,大概是挑皮子耽擱了。”惢心回道。如今關於白答應的孩子流言四起,她擔心是不是阿箬又管不住那張嘴,跑去外麵胡說八道了什麽才惹出來的事端。可自從經了上回的教訓,如今阿箬的性子安靜穩重了好些,不比從前那樣話多浮躁,如懿覺得應該是自己多慮了。
惢心看著如懿,小心翼翼地問:“主兒怎麽又不高興呢了?”
如懿理了理自己煩亂的心緒:“如今宮中流言如沸,不勝其擾。我總擔心有人借著此生事,尤其是我如今遇喜,盯著我的人隻會比之前更多,皇後與貴妃便是頭一個,就是擔心會牽連到此事中去。”
“宮中從來都不缺流言,主兒何須煩擾?”惢心勸道:“主兒,太醫說孕中最忌多思多想,或許是您懷著龍胎才會如此敏感。”
“不是我多慮。”如懿蹙眉道:“如果皇上最忌諱的流言,出處隻可能在我、皇後與進忠、齊汝這四處,你覺得皇上會如何想?”惢心神色遽變:“這件事若不查清,隻怕皇上會對主兒存了極大的疑心。”
如懿煩心道:“我何嚐不知道這個?隻是這件事皇上已經在查,但願很快能水落石出,最好是我杞人憂天了。”
所謂風水輪流轉,永和宮閉門冷清,有孕的嬪妃們門檻都要被踏破了。宮人們源源不斷往長春宮、啟祥宮、景陽宮、鍾粹宮以及延禧宮等各宮裏送賀禮遞補品。
阿箬從皮庫過來,不覺被鍾粹宮的熱鬧吸引。
鍾粹宮裏住著純嬪和婉常在,因著兩人都遇喜,來往穿梭於鍾粹宮的宮人便格外多一些,也顯得熱鬧非凡。
嘉貴人正準備去鍾粹宮找純嬪和婉常在說話,順便探探情況,瞧見了阿箬那羨慕的模樣,心下了然。貞淑幹笑了一聲:“那丫頭果然是對富貴恩寵動了心。”
這麽好的東西,潑天傾倒下來,誰能不動心。除非,是心有別念罷了。
嘉貴人扶著貞淑的手緩步上前,問道:“瞧什麽那麽出神?”
“請嘉貴人安。”阿箬轉頭看著源源不斷送進鍾粹宮的東西,回道:“奴婢瞧著鍾粹宮如此熱鬧,便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是啊!”嘉貴人幽幽道:“純嬪與婉常在都是底下官員敬獻上來的民女,原不過是民籍,連漢軍旗包衣都比不得,儀貴人本是伺候皇後的侍女,白答應更是南府的琵琶伎,可一旦承寵就飛黃騰達,多少人羨慕。若是再有幸誕下皇嗣,那就更不得了了,別的不說,一世的榮華富貴那是別人都羨慕不來的。”她看著阿箬,語氣裏帶著絲絲縷縷的蠱惑,“其實都是奴才,說來阿箬你比儀貴人和婉常在美貌,阿瑪又得臉,還是上三旗滿包衣,指不定哪天也有這樣的好運氣呢。”
阿箬忙掩飾豔羨之色,低首恭謹:“儀貴人是有皇後娘娘這個好主子,奴婢沒有這麽好的命。”
舉那麽幾個人為例,阿箬偏偏隻聽到了儀貴人,要說心裏沒有想法怎麽可能。而且聽阿箬這語氣,分明是有了怨氣。
金玉妍嫣然一笑,嘖嘖幾聲,憐道:“也是。嫻妃哪裏會讓你爬上去,尤其是如今她懷了身孕,皇上去她那兒,她又不能伺候,隻怕是防你防的更厲害了吧。瞧你青春年少的,打扮起來誰不喜歡呀。皇上又這般的英俊風流,這宮中多少人巴望著能侍奉在皇上身邊呢,卻不是誰都有這樣的機會。”
阿箬的頭越發低下去,似乎不知該說什麽好。
金玉妍見她如此,勾唇一笑,扶著貞淑的手,攜著隨行的宮人們離開。
阿箬看著嘉貴人的背影,眼神晦暗不明。須臾,她的目光忽然堅定起來,似乎下了某種決定。
齊汝從養心殿出來,冷風一鑽,才發覺背後出了一身冷汗。他不覺苦笑,年紀大了,膽子也小了。分明不是自己做的事,居然也擔心起來。在宮中行走多年,他是知道裏頭的輕重的。
方才他為皇帝請平安脈,皇帝倒也溫和,有一搭沒一搭說起自己侍奉他也十餘年了,從皇帝在太後膝下為子,他便跟著。皇帝最後似笑非笑:“朕最喜歡你一點,就是嘴嚴實得很。可是如今宮中流言紛紛……”
齊汝當即就跪下了,坦然明言:“皇上,若是流言自微臣口中傳出,臣願領欺君之罪,甘受皇上一切責罰。”
皇帝點頭,似是信了,也不大信。隻吩咐他為表分明,這些日子不必在宮中走動,回自己府中待著。齊汝明白得很,皇帝若查出任何與自己有關之事,隻怕拿滿門的腦袋去填都不夠。
這般請了一遭平安脈,差點把自己的平安都搭進去。齊汝晃悠悠走過長街,福珈從轉角出來,對著齊汝恭恭敬敬施了一禮,說了太後要問白答應之事,便領著他去了慈寧宮。
夜來的雨花閣還格外幽深寂靜。雨花閣本是前明遺留的建築,一共三層。除了第一層供奉佛像經書外,上麵兩層均可住人。隻是規製陳舊簡樸,與東西六宮不可同日而語。
白答應新移居此地,連侍奉的侍女也隻剩俗雲和一個粗使宮女以及一個跑腿的小太監小貴子,其餘的宮人皆被打發了,有些還被送進慎刑司審問。連著三五日聽著後頭寶華殿梵音悠長不斷,心下更覺淒涼。
可是此身孤苦,一世的榮華與美夢,都隨著那個苦命的孩子去了。她也生生被困在了這裏,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得個解脫。白蕊姬伏倒在佛像前,聽著窗外風聲嗚咽如泣如訴,亦不覺落下清淚。隻覺此生茫茫,再無可度之處了。
太後進來之時她尚渾然不覺。倒是一旁的俗雲提醒,她才回神,趕緊起身跪下參拜,“恭迎太後鳳駕,臣妾未能遠迎實在是失禮了。”
夜來參拜,太後身邊隻帶了福珈,幾個隨侍的宮人都留在雨花閣外。太後穿著一身簡素而不失清貴的寶黃緞芭蕉福鹿紋長袍,頭上用著一色的壽字如意金飾。
看著跪在自己跟前的白蕊姬,太後緩緩地撥著手中的翡翠佛珠,緩聲道:“你若還在永和宮,見你也不方便。如今雨花閣還住得慣嗎?”見白蕊姬一時語塞,終究還是搖了搖頭,太後溫和笑道:“也是。住慣了東西六宮的繁華,哪裏受得了雨花閣的孤苦?隻是皇帝的意思也對,你這般傷心,這般悲戚,住在這裏聽聽佛音,其實對你也是好的。”白蕊姬聞言,不覺清淚滂然:“太後,宮中所有的人都傳臣妾生的是個妖孽。臣妾怎會生出那樣的孩子,肯定是有人加害臣妾啊!或者,或者是不是老天對臣妾的懲罰,都是臣妾初有孕時太過得意,以致無意間害了貴妃娘娘孩子,所以,所以才得了報應……”
太後注視著她,雙目沉靜如能照透人心:“當日哀家也沒親眼見著那個孩子,是否如傳言所說的那般,哀家也無從確認。至於你所說的是報應,哀家卻是不信的,若真有報應一說,無辜枉死在紫禁城裏的人何其多,怎麽不見旁人得了報應呢?不過白答應哪,孩子已經不在了,皇帝也不願再提起,你又何必苦苦執著呢?你若再如此執意,那恐怕離死也不遠了。”
白蕊姬渾身劇烈一震,仿佛不可置信一般,癱軟在地:“太後……”
太後慢慢地撚著佛珠,緩緩道:“哀家聽聞皇後曾向皇帝進言,說你生下死胎不祥,有礙太清的國祚祥瑞,又說如今宮中有孕的嬪妃不少,未免再生下不吉的嬰孩,不能再將你繼續留在宮中,以免沾染晦氣。皇帝一時心軟,未曾答應。可若是哪天枕頭風吹得更厲害了,皇帝聽進去了也未可知。到時候,也不用你費神尋死上吊,皇帝就成全你了,即便是不要你的命,也會將你送離宮中,送得遠遠的。若是離開了紫禁城,到時你想再回來那就難了,除非你能讓皇帝念念不忘,可是你若有這個本事,如今也不會待在這兒了。”
白蕊姬嚇得花容失色,連連搖頭道:“太後,臣妾不是存心要自縊尋死的。隻是皇上他一直都不來看臣妾,臣妾怕皇上厭棄了臣妾,又怕皇上自此再不願見臣妾,不得已才出此下策的,連那些宮女都是臣妾安排的。臣妾不想被送出宮,更不想死啊,太後……”說著,她俯身一拜,“臣妾愚鈍,還請太後指點迷津。”
太後聞言淡淡一笑,“起來吧!”~~~~~~~~~~~~~~~~~~~~~~~~~~~~~~~~~~~~~~~~~~~~~~~~~~~~~~~~~~~~~~~~~~~~~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