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民不畏威,大威至。


    無狹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釋義】


    民眾一旦不懼怕統治者的威嚴,對統治者來說大的禍患就要來臨了。不要簡慢地對待民眾的生活,不要膩味民眾的生活瑣事。隻要你不膩味民眾,民眾才不厭惡你。所以,聖人自知之明,不張揚自己;珍視自己所達到的“道”的境界,不自以為高貴。所以丟掉後者追求前者。


    【啟示】


    本文作者用具體的例子告誡領導要有自知之明,不能自以為高貴。


    【致用】


    自以為了不起的領導往往喜歡在群眾麵前耍威風。他們輕視群眾的力量,不重視群眾的生存,不願意和群眾打交道。殊不知群眾一旦看穿他們,厭惡他們,他們將威風掃地,一敗塗地。領導者真正的自知之明就是知道自己的局限性,不盲目自誇。真正的愛惜自己就是不自以為高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德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韓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韓震並收藏道德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