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隻是早走了一些,但她也是路過了那宮殿才能回去。這幾日晚間都能聽到裏頭敲敲打打的聲音,並不是奏樂享樂,而是在為某種儀式提前練習。
她一下就想到跟拓跋翡玉走的近的那女子,一想到拓跋炎會為了她準備了這些金玉錦繡還不算,還要派樂班來給足了她體麵和榮耀。
如此架勢,說不定一進來就要封個貴妃,甚至能跟自己分庭抗禮。
越想她越害怕越著急,本來隻是想催下邊人快些把消息傳進來,回去一開口卻變成了“不管用什麽辦法,取了她項上人頭來見”。
連她身旁跟著她數十年的侍女都覺得不可思議,但命令便是命令,她一說便有人當做金科玉律去做。
侍女雖無權攔住出去傳話的太監,不過很快問了王妃,自然也算是提醒,“娘娘,咱們是否要顧著皇上那邊?畢竟如此的大費周章,皇上定然是十分看重此人。若是曉得您這般……怕是真要反目,還是為了外人,實在不值。”
王妃眼中含著恨意,重重的歎了口氣,露出頹然和傷感,“你當我不想顧著他?如今是他不顧著我,那女子很早便進了京城,甚至已經在京城置辦了宅子,這麽明顯的動作咱們這位皇上會不知道?不過是縱容罷了。”
“眼看著他什麽人都要往宮裏帶,還給這麽好的,你沒聽見那樂班是皇上才可用的,我都不曾聽過。他這麽做把我的顏麵往哪裏放?若是還記得有我這個人便不會如此蹬鼻子上臉,為了外人,哼,我看他才是為了外人不顧情分。”
侍女再不好說什麽,說出去的話如潑出去的水,再無更改的可能,更何況她眼看著這幾日王妃為了那個還沒出現的女子寢食難安,也是心疼,若是真能除掉這人也好。
拓跋炎還在前朝,尚且不知後宮的風起雲湧。
他今天上朝也算遇到點波折,底下大臣們說完了那些司空見慣的事兒之後,突然將矛頭指向在日耀城的屯兵。
先是兵部尚書走上前來,說他不該如此武斷,如今他們裘國跟大周有不少的商隊往來,實在不能輕易開戰,斷了百姓的活路。
再者,如今他們跟大周開戰也落不到什麽好處,陽春關新城主是馮家人,已設重兵把守,他們想要吞下這城池也是不切實際的。
多數大臣其實都是這麽個想法,好好的為何突然要打?他們摸不清拓跋炎的想法,也不敢輕易出來勸諫,也隻有位列尚書才有這樣說幾句的膽量。
不過尚書一共就幾位,其中還有好幾個都是喜歡和稀泥,隻管自己份內之事的。
兵部尚書算是朝中少有的剛直不阿之人,他說的話向來管用,不隻因為他的風評,還因為他的確帶過兵,曉得這其中的利害關係。
但拓跋炎在上頭自顧自想著什麽,也不看他,身邊的太監見此又朝百官問了一句,“可還有旁的事要奏報?”
這話顯然是說,拓跋炎不打算在朝上談論這事了,也是已經決定了不容更改的意思。
一旦打起仗來就會民不聊生,他們就算不為百姓著想,也得為自己的產業著想。
從前沒有的膽量此刻紛紛因為太監這一句話給逼了出來,跟在兵部尚書後頭進諫,反正法不責眾,若是真的讓拓跋炎收回成命也是好事,省得他們擔心一打起來就賺不到平日裏進口袋的銀子。
她一下就想到跟拓跋翡玉走的近的那女子,一想到拓跋炎會為了她準備了這些金玉錦繡還不算,還要派樂班來給足了她體麵和榮耀。
如此架勢,說不定一進來就要封個貴妃,甚至能跟自己分庭抗禮。
越想她越害怕越著急,本來隻是想催下邊人快些把消息傳進來,回去一開口卻變成了“不管用什麽辦法,取了她項上人頭來見”。
連她身旁跟著她數十年的侍女都覺得不可思議,但命令便是命令,她一說便有人當做金科玉律去做。
侍女雖無權攔住出去傳話的太監,不過很快問了王妃,自然也算是提醒,“娘娘,咱們是否要顧著皇上那邊?畢竟如此的大費周章,皇上定然是十分看重此人。若是曉得您這般……怕是真要反目,還是為了外人,實在不值。”
王妃眼中含著恨意,重重的歎了口氣,露出頹然和傷感,“你當我不想顧著他?如今是他不顧著我,那女子很早便進了京城,甚至已經在京城置辦了宅子,這麽明顯的動作咱們這位皇上會不知道?不過是縱容罷了。”
“眼看著他什麽人都要往宮裏帶,還給這麽好的,你沒聽見那樂班是皇上才可用的,我都不曾聽過。他這麽做把我的顏麵往哪裏放?若是還記得有我這個人便不會如此蹬鼻子上臉,為了外人,哼,我看他才是為了外人不顧情分。”
侍女再不好說什麽,說出去的話如潑出去的水,再無更改的可能,更何況她眼看著這幾日王妃為了那個還沒出現的女子寢食難安,也是心疼,若是真能除掉這人也好。
拓跋炎還在前朝,尚且不知後宮的風起雲湧。
他今天上朝也算遇到點波折,底下大臣們說完了那些司空見慣的事兒之後,突然將矛頭指向在日耀城的屯兵。
先是兵部尚書走上前來,說他不該如此武斷,如今他們裘國跟大周有不少的商隊往來,實在不能輕易開戰,斷了百姓的活路。
再者,如今他們跟大周開戰也落不到什麽好處,陽春關新城主是馮家人,已設重兵把守,他們想要吞下這城池也是不切實際的。
多數大臣其實都是這麽個想法,好好的為何突然要打?他們摸不清拓跋炎的想法,也不敢輕易出來勸諫,也隻有位列尚書才有這樣說幾句的膽量。
不過尚書一共就幾位,其中還有好幾個都是喜歡和稀泥,隻管自己份內之事的。
兵部尚書算是朝中少有的剛直不阿之人,他說的話向來管用,不隻因為他的風評,還因為他的確帶過兵,曉得這其中的利害關係。
但拓跋炎在上頭自顧自想著什麽,也不看他,身邊的太監見此又朝百官問了一句,“可還有旁的事要奏報?”
這話顯然是說,拓跋炎不打算在朝上談論這事了,也是已經決定了不容更改的意思。
一旦打起仗來就會民不聊生,他們就算不為百姓著想,也得為自己的產業著想。
從前沒有的膽量此刻紛紛因為太監這一句話給逼了出來,跟在兵部尚書後頭進諫,反正法不責眾,若是真的讓拓跋炎收回成命也是好事,省得他們擔心一打起來就賺不到平日裏進口袋的銀子。